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評價豫湘桂戰役?

曹佳鵬


眾所周知的“衡陽保衛戰”就發生在1944年豫湘桂戰役期間,雖然方先覺率第10軍苦戰47天殲寇如麻,但最終仍然無力改變戰爭結果,衡陽陷落後日寇第11軍再陷全州侵入廣西,“桂柳會戰”國軍再敗,日軍前鋒突入黔桂邊境,貴陽幾乎不保,重慶大為震動,確實是國軍抗戰之恥。而豫湘桂戰役慘敗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它極大影響了美國人的判斷和戰後中國的利益。

(方先覺將軍)

豫湘桂戰役在日本方面稱為“一號作戰”,戰役的大背景是:1944年初的太平洋戰場,日本陸海軍已經全面敗退,日本聯合艦隊主力基本被殲,從日本本土到南洋各島的海上運輸線完全被美軍切斷,日軍的“南方軍”幾十萬人馬面臨補給斷絕的窘境。日軍參謀本部突發奇想,決定打通從日本經過CX半島到東北,再從東北經過華北、華中、華南的一條大陸交通線,再經越南給南洋日軍“輸血”。

因此一號作戰又被稱為“縱貫大陸交通線作戰”,由於當時的平漢(北平到武漢)、粵漢(武漢到廣州)鐵路沿線敵我雙方犬牙交錯,已經事實上陷於中斷,同時如果進入越南的話,還需要通過尚未淪陷的廣西腹地,期間的河南段、湖南段、廣西段都控制在中國軍隊手中,因此對日本人來說,“一號作戰”近乎於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湯恩伯)

日本人也知道此次戰役難度之大,因此集結了空前的兵力,調動了超過50萬陸軍野戰部隊,規模甚至超過1938年的武漢會戰,並且特別成立了負責江南作戰的“第六方面軍”,以岡村寧次為司令官。具體計劃是,華北方面軍負責攻擊河南地區的國軍第一戰區,第六方面軍負責湘桂段的戰事,其中第六方面軍指揮第11軍、第20軍和廣州方向的第23軍。

戰役的第一階段於1944年4月在河南打響,日軍以15萬兵力加強一個戰車師團發起進攻,第一戰區正副司令長官蔣鼎文和湯恩伯疏於防範,加之“坐等抗戰勝利”的思想嚴重,因此很快潰不成軍,37天連失38城,損兵折將極為嚴重,史稱“豫中會戰”。打紅眼的日軍甚至企圖通過豫西殺入陝西,終被第八戰區胡宗南部所阻。

(副參謀總長白崇禧)

至1944年6月中旬,在第一戰區和第八戰區的共同反擊下,日軍被逐至陝縣、洛寧一線,雙方形成對峙,但河南段的平漢鐵路終於被打通。

1944年5月,侵華日軍第11軍在湘桂段開始動手,首先打響的就是“長衡會戰”,由於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的輕敵,日軍輕取長沙,隨後馬不停蹄直撲衡陽,薛嶽的殘部被迫撤往湘東,“老虎仔”威名從此不在。



(第四戰區司令長官張發奎)

慘烈的衡陽保衛戰結束之後,日寇深入廣西繼續進犯,“兩廣地區”是第四戰區的管轄區域,但司令長官張發奎卻沒有多少基本部隊,再加之桂系白崇禧有意保存實力,因此“桂柳會戰”也很快失敗,日寇第11軍與北上的華南第23軍104師團在廣西境內完成會師。

在豫湘桂戰役短短的八個月中,國軍損失兵力50餘萬,喪失了豫、湘、桂、粵、閩、黔等省大部或一部,丟掉了洛陽、長沙、福州、桂林4個省會城市和其他146箇中小城市,另有7個空軍基地和36個飛機場被摧毀,喪失國土20多萬平方公里和約6000餘萬同胞,可謂慘敗。

(開羅會議)

尤其是在日本崩潰前夕,敗得如此之慘確實不應該。不過,日本人雖然在戰術上取得了成功,戰略上卻一無所獲,沒有一列火車真正通過了“大陸交通線”,並且還耗盡了最後的一點力氣。

當然也有一定特殊原因,其一是抗日戰爭戰略相持階段已近尾聲,日本的戰敗顯然是時間問題,重慶高層對日軍發動大規模進攻的可能性估計不足。其二是許多國軍將領和部隊“等勝利”思想嚴重從而消級避戰,軍政一體腐敗。其三是美國壓迫重慶方面,動用最精銳的中國遠征軍發動滇西反攻,造成軍事委員會缺乏強有力的預備隊投入戰場,但總體而言,其軍事上的潰敗,也是其政治上腐敗的表現。

(雅爾塔會議)

最嚴重的惡果是,1944年豫湘桂大潰敗不僅導致了巨大損失,還反映出儘管部分換裝美械的國軍作戰能力依然低下,以及造成了重慶政府公信力和信譽度的下降,從而使美英兩國開始輕視蔣介石政權,認為其力量不足以擊敗日本侵略軍,於是在1945年初的“雅爾塔會議”上故意將中國排除在外。

“雅爾塔會議”不僅犧牲中國的利益換取蘇聯出兵對日作戰,還在戰後利益的分配上完全拋棄了中國。而我們應該記得,在1943年的“開羅會議”上,中國是被邀請的參與國,是被列入四大國之一的,但是豫湘桂戰役的慘敗,抽了重慶方面一記響亮的耳光,國際地位由此直線下降。


度度狼gg


豫湘桂戰役,可以說是抗戰時打的最失敗的戰役。日軍的作戰目標,是打通進攻大西南的大陸新交通線。

一、豫戰。45萬的第一戰區部隊,面對12萬日軍的進攻,14萬人槍的胡宗南部,被三萬日軍橫掃,險失潼關。堅守黃河河防的李家鈺部近四萬人,險被日軍從湯恩伯部穿越包圍全殲,李將軍殉國。最渣的是湯恩伯部,近27萬兵力,被六萬日趕鴨子,潰不成軍,丟失輜重無數,37天失38城。幸虧據大別山的李品仙,率桂軍猛攻日軍戰略據點信陽,吸引大量日軍兵力,否則後果更不堪設想。豫戰唯一的亮點,就是桂138師收復太湖,也是整個豫湘桂會戰中,我軍主動攻克的唯一一城。

二、湘戰。盤據在兩湖以中央軍為主的國軍,超過一百萬,可是都作為看客!日軍出動15萬餘人,攻克孤立無援的粵四軍守衛的長沙,然後屢次行軍式抵達衡陽,把在衡陽整補的中央第十軍包圍。由於中央軍怕日軍圍點打援,觀而不救。粵桂兩軍(粵70、62、桂46軍)怕日軍下兩廣,只可跨戰區北上救援。就在救援將成功之際,第十軍在方先覺的命令下,13000餘人(重傷員二千多)向日軍投降,粵桂兩軍北上,企圖堵住日軍南下的缺口,白白犧牲而目的未達到。

