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油畫不過百年曆史,現在的寫實主義繪畫已經走在世界的最前列了嗎?

驚龍軒


油畫藝術起源於西方,從成熟到輝煌也在西方。經過漫長的600多年曆史的磨鍊,已形成完整、成熟、風格的繪畫藝術體系,達到了世界藝術的頂峰。中國油畫不過百年多的歷史,寫實主義繪畫的成就咋能走向世界的最前列,中國的油畫和西方的油畫藝術的差距還很大,要走向世界繪畫藝術的前列,還得努力幾百多年的時間才能趕上。



一、西方繪畫史從14世紀到19世紀末期、20世紀初期,經歷了漫長的600多年。油畫是造型藝術,是西方的傳統繪畫,油畫的寫實手法一直是西方傳統造型藝術的主流。西方油畫的歷史發展,在印象派繪畫出現之前,大體經歷了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三個階段。


二、20世紀初期,以徐悲鴻、劉海粟為代表的留學西方學習油畫,畢業回國後把油畫藝術引進我國,使我國的油畫進入了開始階段。由於他們在西方留學期間,是學習階段接觸的是寫實主義油畫,只學到了一點皮毛一體的油畫,而真正的寫實油畫的精髓並沒有學到。他們經歷了油畫的模仿、學習、探索等過程,雖然創作出寫實油畫取得了成就,但是比西方油畫藝術還相差甚遠。

三、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到現當代,我國湧現出一些著名的油畫家,他們創作出許多經典油畫作品,使我國的寫實油畫走向了成熟階段。在當代油畫名家輩出以陳逸飛、羅中立、陳丹青、冷軍、楊飛雲等油畫名家,他們創作出的寫實油畫作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博得了社會和人們讚歎和歡迎。他們創作出的寫實油畫作品,要說走在亞洲的前列還可以說的過去,要說走在世界油畫的前列是誇大其詞。


黃智637


相較於幾千年傳承的國畫藝術,民國時期才由徐悲鴻、劉海粟和林風眠等留學生引入中國的油畫藝術,無疑是相當年輕的。冷軍油畫作品

在徐悲鴻他們建立起中國現代美術的教學體系後,素描成為了各大藝術院校的必修課程,油畫逐步佔據了中國畫壇的主流地位。如果說徐悲鴻、劉海粟、林風眠,甚至是吳冠中他們,都還無法割捨對國畫藝術的研習,或者說一直致力於東西方繪畫藝術的相互借鑑和融合的話,到了陳逸飛、潘鴻海、楊飛雲他們這些人,已經就是完全意義上的油畫藝術家了。

細數中國油畫界這些最有影響力的畫家,諸如靳尚誼、楊飛雲、陳逸飛、潘鴻海、陳衍寧等人,大多都是寫實主義繪畫風格。在驚龍軒的印象中,最早用超寫實繪畫風格打動人心的是著名油畫家羅中立,他的早期畫風受到克洛斯超級寫實主義油畫風格影響,1981年代表作品《父親》震動中國畫壇,至今都是一個里程碑似的存在。現在還對那幅油畫中夾在老人耳朵上的那一支圓珠筆印象極為深刻,刻畫太過精細入微。有意思的是,正是這支圓珠筆引發了是點睛之筆還是畫蛇添足的廣泛爭議,最後也沒有結論。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羅中立的油畫給中國油畫樹立了一個時代的標杆。冷軍正在創作油畫作品

當然,影響更為廣泛、可以說家喻戶曉的超寫實油畫家還要屬冷軍。1999年,他的作品《五角星》榮獲了第九屆全國美展金獎。冷軍的作品以其獨到的構思結合非凡的藝術技巧在當今中國畫壇獨樹一幟,其作品的最大特點就是極端寫實。毫無疑問,冷軍已經成為了中國超寫實油畫領域最具代表性的畫家。

