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龍山是歷史上五嶽恆山

一、五嶽恆山是走失的孩童不知根,宗親在石邑;

二、石邑雖小有三關雄鎮水旱兩碼頭;恆州雖大就在他的城下;

三、五嶽崢嶸,封龍山自己會說話;

四、七座豐碑佐證北嶽恆山當之無愧;

五、天災人禍,恆山,恆山城,石邑城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六、大家都來乘飛龍,讓石家莊飛的更高更遠;

我是封龍山人,在正定四年,深受古城文化薰陶,在古城的大街小巷、街道命名、商鋪匾額多是常山、恆山。正定有三山,三山不見山,你看見了嗎?你聽見了嗎?你感受到了嗎?常山戰鼓在敲,恆山文藝社在唱。古城的殘垣破壁在哭泣,千百年來古城的人們在呼喚,我們的常山郡在,我們的鎮山——恆山到哪裡去了?

登上真定府“瞻嶽門”,往南眺望,平地兀起,靈亮上通,嵯峨竦俊的封龍山就近在眼前。他就是我們丟了1427年的北嶽恆山。歷經千百年來,有識之士的爭辯尋找,今天終於清楚的有史有據找到了。

北嶽遊子是我們祖宗的基業,讓他認祖歸宗、榮歸故里、正本清源還歷史一個真像。現在我們倡導文化興縣、文化興市、文化興省,北嶽的榮歸就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最大歷史文化遺產,是正定古城規劃的重大課題,也是石家莊壯大發展的基石,走向世界騰飛的起點。

自己才疏學淺,四年來肚裡這點墨水已經潑幹,懇請政府支持,組織有識之士,論證、研討、規劃北嶽迴歸的前瞻性工作,使史料更充實、更有據,挖掘歷史遺物更充分,給北嶽正名是我最大的心願。

一、五嶽恆山是走失的孩童不知根,宗親在石邑;

恆山,五嶽之名山。山西渾源有恆山,河北曲陽有恆山,都有傳說,都能引經據典。歷史上明清兩朝多有爭辯,誰是正宗恆山,20世紀80年代成書的“中國歷史地圖集”載明,自春秋到明朝早期,北嶽恆山一直在河北,也曾稱常山、大茂山。明朝後期和清初,恆山才注在山西省渾源,清代顧炎武先生的《北嶽辯》尤為突出。當今梁勇先生《再論北嶽恆山地望其歷史變遷—兼與王暢同志商榷中》還在爭論。

《大宋重修北嶽廟碑銘》也承認“天下之五嶽,獨有北嶽名不著”。嶽有詞“不知廢於何代,今廟曲陽由唐以來,記刻皆不載廢遷之由”。梁勇感嘆:“對歷代碑刻文獻所載的確鑿史實卻很少有人關注,這不能不說是比失去北嶽恆山更大的一種歷史遺憾。北嶽恆山的變遷留給歷史一個可悲的笑柄,也給後人太多的人文反思”。梁勇這句話我非常贊成,“近代以來由於學者們忽略了歷史上曲陽政區的變化,使各類書中有關北嶽恆山的闡釋存在很大的疏漏”。

《北嶽辯》指出,恆山為北嶽,專注指為上曲陽。“三代以上雖無其跡”。而《史記》雲:“常山王有罪遷天子封其弟於真定,以續先王祀。而已常山為郡,然而五嶽在天子之邦。”漢末喪亂,山道不通,而祭之於此,則不知班氏已先言之,乃孝宣王之詔非漢末也。唐書“自唐以上徵於史者如彼,自唐以下得於碑者如此,於是知北嶽之祭於上曲陽也自古然矣”。

史記常山王三代沒有拜過恆山,唐書自唐以前關於恆山的記載沒有,大宋碑銘四大名山都有其清楚的歷史記載,為獨沒有北嶽恆山這一頁,廢於何代,更沒有從何方廢遷之理由,都是因漢末天下之大亂,造成的恆山沒有出處這一歷史疑案。

樹有根、水有源,歷史就是歷史,歷史是編造不出來的,渾源、曲陽之五嶽恆山,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名不正、言不順。五嶽恆山你不知道根在何方,說話就沒有底氣,論述就不那麼全面,這叫證據不足,使人就不能信服,胡編亂造總被戳穿,正本清源還歷史真相才是正確的世界觀。渾源、曲陽、五嶽恆山有傳說、有歷史記載、有碑文,唐以前都是道聽途說,就是有碑、有歷史記載也是魏唐開始。

