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遠方》,遠方快遞的原型是誰?雲天商城的原型呢?

子木聊劇


這部反應快遞和電商蓬勃發展史的電視劇,最近可以說熱度很高。關於遠方快遞的原型,有人說是申通,有人說是順豐,還有人說是圓通。其實本劇的主創們早已給出了答案。遠方快遞的確有原型,但並不是上面那些快遞公司,而是德邦快遞。

德邦快遞跟本劇有著不解的淵源,它獨有的特點也跟遠方快遞吻合。

我們都知道,演員要想演好一部電視劇,體驗生活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特別是《在遠方》這種正劇,更需要演員有一定的實際生活基礎,才能深入行業,更好的塑造人物。《在遠方》的各位主創也去體驗了生活,據傳他們去的就是德邦快遞。

如果說體驗生活的事我們都沒有親見,證據不夠佐證事實。那麼我們來看看《在遠方》開播發佈會上的一幕,就坐實了遠方快遞的原型就是德邦快遞這件事。

在發佈會上,四位德邦快遞的員工被請到了現場。他們身著工裝,像極了劇中在遠方的員工。各位主演還和四位德邦的員工親密互動。而現場除了德邦,沒有其他的快遞公司員工被邀請,這就很說明問題了。

遠方快遞在陷入了最大的危機之後,姚遠找到了大件快遞這個突破口,從而抓住機會,再造了一個“新遠方”。而德邦快遞,正是國內大件快遞的開創者,完全對應了遠方快遞的特點。

德邦快遞的創始人也是白手起家,經過了種種波折,才有了後來的德邦公司。無論是人物還是公司,德邦都是最貼近遠方的原型。

至於雲天商城的原型,恐怕不止一個

很多人說雲天商城就是京東,可兩個電商的經營模式並不一致。京東是中國本土人士創立,且創始人有過草根的經歷。雲天商城出自劉雲天之手,是歸國精英所創,和京東的本土化氣息似乎搭不上邊。

那麼雲天商城的原型是誰呢?首先排除了淘寶網,因為劇中明確說淘寶網是雲天的對手,從雙十一那段劇情中就可以看出來。

從劉雲天的弟弟劉達那裡,我們能夠窺探出一點雲天商城原型的蛛絲馬跡。劉達以前主管的是全球購,而劉氏兄弟控制的是個家族公司。劉達可以分管全球購,那麼劉雲天的雲天商城很可能也是源出於此。

在全球購的基礎上,編劇又結合了其他大型電商的影子,綜合之下就有了雲天商城。比如雲天商城發展了旅遊業務,就和美團的某些業務板塊重合。所以雲天商城的原型不止一個,它是編劇綜合加工後的產物。

無論原型是哪個公司,《在遠方》都能算得上是一部成功的電視劇。它把快遞和電商的發展史,與時代的變遷結合在一起。整部劇基調奮進又向上,讓人在觀劇時得到了面對生活,拼搏進取的力量。一部電視劇優秀與否,跟它採用的原型雖然有關,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個正確的價值觀。像《在遠方》這種內核優秀的行業劇,想不火都很難。


萌萌小笑笑


根據劇中的蛛絲馬跡和發佈會上請來的真正快遞員的身份可以猜測出,姚遠的原型是現在的邦德快遞董事長崔維星。

首先,邦德快遞董事長崔維星和劇中的姚遠一樣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從事快遞物流行業的,剛開始他們都是做長途運輸,後來發現快運契機,開始涉足快遞行業。而邦德快遞的原名叫“崔氏貨運公司”,與姚遠的創業軌跡契合度非常高。

兩個人本身也有很多一樣的地方,姚遠和崔維星一樣都是草根出身,靠一點一點努力打拼出現在的身家,他們懂得抓住機遇,在遇見挫折的時候也不會輕易放棄。相必編劇在創作劇本和姚遠這個人物的時候,肯定借鑑了很多現實中的例子,才能寫出這樣讓觀眾們動容的劇情,使大家在觀看的時候能夠感同身受。

