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城市建成區排行,重慶比上海更大嗎?

比較城市大小,是人民群眾最喜聞樂見的話題。

但是,我們平時說的城市面積指的是某市(直轄市、地級市、縣級市)管轄行政區域,這裡所謂市區並不是地理學上的城市化區域,而是一個行政區劃單位,其中存在大量非城市化區域,這與城市地理領域的純粹城市相差很大。

按照管轄面積,重慶是中國第一大城市,因為它的面積達8.24萬平方公里,相當於10個上海市。如何更合理、準確地比較純粹的城市區域呢?一個叫“建成區”的詞誕生了。

我國的城市化日新月異,城市用地每年都在大幅增長。為了準確反映城市化成果和城市用地大小,中國城鄉建設和統計部門,提出了建成區一詞:它指的是指城市行政區內已成片開發建設、市政公用設施和公共設施基本具備的地區。

建成區是一種相對客觀反映城市規模的指標,但仍有一些爭議:比如,設區較多的地方比較佔便宜,有的遠郊區與主城區並不相連,但只要是區,其建成區域都將計入總數,如重慶、武漢、北京有大量的遠郊區,為其總數加分不少。濟南市近兩年納入的濟陽區、萊蕪區、鋼城區也是如此。而鄭州、邯鄲、長沙有很多“縣”的城市用地已經跟主城區連在一起,但仍不計入“建成區”。

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19年初發布的《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鑑》數據,大地理館整理出了目前我國主要城市建成區規模面積排名,其中有23個城市的建成區面積超過了400平方公里。

2019年中國城市建成區排行,重慶比上海更大嗎?

2019年中國城市建成區排行,重慶比上海更大嗎?

圖表數據來自2019年1月主管部門發佈的《中國城市建設年鑑》,數據截至2017年底。圖表中濟南市的數據包括了新納入的原萊蕪市但不含原濟陽縣建成區面積

發佈數據為各地最後上報,部分地區的數據可能為多年前提交,如上海的建成區已有十年未更新,所以,上海建成區的實際面積,未必比北京、重慶、天津、廣州小,從地圖上的路網密集程度,可見一斑

建成區,主要包括市區集中連片的部分,即俗稱的主城區,以及分散在近郊區與城市有著密切聯繫,具有基本完善的市政公用設施的城市建設用地(如機場、鐵路編組站、汙水處理廠、通訊電臺等)

部分縣級市、縣城儘管距離主城區很近,但因為沒有設區的緣故,城市規劃用地也就未納入上級市的城市規劃,一般不計入建成區

建成區,是我國社會經濟轉型期,反映城市化程度和城市規模的指標之一,城市的綜合比較還要考慮建成區的人口、經濟總量等指標

為直觀呈現各個城市的城區大小,地圖採用了相同的比例尺,但由於各個城市地形狀況和市區格局不同,視覺效果可能與實際數據有很大初入

因地圖信息更新有一定的滯後期,很多新增建成區無法及時呈現。地圖紅色虛線勾畫的是城市路網、用地密集度較高區域的示意範圍,並非建成區的測繪邊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