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欠世界一座“雙子塔”?(上)


武漢欠世界一座“雙子塔”?(上)


△兩江雙塔,是大武漢國際化的新名片。

武漢,有一個超級夢想。

到2020年,武漢的國際及地區客貨運航線數增加到70條,進出額總額達到2200億元,駐漢境外機構增加到30家,國際友好城市數量到30個,接待入境遊客人數增加到300萬人次,引進外籍外地院士總數達到60名等。

同時,武漢提出要著力建設成為中部國際交通樞紐、國際經貿合作高地、國際交往中心、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創新中心和國際人才匯聚高地。

位於中國“天元”的武漢,是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GDP常年中部第一,建設中的國家中心城市。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設計之都”,摩天大樓、軌道橋樑、文創產業令人矚目。 

當前,武漢正搶抓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機遇,要推動武漢的城市人口從1000萬向2000萬跨越、要推動GDP從1萬億向2萬億跨越、要推動武漢從中部中心城市向國家中心城市和世界亮點城市跨越。

兩個月後,世界軍人運動會將在武漢舉行,將有 100 多個國家的軍人代表團和數十位國家元首到漢參會。

包括此前的“漢馬”、健博會、世界郵展等盛會,都在武漢舉行。武漢正成為全球重大賽事重大活動的“主場”。

世界的武漢,給遠道而來的客人,留下什麼印象?大美東湖、長江大橋、黃鶴樓,還有哪裡最能代表武漢?

兩江交匯之地,長江文明之心。

長江、漢水在這裡,呈人字形交匯,成為武漢獨特的風景線。長江渾濁呈土黃色,漢江清澈呈碧綠色,兩江交匯時現“清濁交融”奇觀。

武漢欠世界一座“雙子塔”?(上)


△“清濁交融”的世界奇觀

這裡是武漢的心臟。

在此黃金地段,為什麼沒有代表國際化武漢的地標名片?

01

武漢,先有漢陽、武昌,最後有漢口。

很久以前,漢江同長江、淮河、黃河相提並論,稱之為“江淮河漢”。

《詩經》曰:“江漢浮浮……江漢湯湯……”足可見漢江與長江並稱之時的盛大與浩蕩。

漢水改道至此後,出現了漢口。上至宗關,下至黃浦路,南是沿江(河)大道,北是中山大道。

武漢欠世界一座“雙子塔”?(上)


△漢水出口處,稱為漢口

漢口鎮與景德鎮、佛山鎮、朱仙鎮等,並稱四大名鎮。清末明初,漢正街,被譽為“天下第一街”,是漢口之正街,是漢口內環的起點。

放眼國內,兩江(河)交匯的城市有上海、重慶、南京、岳陽、杭州、合肥、涪陵等。但這些城市都是偏重一岸建城。

唯有武漢,是兩岸並駕齊驅。不過歷史上,有大漢口與大上海之說,可以看出漢口的江湖地位。

武漢欠世界一座“雙子塔”?(上)


△武漢的未來


如今,兩江交匯之處,被譽為“漢口之根、武漢之心、世界之窗”。

這裡是武漢對接世界的“第一眼”。未來的漢口內環濱江之於武漢,好比陸家嘴之於上海,中環之於香港,曼哈頓之於紐約。

未來,世界瞭解武漢,首先打開這扇窗。

02

在“世界之窗”,武漢設計怎樣一個超高層建築,能匹配其氣質?

在超高層地標建築之中,雙子塔是一座城市經濟水平的直觀展現。

它們是經濟發展的必然,也是發展經濟的必然。雙子塔所在之地,一定是城市中心。

對比世界,紐約的雙子塔、迪拜馬奎斯JW萬豪酒店、吉隆坡雙子塔等,皆是城市的耀眼名片。

武漢欠世界一座“雙子塔”?(上)

△吉隆坡雙子塔

比如,吉隆坡雙子塔為馬來西亞石油公司的辦公大樓,也是遊客必到的吉隆坡的標誌性城市景點。站在樓頂,從雲端鳥瞰吉隆坡,整個城市美景盡收眼底。

最近幾年,武漢的天際線不斷被刷新。

大都市、國際化的武漢,唯獨還欠世界一座“雙子塔”,在武漢之心的位置,體現成雙成對與平衡之道的中國觀。

武漢欠世界一座“雙子塔”?(上)


△綠地漢正中心遠觀效果圖

在兩江交匯之處,建有龍王廟,祈求平安,如今是漢口防洪的關鍵。在龍王廟旁,一塔恐難鎮住兩條“巨龍”。

這項艱鉅的任務,也只能有“超高層專業戶”綠地集團完成。在世界500強排名中,綠地集團位列2019年的202位,較2018年上升50位。

建造雙子塔,綠地早有成功範本。南昌綠地中心雙子塔,高度303米,為中國中部最高“雙子塔”;鄭州綠地中心雙子塔,高度285米,超過“鄭州大玉米”——鄭州會展中心,是河南目前最高的建築物。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