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名昭著”的滇池,昆明愛它,也恨它

滇池之於昆明,最確切的情感表達應該是這八個字:愛恨交織,情難自禁。

昆明愛滇池。

愛它孕育了古滇文明的厚重和底蘊,愛它讓一個內陸高原城市能夠任性的私享500裡湖面的稀缺與唯一。

昆明也恨滇池。

恨它“臭名昭著”時代的醜陋不堪,不名一文,恨它一度髒綠汙濁的湖水,恨它遲遲無法真正的給昆明帶來榮耀。

但在這份愛恨交織的矛盾情感背後,佔有更多的其實是愛。

因為太愛它,才無法接受它敗壞醜陋的樣子;因為太愛它,才會自責,才始終盼望著它能夠純淨如初,盼望著它能夠打開昆明的榮耀之門。

但現在,機會來了,當滇池的水質上升至近40年來最好,當滇池正在重返昔日美麗的姿態,當滇池的開發與保護並進踐行。所有的愛與恨,責備與盼望都能找到一個情緒的出口:讓滇池能夠像西湖繁榮杭城一樣榮耀昆明!

“臭名昭著”的滇池,昆明愛它,也恨它

滇池

守著滇池,卻高歌“翠湖時代”?

“居山水者為上”,自古以來,伴湖而居的生活讓人充滿嚮往,湖的自然屬性與人類所信仰的人文精神不謀而合,延伸了自然與生命的雙重意義。

滇池是上天所賜,是昆明的福祉所依。

隔絕與繁華共生的聒噪和喧鬧,守著浩浩湯湯、橫無際涯的滇池而居,本應是昆明“湖居生活”最好的詮釋和表達。

“臭名昭著”的滇池,昆明愛它,也恨它

滇池海鷗

然而,昆明的“湖居時代”卻緣起於翠湖。昆明人居的標杆,也一度插在翠湖那個池塘的周邊。

毫不誇張地說,以往能夠在翠湖邊擁有一套房子,是彰顯身份的象徵。伴著翠湖的湖光渺遠居住和生活,也一度成為了幾乎所有昆明人的夢想。

很多人說,歷經三個世紀的開發,翠湖四周已空間有限,人滿為患,無法滿足昆明人對品質人居的追求。“翠湖時代”使命終結,於是才將目光轉向更大的區域“滇池”。

“臭名昭著”的滇池,昆明愛它,也恨它

翠湖

但你仔細想想,用“翠湖時代”來標榜昆明的湖居生活,真的妥當?

儘管當年環翠湖地產開發產品一度是昆明房價的標杆,但那是短而小且不可持續性、也不具備完備湖居概念的時期。昆明進入大城建時代十年來,很多片區的價值優勢都不輸於翠湖片區。除了中心城區的地理優勢,湖居的概念絕不止於那個擁擠不堪的池塘。

守著一面滇池的湖水,卻高歌一個“翠湖時代”,其背後凸顯的是發展的無奈,因為滇池生態保護的敏感性,人們對於滇池,敬而遠之。

唯有滇池,才能榮耀昆明

如果說過去十幾年,滇池“屢遭厭棄”是因為它的“臭名昭著”,是因為它生態保護的敏感性。那麼現在,滇池應該得到一個久違的擁抱,一個本該屬於它並一直屬於它的擁抱。

隨著滇池保護和開發齊頭並進,在前置環湖截汙等一系列環保行動後,滇池全湖水質已經從劣V類上升至IV類,為近40餘年來最好水質。加之環滇池開發的“一湖四片”逐漸變為看得見摸得著的現實,依託滇池不可複製的區位和生態水域資源,昆明人滇池湖居的奢侈理想正在兌現。

“臭名昭著”的滇池,昆明愛它,也恨它

“臭名昭著”的滇池,昆明愛它,也恨它

“臭名昭著”的滇池,昆明愛它,也恨它

滇池在變好,它正在以最美麗的姿態,慰藉著昆明這座城市的自然氣質和文化靈魂;它正在肩負起榮耀昆明的責任,承擔起城市南延、經濟增長、生態宜居的時代使命。

能夠榮耀昆明的,以前、現在、未來都註定是滇池。西湖之水如何繁榮杭城,就是滇池如何繁榮昆明之樣本。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