城市簡介----日照

日照,山東省東南部的一個地級市。日照,周為莒地,秦屬琅琊郡,西漢置海曲縣,三國魏時屬城陽郡並於莒,北魏置梁鄉縣。隋時歸莒縣,屬琅琊郡,唐、宋屬密州。1087年(宋元佑二年)置日照鎮,屬莒縣,日照之名始於此。1184年(金大定二十四年)始設日照縣,屬益都府莒州。元明沿襲。清屬沂州府。1989年6月,日照升格為地級市。

城市簡介----日照

日照市位於山東省東南部黃海之濱,東經118°25′~ 119°39′,北緯 35°04′~ 36°04′。東臨黃海,西接臨沂市,南與江蘇省連雲港市毗鄰,北與青島市、濰坊市接壤。南北長約 82 公里,東西寬約 90 公里,總面積 5358.57 平方公里。

日照市屬魯東丘陵,總的地勢背山面海,中部高四周低,略向東南傾斜,山地、丘陵、平原相間分佈。日照市橫跨膠南隆起、膠萊坳陷和沂沭斷裂帶三個Ⅲ級構造單元,出露地層齊全,構造複雜,岩漿活動強烈,形成了較為豐富的非金屬、地下水、礦泉水等礦產資源。

建制沿革

日照,周為莒地,秦屬琅琊郡,西漢置海曲縣,三國魏時屬城陽郡並於莒,北魏置梁鄉縣。隋時歸莒縣,屬琅琊郡,唐、宋屬密州。1087年(宋元佑二年)置日照鎮,屬莒縣,日照之名始於此。1184年(金大定二十四年)始設日照縣,屬益都府莒州。元明沿襲。清屬沂州府。

城市簡介----日照

中華民國建立後,1913年撤府,屬膠東道。1928年撤道直屬省政府。1940年3月,日照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先後屬濱海行署、濱海專署和三專署。1950年歸屬沂水專署。1956年歸臨沂專署。

1985年3月,撤縣設市(縣級)。1989年6月,升格為地級市(筒子市)。1992年12月,設區帶縣,轄東港區、莒縣、五蓮縣,2004年9月,設立日照市嵐山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底,全市轄東港區、嵐山區、莒縣、五蓮縣,共11街道、40鎮、4鄉,1522村委會、168居委會(其中112個城市社區居委會)。另設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山海天旅遊度假區、日照國際海洋城三個市政府派出機構。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日照市位於山東省東南部黃海之濱,東經118°25′~ 119°39′,北緯 35°04′~ 36°04′。東臨黃海,西接臨沂市,南與江蘇省連雲港市毗鄰,北與青島市、濰坊市接壤。南北長約 82 公里,東西寬約 90 公里,總面積 5358.57 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城市簡介----日照

日照市屬魯東丘陵,總的地勢背山面海,中部高四周低,略向東南傾斜,山地、丘陵、平原相間分佈。最高點為五蓮縣境內馬耳山,海拔 706 米;最低點為東港區東海峪村,海拔 1 ~ 1.5 米。山地佔總面積的 19.7%,丘陵佔 52.9%,平原佔19.9%,水域佔 7.5%。

日照境內有大小山頭 4358 座。西部為泰沂山脈系,大多呈東南、西北走向;北部山脈多呈南北和西南、東北走向;中南部有7條互不銜接的山脈,走向各異;東部屬膠東丘陵。海拔 500 米以上的有39 座。

水文環境

城市簡介----日照

全市河流分屬沭河水系、濰河水系和東南沿海水系,較大河流有沭河、傅疃河、潮白河、繡針河、濰河、巨峰河等。其中:沭河是我市境內最大的河流,由沂水進入莒縣境內,縱貫莒縣南北,境內幹流長 83.29 公里;傅疃河是我市最大獨流入海河道,境內幹流長 60.72 公里;濰河經莒縣、五蓮縣入牆夼水庫,境內幹流長 47.5 公里;繡針河是省際邊界河道,境內幹流長度 24.42 公里;潮白河是我市與青島市邊界河道,境內幹流長 41.83 公里。

城市簡介----日照

日照無天然湖泊,共有水庫 594 座,總庫容13 億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庫 3 座,分別是日照、青峰嶺、小仕陽水庫;中型水庫 10 座,分別是馬陵、巨峰、嶠山、戶部嶺、長城嶺、石畝子、學莊、河西、小王疃、龍潭溝水庫。

氣候環境

日照市地處溫帶,屬典型的暖溫帶溼潤季風區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冷熱季和乾溼季的區別明顯。

年平均氣溫全市平均12.7℃,東部沿海在13.0℃左右,北部山區和西部內陸地區在12.1~12.9℃之間。最熱月,沿海地區為8月份,平均氣溫在25.7℃左右,西北部地區為7月份,平均氣溫在25.6℃左右,年極端最高氣溫在40.6~41.4℃之間。最冷月全市出現在1月份,月平均氣溫在-1.5℃左右,年極端最低氣溫在-20.1~-13.8℃之間。

