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毀了德國海軍?德國海軍史上的千古罪人,埃裡希·雷德爾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海軍陷入了頹廢,緩慢恢復的過程中,關鍵人物又被趕下臺,以至於發展緩慢。而1933年《英德海軍協定》簽署後,本該進入海軍高速發展期的德國,其艦隊發展卻異常緩慢,甚至可以說之後幾年都建樹寥寥。那麼這背後,究竟是什麼人在搞鬼。

一、海軍的災難


魏瑪德國的國家海軍是德意志帝國海軍的延續,一戰停戰前,公海艦隊被盟國拘禁在斯卡帕灣之中。當時因為談判進行得非常不順利,報紙上滿是戰爭將會繼續的消息。

公海艦隊的官兵們誤認為,為了不讓他們的軍艦落入盟國之手,在斯卡帕灣自沉軍艦。事實證明所謂戰爭會繼續只是無良媒體用來博人眼球的宣傳,而他們的舉動恰恰毀滅了公海艦隊的軍艦。

是誰毀了德國海軍?德國海軍史上的千古罪人,埃裡希·雷德爾

此舉理所當然的是激怒了協約國,協約國二話不說就在《凡爾賽條約》裡對德國海軍進行了殘酷的懲罰。不僅要沒收德國剩下的幾乎所有軍艦,還要沒收德國的港口設施、造船設施。

留給新生的魏瑪德國海軍的,僅僅是一堆老船破船,和一萬海軍官兵的編制。可以說,這是有史以來最殘酷的懲罰。

此時他們已經是魏瑪德國的國家海軍,人少船破,還不讓他們在老艦退役時造新船。擺在他們面前的問題是,如何能夠保證德國海軍不與世界脫節,才是他們的當務之急。

於是在第一任國家海軍司令保羅·貝恩克的策劃下,德國秘密成立了結算諮詢公司,為德國造船企業聯合的空殼公司船舶建設工程局提供資金,以便於這個公司能夠運作,併為他國設計船隻。並計劃以此方式為德國海軍積累造船經驗,不與世界主流脫節。可以說,正是這一計劃保證了德國海軍有復興的可能。

是誰毀了德國海軍?德國海軍史上的千古罪人,埃裡希·雷德爾

這種寶貴的經驗積累,最終為德國海軍積累了相當寶貴的經驗。在第一批軍艦瀕臨退役年限時,保羅·貝恩克將軍開始籌劃建造了恩登級輕型巡洋艦和海鷗、海狼兩級魚雷艇。

可以說,這就是德國海軍復興的起步點。而在保羅·貝恩克的繼任者漢斯·曾克爾上將則秘密建造了德國的第一艘袖珍戰列艦,德意志號袖珍戰列艦。

如果興建成功的話,那麼德意志號袖珍戰列艦必然將會初步恢復德國海軍的戰鬥力,起碼可以一定程度的自保。

但德國海軍行事不周,德意志級首艦德意志號在下水前,德國國會中反對重新武裝的議員們,注意到了德國海軍為了重建軍備進行的小手段,並開始對此事進行調查。結果所有海軍內幕和同意資助的海軍人員都被一一挖出。迫於國會的壓力,漢斯·曾克爾上將被迫下臺。

是誰毀了德國海軍?德國海軍史上的千古罪人,埃裡希·雷德爾

但這有一個問題,海軍一向是對自己情報最為保密的那個。說句不好聽的,外行人根本就不會知道海軍的秘密。為什麼這一次卻有外行人知道了他們的小秘密?而且海軍連挽救的機會都沒有了?那些容克資本家顯然也不會無緣無故說出去,畢竟這有損他們自己的利益。那麼到底是誰出賣了德國海軍呢?

二、鎖定犯罪嫌疑人


如果按著犯罪學裡,獲利最大的人,就有最大犯罪嫌疑這一說法。毫無疑問,漢斯·曾克爾上將的繼任者,未來的海軍元帥,海軍上將雷德爾嫌疑最大。雷德爾這個人,官場生涯可謂平步青雲,1894年雷德爾加入海軍後迅速獲得升遷,1912年被擢升為弗朗茨·馮·希佩爾將軍的參謀長。

一戰後,雷德爾又繼續服役於魏瑪共和國海軍,於1922年升為海軍少將,1925年晉升中將,1928年成為共和國海軍上將司令。

是誰毀了德國海軍?德國海軍史上的千古罪人,埃裡希·雷德爾

而這位老兄的戰功也並不多,他的升遷有很大的程度是因為,他受上面賞識。賞識他的是誰呢?德意志帝國的皇帝威廉二世和皇太子。不然的話,我們實在無法解釋,這個沒有多少實際艦船指揮經驗的混蛋,是怎麼混到海軍上將這個位置上的。

在1897年,雷德爾是裝甲艦德意志號的通信官,此時德意志號正作為德國巡洋艦隊的旗艦,在德國皇太子的指揮下駛往東亞。

而雷德爾這時候除去通信官一職,還兼任了船上軍樂隊指揮。他在這個時候充分發揮了自己的音樂天賦,讓德國皇太子對軍樂隊的表演十分滿意,而且他所寫的《菲律賓的叛亂》一書也讓皇太子十分欣賞,進而得到了賞識。

