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完《芳華》,馮小剛把取景地變成人均200的景區,你捨得去嗎?


海口市近郊有一座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它的門票不算便宜,若每個小景點都參觀,大約需要200元/人。可因為馮小剛這個名字,不少人還是覺得這200元花得值。 簡單來說,這是一個以馮小剛名字命名的影視基地。

景區目前主要有南洋街、1942街、芳華和老北京風情街4個區域。景區中部的南洋街以兩廣、海南當地的騎樓為藍本,它既有上海外灘建築群的雄偉壯觀,又有舊時代的老香港的風情萬種。

1942街大致按照民國時期重慶的建築格局,搭配武漢、南京等地的建築打造而成。上坡、下樓,極有閒逛在山城重慶的氛圍。

每個景點,都精緻得讓人想要多停留片刻。在南洋街,你還能看到一家騎樓風格的KFC。

電影《芳華》的取景地,除了雲南蒙自那座淺黃色的碧色寨車站外,大部分取景都是在海口完成的。受作家嚴歌苓及《芳華》的影響,芳華景區在電影公社中最受年輕人喜愛。嚴歌苓是80後、90後最熟悉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芳華》《天浴》《梅蘭芳》《金陵十三釵》,在改編之後,無不成為叫好又叫座的電影。

還未進入景區大門,外圍建築上便可看到“一輩子毛澤東思想”這類非常具有時代性的標語,穿過大門是一個巨大的隔斷,正面是毛主席畫像,背面則是紅底白字的大幅標語。

往裡走,右邊是一個籃球場,緊挨籃球場的是《芳華》中姑娘們的練功房和用於表演的小劇場,它一度成為2018年人像攝影圈最受歡迎的拍照勝地之一。

籃球場對面,是一棟掛著紅星和“為人民服務”標語的2層小樓,那是《芳華》中姑娘們的宿舍。小樓可以上去,裡面的陳設幾乎與電影中的場景別無二致。

下了樓,再往景區裡走,是一個水質清澈的游泳池。

池子正對著洗漱臺和晾衣杆,景區特別用心的掛上了乾淨的床單和毛巾,彷彿真的有人在這裡生活著。來應聘的工作人員恐怕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在旅遊景區的諸多工作中,有一項任務竟是每天換洗床單和毛巾。

游泳池旁邊,還有一排小樓,那是電影中部隊辦公室的所在地,整個《芳華》景區,實際上就是一個完整的部隊文工團該有的樣子,配置的豐富程度,甚至大部分同期的文工團都有所不及。

夕陽西下,海口天空的藍色越來越淺,整個《芳華》景區淺黃色的建築們都以合適的角度承接著陽光,簡直就像是博物館裡被固定好的展品,怎麼看都很美。

芳華景區中,何小萍的苦,劉峰的痴,一幀一幀的畫面出現在眼前。看過嚴歌苓原著的人知道,這些人的結局並不好。讀者倒是該感謝馮小剛的改編,才讓故事不那麼淒涼。

電影圈中,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是全球首個以導演名命名,集實景旅遊、實體商業、影視拍攝三位壹體的大型電影主題景區。馮小剛是中國第5代導演中的異類,非科班出身,卻是玩轉商業片的高手,還擁有同代導演中最高的票房量。這座以他名字命名的電影公社,更是把電影的商業化玩到了極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