西漢初劉邦三年公元前二0四年,韓信率漢軍從太原至井陘口背水一戰大敗趙軍,追趙軍於元氏城南詆水,活捉趙王歇,斬陳餘。從此趙國滅亡,史稱泜水之戰。就在當年劉邦得到捷報後,下令在元氏城內設置恆山郡。下轄周邊十八縣,公元前一七九年漢文帝劉恆即皇位,為避帝名諱改恆山郡為常山郡,這就是常山郡由來。

宋代科學家沈括在他的《夢溪筆談》卷十四中記載:北恆山,今謂大茂山者是也,半屬契丹,以大茂山分脊為界,嶽祠舊在山下。石晉之後稍近裡,今其地謂之神柵。

《隋書地理志》記載明確, “恆陽(舊指曰上曲陽),後齊去上字,開皇六年改為石邑,七年改曰恆陽,有恆山、有恆陽溪”。就這本寶貴的隋書地理志明確的告訴我們,也就是公元587年從石邑搬遷到上曲陽,公元588年南北朝時北齊的上曲陽把上字去掉,從此有了曲陽,有了恆陽,有了恆山,有了恆陽溪。追根溯源曲陽的五嶽恆山來自石邑。

二、石邑雖小有三關雄鎮水旱兩碼頭;恆州雖大,都在他的城下

“兩門開三省旱碼頭歷經滄桑;八景唱九州古石邑走向輝煌”,九四年秋先生在封龍山編寫長詩“我們的老家在太陽上”期間,獲鹿縣改鹿泉市,重修東門,這就是應徵先生的楹聯“騰飛”門。

這幅楹聯提到古石邑,有人說要想知道石家莊的歷史,就要知道振頭的歷史,要想了解振頭的歷史,就要了解石邑的歷史。振頭歷史上有北嶽廟。同樣的道理,要想知道真定府的歷史,就要知道常山郡恆州城的歷史。

石邑從夏商周走來,春秋為晉國城邑,戰國時期屬中山國。公元前305年屬趙國,秦滅趙後置石邑縣。經魏、南北朝,隋朝初廢石邑,改竇王城。唐初城毀變農田,現存竇王城遺址。石邑雖小,他有兩門開三省的娘子關、井陘關、土門關,有雄鎮華北平原重鎮振頭水碼頭和獲鹿旱碼頭。

真定府是五代唐興起著名的行政中心之一。秦始皇滅趙後,設恆山郡,西漢時漢高祖治郡置之後改稱常山郡。

常山郡初築於趙孝成王十一年,公元前215年。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置恆山郡,漢文帝即位,改常山郡。晉時由元氏移至真定。

《尚書禹貢導山》記載秦始皇東巡時過“太行、恆山,至於碣石,入於海”。秦始皇走太行恆山到碣石。時至今日太行、恆山的名稱依然如此,說明北嶽之山,橫亙綿長。《周禮•職方氏》記載:當時天下“九州各有鎮山,恆山,正北幷州鎮山”。《爾雅•積山》也有關於五嶽的記載,且稱“恆山為北嶽”。《漢書•地理志•常山郡》載:“恆山北谷,秦漢時期設恆山郡,就是因北嶽恆山在其轄區內而得名。當年古人登臨此山,東視平野千里,滄海桑田;西視山勢蒼茫,氣象萬千”。又說:“古者天子巡狩,常以歲十一月至於北嶽”。

《漢書•地理志》解釋是這樣的:“堯時分天下為十二州,各州各有鎮山”恆山得名說法不一,周禮曰“正北幷州,其山鎮曰恆山”。《白虎通》載此言,陰終陽始,其道常久,故曰常山。《風俗通載》恆,常也,萬物伏北方有常也。因恆山山勢為橫向,“橫”“恆”相諧。《經注》稱元嶽、紫嶽。

此古人說,每州各有鎮山,恆山就在轄區內,東視平野千里,滄海桑田;西視山勢,蒼茫氣象萬千,陰終陽始,北坡南坡。四季分明,又說山勢為橫向。

古人講的這些條件,渾源恆山、曲陽恆山皆沒有。只有石邑城下不足十公里的恆州城邊封龍山各種條件都具備。

三、五嶽崢嶸,封龍山自己會說話

封龍山又名石邑山、飛龍山。位於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十五公里,西倚太行、東臨平原。主峰海拔812米,東西橫向長5公里,周長30公里,稱北嶽之英。說文解字“英”是事物的精華傑出,佛道的解釋事物的提綱即用神,彰顯榮耀清楚也叫三世英,過去現在未來。