此後雷德爾平步青雲,還在1906年以上尉軍銜,擔任了柏林海軍情報處第一科科長,負責蒐集和研究國外情報和新聞報道,並且擔任海軍雜誌的主編。

是誰毀了德國海軍?德國海軍史上的千古罪人,埃裡希·雷德爾

這種經歷是他人所沒有的,而且他在這個位置上不僅見過海軍高層,甚至還接觸過德國皇帝威廉二世。這位喜歡學術研究的皇帝還給雷德爾頒發了一枚四等紅鷹勳章,以獎勵雷德爾在寫作上的成就。

而在1909年10月到1910年3月期間,雷德爾在皇帝遊艇上服務期間。威廉二世皇帝讓雷德爾作了一次專題報告,講評1866年奧國海軍在馮·特格特霍夫海軍上將指揮下戰勝意大利人的海戰情況。雷德爾講的頭頭是道,這就讓威廉二世十分滿意和賞識他,之後又多次召見他以討論學術問題。

是誰毀了德國海軍?德國海軍史上的千古罪人,埃裡希·雷德爾

我們可以相信,雷德爾在之後能擔任希佩爾上將的參謀長,和他被皇帝與皇太子賞識不無關係。一句話,這個雷德爾在以容克貴族為主的德國社會里,有很強的人際關係,這也讓他在戰後的裁軍中幸運的被保留了下來,並且得到了重用和升遷。

所以,如果他來操作這一切的話,確實在人際關係上,是有可能的。尤其是,在雷德爾那個年代,能報考海軍院校的,基本只有擁有貴族血統的人才行,顯然雷德爾還是個貴族。那麼他就更能和那些容克貴族說上話了,作案成功幾率也更高。

但這裡我們不由得要問,雷德爾為什麼要這樣做,這麼做的好處又是什麼?

三、千古罪人雷德爾

答案很簡單,雷德爾想要竊據高位,他不想一輩子只能當個處理教育事務的海軍軍官。雷德爾在海軍裡有些建樹的,但都是教育上的。

比如建設了海軍各級院校,並且重建了德國海軍的參謀制度,組織了指揮和參謀培訓班。嚴格說,他還是有些功勞的。

是誰毀了德國海軍?德國海軍史上的千古罪人,埃裡希·雷德爾

不過雷德爾自己顯然不滿足於這些,他希望得到更大的權利。這裡我們請注意,漢斯·曾克爾上將下臺後,雷德爾繼任為了海軍元帥。此時德意志號受到的衝擊,在他的奔走下很快消散,這就非常的奇怪。

要知道,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一件事情,突然偃旗息鼓,甚至被追加了資金,這種反常本來就不現實。“所謂反常即為妖”,這背後一定有大問題。

那麼我們可以做出這樣一個推測,出賣了海軍秘密的人,就是雷德爾,其目的就是在於讓自己能成為德國的海軍上將,領導起海軍。這裡我們就要涉及另一個問題,那些容克貴族所經營的造船企業,按道理是不應該將他們和海軍的秘密輕易的洩露,畢竟這觸及他們的利益。

但現在事情洩露,他們也沒有什麼補救措施,那我們就只能認為,有人和他們達成了協議,他們默認了洩密,甚至故意洩密。

是誰毀了德國海軍?德國海軍史上的千古罪人,埃裡希·雷德爾

這個人毫無疑問,就是雷德爾。首先來說,雷德爾自己就是個貴族,而且人際關係廣泛,和這些容克資本家說得上話。而作為佐證的,則是1933年《英德海軍協定》簽署後,德國海軍的噸位在紙面上大大提高,突破了《凡爾賽條約》的限制。而英國、美國的造船廠也紛紛聯絡德國海軍,希望獲得訂單。

是誰毀了德國海軍?德國海軍史上的千古罪人,埃裡希·雷德爾

按照正常思維,此時雷德爾應該接受這些訂單,以彌補德國海軍和世界主流海軍在造船經驗和工藝上的脫節問題。而是放棄了通過購買軍艦,學習重點防禦的船艦思路,轉而繼續使用全向裝甲防禦。這一點就坑死了德國海軍。而為了恢復造船能力,外加撈錢,雷德爾又吃了希特勒1933年-1939年的海軍軍費,船卻沒拿出多少,完全是吃空餉的狀態。

結語

由此可見,雷德爾幾乎就是德國海軍裡的大毒蟲,為了自己利益,把海軍的未來當做自己的籌碼。而當未來戰爭爆發時,他用政治遊戲和黑幕交易拼湊的海軍,根本就沒有多少建樹,水面艦隊也永遠成為了一個夢。而他自己,也成為了德國海軍史上的千古罪人。

參考文獻:《我的一生》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海軍戰略》

《我的生平》

《十年與二十天》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