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望真相!日子過得“一代不如一代”?在澳洲你根本不敢老去

絕望真相!日子過得“一代不如一代”?在澳洲你根本不敢老去

閱讀導航

  • 前言
  • 老年人比過去更富裕,年輕人卻不然
  • 為什麼下一代越來越養不起上一代?
  • 除了琢磨遺產之外,澳洲年輕人還有出路嗎?
  • 後記:越活越累的年輕人

前言

中國有一句古話“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上一輩的父母們總是理所當然地期盼著下一輩的孩子們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不過對於生活在澳大利亞的人們來說,如今的年輕一代的生活水平,卻其實早已不比父母輩們當年的日子瀟灑。


根據Grattan研究所最新發布的一份題為《代溝:確保年輕的澳大利亞人有一個公平機會》的報告,澳大利亞的年輕人們並沒有像自己的前輩那樣獲得同等水平的經濟利益。


事實上,近十年來澳大利亞經濟增長緩慢,人口老齡化加劇,氣候變化危機一觸即發——而這些變化帶來的負擔,最後又大多數都落在了誰的肩上呢?


1

老年人比過去更富裕,年輕人卻不然

在上個世紀的大部分時期,強勁的經濟增長為澳大利亞的人們創造了越來越多的收入與財富。


雖然與幾十年前的同齡人相比,如今的澳洲老年人正比以往擁有更多的財富、收入和支出;但是在這一點上,年輕的澳洲人就遠遠跟不上老年人“矯健的步伐”了。


絕望真相!日子過得“一代不如一代”?在澳洲你根本不敢老去


比如那些對於年齡在65至74歲之間的澳大利亞人來說,人均財富淨值基本上在逐年遞增,其中在2016年擁有的人均財富比1994年的同齡人多出將近80萬澳元;


與此同時,35歲以下人群的財富自2004年以後卻基本沒有什麼變化,甚至在不少年份出現縮水。


是因為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能花錢嗎?


看上去,的確許多年輕人的消費觀念似乎在發生改變。對於某些女留學生來說,可能光是每個月花在奶茶上的錢就幾乎夠買個包了。


但事實上,正如下圖所示,雖然每個年齡段的澳大利亞人都在住房等必需支出上花費更多,但年輕人們卻在減少非必需品的開支(包括酒精、服裝、傢俱和娛樂等)。


絕望真相!日子過得“一代不如一代”?在澳洲你根本不敢老去


除此之外,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澳大利亞的工資增長停滯和就業市場嚴重飽和的困境,也給可憐的年輕人們帶來了沉重的一擊。


在這個艱難的大背景下,那些早已確立了自己職業生涯的老年人們,由於可能還有其他收入來源,便往往可以倖免於這些打擊;


但新一代的澳大利亞年輕人就沒有這麼幸運了:一旦低工資增長和更少的工作機會成為“新常態”,那麼我們很可能會看到,這一代人進入成年後的收入比以往更低。


這種情況其實不僅僅在澳大利亞出現過。


在美國,根據2018年聯邦儲備系統理事會的一項研究證明,“千禧一代”(又稱Y時代,在美國文化中指1980年代和1990年代出生的人)的富裕程度不如年輕時的前幾代人,收入更低,資產更少,財富也更少。


2

為什麼下一代越來越養不起上一代?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其實稅收和福利制度,說白了就是一份聯結澳大利亞兩代人之間的契約。


那些身處工作年齡的人們,既是澳洲政府預算的“淨繳款者”,實際上也在幫助支持老年一代的退休生活。而他們自己在做出貢獻的同時,同樣也期待著他們的子孫後代可以支持他們。


可是澳大利亞的人口正在不可避免地出現老齡化——隨著政府在醫療、老年護理和養老金方面的支出需求在不斷地增加,有能力去支付這些支出的工作年齡人口卻在變得越來越少。

人口結構上的壞運氣是一回事,但政策上的一些變化也在使負擔愈加沉重。


在過去三十年中,一系列稅收政策決定——尤其是退休時免稅的養老金收入、可退還的印花稅抵免,以及老年人的特別稅收抵免,都意味著政府現在要求澳大利亞老年人繳納的所得稅,比以前要少得多。

