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e-tron強勢出擊 三大核心技術集成者掀起電動化大戰

新能源方向是大勢所趨,也是車企的兵家必爭之地。四年前,奧迪首款純電動SUV奧迪e-tron有諜照流出,在各路車企攜電動新車紛湧而至,搶佔賽道時,奧迪卻依然遲遲未露面。沉寂了一段時間之後,奧迪攜奧迪e-tron重磅登陸市場,集齊奧迪品牌3大核心技術,成為了奧迪搶佔新能源“戰略高地”的重要車型。


在雙電機與電動quattro四驅科技的“加持”之下,奧迪e-tron擁有了出色的加速性能和操控感受;在傳承奧迪慣有的豪華配置的同時,在細節方面又做出了電動化的“專屬定製”。另外,為解決新能源汽車的長續航里程的痛點問題,奧迪從車身科技到售後服務都做到了全程保障服務。這一系列的“組合拳”無疑為行業帶來了新思路,奧迪e-tron也正在重塑豪華電動車的故事。

奧迪e-tron強勢出擊 三大核心技術集成者掀起電動化大戰

電氣化新車領銜智能出行

一直以來,充電慢、續航里程短、電池衰減快、存在安全隱患成為眾多消費者遲遲不敢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原因,有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銷量也正在呈現下降趨勢。然而在車市“寒流”之中,奧迪e-tron的出現成為了一抹“暖色”,高配性能為消費者打下了“鎮心劑”。

動力電池是電動汽車的“心臟”,奧迪在動力電池方面可謂是下了不少功夫。據瞭解,奧迪e-tron配備了95kWh的動力鋰電池組。不得不說,奧迪e-tron在動力方面達到了電動車的新高度。同時奧迪e-tron電池能量密度高達135.37Wh/kg,電池組的容量和體積都比較大,對於奧迪來說,需要將700公斤的電池放在底盤上,是不小的考驗,足見奧迪對於純電驅動和電池管理系統的研究極具積累。

動力鋰電池組的內部由36個標準子模塊構成,電池組由高強度抗衝擊鋁合金框架作為外殼保護。電池模塊內部採用12片60Ah三元鋰電池軟包電芯。同時車輛採用了創新性高智能能量回收系統,對整體續航能力貢獻高達30%,NEDC續航里程可達470km。

對於電動車而言,電池組大功率輸出時進行散熱是一大挑戰,所以近年來經常發生電動汽車自燃的現象。而奧迪在安全性方面也有了新的思考,奧迪e-tron的電池液冷系統,可針對不同的工況在多個不同的冷卻環路間切換。具體而言,奧迪e-tron採用位於車輛前部下方的低溫冷卻裝置電池底部的鋁合金微管散熱,能夠冷卻電動機、動力電子設備和充電器,同時還能對車內空調和高壓蓄電池冷卻或加熱,減少了電池出現故障的機率。

奧迪e-tron前後軸各配置了一臺大功率動力電機組成雙電機純電動力總成。位於前軸電機在boost模式下可提供135kW的動力,而位於後軸的電機在boost模式下可提供165kW的動力。在雙電機的驅動之下,奧迪e-tron可輸出313kW的總動力,峰值扭矩可達664牛·米,0~100km/h加速的時間為5.7秒。由於電動機扭矩的特性,所以奧迪e-tron的動力開起來非常地強勁,一踩油門宛如直衝雲霄。不過,隨著電量的不斷降低,出於對電池系統的保護,系統會限制功率的輸出。

  另外奧迪e-tron所搭載的新一代quattro電動四驅系統是奧迪一直以來的“技術圖騰”,經過幾代的電動四驅系統改造與創新,新一代quattro可在任何地形和任何天氣條件下提供上佳牽引力和操控性。當系統檢測到轉向不足或轉向過度時,系統可以在30毫秒內完成四個車輪的扭矩分配,而常規的quattro四驅系統大概需要120毫秒。同時在低輸出的模式下它可以實現百分之百的後驅,在轉向過度時奧迪e-tron可以很輕鬆地將尾巴甩起並且還具備穩定性,操作更加簡單,在這一點上,quattro電動四驅系統著實讓人眼前一亮。

差異化風格詮釋豪華細節

奧迪e-tron在延續奧迪經典設計元素的基礎上,通過對細節的處理擁有了電動車的“專屬定製”。外觀上,在整體造型上,奧迪e-tron和SUV家族車型基本保持了一致,前臉採用的是八邊形的前格柵。該車前格柵可以主動開閉,降低風阻的同時,還能起到給電機降溫冷卻、空調通風的作用。而車身側邊的quattro黃色字樣以及輪胎上的一抹黃色提升了奧迪e-tron的運動感,使其看起來更加地青春帥氣。

在車燈方面,奧迪的每個矩陣式LED大燈包括55個發光二極管,在矩陣式LED大燈的下邊緣,日間行車燈的四個縱向條杆構成了奧迪e-tron特有的標誌,看起來修長霸氣。在車身尺寸方面,新車的車身尺寸分別為4901/1935/1628mm,軸距為2928mm,車身整體尺寸介於奧迪Q5L和奧迪Q7之間,由於其並不是很高,底板較厚,所以外觀整體看起來較為敦實。

