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粉條豆腐湯

難忘粉條豆腐湯

文 | 陳強州

難忘粉條豆腐湯

說起粉條豆腐湯,其實很俗,很平淡,或許不值得一寫。但我想說,如果你已年齡超過五十,提起粉條豆腐湯,你一定跟我一樣有話嘮嘮。

我出生於上世紀六十年代,那時豫南大地的子民對於吃菜的渴望其實就是對於生的渴望。清楚地記得每次放學回家,第一要務就是去剜野菜。春天來了,紫花菜,雞腿菜,野黃瓜苗,甚至溝邊的澤蒜都是最好的選擇;夏天來了,溝裡、淺塘邊的野芫荽、野芹菜就是最好的時蔬;秋天來了,莊稼地裡遺漏的豆粒長出的豆苗,瓜藤返青長出的嫩頭也是最搶手的鮮貨;冬天來了,剛剛長出地面的麥苗就成了被覬覦的對象。真正大雪封門的季節,無野菜可剜,一家人只能先盛一碗較稠的稀飯(粥),加點鹽,放點辣椒粉,攪拌攪拌就是一頓菜餚。且美其名曰:稱百飯。那時最盼望的是駐隊幹部輪飯到自己家裡。豫南人熱情厚道,總會借一點粉條,賒一塊豆腐招待他們,儘管會遭到駐隊幹部的批評。每每這時,我們遠遠地看著大人挑起的粉條,夾著的豆腐,口裡饞水流出很長都不知道。待大人吃完,用剩下的粉條豆腐湯澆在米飯上,好香啊!那時的人生理想便是每天有一頓粉條豆腐湯便是生活的最高境界。

難忘粉條豆腐湯

1980年,每家都分得了一點自留地,怕缺菜形成共識的村民們,商議著專門留出一塊地分給每家做菜園。家家戶戶都施展絕技,小菜園鬱鬱蔥蔥,應時的蔬菜層出不窮。人們在勉強溫飽的同時,終於有了勉強能滿足一日三餐的青菜加粉條加豆腐,色香味誘人的粉條豆腐湯,著實讓人高高興興了一陣子。記得每次飯場上,大家都把自家的菜端在一起共同品嚐。大家吃著點評著,誰家的粉條豆腐湯青菜放少了,鹽放多了,湯太少了,肥肉多了等等,那淳樸的情誼,洋溢在飯場上,其樂融融。清楚地記得有一年,北方來用粉條換大米的時候,我足足換了兩大袋子粉條,直吃得大人小孩先大呼過癮,後望著搖頭。

難忘粉條豆腐湯

改革開放40多年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一天比一天高,日子一年比一年強。飯桌上的菜餚自然也是品種繁多,應有盡有。大魚大肉早已吃膩,或者怕吃出“三高”而望肉興嘆。小孩子更是淘氣,這菜沒營養,那菜有致癌物,講得頭頭是道往往讓你無言以對。一頓飯下來,豐盛的一大桌菜,有的挑幾下,有的根本沒動,就被毫無吝惜地倒掉。粉條豆腐湯早已被五花八門的營養湯代替,餐桌上再也沒有了它的蹤影。看著被倒掉的大魚大肉,我心疼不已:這要是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得是多富裕的人才能吃得起啊!更別提就連粉條豆腐湯就愛之如命的我,太可惜了!當然,我的憶苦思甜演講也慢慢失效,不能打動一個珍愛健康的心。

難忘粉條豆腐湯

從吃野菜到勉強有菜吃,到粉條豆腐湯退出餐桌,再到講究吃的有營養,真實地反映著中國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常常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告誡孩子:無論物質條件多麼豐富,無論從健康或是其他角度,珍惜菜餚就是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珍惜我們這個自從有人類以來人民幸福指數最高的社會。日子還長著呢,奔小康社會,我們還在路上……

每逢這時,孩子就調皮地說,那行,明天我制定一套既不浪費,又有營養的菜譜,特地給你加上粉條豆腐湯。

難忘粉條豆腐湯

ㅡ END ㅡ

作者簡介:陳強州,河南省作家協會、詩詞學會會員。著有詩集《只想留一絲璀璨》。

關注頭條號“等你FM”,更多精彩每天等你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