或許姚遠的原型就是千千萬萬辛苦工作的快遞行業人員的縮影。

劉雲天的雲天商城原型應該不是京東商城,因為京東商城是1998年成立的,2003年遭遇非典,劉強東不得不放棄擴張計劃,正式創辦了京東商城,百度資料顯示是2004年1月正式成立,發展軌跡跟雲天商城不太一樣。

不管怎麼說,正是有了這些快遞人員們的辛勤付出,才能讓這個行業如此迅速地發展壯大起來。


工仔1546


《在遠方》以姚遠(劉燁飾演)為主線,講述了他從一個基層快遞員做起,在互聯網浪潮中緊抓先機開創遠方快遞,一路摸爬滾打、幾經沉浮,與郵政元老路中祥的千金路曉歐(馬伊琍飾演)互相成就,最終成長為快遞行業領軍人物的故事。遠方快遞被收購,姚遠選擇了再次上路,在所有人的瞠目結舌中,創立“新遠方”,他用自己的經驗,再次點燃了自己的夢想,打出了人生又一手好牌,也再次點燃了路曉歐的心。



編劇申捷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進行劇本創作的過程中,他想借助快遞和互聯網行業發展的歷程,展現從1999年到2019年這20年來國人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以及思考和突破。姚遠的二十年快遞創業史,映射的正是中國快遞行業這二十年風雨鉅變。



看一下中國快遞公司關係史:聶騰飛申通成立一年後,聶騰飛安排妻子陳小英的哥哥,叫做陳德軍接替詹際盛上海業務,詹際盛從而開辦天天快遞,在聶騰飛發生車禍去世後,弟弟聶騰雲離開申通創辦韻達,申通便是陳小英兄妹接手。在2000年的時候,陳德軍的初中同學張曉娟丈夫開始做圓通快遞,兩年後與其一起長大的賴海松成立中通快遞,直到12年,申通收購天天快遞,是陳小英的第二任丈夫悉春陽任董事長,在2013年的時候,天天快遞在悉春陽的帶領下,公司的業務快速增長,成為中國民營快遞的中流砥柱。



在2015年的時候,申通、天天宣佈戰略合作、悉春陽擔任的是申通其小組組長,所以由陳小英這個名字,就可以竄起國內知名的快遞公司,而整個快遞公司可謂是從一個體系而發展,就像是一個大根往外發展的小枝條一樣,源於同根生!電視劇很可能只截取了一個部分一個片段,姚遠原型人物可能是聶騰飛嗎?遠方快遞原型很可能是申通嗎畢竟後面快遞公司都是從這裡出來。


阿妹的電影世界


《在遠方》這部電視劇講述的是互聯網發展和快遞業崛起的背景下,劉燁、馬伊琍、保劍鋒等人主演的創業故事。其中快遞以“遠方快遞”為代表,電商以“雲天商場”為代表。

都說這部電視劇有原型,先來講講雲天商場的原型。根據該劇編劇的思路,雲天商城的創立背景是在國內互聯網剛發展的時候,劉雲天從美國回到國內創辦雲天商城。劇中談到了雲天商城開始以家電為主,並且模仿“雙11”活動,就目前來說,雲天商城有京東商城的影子,淘寶是不可能,這劇中也有淘寶的影子,比如雲天商城的對手淘淘網,原型估計就是淘寶。

有很多猜想,有說姚遠是順豐的,也有說姚遠是圓通的,但更多說的是姚遠的原型是德邦快遞的創始者。實際上,新遠方快遞的成立,員工服和德邦的員工服很像。

德邦快遞的董事長崔維星和劇中的姚遠一樣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從事快遞物流行業的,剛開始他們都是做長途運輸,後來發現快運契機,然後開始涉足快遞行業的。而德邦快遞的前身名字叫“崔氏貨運公司”,和姚遠的創業軌跡契合度非常高。因此,遠方快遞的原型很有可能就是德邦快遞。


