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降息潮撲面而來,負利率時代,我們如何保住手裡的錢?

黃基成


你好,對於你的問題,我的看法如下:

關於全球降息潮撲面而來,負利率時代,我們應該怎樣保住手裡的錢。

其實其他國家的負利率,對我國影響還是很小的,而且我國貨幣處在一個比較封閉的狀態,所以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至於怎麼保住手裡的錢呢?一般情況下有三種方式,買黃金、股票、債券、房產。

至於我國房產發展太快,現在價格已經特別高的情況下,不建議買房。


因為價格太高,已經是不具備多大投資價值了,如果長期不漲,租金回報還跑不贏銀行存款,而且還有折舊,這些算裡面,很大可能收入是負的。特別不划算。

還剩下黃金、債券和股票。

對於這兩樣,黃金處於上升趨勢,可以配置,但是不建議配置太多,一般家庭總資產百分之十,因為黃金本身就不下蛋,只能低買高賣。所以價值還沒有股票大,拉長時間看,黃金也是跑不贏通貨膨脹的,甚至連債券都跑不過,算負資產。

所以投資黃金,一定要注意週期,買入時間錯了,可就是大概率失敗了。


股票投資其實是非常不錯的選擇,長期看,股市風險小,收益大,只要持有時間長達15年,風險會是0,收益卻比其他資產大。所以股票適合長期投資。

不過短期看,股票風險很大,但是,既然想要保住手裡的錢,還是要有好的心裡素質的,不然就只有放銀行,讓通貨膨脹慢慢幫你把錢變少。

我這裡主要說一下,對於風險承受能力不好的投資者,可以少量配置股票,大量配置債券,比如把股票和債券配置比弄到3:7,這樣是最合適的,股票配置太低就不起作用,所以股票配置最低是百分之三十。


如果你想要黃金、債券和股票都配,那麼比例可以為1:6:3,這是對於風險承受能力最弱的投資者的配比,當然了,如果你的扛風險能力很強,可以自己調節到適合自己的比例。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菲菲七


朋友們好!

全球降息開始,我們肯定也會適當降息的,但是我們也會保持一個較為穩健的貨幣政策和利率政策的,我們可能會跟著降息。這樣的話,如果想讓自己的錢保值增值,可以有三個選擇,一個是投資5年期存款產品,第二個是投資房產,第三個是投資股市。

降息潮的影響

全球好多央行開始降息,美國降了,歐洲降了,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可能也會跟的。在這樣的降息的影響之下,未來整個貸款環境可能會更加寬鬆些。

對於企業來說,更容易貸款了,而且銀行存款和貸款利率也可能會下降,這樣的話,整個企業的成本將降低,利潤將增長,企業整體活力會增強。

因此,降息整體來說,將有利於整個經濟的發展。

但是存款利率下降,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可以說是比較頭疼的。畢竟存款利率下滑,好多喜歡存款的投資者可能會面臨存款利息下滑的損失。

這樣的情況下,也只能是提前想辦法,能夠讓自己的錢能夠更好的保值增值。

具體可以有3個方法,一個是現在開始存長期存款,提前鎖定較高的存款利率,第二是投資房產,第三是投資股市。

存長期存款

如果你是喜歡存款的投資者,在未來存款利率可能會下滑的情況下,那麼現在就可以選擇一些長期存款產品進行投資,這樣能夠提前鎖定較高的存款利率,避免更多的存款利息的損失。

現在來說,一般中小型銀行和民營銀行5年期存款產品年利率較高,可以多研究一下。

下面是存款利率表,從中可以看出來,兩款民營銀行5年期存款產品,年利率是比較高的,一款億聯銀行5年期產品,年利率達到了5.88%。一款營口沿海銀行5年期存款產品年利率達到了5.8%。

還有一款中小型銀行平頂山銀行的5年期存款產品,年利率為5.4%,可以按月付息。

因此,如果喜歡存款產品的話,可以多研究一下上面的幾款5年期存款產品,這樣的產品年利率較高。

投資學區房

現在來說,投資房產仍然是一個保值增值的較好選擇。從當前來說,在當前全球降息開始的時候,未來貨幣將持續寬鬆,有些資金將可能進入房市。

這樣的話,房產作為資產,有可能在寬鬆貨幣的推動下緩慢上漲。

現在房產市場仍然處於白銀時代,隨著城市化的持續推進和深化,隨著人口持續進入城市,估計未來房價肯定不會像過去十幾年那樣猛漲了,但是未來房價也會緩慢上漲的。

現在投資房產可以考慮在經濟發展較快的城市的市中心購買學區房,這樣的房產未來升值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

