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時期,不同類型零部件企業面臨的挑戰和方向

2019年,全球汽車行業面臨巨大挑戰。對於零部件供應商來說,如何在這樣一個艱難時期,平衡長短期利益,並前瞻佈局是戰略轉型的關鍵。有時候,從一家企業出發,很難做出理性判斷。但是,若能站在更高處,從行業規律入手,或許能看得更遠。

近日,羅蘭貝格聯合金融服務公司拉扎德發佈《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研究2019》,報告指出,汽車行業正於艱難時期,把握利潤的結構性調整主動權和開展研發投入上的多樣化合作是供應商的核心挑戰。

不同地區供應商利潤率比較

從中國、北美、歐洲這三個主要市場來看,中國供應商持續保持遠高於平均利潤率的盈利水平,但2019年必然受到市場下滑的影響;北美供應商在保持領先地位,表現優於歐洲供應商,但由於2018年下半年和2019年市場出現負增長,利潤也將下滑;歐洲供應商利潤率水平落後,受到產量下降及新的WLTP標準的影響,利潤表現不佳。

艰难时期,不同类型零部件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方向

不同類型供應商面臨的挑戰

按照年收入,我們把供應商分成幾大類:大型跨國供應商(收入100億歐元以上)、大型供應商(收入在25億-50億歐元之間)、中型供應商(收入在10億-25億歐元之間)、小型供應商(收入在5億-10億歐元之間)。

總體來看,大型跨國供應商能夠發揮規模效應,並從新技術與數字化商業模式帶來的增量業務機會中獲益;超大型供應商處在整車廠價格壓力與實現新技術和進一步增長所需高資本要求的夾縫中;大型供應商達到收入增長與利潤率的行業平均水平;中型供應商多借助極具針對性的、技術賦能的產品組合實現高於平均水平的盈利能力;小型供應商難以將增長轉化為盈利能力的改善。

艰难时期,不同类型零部件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方向

如果按照企業類別來分的話,不同類別企業也存在著不同的挑戰。

艰难时期,不同类型零部件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方向

不同產品供應商的利潤表現

底盤供應商通過ADAS和主動安全技術實現了高於平均水平的利潤率,未來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也為其提供了發展空間;在電動車發展的壓力下,動力總成供應商利潤水平面臨挑戰,且創新成本不斷;因為原材料價格優勢,以及輕量化要求的提高,外飾供應商保持強勁增長;電氣/信息娛樂系統供應商盈利能力低於平均水平,競爭也日益加劇;內飾供應商利潤率未見提升。

艰难时期,不同类型零部件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方向

產品創新和工藝創新的利潤對比

在零部件創新中,主要有產品創新和工藝創新兩大類,兩者缺一不可。儘管創新產品的差異化潛力更大,主機廠為此支付更高價格的意願也更強烈,但因主機廠價格壓力上升、競爭加劇,以產品創新為主的商業模式的整體利潤率面臨壓力。而工業4.0後的機遇和精益生產方法,為以工藝優化為主的商業模式帶來了回報,其效率得到了提升。

艰难时期,不同类型零部件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方向

從行業內不斷傳出的裁員、關廠消息來看,全球零部件行業確實進入困難期。事實上,很難判斷未來的趨勢,每一個時期、每一家企業都有其特殊性。但對於企業管理層來說,還是應該保持理性。首先,跳開企業自身,以第三方的視角來分析行業大勢,可以參考歷史經驗,但不能全盤照搬。其次,回到企業本身,梳理產品線,尋找優勢和劣勢之處。優勢之處,可能是今後幾年賴以生存的資本;劣勢之處,是斷臂還是補短板,取決於企業的中長期戰略以及抗風險能力。走過這個艱難時期,生存下來的,必是強者!

(點擊將跳轉頁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