也正是因為有了羅中立和冷軍這樣的超寫實油畫家出現,著名寫實主義畫家艾軒才很有底氣地說出那一段話:“中國現在最高水準的寫實主義繪畫絕對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很多西方人到中國來對中國的寫實主義繪畫都驚訝不已,他們想像不出在古老的東方會有人把西方的藝術推向極致。”冷軍油畫作品局部效果

應該說,艾軒的說法並不誇張。雖然世界畫壇從來就不缺少超寫實油畫高手,他們的寫實技法也同樣令人歎為觀止,但是從中國油畫不足百年的發展歷程來看,能達到這樣令西方藝術界都歎服的藝術水準,還是頗為不易的。

但是,憑藉這些極端寫實的油畫作品就能讓中國油畫真的走在世界前列嗎?顯然是不行的!

正如羅中立所說:《父親》這幅畫它已經成為一個時代的符號了。現在羅中立,儘管早已經功成名就,他的油畫風格卻早已經完全脫離了寫實主義領域。那些誇張變形的繪畫風格,可能讓很多習慣了欣賞寫實主義油畫的人不太習慣,但是對於羅中立而言,無疑站在了新的美學高度,離世界油畫的高端水準更近了一步。羅中立不同風格的油畫作品

同樣,意識到超寫實繪畫藝術侷限性的還有冷軍。儘管他以傳統的西方技術為基礎,開發了自己的方法和風格,將油畫的視覺表現和真實性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早些時候就聽說冷軍已經不再致力於超寫實油畫的創作了。是的,羅中立和冷軍都有了更多藝術上的追求,中國油畫也應該有更多藝術上的追求,真正走向世界油畫領域的前列。


驚龍軒


油畫於14世紀初期起源於西方,到今天,在西方已經走過了700多年曆史。由於在油畫最初的探索中,藝術巨匠達芬奇把一系列科學手段,如,焦點透視法,光學原理,解剖學,黃金比例分割法,應用到油畫創作中,首先給油畫的創作模式制定了一個寫實的框架,從此以後,寫實成為油畫最基本的風格。

徐悲鴻《憑桌》

若從整體風格來看,從14世紀到19世紀末期、20世紀初期,這長達600年曆史裡,油畫雖然產生了各式各樣的流派,在表現題材差異也很大,但創作手法基本都以寫實為主,如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典主義,17世紀的巴洛克風格,18世紀的洛可可風格,19世紀的浪漫主義,寫實主義,都屬於寫實主義繪畫。

蘇新《花神》

到20世紀60年代以後,隨著攝影藝術不斷完善,又催生了一種新的寫實油畫,就是我們常說的超寫實主義油畫,也叫照相寫實主義油畫。

我國最早接觸油畫是在明朝16世紀中期,由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1552年——1610年)從歐洲帶過來的。因為油畫是一種全新的繪畫藝術,跟國畫完全不同,以至於明朝上到皇族,下到百姓,人們都對油畫不認可。

陳丹青《姐妹》

油畫真正進入我國是在20世紀初期,是由徐悲鴻、劉海粟、潘玉良、李叔同、林風眠等一批留學西洋或東洋的學子帶進國內的。此時在西方,寫實主義繪畫已經發展到了頂峰,技法和風格非常成熟,由於大多數留學生在學習階段接觸的是寫實主義油畫,因此,油畫傳進我國,是以寫實主義風格為主流的。

冷軍《蒙娜麗莎》

到現在,油畫才在我國發展了100多年,在技法、理念、風格、意境等層面,都還處在探索階段,比起西方整整走過數百年,建立了完善的創作手法和理論體系,我國油畫的整體水平還比較落後,就如同小學生跟博士生的比較,差距非常大。

