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公務員需要多努力?

天尚君


按照以下邏輯解答,希望給各位網友有所參考,謝謝!

1:考上公務員的難度有多高?

2:考上公務員需要什麼樣的實力?

3:考上公務員需要多努力?

公務員只是大學生畢業後的多種選擇之一,但是這麼多年來就業形勢一直沒有很好,導致「公考熱」持續不退。知乎上就有很多吐槽職場上「坑」的問題,幾乎每天熱榜上都有和職場矛盾、老闆坑員工、不遵守《勞動合同法》等方面的內容,這也從側面反映了為什麼公考能這麼受歡迎。

一:考上公務員的難度有多高?

言歸正傳。從廣義來說,考上公務員的難度並不高。每年的國考都有一些冷門且競爭不激烈的專業,例如西部某不發達地區的地震局、中部某山區的氣象局,可能競爭比例連1:3都達不到,這種職位只要符合報考條件,稍微學一學,讓自己的分數過關就OK了,幾乎不需要什麼努力。

有的小夥伴可能會說,學地質和氣象專業的人本來就很少,這些專業沒有代表性。不過還有一類專業,需要努力程度也沒有那麼強。每年的省考(聯考),都有一些鄉鎮的崗位。有的崗位是「三不限」,有的崗位很多專業都可以報。

有心關注這種消息的小夥伴可以發現,很多鄉鎮的公務員,報考人數同樣是很少的,越是偏遠、艱苦、基層的崗位,競爭越不激烈,甚至有的崗位即使放開「三不限」仍然幾乎沒人報名,最後被迫取消招錄的也並不少見。如果要考上這種職位,需要很多的努力嗎?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有非常熱門的職位,例如國考中央部委職位,即使要求非常嚴格(研究生+黨員+學生幹部),也經常出現千里挑一甚至萬里挑一的競爭場景。說實話,有資格報考這種職位的學生往往已經走在人生贏家的道路上了,但即使是他們,淘汰率也能達到99.9%以上;最後成功者的經歷,恐怕用「努力」二字已經不足以描述了。

從剛才舉的例子可以看出,考上公務員需要努力的程度,和該崗位特性(崗位級別、交通位置、工作環境、當地經濟等)密切相關,崗位越好,競爭就相對越激烈。為方便理解,可以在「偏遠鄉鎮山區不被重視的職位」和「國考中央熱門部委職位」之間取一箇中值,將該崗位視作「普通城市城郊不太發達也不算偏僻地區的一個普通職位」,報考招錄比就按100:1算,來分析最後上岸者的努力程度。

設一個最簡單的模型,即某公務員職位招1人,共有100人報考。如果某考生想要上岸,那麼他面對的競爭對手其實不是另外99人,因為:

①有的考生雖然報名了,但是最終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去參加;

②有的考生完全或幾乎沒做過任何備考工作,甚至在上考場後才知道題型;

③有的考生同時把大量精力投入在考研、求職、出國等選擇中,放在公務員考試中的比例很小;

④有的考生自身實力有限,水平達不到上岸的要求;

⑤考場上部分考生髮揮不好。

上述5個因素能夠排除大部分考生,尤其是因素②③兩條結合,就能排除約一半考生。

有的小夥伴們可能會有疑問:聽說很多人是「裸考上岸」的呀?這個問題很好回答,因為「裸考上岸」才有話題性,才會廣為流傳。

就算有人能夠「裸考上岸」,那這位大神憑藉自身能力去考研、求職、出國照樣能成功,只是因為Ta選擇了公考,所以在學校公考的圈子裡才更有知名度。如果Ta裸考考研還成功考入名校(當然這就有點誇張了),那這更有傳奇性,但不關注考研的小夥伴們可能不知道罷了。

綜上所述,可以認為這5個因素一共排除了70人,也就是說100人中有30人是「有實力」的考生,這些考生綜合素質強、備考認真、發揮正常。那麼,在此基礎上,又有一小部分是公考中的精英,Ta們能夠合理規劃時間,做題效率和正確率足夠高,能夠拿下足夠多的分數,擁有衝擊面試的實力。可以認為該部分考生佔「有實力」考生的1/3,即10人。