三、桂戰。佔領衡陽日軍近十萬人(以13、58、116師團為主力,配屬重炮旅團),南下兩廣,欲打通新交通線。桂軍集中過半的兵力(三個師,約25000餘人),計劃依靠全州的預設工事抗敵。此時中央93軍入桂援戰,乃據全州黃沙河險要陣地。不想日軍進攻時,93軍突然放棄險要的黃沙河陣地,燒燬屯積如山的作戰物資,有縱敵從側後包抄消滅守全州的桂軍之勢,桂軍只好慌亂退出衡陽。這樣日軍八萬餘人,直逼桂柳。駐廣東的日軍23、24師團,配屬偽軍六萬多人,沿西江直上,駐梧州的桂175師孤掌難鳴,退守桂平和來賓之間的預設陣地。這樣,沿西江而上的六萬多日偽,和與從全州南下的八萬多日軍,共15萬人,以三倍多的優勢兵力會攻廣西,桂林經激戰失守,柳州、梧州處於絕對劣勢的桂軍棄守。這樣,桂戰也失敗了。

豫湘桂會戰,中國方面丟110座縣以上城市,損失兵力超過六十萬,輜重無數,是戰後失蒙古的直接原因。

所謂的大陸新交通線,是指日軍為繞過桂軍控制的大別山(長江航運),而從廣東經西江→廣西梧州→廣西桂柳→湖南衡陽→長沙→湖北武漢的補給線,為進攻大西南作運輸作戰物資通道。不過打通後,日本的海軍也基本覆沒了,用海運通過大陸新交通線也沒了價值。

豫湘桂會戰的失利,主要還是中央軍認為日本失敗已成定局,留下兵力與中共爭天下,於是消極避戰。其實除桂戰中,桂軍兵力過弱外,豫湘方面,國軍無論從兵力、裝備上已遠超日軍,如果努力戰鬥,完全能戰而勝之。

有人把日軍參加豫湘桂會戰的總兵力,說成55萬,其實日軍在關內總兵力才56萬,全部都參戰了?就兵力裝備而言,只有桂戰,留守廣西的桂軍處於絕對的劣,豫湘方面,佔據著絕對的優勢,打敗仗完全是渣渣。


安平144796971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豫湘桂會戰是日軍在抗日戰場狗急跳牆,孤注一擲的大攻擊。

由於政治問題,我們長期以腐敗無能,作為豫湘桂會戰國軍戰敗的原因。

實際上,豫湘桂會戰完全是敵我力量懸殊造成的必然結果。

抗戰中,一共有22次會戰。大部分會戰,日軍出動兵力在10多萬。這不是日軍不想出動更大規模的軍隊,主要是侵華日軍總兵力只有120萬,不能抽調太多兵力。

之前最大規模戰役,是武漢會戰。日軍傾全國之力,除了在本土留下1個近衛師團以外,其餘所有部隊都趕到中國,共35萬人。

而我國也傾全力,集中了110萬大軍。

然而,此次豫湘桂會戰日軍出動高達55萬大軍,加上其他配屬部隊總兵力超過60萬人。

大家知道這是什麼概念?

日本南方軍在太平洋、東南亞、南亞,殺的英美荷法軍隊落花流水,佔領超過日本領土幾十倍的面積。

然而,南方軍總兵力只有70萬,同豫湘桂會戰的日軍兵力差不多。

同時,敵我雙方的戰鬥力也有非常大的差距。

抗戰初期,我國裝備差,但兵員素質還可以。淞滬會戰期間,很多參戰部隊都是當時的精銳,很多士兵已經參加過多年戰爭,戰鬥素養較高,愛國熱情很高。

大家都知道,蔣介石的德械師,當時也全部投進去了。

然而,到了1944年,這些部隊早就消耗殆盡。比如德械師,早在武漢會戰就基本沒了。

此時國軍大部分士兵都是中後期徵召來的,很多人都是被抽壯丁強行入伍,並不知道自願的,戰鬥意志薄弱。

就武器裝備上,我國當時比抗戰初期還要爛。

除了中美聯合空軍有一定實力以外,由於當時中印公路還沒有打通,駝峰航線基本都用於對日本本土戰略轟炸, 我國無法得到美國援助的軍火。

就武器裝備來說,經過7年消耗,比抗戰初期還要差得多。

要知道,法國在德軍入侵1個月就投降。而中國已經堅持了7年,當時真是國破家亡,軍民死傷3000萬,經濟瀕於崩潰。就像一個拳擊手,已經打了12個回合,此時已經搖搖欲墜了。

相反,日軍雖兵員素質有所下降,但武器裝備比抗戰初期還精良,甚至還要強得多。

以豫中會戰為例,日軍使用了691輛坦克裝甲車,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在豫湘桂會戰很多戰役中,日軍炮兵和步兵基本做到1:1的比例,非常驚人。


反應在具體上,豫湘桂的豫中會戰,日軍兵力為16萬,國軍為28萬。

但國軍分為豫中和豫西兩部分,各有14萬人。由於日軍沿著黃河的牽制,豫西部隊無法快速移動支持豫中。這導致豫中湯恩伯,實際以14萬對付日軍12萬。

由於日軍戰鬥力很強,國軍防禦必須保持一倍優勢,所以湯恩伯當然不是對手。

再以長衡會戰為例,薛嶽手上只有35萬人,日軍則有28萬,還有6萬軍隊作為策應,隨時可以參戰。

大家知道日軍28萬是什麼概念嗎?

當年武漢會戰日軍出動35萬部隊,國軍三倍110萬尚且擋不住。

現在日軍出動28萬部隊,薛嶽應該有70多萬才能對付,而只有35萬是對付不了的。


桂柳會戰也是差不多,國軍只有12萬人,日軍卻有15萬。


打仗是雙方軍事實力的客觀對比,實力不足是不可能打贏的。

當年五一大掃蕩,日軍拼湊了2萬多人,就橫掃了八路軍在華北最富裕最堅固的冀中根據地。五一大掃蕩,八路軍是有10萬人槍的,一樣擋不住,因為日軍畢竟還有2萬多人。

大掃蕩以後,冀中完全被日寇佔領。


大家要知道,豫湘桂會戰,日軍用的是55萬大軍。


薩沙


我看到豫湘桂大潰敗,我只會微微一笑。哈哈哈!別總談敗戰,多談談勝仗!