年平均降水量全市平均768.7毫米,以東部沿海地區降水量最多,為784.5毫米,西部地區降水量最少,為754.5毫米。

年日照時數全市平均2432.8小時,日照百分率為55%,年無霜期全市平均203天。

城市簡介----日照

年平均風速全市平均2.9米/秒,以沿海地區年平均風速最大,為3.3米/秒。夏半年(4—8月)盛行南到東南風,冬半年(9—5月)盛行北到東北風。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日照市屬魯東丘陵,總的地勢背山面海,中部高四周低,略向東南傾斜,山地、丘陵、平原相間分佈。山地佔總面積的17.5%,丘陵佔57.2%,平原佔25.3%。2013年全市土地總面積535857.37公頃,其中,農用地355481.16公頃(耕地240690.01公頃、園林26110.64公頃、林地77169.46公頃、草地11511.05公頃),佔66.34% ;建設用地123108.81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66800.76公頃、交通運輸用地20661.51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35646.54公頃),佔22.97%;未利用地57267.40公頃,佔10.69%。

日照市有島嶼4個,分別是平島、達山島、車牛山島、太公島,共計面積600.7畝。

生物資源

城市簡介----日照

日照市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據調查,全市共有野生動物207種,隸屬4綱26目11屬。其中兩棲綱7種,爬行綱15種,哺乳綱14種,鳥綱171種。現有野生鳥類中,有留鳥37種,候鳥134種;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有24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的鳥類4種(丹頂鶴、大鴇、金雕、白鸛),國家二級保護的鳥類20種(黃嘴白鷺、大天鵝、白額雁、鴛鴦、灰鶴等)。現有野生獸類中,以蒙古草兔及刺蝟分佈較廣。

礦產資源

日照市橫跨膠南隆起、膠萊坳陷和沂沭斷裂帶三個Ⅲ級構造單元,出露地層齊全,構造複雜,岩漿活動強烈,形成了較為豐富的非金屬、地下水、礦泉水等礦產資源。多年來,經過地礦行政主管部門、地勘單位及礦業經濟部門的不懈努力,全市已發現56種礦產,分別為鐵、錳、銅、鉛、鋅、金、銀、稀土、鋯英石、白雲岩、石灰岩、藍晶石、紅柱石、鑄型用砂、煤、硫鐵礦、磷、鹽、金紅石、鉀長石、蛇紋岩、橄欖岩、螢石、重晶石、瓷石、高嶺土、耐火粘土、石棉、硅石、硅灰石、滑石、石膏、磚瓦粘土、頁岩、大理岩、花崗石、方解石、蛭石、膨潤土、榴輝巖、玄武岩、沸石、水晶、剛玉、園林石、坤山玉、莒翠綠、紫豆瓣、硯石、海砂(河砂)、石墨、硅化木、金剛石、礦泉水、地下水[3]。

區域人口

人口詳情

城市簡介----日照

2018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295.9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03萬人。其中城鎮居民人口135.52萬人。戶籍人口出生率14.44‰,人口死亡率6.32‰,人口自然增長率8.12‰。省內遷入4231人,省外遷入8359人。年末常住人口28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95萬人。

民族詳情

日照市是少數民族散居雜居地區,呈現“大分散、小集中”的特點,全市共有50個少數民族成分,常住人口5253人,佔全市總人口的0.18%,城市少數民族年流動人口1萬餘人。人口過百人的少數民族有9個,分別是回族、滿族、朝鮮族、彝族、傈僳族、壯族,苗族、土家族、哈尼族。少數民族聚居村——莒縣城陽街道東大街二街。

區域經濟

綜合概述

城市簡介----日照

2018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202.17億元,是“十一五”末的1.63倍,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5%,“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長10.4%。全年完成第一產業增加值140.6億元,比上年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813.06億元,增長8.0%,第三產業增加值717.14億元,增長7.4%。其中,一季度GDP增長6.3%,上半年增長6.5%,前三季度增長6.9%,全年增長7.5%,呈現逐季回升態勢。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8110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到9330美元,比上年增長6.9%,是“十一五”末的1.58倍,年均增長9.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586.9億元,“十二五”年均增長12.0%。五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514.68億元、實際到賬外資24.82億美元,年均分別增長18.6%、11.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603.87億元,是“十一五”末的1.94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55.61億元增加到121.65億元,五年翻了一番多。港口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分別達到3.61億噸、281.34萬標箱,分別是“十一五”末的1.59倍、2.65倍,均實現歷史性跨越。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達到1872.35億元,是“十一五”末的1.87倍。

第一產業

2018年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56.2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3%;實現增加值147.39億元,增長4.3%。受嚴重旱情影響,全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233.95萬畝,總產量93.22萬噸,單產398.45公斤/畝,比上年分別下降4.1%、6.9%、3.0%。全年肉類產量26.12萬噸,增長24.0%;奶類產量2.6萬噸,增長6.0%;蛋類產量11.4萬噸,下降3.2%。水產品總產量59.56萬噸,增長2.0%。

城市簡介----日照

全年農林水事務財政支出26.25億元,增長2.0%。2460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完成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工作,頒發經營權證書59萬份。農村流轉土地63.7萬畝,佔耕地總面積的29.5%。工商資本下鄉投資項目累計284個,投資額27.36億元。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308.47萬千瓦,農用拖拉機17.22萬臺,農用運輸車3.93萬臺。農機專業合作社237家,服務農戶9.6萬戶。全年完成機耕作業面積221.41萬畝,機播面積315.31萬畝,機收面積289.53萬畝。年末自來水受益村莊2874個。全年化肥使用量(折純)12.14萬噸,農用塑料薄膜使用量7210噸。