也就是說,這名考生想要上岸,第一步是進入面試;而他進入面試的對手不是99人,而是9人——如果他認為自己具有進入面試實力的話。考生要做的,就是在9個人中大約打敗7個人以上,最好是9個人全部打敗,進入面試線。

二:考上公務員需要什麼樣的實力?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發現,不談最後能不能考上,單說普通職位晉級面試水平的考生,都一定在公考前就經過了反覆地磨練,早就能夠控制好前面4個板塊的做題時間,不會出現做不完資料分析的情況。

也就是說,這個群體之內的水平差距,只在毫釐之間,他們內部比拼的,就是誰簡單題做的更快,從而留出時間在較困難的題目上獲得更多分數。隨便複習兩三天就考上的想法恐怕不太現實,指望和自己同職位的競爭者水平都很菜也有點天真;如果死記硬背,跟著公考培訓機構填鴨式地學習,同樣很可能勞而無功。

想要考上1:100報考招錄比及難度更高職位的考生,必須要做到「簡單題做得快、困難題多搶分」。

這句話很好理解。首先分析「簡單題做得快」:

如果考生互相之間實力差不多,結果有個考生因為時間沒有規劃好,導致資料分析需要蒙10個題,那麼這個考生毫無疑問會被淘汰,原因很簡單:資料分析類的題目基本沒什麼難度,只要時間足夠,每個人都能把正確率提高到100%。

如果有超過3個優秀考生能留出時間去做資料分析,使得正確率達到85%,而該考生只能達到25%(純蒙的正確率),那麼相當於從這一板塊就直接拉低了6分。在公考前幾名之間動輒差零點幾分的微小差距下,6分就是個天塹,想要在其他板塊找回來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該考生幾乎沒有任何機會進入面試。

——所以說,「簡單題做不快」=進不了面試

再分析「困難題多搶分」:

如果某考生非常優秀,和前9名的考生處於同一水平,並且所有人做困難題的水平也完全一樣,做不出正確率很低的個別題。假設這個10個人每套卷子總共都是有10個難題做不出來,然後該考生全蒙B,其他考生有的全蒙A、C、D,有的亂蒙,那最後該考生分最高的概率,只有1/10,因為在純蒙的狀態下,指望好運都落在自己身上,那是不現實的。

——所以說,「困難題不搶分」=把命運交給別人和老天爺

綜上所述,考上公務員需要至少達到「簡單題做得快、困難題多搶分」的實力。達到這一實力,就達到在普通職位爭奪面試資格的門檻了;達不到的話,那隻能次次陪跑,或者次次祈禱和自己競爭的都是菜鳥了。

可能有小夥伴會說,我花了好幾千甚至上萬塊錢,跟著XX公考的XXXX老師學了XXXX法,用幾個月的時間學透了,怎麼還上不了岸?這種問題不要先急著找答案,先問問自己的內心,現在能達到「簡單題做得快、困難題多搶分」的水平嗎?如果達不到,那這些錢和精力,就相當於浪費了。公考不是比誰花的錢多、學習的時間長,學不到有價值的東西,上面的投入都是沒有意義的。

三:考上公務員需要多努力?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位於公考頂端的這部分考生,解簡單題的能力都是非常強的,解難題的能力也不弱。

高分考生和低分考生的最大特點,就是解簡單題的實力。60%正確率的題能被高分考生做到80%,70%正確率的題能被高分考生做到95%。而高分考生內部呢?就要用難題來一決高下了。

根據行測「正確率越低、分數越高」的評分標準,難題抱團的「數量關係」「圖形推理」「邏輯判斷」等板塊的難題,以及申論的「大作文」,成為了高分考生決勝的最佳戰場(申論大作文想要寫比較高的分很容易,寫出高分很難,大家可以問問身邊公考的小夥伴就知道了)。

以2018國考行測省級卷為例,該卷15道「數量關係」題,有14道題的正確率不到60%,甚至還有多道正確率在30%以下的超級難題。可以想見,這是高分考生廝殺最慘烈的地方,這裡每一題的得失,都關乎著這些人誰能最終進入面試,誰能在面試中獲得一個較好的位置。畢竟,筆試高分的考生,大部分面試實力也不俗。

