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新疆和田玉的收藏黑話,這幾個小祕密其實和利益息息相關

有許多朋友都熱愛收藏,但是也有很多玉友其實搞不清到底什麼是收藏,大叔瀏覽了百科網站,發現收藏的定義是:“本義為收集保藏、保存的意思”,最早見於《禮記·月令》有云:“

﹝仲冬之月﹞是月也,農有不收藏積聚者,馬牛畜獸有放佚者,取之不詰。

細數新疆和田玉的收藏黑話,這幾個小秘密其實和利益息息相關

依據四季節氣,古人把一些有價值會用到的東西進行妥善的保管,所以首先要收好,其次要保存住,而今天的收藏,更多是一種對有長期增值資產的另類保存,玉石尤其是如此。

細數新疆和田玉的收藏黑話,這幾個小秘密其實和利益息息相關

收藏的人多了,自然生出許多小門道,既然稱之為門道,就有隱秘的信息差,所以和玉大叔就以收藏領域經常出現的一些比較經典的問題,來為大家解釋一下玉石收藏界的一些“黑話”,取材介是這些年愛藏玉的人士所發表言論的總結和個人觀點。

細數新疆和田玉的收藏黑話,這幾個小秘密其實和利益息息相關

一、俄籽也是籽料?

細數新疆和田玉的收藏黑話,這幾個小秘密其實和利益息息相關

說句實話,俄羅斯山料的質量真的不錯,為啥呢?俄料的產地有點類似於新疆山料,都在高海拔的深山老林,只不過人家俄料的出產地更加人跡罕至,主產地布里亞特共和國基本就是原始森林,路都沒有,所以質量好的原因還是因為挖的時間短;反觀新疆的玉石產地,且不說和田的籽料要靠天意,其他稍微好一些的山料產地像于田、且末這些地區有些老礦都挖了幾百年了,于田基本封礦絕產還能出什麼頂級貨呢?俄籽也是同樣的道理,其實俄籽的毛孔確實與新疆籽料很像,不過肉質做不了假,雖然白可“水滑”感強,油脂凝重感弱偏瓷感,塊頭大皮色也太濃厚,與新疆絕大部分籽料差別都是非常明顯的,我們業內最多認為這屬於山流水,所以俄籽並不能算籽料,不是水裡撈的玉石就都是籽料。

二、新疆羊脂迷局

細數新疆和田玉的收藏黑話,這幾個小秘密其實和利益息息相關

有許多業內人士其實比較反感前幾年把“羊脂”作為地方標準,因為這個詞很難界定,到底什麼顏色才是羊脂?對地道的新疆人來說,羊脂的顏色應該是油膩且微黃的,竊以為這個羊脂本應指的是“脂粉感”,可惜現在地方鑑定機構為了便於出證,基本都是以色度(對比礦物樣本色標)來定“羊脂玉”的,出“羊脂證書”已經成為了商家口頭禪,如此一來水透的青海料只要是個白玉都能說自己是羊脂,至於什麼油潤感反正沒有參照物,所以這幾年有許多本地同行約定俗成僅認同籽料有羊脂級別(糖羊脂玉除外),這種行業鄙視鏈想想也可以理解。

三、顏色之爭

細數新疆和田玉的收藏黑話,這幾個小秘密其實和利益息息相關

和田玉幾千年來都遵循“玉質為主、顏色為輔”的分級標準,近幾年隨著市場化的推進,像雞骨白、鴨蛋青、晴水色、藍調青海青、粉綠、雞油黃等各種顏色稱呼層出不窮,從商家的“顏色”稱呼你甚至都搞不清他說的到底是不是和田玉,顏色特殊不一定能代表玉質完美,比如說所謂的“雞骨白”其實是一種玉化不完全的和田玉白玉,介於半玉半石,只不過透閃石含量稍高些,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石性重”,你要是給客戶介紹這料子玉化不完全那肯定很難出手,換個名字“雞骨白”聽起來感覺還蠻高檔的,所以說準確瞭解和田玉的科學命名比顏色名稱如數家珍要重要的多。

細數新疆和田玉的收藏黑話,這幾個小秘密其實和利益息息相關

收藏黑話往往都是和利益相關的,無論是想要炫耀還是想要銷量都是帶有目的宣傳,和玉大叔身在行業中不能說這些說法別有用心,畢竟推高了整體玉石的價格,從營銷角度是有利的,不過用部分“術語”打信息差,迷惑不太懂行的玉友就大可不必,買賣不成仁義在,希望世界能充滿了真情!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