1944八路軍大反攻

1、晉察冀根據地1944年春夏季攻勢;

北嶽區部隊自1月開始主動出擊,至5月,攻克日軍據點碉堡350多個,並先後襲入山西省忻口車站和定襄縣城。6月,又向日軍縱深地區發動攻勢,接連襲擊了河北省保定望都、完縣、淶源和山西省靈丘等地,並再次襲入定襄縣城;與此同時,察南八路軍越過桑乾河,在渾井堡以西區建立遊擊根據地並開闢了懷安、宣化、陽原、涿鹿部分地區;雁北八路軍深入到應縣平川和廣靈、渾源地區,並開闢了桑乾河以北部分地區;平北部隊在外長城、北平(今北京)及宣化、赤城以東攻克日軍部分據點,並開闢了張家口東北崇禮縣的大部分地區。冀熱邊部隊於1月至5月,在粉碎日軍1.5萬餘人對熱南地區的掃蕩和粉碎日軍對遵化、玉田地區合擊的同時,以一部兵力穿插於日軍縱深地區,先後攻入寧城、昌黎縣城,並襲擊了北寧路之日軍火車。冀中區部隊乘日軍外出掃蕩,襲擊其據點,於1月上旬至2月上旬先後拔除肅寧東北朱家莊等據點40餘處,襲入肅寧、安新縣城。接著又在趙縣東北和安國、定縣地區連續發動攻勢,連克據點40餘處,並一度襲入趙縣縣城,開闢了趙(縣)元(氏)寧(晉)地區。5月,包圍任丘縣城,迫使500餘偽軍投誠,並一度收復該縣城。同時再度攻克肅寧縣城。6月,冀中部隊為打擊搶糧之日軍,在大城、渾縣、榮城、趙縣、寧晉地區展開攻勢,先後攻克日軍據點40餘處,保衛了夏收,使根據地得到恢復和發展。

1944年2至7月,北嶽區八路軍主力部隊在地方部隊配合下,襲擊了保定、石家莊、忻口等車站和定襄、靈丘、趙縣等縣城,攻克日偽據點、碉堡400餘處,解放村鎮1600餘個。同時,解放了察南、雁北廣大地區,建立了新的根據地。1至4月,冀中根據地軍民攻克日偽據點、碉堡500餘處;5、6月間的保衛麥收作戰中攻入河間、任丘等縣城,攻克據點20餘處,殲敵2000餘人。冀東部隊收復薊縣、玉田、寶坻地區,和冀中連通,並開闢了通州以南地區,迫使日偽退守長城和北寧線。

2、晉冀魯豫根據地1944年春季攻勢;

1944年春,晉冀魯豫根據地發動一系列攻勢作戰。2至4月,太行軍區在蟠龍、武鄉、榆社、水治、林縣之間的公路沿線攻勢作戰,攻克榆社、林縣縣城及蟠龍、水治鎮;並一度攻入太谷、溫縣縣城。同時,太嶽、冀南、冀魯豫軍區也以軍分區為單位分別向當面之日偽發起攻擊,先後攻克朝城、沁水等縣城和其他大小據點200餘處。

1944年初,日軍從晉冀魯豫邊區抽調兵力,增援太平洋戰場和進行打通中國大陸交通線的作戰,以新編的獨立步兵旅團和偽軍接替其防務。晉冀魯豫邊區各軍區部隊,在八路軍總部的直接指揮下,乘日偽軍收縮防線,重點守備的有利時機,在1944年的春、夏、秋季連續發動了對日偽軍的攻勢作戰。

太行軍區部隊於1944年2、3月間,向盤踞在根據地腹地的蟠龍至武鄉、榆社至武鄉交通線上的日偽軍出擊,收復蟠龍鎮和榆社縣城,並掃清了交通線兩側的日偽軍據點,同時對左權縣城進行圍困。4、5月間,軍區部隊主力一部,向水冶、林縣公路沿線的偽軍發起進攻,解放林縣城,同時對陵川進行圍困。在夏秋間,軍區部隊另一部主力在平漢鐵路西側, 分別向邢臺、 沙河和臨城、內丘以及新鄉 、輝縣地區的日偽軍出擊, 開闢了新鄉、輝縣地區。

太嶽軍區部隊主力於3月下旬,向根據地周圍的日偽軍孤立突出的據點進攻,收復沁水縣城。4月,日軍為打通平漢鐵路南段,發動河南會戰,國民黨軍隊向南敗退,太嶽軍區遂又以一部兵力由濟源、垣曲一帶赴淪陷區濟源以南地區作戰。 至8月下旬,攻克日軍堅固據點陳嶺,爭取了這一地區的偽軍1300餘人反正。並控制了濟源西南的大坡頭至垣曲以東的芮村一線黃河渡口,為豫西抗日遊擊支隊南渡黃河創造了條件。

冀魯豫軍區部隊2月份收復朝城。5月冀魯豫軍區與冀南軍區合併後,先後在崑山、張秋、清豐等地區發動攻勢,收復清豐縣城及壽張集、戴廟等日偽軍據點50多處。夏、秋間,冀魯豫軍區部隊主力又接連發動攻勢,在微山湖以西收復單縣、魚臺、豐縣、沛縣間廣大地區,使小塊根據地連成一片。在冀魯豫根據地中心區,相繼收復清河、丘縣、內黃、濮陽、莘縣等縣城,擴大了根據地。

晉冀魯豫區軍民經過一年攻勢作戰,共斃傷日偽軍3.8萬餘人,俘日偽軍34900人,收復縣城11座,解放人口500餘萬,收復國土6萬餘平方公里,為1945年擴大攻勢作戰創造了條件。

3、魯中根據地第三次討伐吳化文戰役;

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3月至4月,在抗日戰爭中,中國八路軍第115師兼山東軍區部隊在山東省萊蕪、安丘之間對偽和平建國軍的進攻戰役。

1944年3月下旬,八路軍山東軍區魯中軍區部隊根據山東軍區的部署,乘日軍換防、偽軍整編及吳化文去北平之機,以第1、第2、第4、第10、第12團、第2軍分區第11團和濱海軍區第6團、蒙陰獨立營以及民兵等部隊,發起對偽和平建國軍第3方面軍吳化文部的第三次討伐戰役。戰役分兩個階段。25日,魯中軍區部隊分右、左、北、西四路梯隊向吳化文部佔領之中心區展開攻擊,至28日,突破其防線。吳化文部傷亡慘重,殘部集中到魯村、悅莊狹小地區固守待援。29日,日軍從萊蕪、臨朐增援。根據山東軍區指示,各攻擊部隊除留一部分同日偽軍周旋外,主力轉移於機動位置,待機殲敵,戰役第一階段結束。日軍同吳化文部會合後,因尋找下到八路軍主力,從4月8日起陸續撤離。魯中軍區部隊即乘機發起第二階段作戰。15日,魯中軍區部隊發起攻擊,殲滅偽軍一部後,吳化文部集中主力增援,魯中軍區部隊為避開吳化文部主力,實施遠距離奔襲作戰,一舉殲滅吳化文總部的大部,吳化文被迫率殘部撤至魯村附近地區,至20日整個戰役結束。