如果要說我國的寫實主義繪畫已經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絕對是不正確的。

李自健《鄉情悠悠》

雖然在這100多年中,我國誕生了徐悲鴻、劉海粟、常玉、潘玉良、董希文,一直到當代的陳逸飛、羅中立、李自健、陳丹青、冷軍、楊飛雲、蘇新、李壯平等具有代表性的油畫名家,他們幾乎都以寫實為主,留下了許多能代表時代的精品力作,但他們在油畫上的創作技法和藝術理念,都借鑑於西方油畫家,並不是自己獨創,因此,他們就談不上對油畫史做出貢獻,也談不上我國寫實繪畫走在了世界前列。


鴻鵠迎罡


油畫傳入中國後經歷了幾個關鍵點。第一個點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從前蘇聯請進了馬克西莫夫先生主辦了俗稱為馬訓班的油畫訓練班。新中國最早一批油畫工作者真切地體驗了貨真價實的油畫繪製技法。當然馬訓班的主導風格是被稱為俄羅斯印象畫風。但較之法國印象派更寫實一些,因為有列賓,蘇里柯夫等大師的深厚傳統。馬訓班顯著地提高了中國油畫的水平。所以當年馬訓班的學員之一靳尚誼先生認為自此中國油畫去了″土″氣。同時公派了一批油畫家到蘇聯去學習,這批學員中有名的有全山石,羅工柳等。所有這兩撥人成了新中國油畫的中堅人物。他們的作品與俄羅斯優秀的寫實畫風接軌,提高了新中國油畫的寫實水平。

第二個點是文革後期在北京的法國油畫展。國人感受到了油畫精緻的一面,薄畫法或透明畫法開始流行。又有法國專家到國內美院辦班,擴大了影響。王沂東等號稱新學院派的畫家應是其代表。這是中國寫實油畫的第二種風格。其間,有羅馬尼亞畫家在浙江美院傳授類似表現主義傾向的繪畫理念,也可歸為寫實的油畫,只是影響小一些。

現在的中國油畫主流畫風是寫實的,主流的代表性的畫家基本上是在這幾種風格上深化提高。

如果以西方油畫代表世界水平,其實經過現代和當代美術風潮的洗禮,西方現在已經找不到傳統的經典的具有廣泛代表性的寫實油畫家。若要硬性的比較,只有和當年俄國巡迴展覽畫派及法國庫爾貝及之前的浪漫主義和古典主義代表畫家水平作一比較。中國寫實油畫家中卓有成就者在造形,色彩,技法上巳經比扃他們,在構圖創作上要遜一些,在″油畫民族化″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

個人認為這就是中國油畫水平的現狀。


布衣苦旅


繪畫的歷史很長,比文字還早,中外都一樣,在原始繪畫上有驚人的相似,但隨著不同歷史文化背景,形成各自不同繪畫領域和藝術語言,形式雖不同,但沒有高低之分,要分高低,必須框架在統一繪畫理解的基礎上,但視覺藝術發展到今天,這種統一基本是不可能的,只好統一在繪畫工具上進行比較,比如油畫,國畫等。

油畫這一工具在寫實能力上肯定是優於國畫工具的,但中國古人真的不擅長寫實嗎?去看下秦始皇兵馬俑,雙林寺雕塑群,一點不亞於古希臘雕塑,唐宋時期的吳道子,張澤端,閆立本,王希孟,大都會博物館陳列的大型壁畫《藥師經變圖》,寫實能力都讓人歎為觀止,後來的明清開始文人畫的興盛,書上說直到清末民初,油畫才傳入中國(實際上明朝就有油畫傳入中國,陳丹青有專門講解過這一塊)。

寫實油畫在中國普及,主要是徐悲鴻等美術教育先驅在中國普及西方美術教育理念和模式,並推崇現實主義,說白了就是要寫實,反對吳冠中那種玩表現的,這裡的褒貶我就不評價了。