山不高有仙則名;水不深,有龍則靈。封龍山歷史文化璀璨,擁有七座漢碑、四大禪林、三大書院、三大石窟、兩大道觀,到處都是歷史遺蹟、人文景觀。他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有傳說。有八仙張果老的栓驢橛,有恆嶽走失後石邑城廢的狼壕溝、牛壕溝、代王廟、北斗廟、漢溝、王駕嶺,有石大人、石角、石峪、石故橛、石故懷,有龍井、龍泉、龍池,有青龍山、鳳凰山、五峰山、無極山、三公山、石榴山、靈山陪伴。山腳下有常河、常山、常山泉、常坊院、禪房院。說文解字:封,意為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給了親屬或官僚,帝王築壇祭天為封禪,祭天為封、祭地為禪。封龍山就是帝王的封山,山腳有封昭村。

封龍山頌,這裡原來是帝堯的古都,巨嶽雄偉峙立,大河奔流不息,高大重迭的山巒,有的像在擁抱,有的像在蹲坐,千萬條溝渠匯聚形成眾多湖澤。太行山高高聳立,河水連續不斷,流向平原,大河上存有夏禹的木撬,地下埋藏虞舜的玉壁。夏禹治水八年,洪水退了,土地平整了。五月站立封龍山頂,東望是古時的大陸澤,放眼望去,碧波盪漾,連綿無際,波濤拍岸,鏗鏘有聲,茭蒲艾荷在微風中沙沙作響,野鴨游來游去,聲聲發出悅耳。大澤一直延伸到觀津地界,圍繞著平棘古城,漁船上傳出漁夫的歌聲……

四、七座豐碑佐證封龍山當之無愧

七座漢碑,祀三公山碑、無極山碑、三公山碑、白石神君碑、封龍山頌碑、等七座漢碑,最有歷史價值的就是一座東漢時期的碑刻:封龍山頌碑。

惟封龍山者,北嶽之英援,三條之別神,分體異處,在於邦內。磥硌吐名,與天同耀。能烝雲興雨,與三公、靈山,協德齊勳。國舊秩而祭之,以為三望。亡新之際,失其典祀。延熹七年,歲貞執徐,月紀豕韋,常山相汝南富波蔡?長史甘陵、廣川沐乘,敬天之休,虔恭明祀。上陳德潤,加於百姓,宜蒙珪壁,七牲法食。聖朝克明,靡神不舉。戊寅詔書,應時聽許。允敕大吏郎巽等,與義民修繕故祠。遂採嘉石,造立觀闕,黍稷既馨,犧牲博碩。神歆感射,三靈合化,品物流形。農實嘉穀,粟至三錢,天應玉燭。於是紀功刊勒,以照令問。其辭曰:

天作高山,實為封龍。平地特起,靈亮上通。嵯峨竦峻,高麗無雙。 神耀赫赫,理物含光。

贊天休命,德合無疆。惠此邦域,以綏四方。國富民豐,穡民用章。刻石紀銘,令德不忘。

五、天災人禍,恆山,恆山城,石邑城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天災人禍能改變歷史,能改變歷史原貌,封龍山是多災多難的。到過西山森林公園的朋友們就知道,慈悲閣旁邊有帳棚石、棋盤石,他們的周長都在60米以外的獨立巨大石頭,好像人為把它們擺放在那裡一樣,但懂地質學的同志就知道,是山體垮塌泥石流大自然的傑作。

從慈悲閣往上走到冷泉,人們會驚訝,半個山體被挖開了,那樣鮮活,好像是近幾年來才發生的一樣,冷泉這裡山體崩塌的地方當地人叫做鐮劐溝,冷泉西邊大溝叫西漢古洞,東邊叫東漢古洞,站在冷泉往北看就是風動石,下邊是石古懷,歷史記載有廟宇,現在找不到任何遺蹟。

封龍山地震山崩、山體滑坡、大洪水造成大的泥石流發生在什麼時間呢?翻開歷史,漢宣帝傳記載有兩次大地震,地節元年公元前69年至前65年。“往者天嘗連雨,東北風,海水溢,西南出,浸數百里,九河之地已為海所漸矣。”“四月壬寅郡國四十九地震,北海琅邪壞祖宗廟城郭”。(北海指天津,琅邪指山東膠南)

“壞祖宗廟城郭”,封龍山是北嶽就發生了山崩。石邑城、恆山城及北嶽廟,“山崩廟塌城毀就發生在漢宣帝,公元前69年至65年間。從此銷聲匿跡,很少有人知道它的歷史。成了歷史上最大的歷史懸案。

