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器官移植面前,人未必比豬高貴

救治器官衰竭的病人時,最理想的方法是

“再生醫學”“人工臟器”。雖然科學家已經研發出了人工腎臟、人工胰腺等人工臟器,但距離普及還需要一段時間。所以,許多器官衰竭患者還是要依靠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捐助者短缺,科學家們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世界各國開始發展活體移植技術

在器官移植面前,人未必比豬高貴

專門為人類提供移植器官的“器官牧場”,全場最佳竟是它!

但是,活體移植對捐贈者而言有著很大風險,於是科學家們把目光轉移到其他物種身上,異種移植研究開始蓬勃發展。十幾年前,日本科學家為了解決供體短缺的問題,提議我們人類應該建立一個“器官牧場”,把豬、羊、猴子、等動物作為“捐贈者”,專門用來做器官和細胞移植實驗。

理論上,猴子、猩猩等等靈長類動物和人類身體結構相似,移植效果會更理想。但是,科學家在多年實驗中驚訝地發現,異種移植成功率最高的,竟然是豬!

在器官移植面前,人未必比豬高貴

豬的器官大小、增殖能力與人類相近,和人類器官具有高度的解剖相似性。現在進行的大多數異種移植研究,都假定豬是供體。

異種移植困難重重,科學家從基因層面解決“排異性”難題

大家都知道,器官移植最大的難關是排異性。人給人移植都會有嚴重的排異反應,何況豬給人移植呢?想把動物器官為我們人類所用,需要清除更大的障礙。

那麼,豬的器官移植難點在哪裡呢?聽我細細講來。

在器官移植面前,人未必比豬高貴

動物細胞表面膜的主要成分是糖鏈,在細胞的不同成熟階段有不同的的糖鏈。 許多哺乳動物在細胞表面有一種叫做galactose-α1,3-galactose(Gal)的糖鏈抗原。人類沒有這種抗原,但是有針對Gal抗原的抗體。

當豬的器官或細胞進入人體內時,人類血液中的抗Gal抗體與豬血管內皮細胞表面的Gal抗原結合時,補體被激活,立即發生“超急性排斥”,豬的移植器官遭到人體免疫系統攻擊,手術失敗。

在器官移植面前,人未必比豬高貴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聰明的科學家敲除了Gal的表達基因,製造出一種“在細胞表面不表達Gal”的“移植專用豬”,異種移植研究終於突破瓶頸。不過,隨著各種新抗體的發現,科學家掌握了各種複雜的基因操作,目的是製造出完美的“終極轉基因移植專用豬”

將細胞包裹在膠囊內,巧妙繞過“抗體”

不過,有一家新西蘭公司機智地繞過了“抗體”這個難關。這家公司將豬的胰島細胞包裹在了一個不通過天然抗體的膠囊中,並移植給24名I型糖尿病患者中,效果非常好。

在日本,科學家成功將豬胰島移植到I型糖尿病患者體內。 因為豬胰島分泌的胰島素結構與人類胰島素分子非常相似,所以效果完全可以得到保障。

在器官移植面前,人未必比豬高貴

胰島素類似物

以前,人們一直擔心豬的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對人類會有影響。但近幾年的科研成果告訴我們,這種病毒其實很安全,異種移植正在迅速成為現實。 目前,科學家正在大量進行異種移植的臨床試驗,相信越來越多的生命會因此得到拯救。

“我不想變得'不人不豬’!”——比技術問題更難解決的,是倫理問題

其實,異種移植除了面臨著技術問題,還有倫理問題。

許多痊癒的患者對“供體豬”是心存感激的:“多虧豬把它的器官捐給了我,我才活了下來,我很感謝它。”

在器官移植面前,人未必比豬高貴

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對“異種移植”有心理障礙,好像接受了豬的器官就變得“不人不豬”了。

這麼一想,我們人類真的過分——

吃著豬豬的肉,啃著豬豬的骨頭,用著豬豬的器官,還要罵豬豬又懶又胖,極盡各種嘲諷之辭,豬豬心裡都要委屈死了好麼!

在器官移植面前,人未必比豬高貴

其實,隨著人類文明的崛起,人類長期壓制其他物種,許多動物更像是工具,它們的存在只是為了服務人類,還被分為不同“工種”——奶牛的任務是產奶,肉牛的任務是產肉。而“器官牧場”的動物,不過是另一個“工種”,他們的職責就是給人類提供需要更換的“零部件”,與產肉產奶的同類相比甚至算是“高級工種”。這種說法可能有些殘忍,但這是很多人眼中的事實。

在器官移植面前,人未必比豬高貴

而且,拋開社會角色物種價值不談,單從器官移植這一醫學角度來看,好用的供體就是有價值的供體。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人體”未必比“豬體”高貴。

有趣的醫療話題、醫療故事,前沿醫療資訊,最新研究成果~喜歡就點擊關注吧~~

在器官移植面前,人未必比豬高貴

精彩繼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