因此,想要考上公務員,首先要確定好努力的方向,就是吃透真題、研究難題。只要能夠努力到將較簡單的題目做的夠快,就能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只要能夠努力到在難題中儘量搶分,就擁有了衝擊普通職位面試的實力。至於花多少錢、時間多長、刷多少題、學多麼累,甚至不眠不休手上起繭子臉上長疙瘩……這些都是表面現象,都沒有定值。

關於「考上公務員需要多努力」這個問題,只需要記住一句話就夠了:

能夠真正掌握知識,學到心裡,這才是正確的努力角度,才能對得起自己的付出。


上海居住證積分小知識


不是你說的那樣。考公務員有一部分是運氣,不是你努力了就能考上。我的孩子是理科研究生,整天忙於實驗,論文,沒有複習時間,根本就不想考公務員,當時都說公務員不好考,我動用了說客才勉強同意報名了,一直以為沒有可能考上,只是試一試的心裡,也是為了應付我們,自己說在臨近考試前兩天才問同學咋考,考啥。就這樣走進了考場,考試結束後問她咋樣,她是不是很難,就是題量太大,我是都看一遍,會的都答了,考場多少都沒看完試卷,考試就這樣過去了,也沒放在心上。春節前發表成績的時候,我們問她咋樣,她說考號都不知道了,考不上,我說那也得看看多少分啊,後來她查了高興地告訴我們,複試入圍了,這樣才開始考公務員的一些準備。後來我們才知道報名的3000人,錄取3人,競爭激烈的不得了啊,進入複試壓力更大,因為筆試認為自己沒有希望,沒有壓力。複試是1比3,這時候壓力倒大,還不想放棄。最後一關一關的過,關關有淘汰的,所以她算幸運的,闖到最後,如願以償。所以我說不是努力就一定能考上,真是有運氣存在的。


用戶9777981651913


說一說我的感受吧,我是經過三次公務員考試以後才上岸的。

大四那一年,我準備考公務員。別的同學都在準備考研究生或者找工作,而我卻一心一意的想考公務員。大四前半年,我買了很多專題類型的公務員考試書。每天,我都掙扎著去做題,總以為用題海戰術。就可以考得一個好成績。大四的四月份,我參加了省級聯考。我滿懷希望的以為我能一次性考上,但是事實是殘酷的,我落榜了。六月份兒,我畢業了,卷著鋪蓋,我回到了家裡。我迷茫我不知道以後的路該怎麼走,也許我只能繼續考公務員。於是,我每天待在家裡,沒有去找工作。我一心一意地又準備了一年。第二年,我用我打工和賣駕照僅有的幾百塊錢參加了公務員考試。讓我心痛的是我再一次,連面試的資格都沒有。我心慌了,整整兩年的努力,終究還是沒有換成正果。以後的路我該怎麼走?繼續待業複習,還是先就業再擇業。由於家庭緣故,我選擇了先就業再擇業。