此役,八路軍共斃傷偽軍1300餘人,俘偽軍少將以下軍官323人、士兵4800餘人,摧毀偽軍據點、山寨52處,解放村鎮千餘個、人口30餘萬,打通了沂、魯、泰、蒙各山區的聯繫。

吳化文是山東偽軍主力,以前八路軍曾經討伐過兩次。1944年3月下旬,魯中部隊集中6個團和濱海軍區1個團,在地方部隊配合下,發起第三次討伐吳化文的戰役。經二個階段的戰鬥,3月25日至4月20日,殲滅吳化文偽軍7000餘人,解放村鎮一千餘個。

4、瓊崖根據地的建立;(不屬八路軍,但不單列了)

1926年,中國共產黨在海南島開展了群眾工作,組織了農民武裝。1927年9月,中共瓊崖特別委員會根據中共中央委員會和中共廣東省委指示,將瓊山、文昌、 澄邁、 陵水等縣的農民武裝統一編為瓊崖工農革命軍,在楊善集和王文明、馮平領導下舉行武裝起義。1928年夏瓊崖蘇維埃政府成立,王文明任主席。蘇維埃政府領導軍民經過艱苦鬥爭,至1930年春,建立了陽江、母瑞山、六連嶺、羊山等根據地。1932年秋,國民黨軍發動進攻,紅軍和根據地遭受嚴重損失。瓊崖特委書記馮白駒帶領剩下的一部分人員在母瑞山長期堅持鬥爭。抗日戰爭開始後,瓊崖特委同國民黨當局談判達成協議,於1938年12月將瓊崖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廣東省第14統率區民眾抗日自衛團獨立隊。次年 2月,日軍侵入海南島,瓊崖特委領導全島軍民開展獨立自主的抗日遊擊戰爭,開闢了美合、 瓊文等根據地。1941年 11月成立以馮白駒為主席的瓊崖東北區抗日民主政府。抗日戰爭勝利時,獨立隊發展成7000人的瓊崖人民抗日遊擊隊獨立縱隊,民兵近萬人;根據地擴展到全島1/2的地區,人口100萬以上。解放戰爭初期,成立了瓊崖民主政府。根據地軍民粉碎了國民黨軍的多次“清剿”。通過深入發動群眾,開展武裝鬥爭,於1947年建成了白沙、保亭、樂東三縣在內的五指山中心根據地。1948年秋至1949年夏,瓊崖縱隊對國民黨軍發動3次攻勢,解放了全島大部山區和農村,部隊發展為1.5萬人,民兵8萬餘人。瓊崖革命根據地對支持長期武裝鬥爭和1950年解放海南島起了重要作用。

1939年5月,廣東省第14統率區民眾抗日獨立團擴編為總隊,建立瓊崖、文昌遊擊根據地。1940年起,先後成立東路辦事處和西路辦事處。在此基礎上,1941年建立了瓊崖東北區抗日民主政府,馮白駒任主席。1941年起,日軍連續對根據地進行大掃蕩,經2年艱苦戰鬥,至1944年春,建立了瓊山、文昌、安定、樂會、萬寧、瓊東、臨高、澄邁等八縣根據地。1944年秋季,瓊崖縱隊建立,1945年7月控制白沙地區大部,八月上旬,正式成立白沙縣抗日民主政府,在此基礎上,瓊崖人民民主政府成立,馮白駒任主席,至此,五指山根據地完全形成。

5、山東根據地1944年夏季攻勢;

為殲滅膠濟鐵路兩側的日偽軍,打通魯中、濱海、膠東、渤海各抗日根據地的聯繫,山東軍區於4月12日下達夏季攻勢作戰命令。此時,日軍增兵山東,強化沿海守備,防止同盟國軍登陸,集中3萬餘人的兵力,於5月1日開始對魯中、濱海地區展開“掃蕩”。山東軍區部隊即轉入反“掃蕩”作戰,經20余天奮戰,殲日偽軍旅團長以下5000餘人,攻克蒙陰、邳縣兩城及大小據點140餘處,徹底粉碎了日偽軍的“掃蕩”。接著山東軍區各部隊開始執行夏季攻勢作戰命令。6月5日,魯中軍區以5個團及地方武裝共萬餘人,對安丘周圍地區之日偽軍發起進攻,至27日,共殲日偽軍7300餘人,攻克據點60餘處;7月17~19日又以3個團的兵力及地方武裝一部攻克臨沂、費縣間日偽軍據點數處,孤立了據守縣城的日偽軍。膠東軍區於6月26日以4個團及地方武裝一部,向平度以西發起攻擊,至29日,攻克臺頭、谷莊等24處據點,殲偽軍3400餘人;

7月19日,對膠河、濰河間偽軍發起攻擊,至22日,殲偽軍2000餘人。濱海、魯中軍區各以2個團的兵力,於7月15日向諸城地區偽軍實施奔襲,一舉攻克雙廟、相州據點,爾後分兩路東渡濰河向雙洋店、埠頭一帶進攻,至30日,共殲偽軍5000餘人,收復了除諸城、膠縣、 高密縣城以外的廣大地區。6月22~27日濱海軍區以2個團的兵力在魯南軍區1個團的配合下,對郯城、邳縣一帶的偽軍發起攻擊,攻克據點10餘處,殲偽軍500餘人;又於7月12~16日攻克碼頭鎮,殲日軍1個小隊、偽軍500餘人;23日收復郯城。渤海軍區以約4個團的兵力,於6月10~17日,先後攻克蒲臺(今濱州市),濱縣城,殲日軍1個小隊、偽軍3400餘人,解放兩縣全境;7月30日~8月13日,又集中3個團的兵力圍攻偽軍堅固設防的壽光城東北田柳莊圍寨,全殲偽軍1個旅約2000人。魯南軍區以3個團的兵力,於5月17日討伐邳(縣)、嶧(縣)東之日偽軍,至25日,殲日偽軍3000餘人,收復邳縣城;8月5~12日,又以11個營的兵力,向滕縣的前、後閻村國民黨頑軍發起進攻,全殲保安第2師2500餘人。山東軍區部隊在2~8月的攻勢作戰和反“掃蕩”中,共殲日偽軍5萬餘人,爭取偽軍反正4000餘人,收復、攻克縣城11座,打通了山東軍區所屬各區之間以及山東抗日根據地與華中解放區的聯繫;將日偽軍壓縮在城鎮和主要交通沿線,為大反攻創造了有利條件。

