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的坨坨面,愛吃麵食的老陝,看到有沒有流口水?

周至的坨坨面,愛吃麵食的老陝,看到有沒有流口水?

陝西的麵食聞名天下,對不少老陝來說,如果一天不吃一頓面渾身都不自在要 ,但對不少老陝來說,很多人沒聽說過,周至翠峰有個翠峰飥飥面,這個麵食純手工製作,相當美味。

周至的坨坨面,愛吃麵食的老陝,看到有沒有流口水?

當地做坨坨面的廚師介紹,翠峰飥飥面,麵粉為翠峰地區的優質小麥,做這種麵食需要提前一天和好面,並用刀切成核桃大小的橢圓形,放進水裡等候製作。 據說,把麵糰放進水中後,是不會黏在一起的。

周至的坨坨面,愛吃麵食的老陝,看到有沒有流口水?

煮麵時用手將麵糰撕成圓形,薄厚由人決定,純屬手工製作,自古有“手裡撕著薄閃閃,下在鍋裡蓮花轉,撈在碗裡似銀盤、吃在肚裡喜洋洋”之說。不過,下鍋時,還需要將水燒開,據說這樣煮出來的更美味。

周至的坨坨面,愛吃麵食的老陝,看到有沒有流口水?

吃坨坨面的湯料也很重要,一邊用大火,把西紅柿、豆角等門口地裡的時令蔬菜炒熟。剛出鍋的湯料,酸香撲鼻

周至的坨坨面,愛吃麵食的老陝,看到有沒有流口水?

對周至當地人來說,吃坨坨還有一道配菜,拿酒是醃製的糖蒜。吃著坨坨面,就著糖蒜,那酸爽,只有吃了的人才知道。

周至的坨坨面,愛吃麵食的老陝,看到有沒有流口水?

坨坨面裡放上油潑辣子,炒韭菜、炒熟的大蒜和生薑等作料,一道美味的坨坨面就好了。這個美食,還有一段傳說。傳這種麵食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 相唐貞觀年間,扶風索村一索姓姑娘因抗婚逃到翠峰山,過著自食其力的隱居生活。李世民打獵到路過翠峰山,因馬驚迷途,就來到索姑住地,索姑娘以自己平時的主食飥飥相待。

周至的坨坨面,愛吃麵食的老陝,看到有沒有流口水?

李世民食後讚不絕口,唐太宗深感其思,赦封索姑為“全貞娘娘”,並下旨保護其地,索姑去世後立廟奉祀,廟會由唐延襲至今,興盛不衰。此後,翠峰飥飥傳到宮廷作為御宴之品。也在西北地區廣為流傳,成為我國西部的美食佳餚。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