第二產業

2018年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24家,其中主營業務收入過百億元的5家。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86.9億元,增長8.43%。全市33個工業行業大類中,有20個行業實現增長,增長面為60.6%。規模以上工業分三大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增長7.3%,製造業增長8.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下降1.0%。

汽車及零部件製造業完成產值547.06億元,超過鋼鐵行業192.94億元,優勢比上年擴大103.31億元。裝備製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30.2%,比上年提高6.6個百分點;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佔比降低7.4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產值518.92億元,增長11.9%,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20.12%。

城市簡介----日照

全市624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設有信息化建設部門的佔75%,有信息化規劃的佔39%,有服務器的佔53%,使用ERP的佔27%,開展電子商務的佔51%,OA普及率達75%。全市兩化融合發展指數為57,增長14%。日照雲計算中心一期工程完工,實現三線接入,互聯網帶寬達到萬兆,與騰訊、樂視、安康家園、帝聯等大型客戶達成合作意向。搭建了雲計算平臺、共享災備雲平臺、工業雲服務平臺,建設了3處工業雲體驗中心。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502.05億元,比上年下降6.6%。受市場需求不足、部分產成品價格下降較大、人民幣匯率波動等因素影響,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66.70億元,下降22.8%;利稅總額109.88億元,下降11.6%。

第三產業

2018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07.81億元,增長14.0%。固定資產投資施工項目1935個。其中,新開工項目1429個,比上年下降24.4%,完成投資977.46億元,下降6.5%;億元以上投資項目288個,比上年減少33個,完成投資595.98億元,增長8.4%;在建項目投資總規模2483.39億元,增長29.0%。爭取51個項目進入國家重大投資工程包,開工率 100%,高於省要求10個百分點。5個省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2.9億元,超出年度計劃21.2個百分點;100個市級大項目完成433.9億元,佔年度計劃100.7%。

城市簡介----日照

房地產開發投資108.85億元,增長18.4%,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其中,住宅投資84.87億元,增長32.3%。全年房屋施工面積984.64萬平方米,增長37.0%。房屋竣工面積94.01萬平方米,增長96.2%。房屋銷售面積147.75萬平方米,增長0.3%。其中,現房銷售面積32.56萬平方米,期房銷售面積115.19萬平方米;住宅銷售面積136.57萬平方米,增長2.7%。房屋銷售額72.85億元,增長0.1%。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3.87億元,增長10.3%。其中,限額以上單位零售額254.63億元,增長3.7%。從城鄉居民消費情況看,城鎮零售額488.52億元,增長10.1%;鄉村零售額115.36億元,增長10.9%。從消費形態看,商品零售557.65億元,增長10.1%;餐飲收入46.23億元,增長13.0%。

城市簡介----日照

從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銷售情況看,剛性需求商品銷售增長較快。吃穿用等生活基本需求類商品實現零售額106.26億元,增長19.7%。其中,糧油、食品類商品零售額82.31億元,增長25.0%;日用品類零售額5.34億元,增長15.7%;傢俱類零售額1.15億元,增長37.4%;中西藥品類零售額2.23億元,增長8.5%;汽車類商品零售額42.93億元,增長2.4%;受成品油價格連續下調影響,石油及製品類實現零售額40.66億元,下降16.9%。

全年完成電信業務總量19.40億元,增長1.1%;郵政業務總量4.05億元,增長38.9%;快寄業務量1374.71萬件,增長52.1%,實現業務收入1.32億元,增長37.8%。年末本地固定電話用戶25.84萬戶,下降13.5%;移動電話用戶267.56萬戶(非沉默用戶),下降8.2%,其中4G用戶69.58萬戶,增長304.8%[4]。

城市簡介----日照

社會事業

科技發展

2018年全市承擔實施省以上科技計劃項目27項,爭取無償資金714萬元。全年專利申請量2784件,增長32.7%;授權量1779件,增長17.5%。發明專利申請量1003件,增長153.9%,增幅列居全省第一位;發明專利授權量167件;電子申請率88.1%。

全市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67項,獲省級科技進步獎1項,頒發市級科技進步獎80項。引進技術專利62項,引進或合作共建省級及以上科技研發服務機構33家。新增4家省級示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新建綜合科技服務平臺2家、新認定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7家。年末擁有中國名牌產品3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1個、准予使用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專用標誌企業26個。山東名牌產品101個,增加8個;山東省服務名牌22個,增加1個;擁有省級質檢中心2家。

教育事業

2018年末含大學科技園高校在內的普通高等院校6所,普通中等專業學校13所,技工學校類(日照技師學院)1所。普通中學95所,小學297所,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初中入學率100%;全市有成人高等學校1所,幼兒園607所,入園兒童2.75萬人,在園兒童9.24萬人。新建公益性幼兒園60處,全市學前三年幼兒入園率達98.92%,其中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85.29%。特殊教育學校6 所。全市已創建省級重點專業10個、省級品牌專業4個,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5所、國家級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3所。獲2015年全省中職技能大賽團體總分第3名、2015年國際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國總決賽特等獎。