1944年夏,八路軍山東軍區統一指揮魯中、魯南、濱海、渤海、膠東個根據地發動了擴大根據地、縮小淪陷區的攻勢。5月1至4日,魯南軍區發動了討伐偽和平建國軍榮子恆部的戰役,全殲其第二師,解放了戰略位置重要的崮口地區。6月中旬,魯中軍區掃清了沂水城外圍的日偽據點,8月15日開始攻堅戰,17日解放了這一重要的縣城,首次取得魯中對日偽聯合固守的城市攻堅戰的勝利,並使魯中、濱海區連成一片。7月21日至25日,渤海軍區拔除日偽據點23處,擴大了益都、壽光、臨淄、廣饒四邊地區,並於8月中旬崮口利津縣城,取得渤海區首次攻克日偽聯合防守的縣城的勝利。7月下旬渤海軍區在膠東軍區的配合下發動了討伐偽軍李永平部的戰役,解放村莊600多個,控制了諸城、日照公路和海州、青島公路一部

6、晉冀魯豫根據地1944年夏秋季攻勢;

1944年5月上旬,冀魯豫軍區收復崑山、張秋地區,攻克日偽據點50多處。隨即攻克了清豐縣城。6月下旬,在魚臺、單縣、豐縣、沛縣間發動進攻,恢復了湖西根據地中心區。8月在鄆城、菏澤、考城、東明、曹縣地區發動攻勢,連剋日偽據點50多處。6、7月劍,晉冀豫太行軍區在平漢路西側的邢臺、沙河、新鄉、輝縣地區發動攻勢,摧毀日偽據點多處,建立了新輝抗日民主政府。接著出擊臨城、內丘日偽軍,摧毀日偽三道封鎖線的大部。6月中旬,太嶽軍區在濟源、垣曲地區發動攻勢,至8月底,攻克日偽據點數十處,收復國土2600平方公,控制了黃河渡口,擴大了中條山西部根據地,向稷王山發展。

7、晉察冀根據地1944年秋冬季攻勢;

晉察冀軍區部隊在取得春夏季攻勢勝利後,又進行了以摧毀各根據地之間的日軍交通線為宅要目標的秋冬季攻勢戰役,7月開始,北嶽區各軍分區部隊積極開展攻勢作戰,開闢了壺河流域和北平(今北京)至歸綏(今呼和浩特市)鐵路兩側地區,打開了雁北、察南(今河北北部)兩區的局面。乎西部隊在水關沿河城、清水澗一線展開破襲戰。平北區部隊逼近北平(今北京)近郊,

9月粉碎了日軍對乎北大海陀地區的掃蕩。冀東區部隊恢復了薊縣、玉田、寶坻等基本區,使東起山海關、西至密雲、通縣的冀東抗日根據地又連成一片,同時打通了與冀中的聯繫。

10月,華北日偽軍6萬餘人,對冀東發動大規模輾轉掃蕩。冀東軍民在冀察、冀中區部隊配合下,把反掃蕩與擴大根據地結合起來,從外線和內線向日偽軍展開全面反擊。

至12月底,先後作戰106次,攻克據點58個,殲日偽軍3200餘人,粉碎了日偽軍的掃蕩。冀中軍區部隊解放了肅寧全境,兩度攻克武強,開闢了冀中西部的藁城、無級地區和東部的青縣。滄縣地區,向北越過平淶鐵路,伸展到青雲店地區。

1944年8月中旬,冀中軍區八路軍開始反攻,解放了肅寧縣全境,並先後攻入武強、深澤、獻縣等縣城,使根據地恢復到1940年秋季的水平,還開闢了津南、無極、青縣、藁城等地區,甚至進入北寧路北的青雲店地區。10月20日,日偽60000餘人對冀東大掃蕩,冀東軍區抓住日偽兵力不足的特點,把反掃蕩和開闢新區結合起來,向敵佔區、游擊區、交通要道大舉出擊,攻克日偽據點58處。此時,冀東軍區已經擁有冀熱遼三省的28個縣,599萬人。9月至11月,在反攻勝利中,晉察冀軍區建立了冀晉、冀察、冀熱遼、冀中四個二級軍區。1944年全年,晉察冀軍區共斃傷日偽軍22988人,俘虜日偽(包括投誠、反正)22273人,攻克日偽據點1677個,解放村莊9917個,人口758萬。

8、晉綏根據地1944年秋季攻勢;

1944年8月28日,晉綏軍區襲擊了忻縣、靜樂公路上的日偽據點利潤,開始了秋季攻勢。9月上旬,又轉攻離嵐公路的日偽據點,切斷了該公路。9月14日至16日襲擊汾陽城的戰鬥,中外記者西北參觀團曾到前線觀戰,我軍摧毀了火車站、火柴公司、飛機場等日偽據點,擴大了我軍的國際影響。整個秋季晉綏軍區作戰297次,攻克日偽48處,斃傷俘日偽軍1947人,解放村莊440個,收復土地770平方公里。

9、山東根據地1944年秋季攻勢;

1944年8月20日,日軍集中一萬餘人對濱海區進行報復性掃蕩,到29日即被粉碎。日軍兵力不足,為了這次掃蕩,不得不東拼西湊,這就造成了其他地區的空虛。9月上旬,我軍以伏擊戰全殲沿沂水、博山公路北撤之日偽2000餘人,其中包括日軍59師團第43大隊(草野清大隊)。膠東區也展開進攻,到9月下旬,殲滅日偽5000餘人,解放包括文登、榮城二縣城在內的5000平方公里土地。8月21日,魯南軍區主力開始出擊,先後摧毀了滋臨路、臨棗路、滕城路等封鎖線。8至10月,渤海區也廣泛出擊,攻克樂陵、臨邑、南皮三座縣城,並解放沾化、青城二縣大部分地區,殲滅日偽5000餘人。

10、山東根據地1944冬季攻勢作戰;

1944年11月下旬,濱海區八路軍主力集中一萬餘人,進行了呂縣城戰役,攻克日偽屢次對濱海、魯中掃蕩的戰略基地呂縣。魯南、魯中在攻勢作戰中殲敵4000餘人,並迫使1000餘偽軍反正,肅清了臨沂、費縣外圍據點,把根據地擴展到膠濟路附近,未必邳縣、滕縣、臨城、泗水地區。12月14日,膠東八路軍收復棲霞縣城。渤海軍區殲滅日偽2000餘人,粉碎日偽軍5000人的掃蕩。山東軍區在全年攻勢作戰中解放國土10萬平方公里,人口500萬,縣城8座。僅僅在秋冬季攻勢中就殲滅日偽軍20000餘人。

總結,一個收復山東山西河北一半國土,一個丟失河南湖南廣西一半國土。











鐵面魔神談論史


在以前,通過學歷史知道國軍抗戰不咋樣,現在,再看看豫湘桂戰役的資料,感覺我錯了。國民黨抗戰不是不咋樣,是特麼的丟人。

國軍基層官兵抗戰是值得尊敬,但是,國民黨上層就是群窩囊廢。擁有全國的資源,擁有全部的國際援助,仗打那個鳥樣,只能說國民黨就是垃圾。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當局,為了自己個人和黨派獨裁私利,置國家民族利益不顧,不僅不能承擔起保衛民族的責任,甚至直到現在在小島上依然是挾洋自重,幫著洋人圍堵中國,阻撓民族崛起,這群人就是現代的秦檜、石敬瑭,比漢奸還要壞。

