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篮球还有未来吗?

中国篮球还有未来吗?

我们所呈现给世界的样子,一定是各个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后,所展现出来的一种形态。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其实,中国篮球未来发展的方向,从姚主席上台后,我们是可以明确感受到的。而且,这方向无疑是正确的。只是,一艘巨大的航船要想抵达终点,不能仅仅依靠船长。

首先,发展基层篮球的竞技水平。

这个道理很简单,但却不可忽视。金字塔最下面一层的水平与基数,决定了最顶端的辉煌程度。我们到底有多少篮球人才、有多少优秀的教练在基层、有多少专业化的比赛在基层......没有这些,就没有未来。

可喜的是,随着我们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认可篮球运动的种种益处。也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与金钱,让孩子可以全身心的打篮球。而这个时候姚主席推广的小篮球比赛,真的是再好不过了。

更棘手的是基础教练员的水平参差不齐。一名球员,其发展是有关键期的,而关键期恰恰就在中小学阶段。孩子的每一项身体素质,都需要教练员严格把控的,错过了最佳发展期,以后再去提高只会增加阻力。

而教练员把队员练废的案例有的是,你随便问几个体校出身的队员就知道了。“三从一大”不是什么阶段的队员都适用的。在这方面,我们还停留在远古时代。

中国篮球还有未来吗?

其次,完善职业联赛的竞技体系。

我们的职业联赛还不够职业,不管是NBL还是CBA,比赛的场次、选拔人才制度的固化、裁判的地位与职业操守、球员与教练员的职业化意识等等,这些方面我们还与发达国家的联赛有不小的差距。

下个赛季CBA好像也增加了比赛场次,裁判有一部分已经半职业化,对球队、球员的某些行为惩罚力度也再提高。这些都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改变,只是,我们真的需要时间与耐心。

中国篮球还有未来吗?

最后,综合作用不容忽视。

一支优秀的国家篮球队,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位好的教练、一群热情的球迷就足够的。这是一个复杂的运营体系。每一个环节(从下至上)出了问题,最终的面貌都会被改变。

拿我自己举例子,我们大学的比赛(每个省市不太一样),比赛的场次并不多,比赛的规范性也有待提高。而这些不利的因素,直接决定了我们整体大学生篮球竞技水平的高低,而这又决定了有多少孩子可以去CBA或半职业球队打球。

如果我们的CBA不能从大学校园选出更多的球员,那他们只好自己建立梯队或者去体校选拔人才。那毫无疑问,我们的金字塔中段的面积就小了很多,这无疑会影响我们的选拔基数。

所以我说,每一环都很重要。

以前,我们是从上至下,今后,我们要从下至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