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创大盐湖产业,为盐湖而生的"拼命三郎"

1982年7月,一位科学家在西藏扎布耶盐湖调查时,闻到一种迷人的"桂花香味",经调查,发现香味来自一种极端耐盐的杜氏盐藻聚集体,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故而散发出阵阵幽香。据此,他提出了著名的"盐湖农业"理论,他就是我国著名盐湖学家、矿床学家,我国盐湖科学及其矿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郑绵平。

"盐湖农业"是指盐湖中有大量的适盐藻、盐卤虫、螺旋藻、轮虫等特异生物资源。它们为人类获取蛋白质、天然食物色素、能源、多种工业、科学材料和净化环境、变盐湖为良田开拓良好前景。钱学森对此非常关注,盛赞说,"盐湖农业"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农业,"盐湖农业"是21世纪的产业。

独创大盐湖产业,为盐湖而生的

感恩祖国和人民,立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934年11月17日,郑绵平出生在福建漳州,幼时家庭条件比较艰苦,父亲从事竹制品的编织,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却是他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每当父亲编竹器休息时,总喜欢给他讲一些民间流传的英雄故事,如精忠报国的岳飞、宁死不屈的文天祥等,使他从小立志要做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有用的人。

1938年,日寇侵占厦门后,出动战机对漳州市区等地进行野蛮轰炸,郑绵平被迫流落到乡下避难,这样的经历让他深刻感悟到没有国就没有家。

虽然家境不好,但郑绵平的父母很重视他的教育,克勤克俭,供他上学。在学校,郑绵平学习勤奋刻苦,1954年8月,郑绵平考入南京大学。

南京求学期间,学校为家庭困难学生发放救助金,"我是享受甲等人民助学金念完大学的。"郑绵平说,"学校的帮助使我感激党和国家一辈子。"

1956年,郑绵平大学毕业,怀揣报国梦想,写毕业志愿时,他写的是"服从组织分配","到祖国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去","到最艰苦边疆去"。

首"尝"科学发现的无比喜悦,"尝"出一个"金娃娃"

1957年,郑绵平参加了中国科学院成立了柴达木盐湖科学调查队。九月一日,调查队南下到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干盐滩调查。翌日大清早,郑绵平和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柳大纲教授在住处盐壳构成的道路上散步,边走边聊之际,他注意到路边每隔十余米就有一个浅坑,在浅坑距地面20厘米左右以下,晶间卤水充盈。(晶间卤水:指充填于盐湖矿床盐层孔隙中的高浓度盐水,常含有较的钾、镁等成分,有时还有溴、硼、锂、铷、铯等稀有元素。)

他蹲下来仔细观察,发现浅坑四壁有蚕豆大小的闪亮透明的斜方锥晶体附着。他伸出手来,从坑沿上抠下几颗盐晶,全都放到了嘴里,仔细地品尝一下,随即喜叫出声:"老师,辣的!"

当初,恐怕谁都没想到,就是这一声"辣",使初出茅庐的郑绵平,第一个在察尔汗盐湖发现了钾盐矿物——新沉积的光卤石(KCI·MgCl2·6H2O)。

他们发明出用光卤石加淡水分解生产氯化钾的简便方法,帮助当地土法上马,于1958年成功生产几百吨钾盐,中国从此告别无钾盐矿床时代。察尔汗盐湖也因此成为中国最大的钾盐基地,"青钾"也成为著名品牌。

这次看似偶然的成功使郑绵平深深地感到,地质科学是建立在野外实地调查基础上的一门科学,野外采样工作扎实认真地做好了,地质科研工作也就成功了一半。

走出"郑绵平小道",征服"死亡之海"

尽管察尔汗盐湖钾盐储量丰厚,但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严重缺钾"的现实仍制约着工农业生产。为此,郑绵平提出探险罗布泊。郑绵平预测,在罗布泊那一望无际的盐壳下面,很可能蕴藏着丰富的钾盐。

