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韓城黃河灘地的興衰變遷

說說韓城黃河灘地的興衰變遷

說到黃河灘地。

一,先從地界說起,它北起禹門口南至龍亭姚家莊南界以東,西至西崖底,東至黃河治導線,都屬韓城界線範圍內的黃河灘地。

二,從管理機構上講,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對黃河管理非常重視,成立了黃河管理委員會,並由黃委會在六十年代測繪出了黃河流域地形圖,標清了山陝界線,這也是歷史上唯一一次用高精度測量辦法確定的界線;黃委會為了方便和地方政府的協調,在韓城設立了專管機構黃河河務管理局,以便對黃河的監測管理,在多年監測管理中,先後在韓城四處修築防護堤壩,減少了河水的危害,為韓城人作出了貢獻。

三,拿灘地面積來說,依據六十年代地形圖上的山陝界限和八九十年代的航拍照片相對比,韓城失去了二十多萬畝灘地。對韓城對陝西來說都是重大的損失,可那時候的人不知道保護溼地,也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更沒有能力修復,只能眼巴巴的看著萬畝良田失去。

四,從人們的生活環境來說,在六七十年代,韓城有十幾個村莊,好幾萬人,就生活在黃河西岸的河道平臺上,因河床水位升高,主流西侵淹沒了村莊和耕地,不得不搬遷,離開祖祖輩輩生活和耕種的地方,但人們還是戀戀不捨地守護著小片水毀地來謀生。

說說韓城黃河灘地的興衰變遷

可那時的人,為了生存並不知道利用媒體喚起各級政府的關注,為失地農民鼓與呼。

那時候的人太樸實了,在那種惡劣的環境下硬著頭皮再苦再難也撐了下來,為南遷的候鳥騰出了土地,把自己的村莊耕地變成了河流和荒灘。

五,從地貌說起,在七八十年代,黃河灘地從禹門口到芝川口,韓城段黃河西岸鬱鬱蔥蔥,天上,雁鶴翱翔,地下,水潭相連,蘆葦叢生,綠草盪漾,樹木成林,牛羊成群。禹門口的柳樹,開化寺的馬,河瀆村的楊樹,芝川的農場,誰不稱讚是好地方。黃河西岸的人們在大片的灘地上種瓜、種豆、種蓖麻,那才是當地農民致富的好地方。到了八十年代河水主流從東倒西,十幾年的時間衝完了韓城境裡的所有灘地,黃河水流衝到老崖下,誰又為失去大片灘地的村民而呼喚。

六,黃河給韓城造成的危害,當黃河灘滿地綠洲水草盪漾時,河水卻悄悄地向西侵來,從八十年代後期開始,河水沖走了雜草,沖走了樹木,沖走了灘地,沖垮了老崖十八灣,淹沒了村莊,淹沒了耕地,衝到了渚北村邊,衝到了下峪口橋南,沖毀了李村、林皋和大前,衝進了薛村祖祠邊,倒灌了昝村,東少和芝川,在這期間,黃河水毀掉了大片村莊和良田,沖走了二十多萬畝河灘,給韓城人民造成的損失千千萬,就這樣衝了十幾年,河水把河道向西趕了又趕,沖走的太多太多,消失的何止幾片草灘。

說說韓城黃河灘地的興衰變遷

進入2000年後,黃河大水不斷向西沖刷,主流就在老崖下,短短的十幾年間就將百里老崖向西沖垮,幾十米老崖的垮塌危及到危及到的村莊有前潘莊,後潘莊,昝村,夏莊,化村,梁代村,張代村,周原村,河瀆村,五星村,相里堡,東少,芝川,城北,城南,姚家莊等十幾亇村莊,這裡的群眾不得不再次向西整體搬遷,生活再次受到傷害。

不斷的沖刷,不斷地垮塌,不停的危機,引起了韓城市政府的重視,黃委會的重視。在這十幾年間歷界領導的重視下,協同黃委會,先後修築了渚北,橋南,大前,南謝,東少防護控導堤壩防止河流西進。

說說韓城黃河灘地的興衰變遷

由於有了黃河控導工程的護堤壩,才保住了小片灘地,減小了百姓的損失,但大水仍然在我西岸危及著好多村莊,特別是昝村開化寺和芝川東少,河水倒灌,不光淹沒了耕地,吞沒了村莊。