因此,投資經濟發展較快城市市中心學區房能夠起到較好的保值和增值的作用。

投資股市高分紅績優股

降息是有利於股市的。降息一個是有利於企業降低融資成本,有利於企業利潤增加。另一個是市場資金寬裕了,就會有一部分資金進入股市,有可能推動股市上漲。

現在投資股市可以考慮投資股市高分紅績優股,這些高分紅績優股中有很多比較有投資價值,經營業績穩健,每年業績也能夠持續增長,而且每年都能夠分紅,每年淨資產也能夠增長。

因此,如果現在認證選擇和投資股市高分紅績優股,並且長期持有10年以上,那麼大概率是會獲得比較穩健的收益的。


綜上所述,全球降息潮開始,我們可能也會降息,未來想讓手裡的錢持續增值的話,可以考慮現在購買5年期存款產品,或者是投資房產,也可以投資股市高分紅績優股。


如果您喜歡我的觀點,歡迎您關注我,也歡迎您加入我的免費投資圈子,可以進一步交流。歡迎大家多多評論,點贊,關注!

睿思天下


確實,我們已經進入負利率時代了。

所謂的負利率時代,是指物價指數快速攀升,導致銀行存款利率實際為負的這樣一段時期。

10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了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9月份,CPI同比上漲3.0%,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同比漲幅自2013年12月份跌出“3時代”以來首次回到“3區間”;PPI同比下降1.2%,降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

在CPI進入“3”字頭的時候,負利率時代正撲面而來。雖然三年五年定存,目前利率可以保持在3.75%以上,3%的CPI,已經敲響了警鐘。

在負利率時代,保證手中的錢“不縮水”,甚至是越來越值錢,那麼是一個新的考驗。

正常來說,這時候錢存銀行是最笨的做法。那麼投資黃金等貴金屬是一個比較穩妥的投資。

其次就是,棄房離債轉向股。

一方面是,房地產市場已經近乎“凍結”,同時房地產供應已經進入新常態,每年十七八億平方米的供應量,相當於2000年的十七八倍,這樣未來的增長空間,其實是很狹窄的。

另一方面是,債市等固定收益,顯然是不合適在負利率時代作為主流投資品種,而只能是作為資產配置中的一部分。

然後是,股市在中美貿易摩擦以來,一直在低位徘徊,可以說利空出盡。伴隨註冊制的進一步深化,以及海外資金的進入,只要中美貿易摩擦不繼續惡化,那麼股市的空間還是比較大的。

實在追求安全的人來說,那麼就買國債吧,多少也是一個安慰。


波士財經


今年以來,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各國都面臨經濟下行壓力,為了避免經濟下滑,各國央行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來提振經濟。美聯儲本來處於貨幣緊縮週期,今年7月份也提前結束縮表,並接連降息兩次,歐央行更是將利率降至0以下,日本已經實行了幾年超級寬鬆的貨幣政策,負利率持續了幾年,澳聯儲、加拿大、印度等其他國家央行也紛紛降息,今年已經有近40個國家降息。不止利率,很多國家和地區債市也出現了負利率,負利率環境對經濟並不見得是件好事。最近IMF發佈2020年對經濟的展望,更是將明年經濟增長速度降至3.0%,明年的經濟依然不樂觀。

國內雖然尚未降息,但是今年已經幾次降準,來緩解市場流動性壓力,切實引水灌溉實體企業,振興製造業。根據9月份剛公佈的同比,CPI同比上漲3.0%,高於預期2.9%,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PPI同比卻下降1.2%,降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核心CPI同比由1.9%放緩至1.5%,PPI同比由0.1%放緩至-1.2%。CPI的走高主要貢獻者是豬肉,最近豬肉帶動食品價格飛漲,除卻肉價影響,經濟數據並不樂觀,顯示出製造業停滯甚至衰退的跡象。

目前國內雖然不會實行負利率,但是隨著經濟壓力的增加,降息、降準仍然有較大空間,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講,一定要理性。個人來講,現金為王,減少或者停止投資,尤其是高風險領域;保持持續的收入來源,暫時儘量不要裸辭或者創業;保持理性消費,避免大額透支;理財方面,可以選擇貨幣基金、債基、美元、黃金。