五月份的時候我就業了。我被招到一個化工廠做臨時工,每月的工資大概就是3000左右。一天八小時,三天一倒班,早中晚三天一換。每天干著同樣的工作,看著流水線上一袋一袋的pvc從我的面前劃過。我迷茫著,難道我讀了將近20年的書,最後還是看著流水線,做著一些毫無技術含量的工作。難道我,以後只能做一個臨時工?我的路在哪裡?我該怎麼走?多半年以後,我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我不能這樣毫無目的混日子。不能一步一步的變老。我應該做點什麼。於是,從十月份兒的時候。我開始了第三次的公務員考試。這一次。我改變策略。我從,題海戰術轉換倒提醒總結。用了將近三個月的時間。我做了將近15套試卷。我把每一種類型,提醒都用筆記本摘錄了下來。過完年後。我開始了真實的學習,一直以來我都是邊工作邊複習。每天我待在廠區的空房子裡一個人在那裡不停的做題總結。付出總是有回報的。第三次的公務員考試很幸運。我進入了面試,但是因為我的,普通話不怎麼樣人。臉皮比較薄。面試成績打的不是很好。於是我被利息了。我很痛苦,我努力了這麼久,我付出了這麼多。最終還是沒有考上,我心灰意冷。每天還是坐著臨時工。每天還是看著pvc一代一代的從自己的面前劃過。十月份的時候。我看到了關於公務員補錄的情況。我很開心因為這一次補錄我有三個崗位可以選擇。一個崗位是屬於關中地區黨委另倆個都是屬於陝南地區。這三個高位兒。都是鄉鎮公務員。唯一不同的是,第一個崗位是屬於關中地帶靠近西安。第二個崗位。是一個比較有名的大一點兒的鄉鎮。第三個崗位是一個偏遠的。小城鎮。面對三種選擇,我該怎麼選?最終我經過反覆的思考。我選擇了最後一個崗位。也就是。對邊遠。最小的競爭,最小的那個崗位。這一次我認認真真的準備了面試。也許。是上天對我的眷顧。我終於考上了公務員。我很開心。12月29號,我接到了人社局的電話。當時。公務員還是有人社局負責的。12月29號晚上,我帶著行李,離別了家裡。坐了一晚上的火車。來到了1000km以外的,小城鎮報道。這也是。第二天。也就是下個月30號。我。正式成為一名公務員。這一次我信心更足。一開始我特別勤快。我努力地工作。我不停地學習。半年後。迎來了脫貧攻堅。最忙的時候。兩年期間。我考上了非全日制研究生,也貸款買了屬於自己的一套房子。經過這麼多年的努力,我每年,回兩次家,一次是國慶,一次是春節。每次離別都是倆人四目淚。我不敢回家。因為我怕離別。現在兩年半過去了。從來沒有後悔過,自己選擇的路,自己得走。至少現在的處境要比當年處於待業和企業臨時工的時候要強得多。我依然要堅持地走下去。





公文寫作素材庫


考上公務員需要多努力這個問題確實不能一概而論。在當前公務員考試熱持續升溫狀態下,對於有的人來說,本想著去陪考公務員,沒有專門去準備,一次考試就上岸了,然而那專門去準備考試的卻沒有考上,這種情況比比皆是。因為我本人先後參加過六次公務員考試(兩次國考+四次省考),身邊也碰到過太多努力的人,然而他們卻一年年參考,一年年失望。我自己是第六次公考上岸省直單位公務員的,雖說有些僥倖,但確實也離不開個人準備。現在說說個人考試經歷。

2014年大四在校期間,本人一心備考國考,那個時候確實發揮出了高考前的那種拼勁,每天給自己制定了任務,每天看書做題時間超過12個小時,可以說臨到考試前,自我感覺良好。考試成績出來後距離入圍面試差幾分,那時也覺得報考崗位太高了,相對於所得分數,還是對自己信心滿滿。過了段時間恢復狀態,再一次備戰省考,也連續著備戰國考時的拼勁在準備著,報考的崗位是市轄區單位。考試成績出來後,這次僅差2分入圍面試。而身邊一個參考的同學,因為報考崗位好,分數比我低。入圍了面試,後面成功一次性上岸。這下對我打擊就很大了。後面,參加了三支一扶和大學生村官考試,雙雙入圍,最後選擇了三支一扶。那時想的簡單,三支一扶兩年服務期滿就可以再考。服務器內,兩年除了一年國考缺席外,其餘公務員考試都會去參加,也未上岸。工作期間,一直從事機關公文寫作以及辦公室工作。工作三年後,以“四類人員”服務期滿的特定崗位報考省直單位,也沒多少準備,考前隨便看了看以前的筆記,沒想到招一個人的以第二名成績成功入圍面試,後參加面試培訓班,成功突圍上岸。

寫了這麼多,不是想說明我備考公務員有多麼努力,可能前面兩次備考說得上認真,但是後面幾次都是很隨意,因為當時三支一扶服務期滿轉正定在了縣裡,做的工作也比較喜歡,單位領導比較賞識,又離家近,考試的動力不大,一心放在了工作上,說有多努力肯定沒有。我只是以我的備考經歷和對我接觸過的已經上岸的公考人的瞭解來說明,公務員考試要上岸,真的要隨緣,強求不得,隨緣有兩個,一個是試卷對於你的難易程度,第二個是你報考崗位對手的強弱。除此之外,諸如你每次考試分數高低,你的分數在這次考試的排名等都是浮雲。比如,如果你報考的崗位130進面試,你考了129就進不了面,而可能有的崗位120就已經第一名超過第二年好多分,守擂不成問題。