城市簡介----日照

文化事業

2018年末全市共有各類文化機構81處,其中影劇院2個、博物館3個、公共圖書館5個、文化館5個、美術館1個,加入城市電影院線的影院10家。擁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1個、藝術表演場館1個;年末有鄉鎮綜合文化站55處、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5家。有廣播電視臺3座,5套電視節目、5套廣播節目,全年廣播播出節目3.19萬小時,電視播出節目3.11萬小時。有轉播電臺3座,廣播人口覆蓋率100%,電視人口覆蓋率99%。有線電視用戶46.10萬戶,下降1.2%,其中數字電視用戶46.10萬戶,下降1.2%。IPTV網絡電視用戶達到6.3萬戶。

深入實施“千百重點文化工程”,總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的日照圖書館新館建成啟用,鄉鎮綜合文化站達標率達到96%,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覆蓋率達到100%。落實“六個一”保護措施,啟動市文物安全“天網工程”試點。打造“日照記憶”特展參加2015(濟南)國際文物保護裝備博覽會。現代呂劇《銀杏樹下》入選第十屆山東文化藝術節新創優秀劇目展演,獲優秀展演獎並在全市巡演。成功推出“水知日照”“舞韻龍門”實景旅遊演藝精品。

醫療衛生

2018年末共有醫療衛生機構644處,其中,醫院36處,鄉鎮衛生院48處,社區衛生服務機構46處,疾病預防控制機構5處,衛生監督機構5處,婦幼保健機構5處,專科疾病防治機構7處,門診部、診所等425處,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58處。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共開放床位13632張,其中醫院、衛生院11856張。共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4830人,其中: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5472人,註冊護士6071人。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全面推進。公共衛生工作得到全面加強,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成效明顯,重點傳染病無暴發流行。全年完成診療737.4萬人次,出院病人45.1萬人次。優化出生人口結構,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良好人口環境。

城市簡介----日照

社會保障

2018年全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職工基本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64.85萬人、38.01萬人、26.03萬人、35.38萬人和28.38萬人,同比分別增長8.3%、6.1%、11.2%、5.4%、6.6%。居民養老、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140.7萬人、223.04萬人。繼續推進被徵地農民參加養老保險工作,建立全市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紮實推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連續11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待遇,月人均增加246.7元;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由每人每月75元提高到85元;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由320元提高到380元;失業保險金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900元。

全市救助管理站3處,流浪兒童救助保護中心1處。年末共有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94個,收養8095人。社會福利企業25個,安置殘疾人員670人。現有鄉鎮敬老院51個,總床位數達到7168張,農村五保集中、分散供養標準分別提高到4300元/人/年和3300元/人/年。全年福利彩票發行額達5.6億元。

全市最低工資標準由每人每月1350元上調到每人每月1450元,小時最低工資由13.5元調整為14.5元。城鄉低保標準和補助水平逐步提高。城鎮保障人數7006人,保障標準提高到460元/人/月,人均月補助300元,比上年提高20元。農村年人均純收入低於3100元的困難群眾全部納入保障範圍,保障人數76490人,年保障標準提高到3100元以上,人均月補助170元,提高20元,基本實現應保盡保。

城市建設

城市簡介----日照

加快完善中心城區市政設施,中心商務區安置樓主體基本完工。新增城市綠化面積168.4萬平方米,海岸帶整治基本完成。全年完成城建投資100.4億元,城市建成區面積100.8平方公里。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4.81%。

年末城市道路長度1495.3公里,面積2039.4萬平方米,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5條,城市排水管道總長度1474.9公里。全年自來水供水總量7099.72萬噸,下降3.1%。城市使用天然氣、液化氣、煤制氣總戶數達到21.5萬戶,全年供應液化氣總量1.15萬噸,下降4.2%;供應天然氣總量1.1億立方米,增長3.8%;年末用氣普及率達到99.4%。新增供熱面積40萬平方米,集中供熱面積達到1510萬平方米,增長2.7%。城市公園綠地面積1564.34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23.35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4.94%,建成區綠地率42.41%。市區現有公園、動物園24個。光大國際日照垃圾發電項目一期建成投運,市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年末城市公共交通運營車輛909輛,其中清潔能源公交車209輛,新能源公交車407輛。年客運總量7443.6萬人次;出租汽車運營車輛1398輛,年客運量3730.3萬人次。每萬人擁有公共交通汽車8.63標臺。

生態環境

城區環境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分別為102微克/立方米、27微克/立方米、34微克/立方米、57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別改善8.1%、15.6%、5.6%、3.4%,獲得省級生態補償資金475萬元。全年空氣質量達到“藍天白雲、繁星閃爍”的天數為298天,列全省第四位,同比增加15天。市區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近岸海域水質功能區達標率100%。市區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52.2分貝,市區交通幹線噪聲平均值66.1分貝。

城市簡介----日照

四項主要汙染物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持續下降。全市10萬千瓦以上燃煤機組全部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新增城市汙水集中處理能力6萬噸/日,治理規模化畜禽養殖場160餘個,全面完成了省政府下達的“黃標車”淘汰任務。年末全市有省級自然保護區1個,省級生態功能區1個;命名省級以上生態鄉鎮39個,其中國家級生態鄉鎮20個。我市成功創建為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成為全國唯一獲此殊榮的沿海地級市。