豫湘桂戰役的簡單情況

豫湘桂戰役在國民黨方面的叫法是豫湘桂會戰,在日軍的叫法是“一號作戰”或者是“打通大陸交通線”作戰。其實,這更應該被稱之為豫湘桂大潰敗。

戰役從1944年4月至12月2日,日軍先後共調集了51萬兵力發動了進攻。戰役分三個階段:豫中戰役、長衡會戰、桂柳會戰。

日軍繳獲的手榴彈、機槍和美式航空炸彈



戰役的結果是日軍以死亡2.4萬人的代價,消滅了國軍60萬,佔領了2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打通了五千公里的大陸交通線。國軍喪失了四個省會城市在內的146座城市,7個空軍基地,36個飛機場,6000萬人民陷於日寇鐵蹄之下。

豫中會戰,湯恩伯四十萬大軍被日軍打得望風而逃,37天丟失38城。甚至出現了河南的老百姓繳了國民黨軍的械的情況,水旱蝗湯真不是白叫的。在湯恩伯一敗塗地之時,國軍精銳胡宗南的四十萬大軍不動如山,堅決盯住共黨邊區,時刻準備閃擊延安,解皇軍之憂。



常衡會戰,國軍第十軍在衡陽終於打了場硬仗。堅守了四十七天,然而援軍這麼長時間不到,方先覺晚節不保,投降了。

桂柳會戰,蔣介石一心想消耗桂系,白崇禧洞悉其奸於是只拿雜牌和民團對付日軍。日寇未至中央軍已撒丫子開溜,桂系主力也坐壁上觀,於是守桂林的兩萬老弱成了名副其實的“孤軍”。9天桂林陷、1天柳州陷、兩個月廣西79縣陷敵。蔣公和桂系都算無遺策,把自己可能的損失降到了最低,雙方都沒有被對方所算計,於是逾百萬廣西父老死傷在日軍鐵蹄下,這是在日寇日暮途窮的1944年底。

桂林保衛戰中拒絕撤退,自殺殉國闞維雍將軍。據參戰日軍記載,桂林保衛戰中參戰的中國軍民中很多白髮蒼蒼的老人,全部死戰不退。



“無論怎麼說未受敵軍多大抵抗,就攻佔了桂林,繼而攻佔柳州,並乘敵軍動搖之機,以“旭”的精銳師團(第三、第十三師團)進行果斷進攻,取得了圓滿的成功,繳獲了大量軍需品,特別是美式武器。”“(1944年)11月21日 “旭”的追擊部隊在懷遠(宜山西方)繳獲敵人軍用列車(機車11臺、貨車106輛、客車4輛),繳獲大批軍用品。據日後清點,計有反坦克炮兩門、反坦克炮彈40噸、150毫米榴彈40噸、山炮彈90噸、15毫米機關炮彈17噸、20毫米機關炮彈10噸,飛機1架、飛機發動機6臺、炸彈160噸、油17噸、機械20噸、糧食500噸、煤400噸。這是追擊的戰果,由此尚可看出美軍援助桂、柳方面所用的力量。”——《岡村寧次回憶錄》,中華書局1981年版,289,290頁

國軍丟棄的大炮。長衡會戰中,日軍將自長沙繳獲的14門美製75毫米山炮用來攻擊衡陽之用。



由於美空軍掌握制空權,日軍後勤運輸跟不上,日軍制式機槍的槍彈不夠用。但是日軍部隊卻普遍吃著繳獲的大米,拿著繳獲的國軍機槍追擊國軍。

豫湘桂大潰敗的原因

豫湘桂大潰敗,是發生在軸心國節節敗退的大環境下。在歐洲,蘇軍攻入德國境內,意大利投降,英美盟軍諾曼底登陸,解放巴黎。在亞洲,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節節失利,是在日軍精銳絕大部分調去東南亞和太平洋及本土防衛的情況下,是在根據地軍民開始反攻的情況下,是在國軍在美國粑粑援助下,陸空軍佔盡優勢情況下發生的。

蔣的愛將湯恩伯,湯恩伯軍隊被河南人民歸為四害之一



豫湘桂大潰敗之前,果黨還能找塊不是我指揮無方,而是日軍太狡猾,裝備太精良,這樣的遮羞布。到44年的時候。在華日軍無論是從戰鬥力跟戰鬥意志,跟之前都有很大的差距。

總結大潰敗的原因,大致有這麼幾條:

1.美國對日宣戰後,是個傻子都能看到同盟國肯定能贏得大戰,日軍失敗是遲早的事。於是,國民黨從上層蔣介石開始直至往下到很多軍師團長等等都抱著準備躺贏的態度。戰略指導上就是保存實力、消極避戰,等待美英打敗日本後下山摘桃子。

八路搞一門炮、搞幾顆炮彈多難啊。多好的炮啊,國軍不給八路用來打鬼子,卻都讓日軍繳了去



2.國民黨政治腐敗,為謀求一黨之私,置國家民族大義於不顧。實行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政策。對抗戰的八路軍新四軍斷絕軍餉,封鎖根據地,限制發展,抓住一切機會襲擊抗日武裝(甚至發展到聯合日軍一起行動),而對於投降日軍的偽軍卻軍餉照發不誤。

3.國民黨內部腐敗到根子上了。宋美齡在抗戰前就開始貪汙華僑募捐買飛機的款項,在抗戰中,國民黨上行下效,貪汙腐敗。美軍轟炸日本後,在華日軍從本土得到的補給已經很少,但是國軍竟然把美國運來的援華物資通過黑市大量倒賣給日軍,甚至有藥品轉手到了硫磺島。國軍各級軍官(除極少數有愛國心的軍人)吃的是肥頭大耳,而底層士兵卻吃不飽飯。

4.各種因素作用下,國軍的戰鬥力低下,抵抗信心和抵抗意志下降。就拿衡陽保衛戰來說,方先覺的抵抗意志就遠遠不如臺兒莊大捷時的池峰城。湯恩伯治軍無方,部隊魚肉百姓。豫中會戰時,八百多輛軍車不是忙著向前線運送軍火,卻是被用來轉移軍官們的家屬和財產。逃跑時,國軍各部隊爭先恐後,竟然讓追擊的日軍都攆不上。