到了解放後,中國油畫基本以寫實為主,畫家和作品就不一一舉例了,其中有一位寫實畫家不得不提,而且褒貶不一,頗受爭議,可近些年大紅大火,此人就是冷軍。他的寫實即沒有中國畫的味道,也沒有繼承西方古典主義的傳統,也不同於上世紀美國興起的照相寫實主義。完全是自己一枝獨秀自創。當然現在國內外已有不少人也這樣玩,但這條極限寫實的路是由冷軍等一小部分人群艱難孤獨的走出來的,在這一點上,冷軍的能力就領先當代西方很多寫實油畫群體。當然,冷軍只是一個例子,還有很多當代寫實油畫家其作品已經走在國內外寫實繪畫前列。有很多人的不相信認為不可能無非就以下幾個原因:

1:民族自卑感和不自信

認為油畫的老祖宗是人家的,我們才發展百年,資歷尚淺,不敢與之並肩,人家文藝復興時期寫實能力就已經達到頂峰了,我們還是發展的幼兒期。

有這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其實我就想問一下,火藥的老祖宗也是我們中國的呀,可結果呢,美國的歷史才兩百年,可人家是世界老大,還有我們的兵馬俑等藝術奇蹟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了,西方文藝復興才距今五百年,那個時候正是我們的明朝時期,西方藝術發展史是明顯要比中國發展的緩慢的,文藝復興前的宗教壁畫是談不上寫實的,因為那時他們對人體的比例結構理解都還是不成熟的。

2:寫實繪畫已死,早被照相術取代

談到寫實繪畫,不得不談到文藝復興的那些巨匠,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當時的寫實繪畫很重要,它是宗教最有力的宣傳工具,還有美第奇家族的巨大讚助,讓當時的藝術空前繁榮。後來到了十九世紀發明了照相機,法國的古典主義大師安格爾曾放話要跟照相機一比高低,但有這樣豪言壯語的人不多,更多的是在開始理性的思考,甚至放棄了寫實方向,特別是印象派之後的後印象主義的影響,比如塞尚,現代主義之父。他打開了現代主義的大門,一切反傳統,無休止的創新的藝術時代開始了,繼而慢慢開始了後現代,直到現在的當代藝術,一步步走來,雖不是無根之水空穴來風,但到底孰對孰錯,可能還是需要交給時間去回答吧,我只想抓一個重點,就是如果只是因為照相術的產生,所以就可以否定寫實繪畫的存在,那就過於偏激和不懷好意了。美術從遠古時期發展到現在,每個時期都有它特定的實用功能,但發展但現在,這種實用功能基本消失殆盡了,不單是寫實繪畫,而是幾乎所有純藝術領域,都是如此,都是靠自圓其說來苟延喘喘,可美術是視覺藝術,主要是靠眼睛去看去感受,而不是靠說,那樣很容易演變成忽悠。所以,我更願意把寫實繪畫理解成是一種精神,比如奧林匹克精神,比如奧運會上大部分項目都不是人類的強項,但卻總是能感動和鼓舞無數人,這種精神,在寫實繪畫上能淋漓盡致的體現出來,因為寫實繪畫必須要有很強的技法要求和統一的標準,還有寫實繪畫必須要長年累月的強化訓練,而當代藝術,更多的是無窮盡的創新,輕視技術,這種創新最終會將藝術引向何方,其實很多人已經開始預見到了。

中國寫實油畫是否走在世界前列,我不好評價,但,如果現在中國寫實油畫真的已經走在世界前列,我一點都不驚訝和懷疑,因為,事實證明,我們確實有這個實力,原因就不詳細闡述了,就好比乒乓球是英國人發明的,可我們是最強的,足球源於中國,可……不說了,太多例子了,舉不勝舉











朱雲峰鋼筆畫


不是這樣理解,油畫是西方傳統優勢藝術項目,儘管今天西方主流藝術早已脫離了這一傳統,但西方的寫實繪畫依然保持了高水準,說中國領先毫無依據。值得一提的是,由於中國美術教育發展緩慢,思想保守,建國後又以寫實繪畫為主流教育,因此中國保留了很完整的寫實教育體系,同時也培養了一批批寫實繪畫人才,在寫實主義回潮的今天,這些藝術家也出現在世界的舞臺上,得到了世界的關注與承認。


