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取大學,會不會前途無量,看身上的這五樣東西就夠了,很準

基本上每個家長都會給孩子定一個“考上大學”的目標,有的還會要求孩子努力“考取名校”。但普通大學畢業生並非全都碌碌無為,重點大學畢業生也並非全部可以取得輝煌成就。所以,孩子以後有多大前途,能不能成大器,並不是只與就讀大學的優劣有關,判斷孩子考取大學後會不會前途無量,看他身上的這五樣東西就夠了,很準的。

孩子考取大學,會不會前途無量,看身上的這五樣東西就夠了,很準

第一樣東西:積極的人生態度

說人生態度是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一點都不過分。積極的人生態度,不僅會帶來自信,還會帶來很多積極的變化;消極的人生態度,會讓人變得自卑、自閉,進而產生諸多負面的、消極的影響。

擁有積極人生態度的孩子,在遇到問題時,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採取最好的方法解決問題,且讓該問題造成的負面影響下降到最低。他們會勇敢地面對各種困難,不輕言放棄。即便他們遭遇了挫折和失敗,也不氣餒、不放棄,他們微笑面對一切,並迅速做出調整,尋求其他解決問題的方式。

第二樣東西:良好的教養

孩子考取大學,會不會前途無量,看身上的這五樣東西就夠了,很準

孩子能不能成大器,與教養有很大關係。有些孩子家庭教育環境不好,雖然考取了比較好的大學,但由於缺乏教養,沒有人願意與他為伍。我們身邊有一些大學生,沒禮貌、高傲自大、唯我獨尊,乃至有偷竊等不良行為的,均與教養缺失有關。

有良好教養的人,在人際交往中會給人眼睛一亮的感覺,他們自帶光環,很容易被機會“選中”。他們不做作、很真誠,他們由內而外散發出的風度、內涵,讓很多人不由自主地靠近他們。

第三樣東西:明確可行的奮鬥目標

當今,很多大學生是處在迷茫狀態下的,他們不知道自己適合幹什麼,在學習上和生活上則表現出漫無目的。一些大學生看似有奮鬥目標,其實這只是他們聊以自慰的口號,他們根本沒有為此付出努力和汗水;一些大學生則不停地更換目標,當認為實現擬定的目標會有困難時,就很快降低標準或乾脆直接放棄。沒有明確奮鬥目標的人,永遠無法成功。

奮鬥目標不能隨意,更不能模糊;要明確,更要可行。明確可行的奮鬥目標是激勵人們奮發學習、努力向上的重要因子。它可以鼓舞和激發人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如果孩子擁有明確可行的奮鬥目標,並持續為之奮鬥,一定會前途無量。

孩子考取大學,會不會前途無量,看身上的這五樣東西就夠了,很準

第四樣東西:整合差異、善於改變

人是群居性動物,成功的人,一定有很多人的幫扶,有很強整合差異能力的人,懂得如何將不同人群的力量集聚於一身,實現跨越式進步。

整合差異,不僅是整合不同的人群,也是整合不同類型的資源、實現系統性資源共享和協同工作。有整合差異能力的人,會讓整個系統變得有效率、有價值。

除具備整合差異的能力,還要懂得善於改變。基本上所有取得非凡成就的人,都是善於改變的人。這種改變不是無原則的改變,而是根據環境和條件的變化,對階段性目標和工作、學習方式等做出適當調整。整合差異和善於改變是互為一體的,整合差異是善於改變的基礎,善於改變為整合差異提供支持和動力。

第五樣東西:清爽的朋友圈

孩子考取大學,會不會前途無量,看身上的這五樣東西就夠了,很準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非常有道理,很多優秀的人因為交友不慎,被坑得很慘。嚴重的,畢生的心血都付之東流。在這個世界的很多角落裡,充斥著陰暗,我們很難看透每個人的內心,也無法確定一個對自己很用心的人會不會變心。所以,聰明的人不會試著去琢磨別人,也不會過分在乎別人怎麼想、怎麼看。他們通常不花時間在無用的人際交流上,並一直保持著朋友圈的清爽、乾淨,

人生有舍有得,交朋友更是如此。捨棄一些,結交一些。懂得精簡朋友圈的人,才能拉開成大器的序幕。

考上大學,是學習生涯中的一件大事,然而對於漫長的人生來說,這件事又顯得不那麼太重要。人最終會不會成就不凡,文化層次只是其一,更關鍵的是要懂得統合各種“積極因子”,讓自己變得與眾不同。

天下絕倫的千里馬,必定是“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而忘其外”;前途無量的孩子,至少應該是具備了以上這五樣東西。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