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鄒魯”——金華市

金華建制已有2200多年。古屬越國地,秦入會稽郡。金華古稱婺州,因其“地處金星與婺女兩星爭華之處”得名,自三國吳元寶鼎元年(266)始設東陽郡建置以來,具有1800多年的歷史和燦爛文化。歷名金華、婺州,或設郡、州、路、府,或設道、區、專區和地區。1949年5月7日金華解放,設立浙江省第八行政區――金華專區,轄2市9縣。1955年3月,衢州專區撤銷併入。1985年5月,國務院批准撤銷金華地區,分設金華、衢州兩市,實行市轄縣體制。並於金華城區設立婺城區,郊區設立金華縣,同時撤銷蘭溪縣,設立蘭溪市(縣級)。1988年5月,撤銷義烏縣設立義烏市(縣級),撤銷東陽縣設立東陽市(縣級)。1992年10月,撤銷永康縣設立永康市(縣級)。2000年12月,撤銷金華縣,設立金華市金東區。

金華昔稱“百工之鄉”。早在新石器時代,境內已有陶器生產。唐、宋漸趨發達的陶瓷、絲織、印刷、棉紡、鐵器、造紙、五金、鑄造等業,至明、清發展成為多種手工業工場。金、石、泥、木、竹、棕、織、釀,百工爭巧;瓷、陶、紙、油、布、綢、糖、酒,萬商雲集;為近代工商業的興起奠定基礎。

金華史稱“小鄒魯”,素有“歷史文化之邦、名人薈萃之地、文風鼎盛之城、山清水秀之鄉”的美譽。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後學得先賢之風範,世代相傳而名人輩出。有文壇巨匠、丹青大師、愛國志士、民族英雄、專家學者。如:“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五代詩僧、書畫家貫休,宋代抗金名將宗澤,南宋“浙東學派”的代表人物呂祖謙、陳亮,金元四大名醫之一的朱丹溪,明朝“開國文臣之首”宋濂,明清之際東渡扶桑傳經授藝、被日本尊為“篆刻之開祖”的東皋心越禪師,清初戲劇家、人稱中國莎士比亞的李漁。近現代,有國畫大師黃賓虹、張書旗、吳茀之、張振鐸,新聞學家、一代報人邵飄萍,史學家、教育家何炳松,現代思想家、文學家陳望道,文壇理論家馮雪峰,歷史學家吳晗,著名詩人潘漠華、艾青,音樂家施光南,當代攝影大師郎靜山,傑出科學家嚴濟慈、蔡希陶等。他們的功績、成就,彪炳於史,為後人留下了一份寶貴的財富。

江南“小鄒魯”——金華市

江南“小鄒魯”——金華市

江南“小鄒魯”——金華市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