想到啥說啥,寫的比較雜,主要是因為人老了,懶得組織語言。以上純屬個人觀點。


公考知心人


12年畢業。12年秋季考上。答題一波。

由於大學混過去,大四的時候(2011年9月)也不指望寫簡歷找到工作,無意間看到同學買考公務員的書籍,蠻去了解下就也去準備了。

開始階段,花了兩三個月時間把華圖的那三本書完完整整的看完了一遍,確實記不下來的就跳過了。

中間階段,花了兩個月時間去同學那邊把行測專項教程幾本題目做了一遍。

尾巴階段,行測:第一天做題,第二天對答案,第三天分析下做的最差的那塊,百度下技巧,第四天認真的惡補下做的最差的那一塊。就這樣循環到考試。申論:時不時背一下答案,看一些技巧、套路。

2012年春季,考省會300多人一個鄉鎮,申論考試時候監考老師時間報錯,急忙忙做完,申論72左右,行測75左右,第七名。2012年秋季,考老家鄉鎮90幾個人崗位,第一名,兩科都是75左右。

整個過程並沒有很緊張的時間安排,順其自然,做題目也屬於很放鬆狀態。

總之多看看別人的備考經驗或許比埋在題海里面更有效。


歐耶斯


感謝您的提問,我來回答:

公務員考試確實很難,但有時也是“會者不難,難者不會”,能考上公務員除了實力,不可否認還有運氣。

一、確實難


大家都知道,現在每次公務員考試,報名錄用人數比例動輒上百:1,更有甚者能達到幾千:1。如2019年國考廣東省惠州市氣象局的科員,競爭比達到了4040:1。公務員上岸真是千里挑一,你說難不難。

二、憑實力


公務員考試不可否認有很多湊熱鬧的,每年考試都有20%以上的報考著在筆試開始時選擇棄考,就是因為他沒有準備,自信心不足。現在的公務員考試不像十幾年前了,裸考很難逆襲了。很多考生通過刻苦的學習,公考實力可見一斑。所以,不管幾千:1,只要你足夠有實力,上岸的還是你。

三、憑運氣


有句話說得好,成功人士需要“99%的努力+1%的運氣”。公務員考試有時真的需要運氣,運氣好的可能考題很適合自己,答起來又快有準、報的崗位很好別人以為競爭激烈沒敢報產生了爆冷……運氣不好的可能會遇到考題全是自己的弱項,報的崗位高手雲集競爭慘烈……

總之,公務員考試確實很難,能考上公務員除了絕對的實力外,有時運氣還能起決定作用。希望您是個實力+運氣的幸運者。

希望能滿意我的回答,我是公考諸葛,隨時分享公務員方面的最新知識和感悟,歡迎關注。


公考諸葛


我希望我能以一個過來人的姿態幫助更多公考之路上的奮戰者。至今仍然記得自己當初備戰公考時,偶遇一個剛上岸的好心前輩,把自己的公考經驗和資料傾囊相授,我向他表示衷心的感謝,並問他:“為什麼這麼熱心?”他說:“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因為自己這一路走來太辛苦,歷經九次大小磨難終於上岸,所以不希望學弟學妹像我這麼辛苦。”希望我的這篇文章能給在公考急流中奮勇前行的您些許的幫助。

從結果上看:只要堅定目標,持之以恆,最終都能考上。這裡的堅定目標,是說要將考公作為終極職業目標;持之以恆,是指每週甚至每天拿出固定時間學習。不要將考公作為接盤選擇。三心二意,心猿意馬,會一事無成。身邊人多則五年,少則一年,認真對待考公的,最終都順利上岸,無一例外。


從過程上看:學習行測時,大家交流開來,都說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刷題。嚴格按照考試時間,每週固定時間按套刷題。歷年真題必須滾瓜爛熟,模擬題要認真對待,對於自己不精的題型要專項訓練,最重要的是對待錯題要如掌上明珠,逐一克服,消化吸收。勤於琢磨套路,善於發現方法。很多題主問,考試時間內行測做不完,某某題型難,哪些題型需要放棄等等。我的觀點是,刷題百套,吃透錯題,摸清套路,則不會出現時間不夠用的問題,也不需要放棄任何題型!行測就是刷題,悶頭看輔導書是浪費時間!