真相很簡單


有點意思的問題,朋友們回答的觀點很多,可以理解,油畫進入中國近百年曆史中,中國繪畫者對研究、掌握的比較成熟,有些油畫早已超越很多國家、並將油畫加入了中國的很多元素,油畫寫實是油畫中的一重要部分,中國油畫寫實水平在近幾年進步很大,中國油畫在近幾年的進步不能說走在世界最前列,但也可以說在世界油畫水平的前列,原因很簡單,中國繪畫藝術發展非常全面,繪畫品種齊全。有些無知的所謂教授或大畫家說中國繪畫是幼兒,個人認為那就是瞎扯蛋!他們經常搬出梵高、畢加索等來吹噓的神乎其神,其實就挾洋自重而已。梵高、畢加索只是他們那個時代的產物、藝術的代表,而今天的油畫寫實梵高、畢加索都不可能比。時代不同了!😁客觀的看待繪畫藝術,正確的看待世界繪畫藝術發展是一個真真繪畫藝術家應該做的!今天的世界沒必要非要挾洋屁來抬高自己!😁

欣賞幾張最為罕見、


最珍貴的中國墨素描(中國水墨素描)吧😁 達芬奇望塵莫及,畢加索無法超越,



中國墨素描創始人


個人認為寫實油畫只是在國家內極少數能人的一個階段性的積累與呈現,大一點的範圍來講,還並沒有做到國外前列。在世界油畫歷史的洪流中,早在很久以前寫實油畫已經發展到了一個很了不起的程度,而並且在發展中不斷改進,像古典油畫中,有東歐的直接畫法,還有西歐的分層罩染法,以及魯本斯將其結合而產生的直接加罩染,使工序減少,效果更逼真,到了後面還有各國大師藉此而創造的新畫法,都將寫實畫法推向了極致。只能說世界那麼大,各國寫實油畫能排得上前列的,那些直接傳承大師繪畫技法的故鄉會更有利。對於國內寫實油畫是否已經排在世界前列,只能說個別能人能做到,多數來說還為時過早。