我是Roseview財經,更多問題敬請關注,歡迎一起交流討論,希望對您有幫助。



Roseview財經


首先要明確的是,全球降息潮中確實我國也在進行寬鬆政策,但是目前來看我國進行負利率的可能性非常的低。有一種負利率是指,利率在通脹的擠壓下,實際為負的情況,但是即使如此,目前我國也暫未出現這種情況。

因此負利率實際上對我國的影響並不是很大,因為我國的市場相對封閉金融市場監管比較嚴,外來的流動性進入金融市場的量不大,很難推高泡沫和通脹。

不過全球蔓延的負利率,很可能造成貨幣價值的總體下降,我們看到歐洲的負利率規模不斷擴大和量化寬鬆,實際上在美元指數堅挺的同時,造成了美元實際價值的下降,這點從黃金上漲的幅度中可以看出。

另外,目前看來美聯儲很有可能在考慮將利率降低為0後出臺負利率政策,這樣對於美元的幣值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挫折,由於我國貨幣是與美元進行綁定的,美元的貶值肯定會讓我國貨幣進一步貶值,所以通過這個渠道對我國造成一定的影響。

那麼在手裡的錢貶值的時候,如何才能保住自己的資本量呢?很簡單進行投資,一般來說貨幣貶值帶來的是資產價格的上升,因為為之計價的貨幣貶值了。在這種情況下,首選是黃金等貴金屬,其次可以考慮投資股市,但是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一定要記住,風險是第1位考慮的,不要在期貨中投資,不要做短線和個股投資,儘量選擇指數和基金。



諮詢師天生


全球降息潮來臨,主要是各國央行為了應對經濟增長放緩的壓力所採取的措施,歐洲及日本等多國進入負利率時代。但我國目前並未進入負利率時代,老百姓資產保值的參考目標主要是能否跑贏通貨膨脹,可以通過合理的投資與理財,讓資產儘可能實現保值。

一、全球為何進入降息潮?

今年以來,全球多國央行相繼降息,印度已降息四次,最為引人注目的是美聯儲雖然一再否認進入降息週期,但在7月份和9月份兩次分別下調了聯邦基金目標利率25個基點,並在10月份公佈了每月600億美元的購債計劃。歐洲也在9月份再次降息並重啟QE。全球開啟降息潮,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經濟增長放緩,絕大多數國家今年GDP增速都出現了放緩,美國和歐元區製造業PMI相繼跌破50點的榮枯線並創多年新低,製造業的下行,會傳導致服務業,進而提升經濟衰退的風險。

第二,貿易保護影響,自去年以來,貿易保護主義升溫,中國與美國,美國與歐盟,日本與韓國,都相繼產生了貿易摩擦。在貿易不確定性影響下,全球各國貿易進出口總量都出現了下滑,貿易份額的縮減,會抑制生產端的持續增長,進而可能會造成失業率的上升。

第三,經濟週期預期,歐美經濟存在明顯的週期性,自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以來,已十年時間,美國依賴頁岩油革命有移動終端的普及獲得了一輪擴張動力,但目前來看,擴長已進尾聲,經濟面臨週期性下行預期,而此輪復甦沒有明顯推力僅為跟隨的歐洲情況更甚。

二、負利率的影響

美國雖然兩次降息,但實際上現在並不是負利率,目前美國聯邦基金目標利率為2%-2.25%,主要是在降息之前,美國進行了一輪縮表,多次加息,將利率水平提高了一個相對具有調節空間的水平。負利率主要是集中在歐洲國家和日本。

9月,歐洲央行將隔夜存款利率下降10個基點至-0.50%,這是歐洲央行自2014年6月實施負利率以來的第四次降息,日本則繼續維持-0.1%的負利率水平。雖然這些國家採取負利率政策,但實際效果有限。

第一,負利率釋放流動性邊際效應遞減,歐洲及日本,自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以來,一直採取的都是非常寬鬆的貨幣政策,但與美國不同,美國碰上了頁岩油革命,還有科技巨頭分享到了移動互聯網的紅利,歐洲及日本則主要是被動復甦,沒有找到明顯的經濟擴張動力,本身持續性的流動性寬鬆未來產生較好的經濟刺激效果,在此基礎上繼續進行寬鬆,實際產生的邊際效應遞減。