交通運輸

城市簡介----日照

日照機場用667天建成通航,創造了機場建設的“日照速度”。日照港躋身全國沿海港口第八、世界港口第十一大港。瓦日鐵路、膠新鐵路電氣化改造、青臨高速、疏港高速、613省道西延工程建成通車。青日連鐵路日照段累計投資19.17億元。濰日高速、嵐羅高速、機場高速等公路工程加快推進。年末全市公路通車裡程8274.38公里。其中,國道298.65公里,省道375.14公里,農村公路7600.59公里。按公路等級分,高速公路162.86公里,一級公路215.37公里,二級公路1132.42公里,三級公路393.89公里,四級公路6369.85公里。

年末全市民用汽車保有量45.28萬輛,比上年末增長13.0%,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41.1萬輛,增長15.1%。民用轎車保有量27.97萬輛,增長18.4%,其中私人轎車26.41萬輛,增長20.1%。

歷史文化

民俗文化

城市簡介----日照

日照是黃海之濱新興的一座港口城市,地理位臵優越,文化資源豐富,境內大汶口文化,龍門文化等史前文化遺址,日照兩城鎮在前3500年到2000年時為亞洲最早的城市(牛津大學《世界史博覽》)。

日照歷史源遠流長,傳統文化資源豐富,近年來充分發揮文化的引領和支撐作用,各項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形成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 在飲食方面,日照有享譽中外的“山東煎餅”,近海盛產黃花魚、烏賊、對蝦、西施舌等海產品2000多種。同時,日照還有傳統紙紮,農民畫,石刻,工藝刺繡等傳統民間藝術。日照的傳統文化與風俗對生活在日照的人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具有深遠意義。對於培養和提高人的思想,文化素質,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日照文化歷史悠久,夏商時期屬東夷,。《呂氏春秋〃孝行覽〃首時》說:姜太公是日照的歷史名人,在《史書》中也有記載。日照之名,有“日出初光先照”之意,日照陶文化資源豐富,在日照境內目前有眾多龍山文化的遺址。新中國成立後,日照經濟發展的同時,文化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下面就日照的黑陶文化、民俗節日、民間藝術、風俗,及日照名人做一些對日照文化與風俗具體闡述。

城市簡介----日照

黑陶文化:日照,這個中國新時期時代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存最豐富的地區,這個境內兩城、丹土等遺址被史學界稱為“四、五千年前亞洲最大的城市”的瀕海文化聖地,曾一度並一直吸引著世界各國考古大師和尋寶者接踵而至。日照境內古遺址出土的各類陶器是中國龍山文化最著名、最典型的陶器,被史學家稱為“原始文化的瑰寶”。日照的黑陶製作迄今已具有四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工藝精湛,陶文化源遠流長。黑陶文化是龍山文化最著名、最典型的陶器,被史學家稱之為“原始文化中的瑰寶”,日照因此有“中國黑陶城”之美譽。在距今約4500年前的龍山文化遺址,其出土的文物主要是陶類。日照的黑陶是中國的傳統陶藝,這種陶器通體漆黑,閃閃發亮,有獨特的審美情趣,帶有原始氣息古拙的美,正是這種樸素的美,恰恰符合今天人們追求返璞歸真的時尚,而成為人們欣賞和收藏的精美藝術品.

民俗節日

太陽節:日照地區是中國遠古太陽崇拜起源地,是世界五大太陽文化起源地之一。地下考古和史料記載表明,日照之名來自於太陽崇拜日照是《山海經》中“羲和浴日”所在地“嵎峓”、“湯谷”即古人祭祀太陽神的地方。座落在日照中部沿海地區的天台山距離國家級歷史文物保護單位堯王城遺址僅4公里,是堯王城古國(“十日國”、“羲和之國”)的大型祭祀地。太陽節成為日照地區的一個民俗節日,每年六月十九,農民把收穫的麥子做成太陽形狀的餅,來供奉太陽,據說,後來餅越做越大,山東煎餅可能就是來源於此。

城市簡介----日照

民間藝術

日照農民畫:先後經歷了明清時期的孕育期、建國初期的雛型期、改革開放後的定型期以及新世紀的創新發展期。明清時期,日照抹畫大量應用在器物、門簾、樓宇裝飾上。新中國成立後,日照抹畫以新的內容、形式得到普及和發展。特別是“大躍進”時期,為了配合政府宣傳,農民在農閒時於大街小巷中堂處塗畫新時代生活內容的畫面,形成獨特風格,被稱為“農民的畫”,農民繪畫為主要特徵的民間藝術形式,是一種由農民表現生活、表達思想感情與審美理想,並具明顯民族性、民間性的鄉土繪畫。日照農民畫在內容、色彩和表現形式方面具有鮮明的特點,它既保持著民族、民間的藝術風格,又具有鮮明的地方性和時代性。日照農民畫成績蜚然,已躋身於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的前列,成為我國著名的“三大農民畫”之一。