浮碌眾生


油畫從西方傳入中國已有100多年的歷史,首先進入的就是寫實油畫。艾軒在《美術大觀》2015年第2期中,將寫實油畫在中國的發展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法派”;第二階段是“蘇派”;第三階段是“當代派”,分別談了三個階段的發展情況。 第一階段,從1900年算起,當時留學法國和歐洲一些國家的中國習畫人帶回的,這是中國繪畫史上的一件大事,因為成規模地把西洋油畫引入中國耕植,本身就是一個歷史性的創舉,但是令人困惑的是,他們學了這麼些年,也在歐洲的博物館裡看到了那麼多古典大師的精品,可是我們從他們回國後的習作和創作中並沒有看到這些大師的影子,就別說倫勃朗、季拉斯開茲、安格爾、維米爾、庫爾貝、荷爾拜因了,就連離這些中國學子最近的法蘭西學院派的繪畫也沒有帶回來,比如巴斯蒂昂·勒帕熱和柯爾蒙。我猜想,彼時的歐洲,尤其是法國已然是各種前衛藝術的叢生之地了,認真學習古典主義的經典不時尚了,有被新潮藝術瞧不起的風險,於是只好雜七雜八起來,有表現主義的、立體派的、印象派的、抽象派的……混合了一傢伙。實際上,這第一波油畫潮帶回中國的已是五花八門了,雖然還是以寫實油畫為主體力量,畫家們回來之後,巴黎的藝術氛圍突然消失,博物館的榜樣也沒有了,本來其中一些人在歐洲時還能掄兩下洋色彩範兒的,因為沒有了環境支撐便退卻了靈光。加上國人的不理解,加上動盪不安,疊加的遷徙和戰亂,慢慢變異出來一批有中國色彩的“土油畫”。在這些作品中,你再也找不出來羅浮宮和奧賽博物館裡大師們的影子,人們有太多的疑問和遺憾。寫實油畫是歪歪栽栽地進來了,但是畢竟油畫首次進入中國,是那一代大師的偉大功績。 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國油畫向“一邊倒”的緣故,便鎖定了蘇聯,先是派留學生去蘇聯學習,又由蘇聯派來馬克西莫夫辦了“馬訓班”,引進了契斯恰科夫教學體系,“中國寫實油畫”又由“土油畫”慢慢變得洋氣起來,俄羅期巡迴畫派和蘇聯的油畫成為中國寫實油畫的主導力量,把這兒的“法派”和各種派別的油畫統統邊緣化了,形成“蘇派”的一統天下,以及中央美術學院佔統治地位的“學院派”。因為是國家行為,支持力度、目標性乃至後勤保障都遠超過“法派”,創造出一大批具有相當影響力的藝術作品。在造型能力上,在色彩的探索和掌握上,在主題性繪畫的創作上,比“法派”強大了很多,這是有目共睹的。雖然“蘇派”認真研究和學習了俄羅斯巡迴畫派的精神,但在他們需要進一步把學到的東西更好地發揮和派生出高超技巧的作品時,由於中蘇關係惡化,他們回來了,又不接博物館和列賓美術學院的地氣兒了,亂了套,沒有氣氛。一下子,30年過去了,我們沒有看到列賓、蘇里科夫、謝洛夫、克拉姆斯柯依、阿爾希波夫、涅斯且羅夫、列維坦這些俄國大師的經典在中國開花結果,甚至連蘇聯的約幹松、雅布尤斯卡婭、莫依申科、普託斯托夫這些人的東西也沒拿進來,這是一鍋夾生飯!但是,無論如何,“蘇派”在中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對寫實油畫的影響一直延續到今天。 改革開放的1980年,國門大開,第三代人走出來了,中國寫實油畫迎來了新的時期。“當代寫實油畫”誕生了,壓抑了許久的學習和創作熱情爆發出來,他們繼承了第一代、第二代先驅的探索精神,同時,衝破了各種束縛,向更寬廣的世界探尋新的繪畫可能,去巴黎,去紐約,去馬德里,去聖彼德堡,直接面對歐美大師的真跡。“當代寫實油畫”從80年代初開始到今天,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已經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參與人數之眾、技術含量之高已遠超過“法派”和“蘇派”,先後湧現出一大批才華橫溢的藝術家和一大批技藝高超的作品,真可謂“星光燦爛”。第三代油畫家的特點是風格多樣化,而不像“蘇派”時代統一和單調。除此之外,在技術含量方面,他們的造型能力更強,色彩更豐富、更個性化。尤其是在油畫的“深入”方面有了重大突破,這是最主要的、難度最大的一個檻兒。在此之前的“法派”“蘇派”都有不成文的一個所謂的“度”。突破這個度就說你畫“過了”,過頭了的意思。新時代的中國寫實油畫突破了這個門檻,出現了一大批令人震撼的傑作。 2004年,中國寫實畫派成立了,這是一支強悍的創作團隊,經過十年的創作探索舉辦展覽、出版各種畫冊和文獻,對中國寫實油畫的地位和對全國熱衷於寫實油畫的青年學子給予強有力的精神支撐,在中國寫實油畫的發展中有無可爭辯的歷史地位。 中國寫實油畫經過100年的奮鬥,從“法派”“蘇派”到“當代寫實油畫”,也就是三代畫家的共同努力,呈現出100年來最好的面貌。同時,橫向和世界上同時代的寫實油畫相比,也是進入最優秀的行列了。當然,這仍然是稚嫩的和有諸多缺陷的。也就是說,中國寫實油畫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我們樂見未來有繼往開來的第四、第五個浪潮把中國的寫實油畫推向更高的水平。


南京紋身達人


真正的大師永遠懷著一顆學徒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