車頂打破了傳統的SUV的造型,呈現半溜背半COUPE的形狀,所以這給後排的頭部空間帶來了好處。據瞭解,奧迪e-tron的後排頭部空間為970mm,超過奧迪Q5L。車尾的造型使用的是奧迪高端車型的必備——貫穿式尾燈設計。另外,橫向突出的尾燈與日間行車燈的形狀相呼應,擴散器兩側的橫向薄板表明無排氣管,再次凸顯奧迪e-tron的純電動車身份。

內飾上時尚前衛,不僅車輛的儀表盤是全液晶顯示系統,配合HUD抬頭顯示系統可將續航里程、車輛動態信息和導航指引一目瞭然。同時中控屏幕也劃分成了上方的信息顯示區和下方的多功能操作區,儀表臺整體頗有層次感。

不過三塊大屏是遠遠不夠的,此次奧迪e-tron又增加了兩塊屏幕,主、副駕駛的車窗下方增加了7英寸的數字後視鏡顯示屏,取代了傳統後視鏡,可直接通過觸摸調整後視視角,這種後視鏡不受光線的影響,可減少駕駛盲區,降低阻力,減少風噪,坐在車內能感受到側面的靜音效果非常好。

另外,比較有特色的地方在於擋杆,與之前奧迪的設計都不同,採用的是前後撥動式換擋,只需要通過大拇指輕輕上推便可實現掛入R檔,下撥可掛入D檔,P檔則有單獨的物理按鍵在撥杆的外側,採用這種格局設計可以空出一個儲物空間,放置水杯等物品。

人性化服務帶來無憂體驗

如果說功能性配置通過供應商產品就能解決的話,對消費者心理、駕駛感受等軟性需求,奧迪相對新型車企會有更好的理解。

事實上,作為純電動車,其實在越野方面的能力與燃油車相比會稍顯遜色,但是奧迪還是很執著地讓奧迪e-tron擁有兩種越野模式,分別是offroad和allroad。奧迪e-tron的空氣懸掛在不同的駕駛模式下可以提供多種高度選擇,當調到offroad模式時,它的空氣懸架能向上升50毫米。同樣配備了空氣懸架的ES8的離地間隙為140~170mm,modelX為137~222mm,而e-tron的離地間隙達到了146~222mm,這說明了奧迪e-tron通過有障礙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能力較強。奧迪e-tron多變的性格也讓車主有了更多的駕駛體驗。

另外,奧迪e-tron還採用了創新性高智能能量回收系統,並提供三級能量回收(0.1g、0.2g、0.3g)模式可選。駕駛員可以通過方向盤兩側的“換擋撥片”對動能回收等級進行調節。在路面上只有較少汽車時完全可以不使用機械剎車,而是選擇0.3g模式,這樣儘可能將能量進行高效的回收利用,延長續航里程,即便是在這種強大的能量回收等級下,鬆開加速踏板後車輛也不會出現非常突兀的制動效果和拖拽感。

在眾多車主都關注的充電方面,奧迪e-tron支持11kW交流充電,奧迪也將免費為用戶贈送7kW交流充電牆盒及免費上門安裝服務。除此以外,奧迪e-tron最高支持150kW直流超級快充,目前奧迪正在聯合戴姆勒、寶馬、福特等多家集團進行全球構建標準快速充電網絡。該快充網絡的佈局將在歐盟13個國家的主線公路建設350kW公共充電樁,該充電樁能夠在充電30分鐘後獲得80%的續航里程。

不過由於目前支持150kW直流超級快充的充電樁還不夠多,目前國家電網充電樁功率為60kW,所以國家電網設立的快充充電樁給奧迪e-tron充電至80%大概需要2個小時,再從80%電量到100%充電效率較高,大概需要20分鐘。而在家充電時則大概需要8個小時的時間。

隨著快充的普及,充電時長也將大大縮短,目前奧迪12萬的充電樁已經覆蓋200多座城市,應急充電 、代客充電保障等全方位將為車主帶來無憂體驗。

同時,奧迪e-tron標配MMI高端多媒體交互系統,支持LTE高級數據傳輸標準,內置Wi-Fi熱點,方便乘客使用移動設備。同時包括智能的導航系統,藉助路線規劃器,導航系統可根據以往路線,給出智能目的地建議,且顯示有充電點的合適路線。除交通狀況外,路線計算還考慮到電池的電量,預計到達時間包含所需充電時間。

除了便捷高效的360°充電服務,新零售的購車體驗、尊貴無憂的售後服務都將為消費者帶來全新感受。

總體來說,奧迪e-tron在外觀內飾上儘可能地保留了奧迪高檔車用戶喜愛的特質,這些在細節上足見設計者的精巧構思,但是在駕駛操控方面電動的優勢也非常明顯,更加揮灑自如。不得不說,奧迪e-tron作為奧迪從汽車到電動車的過渡車型,讓世界看到了電動汽車騰飛的新可能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