對於申論,沒有什麼巧辦法,就是按照考試時間硬著頭皮寫(憋),寫完之後對比參考答案,看看思路上、結構上以及文筆上的差距。當你寫到第十篇、第二十篇、第一百篇時,回過頭看將會有自己獨到的心得。


教學課堂


如果你想成為與眾不同的人,你就要去承受別人所不能承受的辛苦,你就要去承擔別人所不能承受的委屈,只有你付出了別人不能付出的努力,只有你承受別人承受不了的一切,未來的你才會有資格去享受別人沒有資格享受的東西.

來自上岸考生分享:

我畢業五年,經歷失業、失戀、四次公務員考試屢屢慘敗。從焦慮、彷徨、害怕、失望慢慢變的坦然從容,直到17年的八月份,看到了市人社局的擬錄公務員公示。

我才知道,我終於上岸了。

有太多的話想說,卻不知道要從何說起,在考上的那一天晚上我覺得我一定要寫一篇自己考試的經歷,讓大家從我的彎路中找到有用的經驗,或者從我之前的絕望心情中找到希望。

我是生物醫藥專業畢業,作為這個專業的我來說,工作並不好找,所以我在某個和醫藥相關的公司做了三年的銷售,工作辛苦不說,每天接待各種各樣的客戶,熬夜加班無雙休簡直成了常事,我的內分泌開始出現嚴重問題,那個時候我就感覺,不行!我一定要改變這樣的情況!

當時我做了一個很冒險的決定,我開始離職考公務員,離職的時候也沒想那麼多,本來只是想換個輕鬆的一點的工作,正好離職的時候快省考了,我就想,要是能考個公務員,該多好啊。

但第一次考試自己在家看了一個月的書,屬於臨陣磨槍,效果並不好,畢竟很久沒接觸書本了,最後剛剛考到90分,當然這個成績離上岸還很遠。

這次考試後,我下了個決定,我要堅持考下去,但由於經濟的問題,無法支撐我不工作考公,我在成績出來後,找了個相對輕鬆的行政工作,雖然工資低,但可以有時間看書複習。

第二年我參加了國考和省考,成績開始慢慢可以達到110分了,但是行測的分數一直停留在50多,從來沒上去過。

每次成績出來我都很焦慮,我覺得自己的人生過得太失敗了,看著同畢業的買了房子車子,事業一步步做起來,我忽然找不到方向了。

當時看到一句話很觸動:你要記得,你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你的人生,自己想要的,自己爭取,機會要自己把握。

最終我又重複了之前的經歷,最後還是離職了,但此時我已經畢業五年了,這個時候沒有工作在我爸媽那裡簡直晴天霹靂,我男友勸我別一意孤行,說再考也考不上,我和他吵了一架,冷戰一週,然後我就失戀了。

身邊沒有人支持,沒有人相信,但我自己相信我自己一定可以。

我決定專注的來做好一件事情,於是將存下的一點工資就去報了你們中公培訓班,想系統性去學習~

在中公陳老師的指導和幫助,我發現自己的問題。她先幫我去系統羅列了行測的主要知識構架,每個章節的主要內容,重點章節突出講,我有種重新認識行測的感覺。

老師也對我最薄弱的部分,進行針對性的訓練。這也是我最大的一個問題,我的行測一直徘徊在50—70分,很少有突破,我發現言語判斷和邏輯判斷拖了我的後退,可能是理科生的原因,我的言語理解每次都要錯一半以上,定義判斷基本只能對三個,我的目標是八十分,要達到這個分數,我還需要努力和正確的方法。

面對定義判斷,我後來找對方法,基本就沒出過錯了。因為定義判斷是給出一個定義,再由此來出題,一個定義的出題點有主體、客體、方式、結果,所以我就把自己放在出題人的位置來思考這個題目,找個定義,把自己代入進去,嘗試著出題,慢慢的,就發現找定義的核心的速度會越來越快和越來越準。在做定義判斷我一般不先看選項,直接看題找出所要考察的方向,這樣的話做題效率變高了很多。