絕望真相!日子過得“一代不如一代”?在澳洲你根本不敢老去

令人不安的是,這些政策變化也意味著,在相同收入的情況下,如今澳大利亞的年輕家庭比老年家庭繳納的稅要多得多。


此外,65歲以上家庭的平均養卹金和醫療補貼也大幅增加。這意味著老年家庭獲得的淨福利(政府福利減去稅收)顯著增加,而對年輕家庭則沒有增加。

這些林林總總的政策所帶來的效果,是使目前正在努力工作的澳大利亞人,被迫越來越多地負擔起那些退休人群的生活。

絕望真相!日子過得“一代不如一代”?在澳洲你根本不敢老去

據統計,一個典型的40歲澳洲人,如今通過稅收為退休人群做出的貢獻,比當年“嬰兒潮”一代的前輩(特指二戰後從1946年至1964年出生的人群)要多得多。巧合的是,如今的Ta實際上也在更賣力地為自己的退休做好準備。


就算是對於在55歲至64歲之間的澳大利亞人來說,他們的勞動參與率也在不斷提升,基本上成為了只交稅沒福利的“淨貢獻者”。

絕望真相!日子過得“一代不如一代”?在澳洲你根本不敢老去


人們只能越來越不敢老去。


3

除了琢磨遺產之外,澳洲年輕人還有出路嗎?

許多在澳洲的年輕人也知道靠自己奮鬥是指望不上了,便開始琢磨父母一輩子節衣縮食,在“百年之後”給自己留下一份豐厚的遺產。


但這也畢竟只是幫助了少數的一部分人,並不能解決更廣泛的問題。事實上,遺產分配只會加劇財富不平等,因為它們主要流向的是那些已經實現富有的人,比如“富二代”。


或許目前澳大利亞迫切需要的,其實是一些政策的變化:


比如改變城市規劃,鼓勵更高密度的城市郊區居民居住,以旨在解決住房可負擔性的問題;


比如促進澳大利亞的經濟增長和改善結構預算狀況,改善人們現在的處境,以及應對比如氣候變化的其他挑戰;


再比如,重新考慮一下那些正在過著“舒坦日子”的老年澳洲人的稅收優惠政策。


後記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人們常說,奮鬥是屬於年輕人的。其實不管是在澳大利亞還是中國的年輕人,都正在活得越來越累。


回想一下三十多年前的中國,工人的兒子是工人,農民的兒子是農民,基本上有個城市戶口就相當於是“跨越階層”了。那時的工作賺錢自然也累,不過人們也習慣了吃飽飯睡足覺之後便又開始另一天的勞作。


可是從小就被互聯網和鋪天蓋地的新鮮信息包圍著長大的這一代年輕人,太多人明明嚮往著自由自在的生活,看到的卻是理想與現實的殘酷差距。


所以上一代人往往不能理解這種“累”,更不能做到感同身受。

絕望真相!日子過得“一代不如一代”?在澳洲你根本不敢老去


達倫多夫在《現代社會衝突》中有一段話,很好地描繪了現代社會中年輕人的工作與心理狀態:


清晨,他們在城市快速列車上閱讀每天的新聞;晚上,他們帶著一個裝滿材料的文件袋回家。


他們期望在大學畢業一年後就能拿到和教授一樣高的薪水、甚至兩年以後翻番;有時候他們也搞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他們對待慢跑運動或網球的嚴肅態度並不亞於對待工作。


他們相信自己在做的事情,不過一旦有更好的機會,他們就跳槽到其他公司…


他們想很快賺到第一個100萬,雖然他們當中並非所有人到35歲時都可以每年掙到100萬…


他們在其生命的某一時刻,不得不預期自己會在這條飛黃騰達的道路上減緩行進速度,並過渡到慢慢走下坡路…


但是對他們來說,生命就像是一輛沒有制動器的車子…絕對不可以通向下坡路。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