更嚴重的是讓沿河村莊百姓無法生存,市政府在萬般無奈下,2010年前後將東少梁村整體搬遷到芝北村西的高臺地帶,雖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每到防汛期政府都得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圍堵水患,雖然作了最大的努力,也無濟於事,在每次的水訊來臨時澽水河的水都流不出去,停留在芝川東少二萬多畝耕地被水淹沒。

這幾年從上到下各級政府非常重視黃河治理問題,加大了黃河治理的力度,黃委會每年都加固、加長控導工程的壩體,減少水患,最令人高興的是省國土資源廳,徵得國土資源部的支持,在我市範圍內黃河上游的大前村以南,李村、潘莊以東改河造田幾萬畝,恢復了韓城原有的灘地資源。避免了黃河對開化寺、夏莊村的沖刷倒灌。

說說韓城黃河灘地的興衰變遷

在黃河中下游,黃委會、韓城河務局加固加長了南謝控導工程的堤壩,圍修了萬畝荷塘,護住了老崖的沖刷,護住了千百年的黃土臺塬,營造出了十里河堤萬畝荷塘的鳥語花香,營造出了南國風光供遊人欣賞,面對黃河美景我曾經寫了一篇夏日遊荷塘的文章,來讚美韓城的田園風光。

在黃河下游姚家莊以北,也就是現在的芝川大橋下,是黃河最氾濫的地方,特別是在2012年左右因黃河主流,長年累月的不斷沖刷造成城北老崖,臺塬地兩三萬土方的垮塌,阻塞了河道,造城黃河水倒灌芝川,大水衝毀一萬多畝良田,由於長時間被水淹沒,造成了東少村的搬遷。

說說韓城黃河灘地的興衰變遷

面對這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黃水倒灌,市政府新的領導班子,面對現實,著眼長遠,請專家,搞調研,拿出了驚天動地的方案,對芝川大橋下的水患進行了徹底的改造工程,先後修築十幾裡澽河河堤加固改造,再把萬畝水淹地改造成驚動一時的國家文史公園,增加了收入、安置了群眾,美化了環境,造出了綠地、溼地和湖泊,引來了候鳥和天鵝,是方園百里的好景色,受到了韓城老百姓的讚賞和支持。

面對芝川大橋下的底凹,面對城北地段幾萬方阻塞河道的滑坡土方。韓城市政府領導實地勘察,實地測量,多方奔走,多方求援,提設想,拿方案,搞論證,引人才,引資金,把幾萬方阻塞河道的土方填充底凹,抬高河床,疏通芝水,營造出萬畝良田和溼地,恢復了百年面貌,才有瞭如今的好景色、好景象,可謂是大禹精神在韓城的又一體現。

這幾項治黃工程是韓城老百姓望眼欲穿,盼望已久的工程,是老百姓議論最多,稱讚最多的富民工程,是最深得民心的惠民工程,是將韓城變成魚米之鄉的愛民工程,是恢復生態造福子孫萬代的千秋工程,是韓城人民引以為最驕傲的工程。

說說韓城黃河灘地的興衰變遷

可就是這最好的事情,受到了一些愛鳥人士的關注,他們熱愛自然、熱愛飛鳥,卻忽略了對韓城人民的熱愛,忽略了黃河從前的情景,忘掉了韓城人民倍受黃水侵害的惡劣現實,忘記了韓城人民在險境中求生的場面……

說道這裡我感到心痛,我感覺到憋屈,只有用事實說話,才能體現出韓城人民的大禹精神。

天地之間有桿秤,這秤砣是咱老百姓!

說說韓城黃河灘地的興衰變遷

看黃河灘地的現在,先得了解黃河的過去。看六十年代韓城境內的黃河全貌,可查閱六十年代黃委會測繪的1:10000的地形圖;看七八十年代黃河的全貌,可查閱黃委會七八十年代航拍的航空照片;看八九十年代的全貌可查閱測繪局的衛星遙感影像圖;看兩千年後的黃河全貌可查看國土資源部的衛星照片;看前十年每年的黃河全貌可查閱每年春秋兩季的衛星照片,通過衛星照片的對比就可知道每年黃河的變化,還原地貌,讓衛片見證韓城的發展變遷。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