做行測有一個特別關鍵的,很多人覺得自己掌握了技巧就可以,平時練習正確率挺高,但一到考試就不行了,我之前也是這樣的想法,忽略了刷題的重要性,其實行測的刷題不只是刷的速度和手感,其實還有一種狀態和感覺,這個在上了考場後會明顯感覺到平時刷題多的和不刷題時候的差別。

還有一個重要的是做題的順序,我一般會把自己擅長的放在前面做完,當然這個每個人都不一樣,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就好,最好不要經常更換,在練習的時候嚴格按照規定時間讓自己完成。

在行測的戰場上,你掌握了時間,也就成功了一半。

至於申論,我覺得需要分清每一篇材料的作用,和想表達的意思,可以的話,做一點標記,我一般在看材料的時候花的時間會比較長。我身邊考公的朋友在答申論的時候會按照自己背的去寫,分數都不會太高。

因為材料中間包含的一些背景概述、問題、原因、對策等等,在看題目的時候都要去思考,還要站在公職人員的角度去思考。所以我的文章主要是把邏輯表達得清晰有層次,認真分析題幹,平時多專注時事,背一些優秀的文章句子,慢慢的,手感就出來了。

最後上岸時我的申論考了74分,第一次考試的時候我只有50來分,這中間付出的辛苦只有我自己知道,作文不算是我的強項。

收到面試通知的時候反而淡然了,因為一切的付出自己是知道的,不要存在僥倖心理,覺得自己碰碰運氣就可以了。面試的時候你的對手都是精心準備的,每個人都會準備自己最好的狀態,你不能有任何的鬆懈。

不管什麼時候勝敗往往就在一念之間,要抓住每次機會,相信自己,就可以成功!

這裡我也想將面試心得和大家分享一下,面試前記得了解一下面試考情,多看一些歷年的面試真題。面試其實更需要平時的積累,在考場上面對老師的提問,要學會從容淡定,在無領導面試環節時,注意不要為了表現而說過多的話,每一句一定要有用,要清晰的表達自己的思想。


楚雄中公教育


考公第一步就是擺在我們面前赤裸裸的競爭比,能否進面主要看兩個方面,你的個人水平,你的競爭對手的水平,然後帶上一點點的運氣成分在裡面。

然後你就有兩個選擇,碰運氣或者靠實力碾壓。如果你基礎差的話,前者不參考。不過小編相信大多數成功進面的考生都是付出了相當大的努力的。

我們可以把考公複習劃分為3個階段:

1、系統性的基礎學習,基礎階段的準備時間應該是差異最大的,如果你基礎夠好,你甚至可以跨過這一階段,用1個月的時間全力衝刺,結果也會不錯。但是如果你基礎不好,那你就一定要用足夠的時間把自己的基礎夯實,為考前1個月衝刺做好準備。

2、強化階段基礎準備好了後,接下來的強化階段半個月到一個月的時間足夠。這個要看天賦,當然也要看基礎。每天強化做題目,掌握答題思路,答題方法。正常來說,在保證每天學習時間充足的情況下,十天半個月是可以的。這一階段,行測方面保證夠質量的模擬題目每套在規定時間內能達到70分左右(這裡說的是省直以下的職位,國考範圍大,難度也較高,就難以保證了)就可以。申論方面要保證不管什麼材料,一接觸就能拿出答題的思路,寫作的框架,基本能完成寫作。

3、鞏固階段行測方面還是繼續做題,做真題,找差距,通過做真題看自己哪方面比較弱,強化彌補。每天一定要保證按規定時間答一套真題,及時查漏補缺;申論方面,在前面已經培養出大致思路的前提下,現在要強化的是細節,語言的運用,詞句的處理等等,最好每天都手寫一套,可以估算一下時間,在這一階段,認真投入,勤勤懇懇,半個月左右足矣。


江蘇公務員遴選考試


如果你想成為與眾不同的人,你就要去承受別人所不能承受的辛苦,你就要去承擔別人所不能承受的委屈,只有你付出了別人不能付出的努力,只有你承受別人承受不了的一切,未來的你才會有資格去享受別人沒有資格享受的東西.

