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自習課不“坐班”,不僅給師生減負,更可提升學生學習效益

學生在校上課有兩種課型,一種是正課,一種是自習。所謂正課就是按學科排定,上課時教師必須到場“講課”;所謂自習就是學生自己學習,或做作業,或預習,或根據個人情況自我學習,或看個“課外書”的。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上小學和初中的時候,正課就是正課,正課是要對教師進行考勤的,叫課勤,教師不到教室就是缺課,要記錄考勤的;而自習就叫自習,是不分學科的,自習時除了班主任偶爾到教室轉一圈或將臉貼在窗外的玻璃上看看自習秩序,其他教師是不能隨意到教室的,否則,就會被視為“搶課”,其他老師會不滿 ,學校會批評。所以,那時的作業,很多同學在自習課上就做完了,回家以後基本上就沒有作業了。

可是,不知從什麼時候,也不知從哪所學校後來將自習分到學科,當然是分給語數外之類的考試學科,不但分到學科,任課教師還要到教師輔導,還美其名曰“坐班制”,其實就是將自習課異化了,自習不再是學生的自由學習,而變成某個學科的“自留地”,於是,就有了老師自習上的“講課”現象,將自習上成了正課,作業嘛,學生只有自己找時間再做了,於是便有了學生放了學才做作業,於是便有了作業做到深夜十二點還做不完……

不得不說,當下學生課業負擔過重,與學校校自習課的缺失有關。學生在校所有時間都被教師佔滿,每個教師都不會白白浪費“自己的時間”,都想著在“自己時間”內給學生講點知識,多讓學生做道題,所謂作業,真正成了家庭作業,回家之後才再做。

教師自習課不“坐班”,不僅給師生減負,更可提升學生學習效益

而實際上,每個學科一天上一節正課,是講不了多少東西的,學生要記的知識也沒有多少,練上幾遍熟練鞏固一下完全可以了,如果說讓學生做題,那是做不完的,但做多了就有用嗎?多少年、多少學生的實踐證明,對絕大多數學生來說,是沒有用途的,熟非但沒有生巧,反而生了笨——那麼多學生,天天做作來到12點,到頭來,考試成績不照樣差嗎?

前天聽了一節小學三年級英語課,我數了數,全冊六個單元,生詞就109個,每學期就算按20周計算,一週要記的生詞不到6個,三年級英語就按一週兩節計算,每節僅有2~3個生詞,核心句每單元就3~5句,不要說自習,就兩節正課,小孩子是完全可以學得、記得滾瓜爛熟的……

小學數學,每節課要學的知識點不過一個規則、一個公式,如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學生只要記住“分母不變分子相加”就可以“對付”所有的同類題目,老師讓他練上十道、二十道也就可以了,為什麼讓他回家要做100道題呢?結果學生題是做了,但規則就沒有記住,所以,做再多的題也就沒有用了,其結果只能是時而對,時而錯,這不是孩子做題粗心馬虎的緣故,而是他被過多的、紛雜的題給衝昏了頭腦,將注意力集中的具體題目上,而忘了本——規則。

再說一說語文,以新的三年級上學期統編教材為例,全冊共有27課,生字250個,也按一學期20周算,每週學習也就一課多,每課的生字多則也十來個,平均到一週五天,不過每天兩個,一個個聰明的孩子難道學不會嗎?可現在怎麼就是有許多孩子好多生字還寫不對呢?

在我看來,學生特別是初中和小學生學習,每天是沒有多少內容的,現在的教師忙,學生忙,都是忙在一個字寫幾百遍上,一個數學公式要做幾百道題上,將學生的注意力從知識的接納、內化轉移到了機械做題做不完的作業上,消解了學生的學習力,使學生天天疲於應付老師的作業,天天為完成作業而忙碌,做完作業就萬事大吉,至於自己今天學習的知識有哪些?學會沒不會,都與自己無關了!

學生在學校時間完全由教師支配,一切學習行為都在教師主導下進行,沒有屬於自己的自習課,沒有“留白“的學習生活,這不僅制約了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阻礙了學生個性的發展,更使學生失去了自我學習的意識和動力,不僅成為被動的知識接受者,更使他們將學習定義成了給教師完成作業為已任,所以,一個個學生越刻苦,越勤奮,學習時間越長,做得作業(題目)越多,學生成績就會越差……

教師自習課不“坐班”,不僅給師生減負,更可提升學生學習效益

所在,要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負擔,首要是學校要開足自習課,讓學生真正上自已的自習課,這個自習課,不應設置學科,儘量不要按排教師坐班,學校、班主任、任課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自我學習,在自習課上就完成相應的作業。其次,教師要切實轉變教學觀念,將“鋸響就有沫“”熟能生巧“等陳舊觀念扔進垃圾筐,引領學生自我學習,適度練習,將學生的學習從”完成作業“引領到“知識消化”上來,將每天對學習的認定,變做了多少道題,完成了多少作業,轉移到學會盤點知道自己到底學會多少東西上來——比如,語文學會了幾個生字,英語記住了幾個單詞,數學學會了哪條規則、哪個公式……

學校的正課是教師“告訴”學生今天要學哪些知識點,學校的自習可以讓學生消化、盤點當天學到的知識點,正課是教師“主導” ,自習是學生主體,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只有在自習課才能真正體現。學校、教師要想切實輕學生負擔,同時又大幅提升學習效益,自習課的作用便不可小覷。

教師自習課不“坐班”,不僅給師生減負,更可提升學生學習效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