水經注記載,這次洪水氾濫造成海浸,當年秦始皇過太行恆山到碣石山,碣石山沒有蹤跡,按當時北海、海水溢、西南出、浸數百里,也就直指西南部山區封龍山地區大山洪。

天災摧毀了封龍山的廟宇城郭但摧不垮封龍山,可是人禍把封龍山破壞地面目全非,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開篇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英雄鎮壓了黃巾起義,公元172—184年漢末天下大亂,鉅鹿張角創立太平道,封龍山就是太平道在常山郡的傳播中心,他的遺蹟就是大公廟、藥王廟、張角廟、當時封龍山及附近太行山區農民起義群聚之地,發動了著名的黃巾起義,兩年內遭到殘酷鎮壓,東漢王朝嚴禁道教的活動宣傳,諸事老子,妖醫卜並皆廢之。封龍山一切歷史文物遭到滅頂之災。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下詔滅佛,使得境內各州郡所有寺院全部被毀,常山郡的寺院受到徹底破壞。寺院毀壞遺蹟皆無,使後世對前代寺院情況難於祥考。唐武宗滅佛,封龍山佛教寺院受到嚴重破壞,民國期間倡導破除迷信,打擊宗教勢力,封龍山寺院再度受到衝擊僧民減少,房屋禿廢。

公元前61年,漢宣帝詔定祭祀“北嶽常山於上曲陽。”為什麼漢宣帝要重封五嶽呢?我認為就是公元前69年至65年“壞祖宗廟城郭”封龍山遭山崩的主要原因。把北嶽廟改遷到上曲陽。從此隋書地理志記載公元587年從石邑改遷到上曲陽,公元588年北齊的上曲陽,把“上”字去掉,從此有了曲陽,有了恆陽,有了恆山,有了恆陽溪。

漢宣帝公元前61年重封五嶽,到北魏曲陽建北嶽廟前後經歷了600年,看來是名不正言不順,大宋重修北嶽廟碑銘承認五嶽獨北嶽恆山沒有人知道它的出處。廢遷之由。但北嶽廟設“飛石殿”這個飛石殿就明確地告訴我們:這個北嶽廟就是從常山郡的飛龍山、石邑城,飛石改遷過來的。

六、大家都來乘飛龍,石家莊飛的更高更遠

走在正定的大街小巷,你會看到街道的命名、商鋪的匾額多是常山、恆山。甚至老百姓門上貼的、屋內掛的也是常山、恆山的條幅。正定有三山,三山不見山,你看見了嗎?你聽見了嗎?你感受到了嗎?常山戰鼓在敲,恆山文藝社在唱,古城的殘垣破壁在哭泣,千百年來古城的人們在呼喚,我們的常山郡在,我們的鎮山——恆山到哪裡去了?

登上真定府西城“瞻嶽門”,往西南眺望,滹沱河對岸就是故城,往前看就是振頭,再往前看就是石邑,平地兀起,靈亮上通,嵯峨竦俊的封龍山也就是我們的北嶽恆山,近在咫尺、就在眼前。真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歷史的有意安排還是巧合,他們在一條直線上,也就是這條1427年漫長曆史長河中,常山郡公元587年把北嶽恆山丟失。漢末天下大亂,大茂山是張冠李戴冒名頂替,渾源也是渾水摸魚、無源之水。

一千多年來多少燕趙兒女、有識之士為北嶽恆山正名、迴歸,奔走吶喊,燕趙大地的父老鄉親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趁改革開放的大好時機,大聲疾呼,讓失散多年的北嶽遊子,回到他的故土,回到我們的身邊。北嶽遊子是我們祖宗的基業,是正定故城規劃的重大課題,也是石家莊發展壯大的基石,走向世界騰飛的起點。

讓他榮歸故里,也是我們老祖宗的最大心願,也是各級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正本清源還歷史一個真像。

毛主席說:“正定是個好地方,那裡出了個趙子龍”,保定曲陽、邢臺臨城都屬常山郡,我們都是趙子龍的鄉親,“人文交流融化五洲走向一起,不分膚色國界環球將是一家”。封龍山南坡、北坡的朋友們及燕趙有識之士都站在北嶽恆山的高度,攜手同心,把我們北嶽恆山的事情辦好,那將是“封龍眺燕趙門裡山河錦繡,恆嶽動九州喜看人間樂園”,大家都來乘飛龍,讓石家莊飛的更高更遠。

神龍似像天馬,兩翼披裝彩霞,九州盡馳騁,五洋任騰跨,生化、造化,恆嶽名揚天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