罗布泊是个令人谈之色变的"魔鬼地带",被称为"死亡之海",著名生物学家彭加木就是在那里失踪的。郑绵平十分清楚走进罗布泊就有一去不复返的危险,但他义无反顾。

1989年,郑绵平带队西征。第一次探索,征途险峻。几经寻觅,他们到达罗布泊的边缘地带,但因车辆故障,只好返回。第二次,他们改从已经废弃的原子弹爆炸中心插入,绕走风蚀而成的"魔鬼城"。由于当时的地面定位系统实在太落后了,他们只能凭借野外踏勘的经验"摸索"前进,但最后还是走进"绝境",只好再次退出。

1989年10月17日,年过半百的郑绵平第三次率队进入罗布泊。这一次,郑绵平吸取了以前的教训,决定采用"笨"法子:水往低处流,最后一定会汇聚到一个湖里。如果沿着干涸的孔雀河河床往里走,边走边探,肯定会抵达罗布泊的中心地带。一路上他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成功到达。经过取样分析,罗布泊的卤水含钾量达到工业品位要求,并首次发现了钾盐矿物,这是地质学家第一次进入罗布泊腹地,如今人们把这条进入罗布泊的路命名为"郑绵平小道"。

经进一步勘查和测算,罗布泊盐卤中的钾盐矿物初步探明储量近亿吨,远景储量可达 2.5 亿吨,潜在经济价值 5000 亿元。如今,"死亡之海"罗布泊已是我国第二大钾盐生产基地。

把"死湖"变成"用斗量金的金湖"

独创大盐湖产业,为盐湖而生的

(郑绵平在扎布耶盐湖野外进行盐类矿物鉴定)出自《郑绵平画册》

早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科学家就注意到,某些碳酸盐型盐"淤泥"沉积中,锂含量较高,但是锂在其中的赋存状态一直不清楚。郑绵平经研究发现,这种"淤泥"沉积中锂与碳酸盐的含量呈正相关,他推定其中可能含有锂碳酸盐矿物存在。1980年,他率领盐队在扎布耶盐湖打钻取样,发现扎布耶盐湖的锂含量特别高,而且显微镜下发现许多细小的、针状的物质。这些物质通过测试,被国际矿物学会新矿物命名委员会确认为新矿物---天然原生碳酸锂,这就是后来的"扎布耶石"。

"扎布耶石"的发现解决了数十年悬而未决的"沉积中锂赋存状态"之谜,引起国内外科技界的高度关注,并使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跃居世界领先地位。

经勘察,扎布耶盐湖是一个锂、硼均达超大型,钾、铯等均达大型规模的特种盐湖,是世界上已知的三个超百万吨的超大型盐湖之一。其中锂的品位居世界盐湖第二位,钾的品位居全国盐湖第一位,铯含量居世界第一。据估计,扎布耶盐湖的潜在经济价值在 1500 亿元以上,是个名副其实的"用斗量金的金湖"。

为了尽快实现扎布耶盐锂资源的开发利用,郑绵平率领科研人员开展了长达20年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漫漫历程。他根据西藏地区太阳能丰富,但氧气不足、缺乏矿物能源和交通不便的特点,发明了"盐梯度太阳池提锂法"。"盐梯度太阳池提锂法"的一整套工艺技术简单易行、经济合理,符合当地实际,在国内外均为首创,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并获两项专利。

1990年,从扎布耶湖心岛建立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盐湖科学实验站---中国地质科学院盐湖中心长期科学观测站和扩试基地起,到2004年我国首条盐湖提锂生产线全线建成投产。郑绵平这一系列的工作打破了锂产品市场被南美垄断的格局,为我国占领国际锂盐市场打下了基础,而且对西藏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盐湖中心会议室里,悬挂着一句格言——"八小时工作成就不了科学家"。几十年来,郑绵平没有一天不加班的,每年他都要上几趟高原,一去就是一两个月。可以说,哪里有盐湖,哪里就有他的足迹。同事们说他是"为盐湖而生的",是"拼命三郎"。郑绵平常说"科学发现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勤奋。"长年艰苦的野外工作,使郑绵平先后患上了痔疮、前列腺炎、皮肤病、髌骨老化、腰肌劳损等多种疾病,但在郑绵平看来,为了取得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参考文献:

曹菲:《盐湖情—记郑绵平院士》,载《中国科技财富》2000年10月

2、王一娟、李冰:《郑绵平:把盐湖变成"金湖"》载《经济参考报》2007年04月17日第020版(人物)。

3、郑绵平自述:《我的盐类科研人生》。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