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有一家無名餐館,相當於少林寺掃地僧

又是秋高氣爽的一天。心情忍不住雀躍。今年從夏天開始雨水就多,見到一個晴天,就想玩點啥。

於是跟西閃商量,去哪裡玩玩呢?

就想起了樂山。

我們一直喜歡去樂山。好些年前開始的。那時,每隔個一年兩年,就和幾個朋友一起開車去樂山。去樂山,只有一件事,便是吃吃吃。

我們有時會在樂山住上一晚,如果不住,也會半夜吃了張公橋的徐燒烤,才連夜往回趕。跟一輛輛滿載的大貨車,在半夜的高速路上並行,還是有一點心驚。但這並沒阻擋我們再次去樂山的熱情。

樂山有一家無名餐館,相當於少林寺掃地僧

但近幾年去得少了。因為大家各有忙碌的事情,很難湊齊,偶爾聚聚,最多半天時間,去樂山時間就太緊了。

近幾年樂山通高鐵了,我們早就說要去坐坐,今天正好去試試。

打開手機,查詢了一下,沒想到十分方便。票價51元,不到一個小時就能到。訂了票,趕緊從家裡出發,上地鐵,一會就到南站。上午十點過才決定出發,十二點過一點,已經到了樂山。

樂山有一家無名餐館,相當於少林寺掃地僧

下了高鐵,坐一趟公交車慢慢進城。

觀察一個不熟悉的城市,最好的交通工具便是公交車了。它有地鐵和出租車都不具備的優勢。坐幾趟公交車,便能很快地知道,一個城市的格局分佈,街道形貌,市民狀態。

在這趟開往樂山老城區的公交車上,我很驚訝地發現,樂山新區很大了,新的住宅區、商業樓、寬闊的道路。當然,這也在意料之中,近幾年,每個城市都在膨脹,都會有這樣的新區。樣子相仿,氣質相近。如果猛然看見這些,有人告訴我,這裡是成都新區的一部分,我也會相信。真的沒什麼差別。

但下了車,照著一個地址,繞過一條小街,又問了問路,找到了目的地。一口氣放鬆下來,終於來到了我心目中的樂山。

樂山有一家無名餐館,相當於少林寺掃地僧

這個地點在上河街。

在這條很不起眼的小街,我們要找一家小餐館。

這家小餐館之前甚至沒有名字,它小到不需要名字,當地人知道它就行了。

但它就如少林寺掃地僧一樣,在江湖上有著悄悄的傳說。

樂山有一家無名餐館,相當於少林寺掃地僧

圖片說明:作家西門媚在上河街

因為作家毛喻原在書中大力稱讚了它。

毛喻原是樂山人,作家、翻譯家。我跟他只是神交,並未見過面。但他的作品相當有意思,不合作,不流俗。人也是如此,早年在北京居住的時間多一些,現在在樂山住得更多。寫作不能折腰換米時,他居然可以靠畫畫與手工為生。總之,是相當傳奇。

他在他的作品《我想對你說》裡,這樣寫道:“我想對你說,就白片肉而言,上河街那家小店是根標杆,只要你吃過、嘗過、品味過,那你就知道好的白片肉究竟是怎麼回事。以後你就有一個參考標準,對照樣本。因為一流白片肉的格式塔就在那兒擺著,這樣,一切孬的白片肉就很容易被識別,被定義,被評判,甚至你對它為啥子差,差到什麼地方,還能說出個釘釘鉚鉚,有板有眼。”

我的朋友,年輕的教育家池曉,看了毛喻原的這本書後,就帶著學生來過這裡。現在,我也跟著來了。要在這上河街,檢驗一下毛喻原的說法。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