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凌凌沁河水引入陽城 感慨最多的是“圓夢了!”

清凌凌沁河水引入陽城 感慨最多的是“圓夢了!”

清凌凌沁河水引入陽城 感慨最多的是“圓夢了!”

“盼望了幾十年的沁河水,如今終於引到陽城了!”9月26日,陽城縣舉行10項重點工程竣工慶典儀式。

在當天的陽城縣張峰一干渠鄭莊至芹池供水工程竣工慶典上,看到滾滾的沁河水從家鄉門前流過,大家歡呼雀躍,陽城兩代人的“引沁入陽”夙願終於實現了。

如今,慶典活動雖然已經落幕,但回眸那盛大的場面和不同尋常的細節,卻依然令人感動。

近日,山西晚報記者採訪了“引沁入陽”水利工程建設者,聽他們講述背後的那些故事。

水利建設工作者講述奮鬥歷程

9月26日,這一天,藍天白雲掩映下的陽城格外美麗,全縣10項重點工程分別在不同的地點舉行竣工典禮。

一大早,工程所在地附近的群眾就來到了期盼已久的慶典現場,揮舞著鮮豔的五星紅旗,敲打著雄壯的威風鑼鼓,扭起歡快的秧歌。

引沁入陽,是陽城人民期盼了半個多世紀的一個夢想。

在張峰一干渠鄭莊至芹池段供水工程竣工儀式的主席臺上,曾經為實現“引沁入陽夢”做出貢獻的水利建設工作者和受益村群眾代表,從不同角度講述著工程建設的艱辛歷程和內心的深切感受,一句句樸實無華的語言感染著現場的每一位群眾,陣陣如潮的掌聲在碧波如鏡的水池周圍響起。

在歡快的樂曲聲中,工程剪綵開始了,10名群眾出現在主席臺最前排,他們是來自基層一線的省市縣勞動模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工程建設親歷者以及群眾代表。

隨著他們一起剪開打著禮花的紅綢,從十幾公里之外流過來的清澈的沁河水,從管道里噴湧而出,現場的人群一下子沸騰了。

陽城縣委書記竇三馬說:“這次活動之所以要這樣安排,就是要把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落實到工作的具體環節。民生工程,凝聚著百姓的期盼,傾灑著群眾的汗水,工程竣工讓人民檢閱,讓群眾評判,讓群眾在主席臺上講話、點評,更能反映出群眾的意願和心聲,進而在廣大群眾中產生深刻的感染和激勵作用。”

“引沁入陽”夢成真群眾真高興

長期依賴地下水發展的陽城,承受著水資源日趨枯竭的沉重壓力。為解決用水難題,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引沁入陽”工程啟動,後因資金和政策問題,該工程曾兩次停建又重啟。

2015年,再次動工的“引沁入陽”工程分兩期實施:一期工程為張峰水庫一干渠鄭莊至芹池段,目前已建成通水;二期工程為張峰水庫一干渠芹池至縣城段,目前也已開工建設。

張峰一干渠鄭莊至芹池供水工程起點位於沁水縣鄭莊鎮,終點位於陽城縣芹池鎮長劉東村,全長18.85公里,包括隧洞9座,渡槽8座,倒虹1座,箱涵12段,蓄水池1座,施工難度大,耗時長。工程建成後,年供水量可達3340萬立方米,可以解決沁水、陽城兩縣11.9萬口人、8.2萬畝耕地的用水,同時為陽城開發區建設發展提供充足的水源保障。

“真是一件大好事!大家都很期待工程竣工,希望張峰水能儘快通到每家每戶。”9月26日,陽城縣芹池鎮劉東村村民茹勤娥激動地說。

工程竣工剪綵當日,當地群眾熱烈慶祝,喜悅的心情溢於言表。村民付小龍說:“盼望已久的張峰水庫的水吃到了,我們是第一批受益者,啥時擰開水龍頭都有水,我們非常高興,吃到了安全水、放心水。”村民王長喜說:“今年終於引水成功,見到水我們非常高興,這就是政府給辦的一件大好事。”

寺頭鄉歷來以地表水、淺層水為飲用水源。近年來,受氣候、地質等影響,水位下降,飲水難題日益凸顯。“‘引沁入陽’承載著陽城人民的安全用水夢,也承載著寺頭人民安全用水的希望。”寺頭鄉鄉長王江燕介紹:“為徹底解決寺頭群眾吃水難題,鄉黨委政府始終不忘讓群眾‘喝放心水、放心喝水’的初心,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搭乘張峰一干渠工程的快車,積極謀劃實施集中供水工程,目前投資533萬元的一期項目已成功試水,我們安全飲水夢變為現實。”

兩代水利人話當年

“當時全縣是以兵團建制參加的,近50個連隊。”據曾參加兩次“引沁入陽”工程的晉城市水務局管理科原科長李如鵬回憶:張峰一干渠工程最早於1971年開始規劃,1975年全面動工,1980年由於種種原因停工。21世紀初,山西省水利廳在沁河干流上建設張峰水庫,再次點燃了陽城縣“引沁入陽夢”,但後來又因為資金問題被迫停建。

“70年代建設的最大難點在於條件有限,幾乎所有環節都由人工完成,危險性很大。2011年在有技術支持的條件下,為了讓陽城縣居民喝上健康優質的水,陽城縣委、縣政府做了長遠的規劃,於2013年得到批覆,2015年正式動工,目前一期工程基本完工,二期工程全面開工,終於圓了陽城兩代人半個世紀的‘引沁入陽夢’。”李如鵬說:“‘引沁入陽’是我們幾代水利人的夢想,也是陽城40萬人民的夢想,今天,當我看到沁河清凌凌的水源源不斷流入我們陽城的時候,我的心情激動得難以用言語來表達。”

作為第二代張峰一干渠水利工程的建設者,楊學軍說:“5年來,我親歷了工程每一條隧道、每一段箱涵、每一個渡槽的建成,終於全部完工通水了。當看到水流到蓄水池的那一剎那,激動的心情難以言表。作為一名新的水利人,能實現幾代水利人的夢想,我感到非常的自豪。”

陽城縣水務局副局長陳峰表示:“經過5年多的努力,‘引沁入陽夢’終於變成了現實。下一步,我們要在利用好張峰水庫水源上做足做好文章,加快蘆葦河管網布設和推進二期工程建設,將沁河水同生態環境改善、工農業發展、城市建設、全域旅遊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工程的效益。”

在當天的慶典儀式上,現場群眾興致高昂、精神飽滿,通過鑼鼓表演、快板等文藝形式表達對項目竣工的熱切期待。同時,逾千名建設者在百米長卷上留言寄語,紛紛表示,陽城水利人將以張峰一干渠的正式竣工為契機,進一步在用好沁河水、做足水文章、夯實水支撐、改善水生態、確保水安全等方面下工夫,努力挖掘最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真正讓沁河水成為滋潤獲澤大地、造福陽城人民的幸福之水。

山西晚報記者 李吉毅 通訊員 白軍社 楊芳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