被俘國軍抗著馬克沁重機槍



5.國民黨戰役指揮無能,直到日軍打完豫中會戰開始進攻長沙時才明白過來日軍在發起大規模攻勢,才大致判斷出日軍的戰略意圖。在抗戰中,蔣介石一貫實行借日軍之手消耗雜牌軍的策略,導致中央軍和地方軍各自都採取保存實力策略,互不支援,各自為戰。雖然國民黨軍隊眾多,卻被日軍各個擊破。

豫湘桂戰役國軍的亮點衡陽保衛戰



其實,在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節節勝利,都在積極反攻階段,國民黨戰場上卻是大潰敗的原因還有很多,但是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國民黨政治腐敗、經濟腐敗、軍事腐敗。

果粉洗地竟然把汪精衛漢奸抬出來了



很多果粉們積極為蔣介石國民黨洗地,把原因推到日軍強大,美國空軍出動不夠,美國軍援太少,國軍精銳在滇西反攻等等,對於果粉們實在是懶得搭理,只能說他們太不要臉。

豫湘桂大潰敗的後果

國民黨的大潰敗,鬼子的大陸打通計劃獲得成功,美國人把果軍給放棄了:國民黨這TM太次啦。於是,美國開始轉向跟蘇聯合作。他們發現援助果軍是個失敗的選項,花公公就是個繡花枕頭。

抗戰時期,國軍與鬼子雙方,無論果軍佔優還是鬼子佔優的情況下,無論是果軍外部佔優還是鬼子外部佔優的情況下,也就 是說無論在什麼情況下,果軍就是讓鬼子吊打,鬼子是隻要想打哪兒就能打下哪兒,全線的都是潰敗。所以沒辦法,只能挑兩個典型些的,一個是抗戰初期,一個抗戰後期,這兩個叫大潰敗,好與其他潰敗區分開來。

這場大潰敗的一個直接後果是:中國失去了參與劃分戰後利益的資格和權利。導致中國不能在日本駐軍,導致琉球不能收回或讓其獨立,導致在緬甸、越南等東南亞地區不能與英國、法國討價還價爭取自己的利益,導致不能收回香港、澳門,導致英美為讓蘇聯參戰,在雅爾塔出賣中國利益,外蒙被從中國割裂出去,旅順大連成了蘇聯軍港等等。

就是在這兒,中國利益被出賣了



假設一下,只要不是大潰敗,美國也不會急於懇求蘇聯參戰。如果蘇聯不參戰,也許整個東北亞的地緣政治也不會像現在這樣,也許不會有朝鮮韓國問題,不會有本子和毛熊的四島問題等等。

甚至二戰的進程也會有所改變,中美聯軍也許會在東部沿海登陸,中國的國土會提前從日本的鐵蹄之下解放等等。

這些都是假設,事實上是:1945年8月14日,日軍佔領了中國最後一座城市全州。然後,果軍驕傲地宣佈:自1945年8月15日後,果軍再未丟失一寸國土。

這場大潰敗的另一個直接後果是:中國軍隊的戰鬥力就是渣這個觀念深深地印刻在世界各國心中,特別是美軍更是對此深信不疑。於是,6年後在朝鮮的冰天雪地裡,大搖大擺的黴菌被中國人民志願軍揍得滿地找牙,美國大統領氣得大罵:娘希匹!我們都被騙了,中國人太狡猾了。


我淡如菊


豫湘桂戰役,這場戰役的起因是,二戰後期,日軍處於風雨飄搖中,太平洋戰場連連失利,海上運輸線隨時被美軍封鎖,這種情況下,日軍企圖打通中國陸路交通線,貫穿從華北到越南的軍事通道。

整個戰役從1944年4月開始,到12月結束,持續8個月,日軍前後共投入51萬兵力,總指揮岡村寧次,在河南、湖南、廣西三地大規模展開進攻,比較著名的戰役有豫中會戰、長衡會戰、桂柳會戰等。戰役從日軍集結6個師團、4個旅團的6萬兵力進攻豫中的第一戰區湯恩伯部的8個集團軍共40萬人開始。

誰料想一場千里大潰敗就此拉開,豫中戰役僅38天就結束了,國軍損失20萬,整個河南落入日本之手,戰鬥結束了,湯恩伯和蔣鼎文還沒對日軍戰略意圖,兵力配置,主攻方向有所瞭解,反觀日軍,充分的戰術準備和執行力,是拿下陣地重要原因。

在結束豫中會戰時期,日軍立即發動長衡會戰,第11集團軍指揮部直接由南京移到漢口,投入20萬橫掃湖南,第九戰區薛嶽領40萬抵抗,大軍之下長沙瞬間失守,日軍知道老對手薛嶽的厲害,岡村寧次親自指揮圍剿,重火力之下衡陽陷落;打通湖南後,日軍迅速向廣西進發,以16萬人擊敗第四戰區張發奎30萬國軍,12月10日打通桂越公路,日軍在綏淥會師,至此,貫穿從華北到越南陸路軍事交通線打通。

這場戰役國軍是要深刻反思的,1944年的日軍已是強弩之末,竟然還引發大潰敗,丟掉四省100多座城市,喪失2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參加這場仗的都是外經沙場的國軍老將老兵,很多人都是鐵桿的良將,可是都在豫湘桂一敗塗地,衡陽一戰中,再勇猛的方先覺面對6倍於自己的敵軍,也只能悲嘆,不是我們對不起國家,是國家不要我們了。

再說豫中會戰,開戰前的河南本是滿目瘡痍,剛結束的大饑荒餓死300萬,老蔣撥的2億救荒款只到了8000萬,竟然大部分被官員放在銀行吃利息,少部分發下去的錢還要扣百姓的租稅,百姓對政府痛恨無比,可湯恩伯還要徵兵納糧,一邊是國軍不讓百姓活,另一邊是日軍送白麵發饅頭,為了生存,在不餓死和亡國奴選擇上,沒有誰對誰錯。


圖文繪歷史


如何評價豫湘桂戰役?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當美國人開始對日戰略大反攻的時候,在中國戰場,十萬日本軍居然將幾十萬中國軍隊打的落花流水,不得不說,豫湘桂戰役,也叫作豫湘桂大潰退,這是國軍歷史上的恥辱。

不過恥辱歸恥辱,軍隊之間也是有區別的,例如長衡會戰階段,國軍最起碼硬拼了幾仗,其中最知名的一戰,便是衡陽保衛戰。日軍大將橫山勇率領的日軍十一軍,被中國部隊阻擊了四十多天,衡陽城內光負傷的士兵高達七千餘人,足以見戰爭的殘酷。因此我認為,衡陽保衛戰,算是豫湘桂戰役中的一大亮點。



可是話又說回來,豫湘桂戰役的失敗,原因又是什麼呢?其實在當時的中國戰場,日軍並沒有出現劣勢,如果不是美國人在太平洋戰場上狠揍日本人,估計中國全面抗戰的勝利會遲到幾年。