娛探星密



單純的討論遠方快遞和雲天商城的原型是沒有意義的。在寫劇本的時候,編劇申捷曾經在製片人吳家平的幫助下,採訪了眾多的快遞和電商行業的成功人士以及底層員工。可以說遠方快遞身上有很多快遞公司的影子,而云天商城也是一樣有不少電商公司的感覺。而申捷沒有公開的表示過,兩家公司的原型是誰,那就應該是融合而成的。


不過,我們在看電視劇的時候,還是能夠看到遠方快遞受順豐和德邦的影響最多。遠方快遞是姚遠在創立快遞公司之初,是做貨運的,這一點和德邦公司很相似。德邦起初就是搞公路運輸的,之後才轉變為物流公司,再後來創立德邦快遞這個品牌。而遠方快遞在經營上又能看到很多順豐的影子,比如分片承包給個人,讓他們相互之間沒有干擾。比如快遞員工計件掙錢,每個員工都能有很高的收入。


雲天商城則有一絲京東的感覺,國內最大的電商只有淘寶和京東,而在電視劇中提到的淘淘網更像是淘寶,雲天更像是京東。當然,劉雲天作為一個海外資本的代表,和劉強東還是有很大的分別的。因此,也不能說雲天商城原型一定就是京東商城。

在我看來,遠方快遞和雲天商城應該是近年來快遞和電商行業的一個縮影,是借鑑多家公司的一個結果。只是其中借鑑誰多誰少而已,不存在絕對意義的原型。


不得不說,申捷這一次選擇快遞和電商兩個行業作為故事主線實在是聰明。一方面快遞和電商是最能反應近二十年國家發展的。往前二十年,快遞和電商應該是還沒有出現,那個時候的人們還根本不知道這兩個行業。而如今短短二十年,快遞和電商已經發展成最大商業領域之一。更為重要的是,這兩個行業與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可以說,我們生活的每一天都離不開這兩個行業。從無到有,不恰恰能夠反應國家的快速發展嘛!


另一方面快遞和電商更能體現民營企業的精神所在。最初快遞和電商的創業者,都是普通的老百姓。他們對市場有很好的洞察力,拉著親戚朋友一同幹事業。其中雖然遇到不少的困難和先祖,但不會阻撓他們創業的心。這一點和《雞毛飛上天》中陳江河是一樣的。最初就是一個普通的走街串巷的賣貨郎,可是卻能把握商機,慢慢的奮鬥成為行業領軍人。

從申捷所要表達的這兩點來看,他更想展示的也是兩個行業,並非是兩家簡單的公司。因此,更不必去糾結公司的原型,而是應該理解其中所要表達的深意。


雨天論娛樂


這是最近在追的電視劇,在遠方中,劉燁跟馬伊琍分別飾演男女主角,個人認為,遠方快遞的原型是現在活躍在市場上的中通圓通申通跟順豐的合體,講述了快遞行業的一個剪影跟發展歷程,藉助互聯網的力量發展到現在實屬不易,雲天商城的原型我覺得是京東跟淘寶,都是藉助互聯網跟快遞行業的發展緊密的聯繫在一起。在電視劇的整體局情上,遠方快遞這條線剖析的更為詳細一些。


洛洛創業生活記


姚遠後來成立的新遠方快遞也不行了 改行廚師學校所以原型應該是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


Q哈哈哥z


遠方快遞估計就是以三通一達等民營快遞為原型從而整合而出,雲天商城基本就是京東啦。


Danielwwh


雲天商城原型是京東,遠方看不出


用戶4487873596394


縱觀快遞的發展史,遠方快遞和德邦的發展有點像,結局也符合德邦的結局,劇中的有些內容,和遠成物流的發展也比較相似,編劇在寫這個劇本的時候,應該是走訪了多家的物流快遞公司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