第二,負利率侵蝕金融機構盈利能力,政策負利率後,貨幣市場利率下行,債券收益率下行,德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為負0.68%,法國、荷蘭等國國債收益率略高,但同樣是負收益。負利率使得全球出現了高達16萬億美元的負收益債券,成為新的潛在風險資產,削弱金融機購的盈利能力,反過來壓制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抑制經濟增長。

第三,負利率喪失未來進一步應對手段,從實際情況來看,實施負利率的國家,對經濟的拉動有限,以歐元區為例,連續實施了多年的負利率,但GDP增長僅1.2%,失業率卻高達7.4%,通脹率僅0.8%,遠未達到2%的通脹目標。負利率對經濟的刺激效果有限,而未來一旦經濟進一步出現衰退,會喪會充足的“彈藥庫”,更為被動。

因此,從實際經濟表現來看,雖然多國實施負利率,但經濟增長不通預期,通脹一直未能有效提升,失業率居高不下,負利率政策難言成功。

三、我國的利率水平及走向

我國目前利率水平已多年沒變,最近一次調整利率是2015年10月24日,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4.35%;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1.5%。

雖然各國都在相繼降息,但我國的利率政策保持了相對的定力,一方面如果被動的跟隨降息,可能會推升通脹水平和資少泡沫;另一方面,目前我國經濟需要進行結構優化,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在此情況下,需要對產業進行更加精準的資金支持,而不能採取“大水灌漫”式的貨幣刺激政策。

不過2019年9月份後,央行進行了LPR報價利率改革,引入民營銀行參與報價,並且在10月8日後房貸利率取消了原有的基準利率浮動形成方式,改為通過LPR報價利率加點形式的方式,未來LPR利率將逐步取低基準利率,利率水平更市場化,與市場實際利率相符,有利於減少政策調控滯後等不利影響。

在全球經濟均面臨衰退的情況下,二季度GDP增速放緩至6.2%,上半年GDP增長6.4%。央行在1月份和9月份兩次下調了存款準備金率,在貿易方面依然面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未來經濟增長依然存在壓力,貨幣政策大概率會進一步寬鬆,給予宏觀經濟支撐,同時政策引導會更加精準,將資金引導流入製造業、中小微企業,提高金融資源的效率。同時通過出臺產業支撐政策,引導科技創新與消費升級,貨幣工具與財政政策結合使用,推動實現高質量增長。

四、如何進行資產保值?

資產保值,實際上就是戰勝通貨膨脹對資產的吞噬。比如前面所講到的歐日負利率,可能有人會覺得負利率誰還存錢?這需要和通脹水平對比,比如說通脹率是0.5%,存款利率是0%,則收益是-0.5%。而如果存款利率達到5%,但通脹率達到8%,其實真實的收益是-3%。因為現金的價值,需要體現在購買力上。

我國的真實通脹水平過去幾年比較高,在6%左右,但這兩年隨著央行M2增速的放緩,通脹水平有所下降,對於普通人來說,追求戰勝通脹並不現實,只要能夠戰勝CPI指數就行了,我國CPI指數9月份升至3%,主要是因為肉價上漲影響明顯,過去一年,基本上都是低於3%的水平。

那麼只要每年讓自己的錢可以獲得超過3%的收益,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都算是不錯的目標了。可以選擇以下幾種方式:

第一,銀行存款,目前一年期的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在2%左右,顯示跑不過CPI。我們可以選擇三年期存款利率在3%左右,可以跑贏CPI。

第二,大額存單,大額存單是銀行針對資金量較大的儲戶提供的利率更高的存款資產,三年期大額存單利率4%左右,可以跑贏CPI,但缺點是需要20萬元起存。

第三,定期理財,前兩者屬於存款產品,受存款保險條例保護,50萬元以下本金可獲得全額保障,而理財理論上存在一定風險,可以選擇中低風險的定期理收,年收益在4%左右。

以上三種方式,在目前來講,對普通人來說,是比較合適的對抗風險方式,對於風險承受能力較高且具有投資理財專業知識的人來說,可以通過定投指數基金等方式來對抗通脹,但對應的風險也更大。

總結:

全球進入負利率時代,主要是因為全球經濟面臨週期性下行及貿易保護主義升溫等不確定影響下各國央行採取的應對之策,實際效果有效。目前我國利率尚未進入負利率,保值方面主要目標是對抗通脹,對於普通人來說,通過合理的投資理財方式戰勝CPI是較為合理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