日照紙紮:紙紮,融剪紙、繪畫、草編、竹扎和裱糊於一體,是一門獨特的民間藝術。紙紮藝術傳入五蓮的時間已無考。據洪凝村一位老者講,清道光年間,他的家祖就從事紙紮工藝,他已是第五代傳人。解放前多扎牛、馬、轎,用來祭奠和陪葬死者。有時也扎風箏,有天宮、燕子和嫦娥等。還扎制彩燈、龍燈。1986年,洪凝村創作了“雙龍戲珠”紙紮藝術品。該藝術品僅高一米,造型別致,寓意深刻。

城市簡介----日照

日照工藝刺繡:工藝刺繡品是東港區的傳統工藝品。民間婦女的手工繡品,注重圖案、色澤、細密度的結合,表現圖案千姿百態,或龍鳳呈祥,或福祿壽禧……惟妙惟肖,成為婚嫁、童裝、鞋墊等日常用品不可缺少的飾物。隨著生活需求量的增大,繡品的需求日益增大,手工生產難以滿足需求,機繡、電腦刺繡應運而生,產品種類也由單一的家庭消費品轉變為賓館、大酒店理想的飾用合一用品。東港區現有工藝刺繡企業十餘處,個體(聯合體)加工戶1萬餘戶。東港繡品選料考究、繡工精細,圖案花紋佈局合理,色彩豐富,自然景色濃,層次清晰,主體感強,為越來越多國內外人士所喜愛,飾品暢銷日、美、德、英、加等國家和地區。

日照石刻:日照石刻發展到現在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形態各異的石刻深刻反映出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為了繼承和發展這一古老的石刻工藝,弘揚燦爛的民族文化,東港區一位有志青年招集8位農民石刻愛好者,用8根大錘,晝夜奮戰雕出了12件美麗的日照石刻,在1989年的青島小交會上吸引了無數中外客商。從此,東港石刻在東港這塊土地上煥發出了勃勃生機。日照石刻素以“用料講究、做工精細、品種齊全”而著稱,其外型粗獷之中見精細,樸實之中見華美。日照石刻不但在國內享有很高的盛譽,在1989、1990、1991、1992年的青島小交會,1993年美國展銷會上,同樣也深受外國朋友的喜愛。現在,石刻已暢銷日本、南朝鮮、美國、東南亞、港臺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所以,日照石刻在不久的將來將會為世界矚目。

方言俚語

日照的方言應算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漢語,大約成熟於遠古的東夷文化,相較於普通話,的確土得掉渣,但細細品來,卻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城市簡介----日照

比如:喃是日照銀,喃是個識字班,喃莊戶銀知不道繩麼是個普通話,喃光知道害卡拉哈水,害握拉吃右,將忙忙喃吃了個方古老葉地烤地瓜,安陽增麼擰麼好吃啊,買地瓜捏個老漢子少找了喃1毛錢,喃使個地瓜把個老漢子打掀了!!哈哈喜是喃拉。

名優特產

日照屬暖溫帶半溼潤季風區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非常潮溼,颱風登陸頻繁。特產主要包括:日照石刻、蠶繭、西施舌、日照板栗、嵐芹、沙繡、烏魚蛋、嵐山頭蝦皮、五蓮櫻桃、金鉤蝦米、日照對蝦、花生、嵐山豆腐、烏魚乾、京冬菜、莒縣大姜、日照堯王醇、梭子蟹、日照綠茶、日照大竹蟶、銀杏、扇貝、黑陶、松莪、日照蘋果、文蛤、日照藍莓、羊毛蝦、日照煎餅、農民畫、香椿等。

日照蝦皮:產自兩城鎮的蝦皮和西施舌,生長海域在黃海入海口的白馬河口與兩城河之間的海州灣,東瀕魚蝦肥美的黃家塘灣,水質清新,淺海底質平坦,面積廣袤,沙質海底,寬廣深厚,是“國家級西施舌種質資源保護區”、“省級日本冠鞭蟹種質資源保護區”,南鄰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保護區,水質資源及海水水質超過國家一類標準,環境優良、餌料豐富,是蝦、蟹、貝類等繁衍生息的絕佳場所。

濤雒大米:濤雒素有“魚米之鄉”之稱,濤雒大米自古就遠近聞名。“主要是環境與氣候條件好。”黃子秀表示,濤雒地處沿河兩岸和河流入海地區,土壤由河流沖積物和海積物形成,有機質豐富,所產大米米質細膩、入口醇香。早在70年代,濤雒大米就在青島等地設有專賣店,現在也經常有外地人慕名專程來村裡買米。

城市簡介----日照

日照黑木耳

:日照黑木耳狀如耳朵,系寄生於枯木上的一種菌類,富含鐵、鈣、磷和維生素B1等。木耳是木耳科真菌木耳。 新鮮的木耳呈膠質片狀,半透明,側生在樹木上,耳片直徑5~10釐米,有彈性,腹面平滑下凹,邊緣略上卷,背面凸起,並有極細的絨毛,呈黑褐色或茶褐色。

莒縣丹參:山東省莒縣為丹參主要產區之一。丹參又名赤參,紫丹參,紅根等。為雙子葉植物唇形科,乾燥根及根莖。

日照綠茶:日照茶樹越冬期比南方長1-2個月,晝夜溫差大,利於內含物的積累,經專家鑑定,兒茶素、氨基酸的含量分別高於南方茶同類產品13.7%和5.3%。獨特的氣候和地理條件使日照生產的綠茶湯色黃綠明亮,慄香濃郁,回味甘醇,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享有“江北第一茶”之美譽。