更為重要的是,豫湘桂大潰退,第一戰區司令蔣鼎文,他難逃其咎。其手下八個集團軍,竟然被日軍打的落花流水,尤其在中原地區,失地千里,蔣某人當時沒殺蔣鼎文的頭,已經是對不起國人了。



不過此次戰役,國軍能打的部隊都沒主要參戰,尤其在河南,多雜牌軍,裝備和日軍也沒發比。相信將印緬軍新一軍和新六軍拉來打,日本估計都沒這麼狂妄,因為這些軍隊全美械,也是美國人訓練,幾乎和日軍旗鼓相當。當然在那個階段,豫湘桂雖然大敗,但是之後滇緬大反攻中,王耀武部、宋希濂部,還有從印度進攻的孫立人以及廖耀湘部,讓日本人吃盡了苦頭。



總的來說,豫湘桂戰役是日本人失敗前的一次垂死掙扎,但是國軍的表現確實不盡人意,尤其很多國軍將領貪汙受賄,使得軍隊戰鬥力低下,最終造成了這一次大潰敗。好在還有精忠為國的將領,正是有他們的存在,才沒能讓日寇的陰謀得逞。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西北老張看世界


豫湘桂會戰,是日本陸軍於1944年4月至12月期間貫穿中國河南、湖南和廣西三地進行的大規模進攻戰役。 豫湘桂戰役的大潰退是抗戰以來國民黨 正面戰場的第二次大潰退,8個月中,中國在豫湘桂戰場上損兵50-60餘萬,喪失4個省會和146座城市(豫中會戰37天失38城)、7個空軍基地和36個飛機場,喪失國土20多萬平方公里、6000萬人民。 戰役中至少2.4萬日軍死亡,加上傷病者共十萬人。

日軍儘管達成作戰企圖,卻無力保障大陸交通線暢通,也未能阻擋美機空襲日本本土。除此之外,由於分散了兵力,反而為國民黨軍隊反攻提供了條件。豫湘桂戰役是日軍在潰敗前夕一次迴光返照式的掙扎。在這次抗戰中規模最大的 進攻戰役中,日寇在付出了沉重的傷亡之後,使得國民黨軍隊一潰千里,搗毀了數十個國軍機場,佔領了上百個城市,湘桂粵三省佔當時大後方工業1/3的工廠也盡入敵手,打通了印度支那與華南。這次戰役充分暴露了國民黨統治的日益腐朽,引起了人民的強烈不滿。

但是,這場戰役看上去日軍達成全部的作戰目標,但事實上,日軍兵力比戰役之前更加分散,為敵後活動創造了更大空間;美軍此時佔領了馬里亞納群島,美國陸軍航空兵擁有了更好的轟炸日本本土的基地,使得佔領中國機場的行動完全失去了意義。這次戰役雖然以日軍取勝而告終,但大陸交通線作戰在戰略上其實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反而加速了日本的戰敗。


陝西90後小趙


悟空問答!有問有答!我是鵬正!我來回答!

豫湘桂戰役說實話簡直太卡臉了,敗的屬實有點慘,日軍在1944年的4月至12月發動了大規模戰役,目的就是貫穿河南、湖南和廣西。讓淪陷區連為一片,為什麼說這場戰役咱們中國打的慘呢?因為那個時候都是二戰末期了,日軍的戰鬥力完全和起初剛侵華的時候早就不是同一種水平,包括物資供給和相關人事訓練,和三幾年的日軍根本就沒法比,況且日軍在太平洋戰場被美軍打成狗,日本本土隔三差五就被盟軍轟炸,日本參謀本部天天害怕蘇聯南下,而且盟軍對國民政府的各種援助數不勝數,為什麼還會打成這個呢?


雙方人員損失?

書說簡短,簡單的來說一下雙方人員損失,中國軍人(國軍)在戰場上直接就損失了50萬(有人說是60萬,具體數字不好統計,)讓中國喪失4個省會和146座城市,並且最讓人丟臉的就是在豫中會戰中37天丟了38城以及7個空軍基地和36個飛機場和我國6000萬國民淪落敵手。而日軍陣亡人數則是2.4萬日軍,加上傷殘的有十幾萬人,小日本所到之處是無惡不作,使大量中國百姓流離失所。


作者認為豫湘桂戰役大潰敗的原因?

小弟認為,加上國軍長時間的腐敗以及人員素質上的欠缺(抓壯丁)再加上戰爭的情緒化,一場戰敗了,剩下的就沒信心打了,投降情緒在軍中爆炸式的蔓延,導致軍心渙散,導致影響整個戰役發展。再加上(湯恩伯部)治軍無方,魚肉百姓,輕而易舉讓日軍撕開口子,再加上國民黨內部不團結,政治鬥爭嚴重,以及國際形式發展由壞轉好,明白日軍遲早戰敗,開始各自保存實力,鞏固地位。


鵬正


豫湘桂戰役可以說是抗戰裡損失最大的一戰,不僅僅是因為這一戰裡日軍侵佔了大量的領土,更重要的是此戰讓美國大失所望,在分配戰後利益時,把中國扔在了一邊。

豫湘桂戰役是抗戰期間一次著名的戰役,日方稱之為一號作戰,目的是在中國發動一次大規模的攻勢,完全控制平漢、粵漢這兩條鐵路線,建立侵華日軍各部和東南亞日軍之間的陸上交通線,以應對日本本土到東南亞的運輸線被美軍切斷的窘境。

日軍對於一號作戰非常重視,為了這次作戰,日軍調動了大批部隊,其規模甚至超過了武漢會戰。而為了保證作戰的後勤,日本國內也進行了大動員,號稱自明治維新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動員。

反觀國民政府,對於日本如此大規模的軍事攻擊毫無察覺,因此在戰役爆發以後在河南、湖南和廣西三個戰場上都遭到了全面的失敗。雖然期間也有像衡陽戰役這樣堅守47天,給予日本相當打擊的戰役,但是總體來說卻是以失敗告終,大片國土淪陷。

然而更重要的是,這一次失敗的政治影響太大了。在豫湘桂戰役爆發以後,由於國民黨軍在戰場上連續遭到失敗,美國對蔣介石失去信心。7月7日,羅斯福向蔣介石提出建議,要求把國民黨軍交由史迪威指揮。

蔣介石雖然最終用種種方法,促使羅斯福更換了史迪威,但是美國對國民政府的失望卻無法挽回。在此後的雅爾塔會議上,美國為了減少自身的傷亡,轉而寄希望蘇聯出兵,配合美國打擊日本。為此,美國甚至不惜犧牲中國的利益,以換取蘇聯的同意。

所以豫湘桂戰役的失敗,對於國民政府來說影響是非常巨大的,不僅損失了大片的領土和軍隊,還影響了中美關係,更損害了戰後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