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老演員鄭健民


鄭健民原是上影演員,一個純跑龍套的綠葉影人。相片找不到,劇照代之。圖中是1955年上影反特片《天羅地網》中,他扮演的公安臥底,只有幾個鏡頭。跟鄭敏演的潛伏特務接頭對暗號:“有批三花牌洋傘,要不要?”“是帶銅把的嗎”“不,是木把的”,對上就相信了。影片結尾處再亮相一下,連陳天國演的同事都不知道,只有中叔皇那個局長心中明白,哈。

挖掘這類默默無聞的綠葉老演員,我個人覺得主要難度在影人生平情況,沒人介紹。鄭健民具體生平我一直沒看到過,只曉得娃娃兵出身。早年在新四軍七師二十一旅文工團工作。抗戰結束那年才14 歲,由此推算大約 1931 年左右出生。何方人至今不知。解放戰爭期間,到山東渤海文工團音樂隊,主要從事渤海民間音樂採風、選集工作。圖中是1953年上影片子《雞毛信》中他演的幾個鏡頭青救會幹部角色。這應該是他頭部片子。

渤海文工團1950 年初解散後,他進入華東大學藝術系教務科工作,同年調到山東音協籌委會,從事記譜整理呂戲音樂之類資料工作。1952 年轉業,調入上影廠任演員,跟馮笑、於明德、曹鐸這批人也算是同事、戰友吧。圖中是1954年上影《山間鈴響馬幫來》扮演的聯防隊員阿龍角色。上影期間,大致就這三部片子。


拍了三部片子後,他到北京電影學校表演專修班進修去了。當時上影演員到表演專修班進修的,如凌之浩、沙莉、布加里包括因事沒去的秦怡等人,基本上是有名氣演員,這些明星通過蘇聯專家考試不難。他能考試通過,說明表演基本功也是不錯的,可學習了三年畢業調到北影后,依然是跑龍套。圖中是1959年北影《無名島》扮演的敵水手逃跑鏡頭。

北影期間,他大約演過10部左右片子。上演員表的和跑龍套的各半,都是配角中的配角或者一二個鏡頭的身影。如《一天一夜》青工、《暴風驟雨》工作隊員、《飛越天險》氣象考察隊員等,戲稍多的是影片《糧食》。這個角色也是臥底,張平演的村長,派他打入到方輝那個李德勝手下,級別比鄭保民那個韓老二還低的“偽軍”。圖中是1959年《飛越天險》中演的氣象考察隊員,那些隊員返航途中被困等待救助的鏡頭。

這張是《暴風驟雨》中演的幾個鏡頭工作隊員。鄭健民除了《無名島》那個反角外,其他都是正角。我看到他的最後一部影片是90年代中期,謝鐵驪導演的《金秋桂花遲》,他客串一個拉著“馮遠征”的黃包車伕,那個時候60多歲了吧,感覺不顯老,哈。我個人感覺,他屬於那種本色演出的演員,也許戲實在太少了,說不出他有何表演特色,比較樸實吧。


這張是1958年影片《一天一夜》,記得他和於中義一起演兩個挖河道之類的青工,田方演一個領導,來工地視察之類的情節,他和於中義講了幾句情況後,戲就基本上沒了,哈。

《糧食》中的臥底杜心漢。

《為了61個階級弟兄》中客串的司藥員。

《金秋桂花遲》客串的黃包車伕,一二個鏡頭。

1958年北影片子《山裡的人》中,一閃而過的開山工,記得當時我用慢鏡頭截圖下來,前兩年看片時發現的。

這張是1959年北影名片《青春之歌》中的客串角色,一個鏡頭。方輝、李孟堯、趙萬德等演員客串國軍逃兵,闖到學校時與師生髮生口角,大吵大鬧時,鄭健民客串一個保護學生的老師鏡頭。

這張是1962年《停戰以後》中,客串接待我方軍調處人員回來時的八路軍哨兵,問了一句你們怎麼穿著國民黨的軍裝啊,戲就沒了。

這張也是我看片中發現的一閃而過鏡頭,影片《紅旗譜》中,他和李百萬、秦漢等人客串寒冬臘月趕集的群眾。我個人感覺,他跟上影楊公敏、長影趙寶華青年時的面容似乎有點相像。跑龍套角度講,他也不如同廠的黃素影、長影孫笑非、上影於明德、石靈等這類綠葉,他演的電影太少了,要是跑幾十部片子龍套,估計在觀眾中也有一定印象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