日照紅茶:日照紅茶由日照聖谷山茶場有限公司首創於2008年初夏,2009年8月聖谷山獲得全國工業生產許可證,成為山東省第一家獲得紅茶QS認證的企業,結束了山東只生產綠茶的歷史。此後,日照紅茶很快被市場所認可,生產規模迅速擴大。到2012年,日照紅茶的炒制技術傳到山東其他茶區。2014年5月,“日照紅茶”成功註冊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成為江北茶品代表之一。

城市簡介----日照

濤雒芹菜:濤雒芹菜葉綠莖黃、空心無筋、鮮嫩酥脆、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濤雒芹菜距今已有百餘年的栽培歷史,由於當地土壤、水質獨特,產出的芹菜以葉綠莖黃、空心無筋、鮮嫩酥脆、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而享譽日照及周邊地區。經測定,濤雒芹菜鈣鐵鋅的含量分別是普通芹菜的2倍、3倍、2倍。

日照金烏賊:

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特產。是日照四大地方特產之一,棲息地集中在日照市近海水域,以胴體肥厚,肉味鮮美而聞名,更因為以其纏卵腺而加工的“烏魚蛋”為傳統貢品並享譽國宴而成為日照水產品的一張名片。2011年列為中國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日照東方對蝦:山東省日照市的著名海產品,為日照市海產四珍之一,中國地理標誌農產品。日照是中國北方沿海富水區,境內淡水資源近豐富,淺海、沿海灘塗面積大,近海有魚類近百種,是中國四大水產品苗種繁育中心之一。日照東方對蝦,具有個體大、體型側扁、甲殼薄光滑透明、肉質厚、肉味鮮美、風味獨特、質量上乘等地方特色,為蝦類之冠。

日照大竹蟶:山東省日照市海產四珍之一,中國地理標誌農產品。日照是中國北方沿海富水區,境內淡水資源近豐富,淺海、沿海灘塗面積大,近海有魚類近百種,是中國四大水產品苗種繁育中心之一。所產大竹蟶,因個大、殼薄、味美、肉嫩、營養豐富而成為極品。

風景名勝

城市簡介----日照

日照旅遊資源豐富,日照海、山、古、林兼備。境內百公里的海岸線上有64公里的粗糙沙灘,被有關專家譽為“中國沿海未被汙染的黃金海岸”;有奧林匹克水上運動公園、五蓮山風景區、莒縣浮來山風景區等一批國內外知名的旅遊景點;有世界上最大的漢字摩崖石刻—河山“日照”巨書,天下銀杏第一樹—浮來山銀杏樹;江北最大的綠茶基地、最大的毛竹生長帶、最大的野生杜鵑花生長帶也在日照。日照是龍山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境內已發現兩城遺址、堯王城遺址、陵陽河遺址、丹土遺址、東海峪遺址等;陵陽河遺址出土的原始陶文較甲骨文早了1000多年,堪稱我國文字始祖。莒文化與齊文化、魯文化並稱山東三大文化。齊長城遺址、莒國故城、日照港等也都是遊客的必遊之地。日照湧現出一批旅遊景點創造或打破了山東紀錄協會多項山東紀錄,創造了多項山東之最。

萬平口風景區

旅遊來日照,必到萬平口,已成為各地遊客的共識。萬平口風景區是日照市黃金海岸線上新興的旅遊勝地,位於新市區內,總面積4.6平方公里,年平均氣溫12.6攝氏度,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北依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山海天旅遊度假區,西靠日照新市區植物園、櫻花園,南接日照港。在園內拾貝園、垂釣園內,已養殖了大量的雜色蛤和名貴魚類,您可以去趕海、垂釣,享受那份迴歸自然的樂趣。亦可觀海上日出,乘快艇遊覽海上風光,進行海水浴、沙灘排球、海上垂釣等娛樂項目。區內有亞洲第二大瀉湖。

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

城市簡介----日照

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地處日照市區以北15公里,是1992年經國家林業部批准,在日照大沙窪林場的基礎上建立的首批國家森林公園之一,是山東省旅遊規劃“五區一線“中海濱旅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園內林木茂密,海水潔淨,灘平沙細,集藍天、碧海、綠樹、金沙灘,是北方一流的天然海濱浴場。公園南北長,東西短,北高南低,主要是黃海退潮沉積灘地。佔據海岸線近7公里,沙灘平緩細軟,海水清澈潔淨,是中國北方少有的天然海濱浴場。沙灘平均寬度180米,這裡沙細、浪小、水清、灘平,是天然的沙灘運動場,是開展沙灘運動項目的絕好佳地。

九仙山風景區

九仙山位於日照市五蓮縣境內,素以“奇如黃山,秀如泰山,險如華山”而著稱。這裡異峰怪石,千姿百態;山泉飛瀑,清幽佳絕;春花秋葉,氣象萬千;居仙臥龍,傳神離奇。歷史上許多隱士騷客,常會於此,吟詩論文,讚美九仙山勝境。宋代文學家蘇軾曾有“九仙今已壓京東”的詩句。戰國孫臏馬陵大捷之後,辭去齊國軍師,浪跡山林,終選此地,修建茅舍,聚待講學,並寫下了千古不朽的軍事鉅著《孫臏兵法》。九仙山以其突兀的山峰,蒼翠的植被,古老的文化,形成以遊覽觀光為主體的產品類型。九仙山奇峰異石與洞窟泉瀑之多。從曲徑通幽的山間秀色到晴空響雪的懸泉飛瀑,從韻脈神秘的自然景觀到古老豐富的歷史文化,無不受到眾多遊客的喜愛,成為遊覽的佳處。九仙山的野生杜鵑花自然保護區,其花色之麗、品種之多、面積之廣,不僅在省域內少有,就是華北地區也是罕見的。漫山的杜鵑,一簇簇、一片片、峭崖上、松林間,競相開放,流光溢彩,隨風閃動,暢遊花海,頓生萬物悠悠之感。

城市簡介----日照

劉家灣趕海園

劉家灣趕海園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日照國際海洋城濤雒鎮東部海濱,旅遊資源豐富,擁有萬畝潮間帶,千畝沿海防護林,距日照市區12公里。由趕海園景區和金沙島海濱浴場、沙灘高爾夫練習場兩大板塊組成,是以趕海拾貝為體驗,集休閒度假、海上游艇、海水沐浴、沙灘運動、高爾夫練習為一體,具有沿海民俗風情特色的旅遊景區,被譽為“亞洲最大金沙灘、中國第一趕海園”。

奧林匹克水上公園

日照市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水上運動條件,已把日照奧林匹克水上公園水上運動基地,建成了"亞洲第一、世界領先"的具備國際水準的水上運動訓練基地,具備全部水上運動項目的競賽設施條件,可以滿足國際、國內重大水上運動賽事的需要,已被批准為"國家水上運動訓練基地",也是2008年奧運會帆船帆板指定訓練場地,曾被列入省委、省政府申辦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水上比賽場地。該公園在2006年獲得由第二屆中國國際建築藝術雙年展專輯編委會頒發的景觀規劃設計一等獎。原為一個天然瀉湖,是與城市緊密相連的黃金海岸。

山海天旅遊度假區

日照山海天旅遊度假區是1995年9月經省政府正式批設的省級旅遊度假區,規劃陸地面積10平方公里,規劃控制面積74平方公里。

城市簡介----日照

該區自然環境優美,旅遊資源豐富。依山傍海,風光秀麗,視野開闊,空氣清新,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既無颱風襲擊,又無工業汙染,17.5公里的海岸線呈帶狀分佈,是避暑、度假、療養、會議和發展“3S”旅遊的理想勝地,大氣質量和海水淡水水質均保持國家一類標準,近年來在國內的知名度有了大幅提升。近海有太公島、桃花島兩個島嶼,令眾多遊客神往,極具旅遊價值。這裡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沉澱,據史料記載,一代武聖——姜太公即誕生在規劃區域內的馮家溝村,相傳太公島即為當年姜太公垂釣之所。

旅遊攻略

景點概況

日照速覽

日照位於山東省東南部,是一個海濱城市。日出東方而先照,於是得名“日照”。

城市簡介----日照

這裡有著綿長悠遠的海岸線,在清澈的海水邊看過日出日落,大城市的繁忙就此拋到腦後。作為一個熱門的旅遊城市,居民的腳步卻並未因此而加快,最晚七點半就停運的公交車昭示著居民們在洶湧而來的遊人中,仍舊堅持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再在這裡多呆一會兒,到漁家樂住上幾天,每日有陽光沙灘和海鮮,不多時,就會淪陷到日照悠閒緩慢的氛圍中去。

最佳旅行時間

夏季(5-9月)。

日照是個海濱小城,大部分遊客來都是因為這裡的大海和沙灘,5月進入夏季海水溫暖,沙灘細軟,7月下旬-8月底較適宜下海游泳,平時可體驗趕海樂趣,感受農家生活。夏季的日照,還會舉辦趕海節等特色節慶活動,還有肥美海鮮讓人大快朵頤。

此外,1、4月,東港區南湖鎮大宅科千畝梨園梨花盛開,舉辦梨文化旅遊節,可賞花看節目。5月還可到五蓮山風景區欣賞杜鵑花。

穿衣指南

5月上旬-10月上旬太陽光照很強,容易曬傷皮膚,建議塗抹好防曬霜,穿輕薄的棉質長袖衣服再出門,拖鞋涼鞋別忘了備一雙。如果不是夏季去日照海邊遊玩時還是挺冷的,早晚溫差較大,建議多穿點衣服防寒。

城市簡介----日照

消費水平

淡季到日照旅遊,提前預訂房間,每天花費約100-200元就能住快捷酒店了,漁家樂50-100元,旺季漁家樂也有周末與非週末之分,平時60-120左右,週末一般在100-200元之間,星級酒店為200-600元,海景房大概600至千元不等。

日照海濱景區大部分不收取門票,免費進入;其他景點門票稍微偏高,如竹洞天門票40元、森林公園門票60元、五蓮山門票78元,一般擇精華去即可。因此,一般兩人三日遊基本花費1000-1500元,就能玩得輕鬆自在了。飲食部分,正常的家常菜,消費水平和內地差不多,人均50左右,如果吃一些螃蟹、基圍蝦一類的,價格會再高一些。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