來自上岸考生分享:

我畢業五年,經歷失業、失戀、四次公務員考試屢屢慘敗。從焦慮、彷徨、害怕、失望慢慢變的坦然從容,直到17年的八月份,看到了市人社局的擬錄公務員公示。

我才知道,我終於上岸了。

有太多的話想說,卻不知道要從何說起,在考上的那一天晚上我覺得我一定要寫一篇自己考試的經歷,讓大家從我的彎路中找到有用的經驗,或者從我之前的絕望心情中找到希望。

我是生物醫藥專業畢業,作為這個專業的我來說,工作並不好找,所以我在某個和醫藥相關的公司做了三年的銷售,工作辛苦不說,每天接待各種各樣的客戶,熬夜加班無雙休簡直成了常事,我的內分泌開始出現嚴重問題,那個時候我就感覺,不行!我一定要改變這樣的情況!

當時我做了一個很冒險的決定,我開始離職考公務員,離職的時候也沒想那麼多,本來只是想換個輕鬆的一點的工作,正好離職的時候快省考了,我就想,要是能考個公務員,該多好啊。

但第一次考試自己在家看了一個月的書,屬於臨陣磨槍,效果並不好,畢竟很久沒接觸書本了,最後剛剛考到90分,當然這個成績離上岸還很遠。

這次考試後,我下了個決定,我要堅持考下去,但由於經濟的問題,無法支撐我不工作考公,我在成績出來後,找了個相對輕鬆的行政工作,雖然工資低,但可以有時間看書複習。

第二年我參加了國考和省考,成績開始慢慢可以達到110分了,但是行測的分數一直停留在50多,從來沒上去過。

每次成績出來我都很焦慮,我覺得自己的人生過得太失敗了,看著同畢業的買了房子車子,事業一步步做起來,我忽然找不到方向了。

當時看到一句話很觸動:你要記得,你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你的人生,自己想要的,自己爭取,機會要自己把握。

最終我又重複了之前的經歷,最後還是離職了,但此時我已經畢業五年了,這個時候沒有工作在我爸媽那裡簡直晴天霹靂,我男友勸我別一意孤行,說再考也考不上,我和他吵了一架,冷戰一週,然後我就失戀了。

身邊沒有人支持,沒有人相信,但我自己相信我自己一定可以。

我決定專注的來做好一件事情,於是將存下的一點工資就去報了你們中公培訓班,想系統性去學習~

在中公陳老師的指導和幫助,我發現自己的問題。她先幫我去系統羅列了行測的主要知識構架,每個章節的主要內容,重點章節突出講,我有種重新認識行測的感覺。

老師也對我最薄弱的部分,進行針對性的訓練。這也是我最大的一個問題,我的行測一直徘徊在50—70分,很少有突破,我發現言語判斷和邏輯判斷拖了我的後退,可能是理科生的原因,我的言語理解每次都要錯一半以上,定義判斷基本只能對三個,我的目標是八十分,要達到這個分數,我還需要努力和正確的方法。

面對定義判斷,我後來找對方法,基本就沒出過錯了。因為定義判斷是給出一個定義,再由此來出題,一個定義的出題點有主體、客體、方式、結果,所以我就把自己放在出題人的位置來思考這個題目,找個定義,把自己代入進去,嘗試著出題,慢慢的,就發現找定義的核心的速度會越來越快和越來越準。在做定義判斷我一般不先看選項,直接看題找出所要考察的方向,這樣的話做題效率變高了很多。

做行測有一個特別關鍵的,很多人覺得自己掌握了技巧就可以,平時練習正確率挺高,但一到考試就不行了,我之前也是這樣的想法,忽略了刷題的重要性,其實行測的刷題不只是刷的速度和手感,其實還有一種狀態和感覺,這個在上了考場後會明顯感覺到平時刷題多的和不刷題時候的差別。

還有一個重要的是做題的順序,我一般會把自己擅長的放在前面做完,當然這個每個人都不一樣,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就好,最好不要經常更換,在練習的時候嚴格按照規定時間讓自己完成。

在行測的戰場上,你掌握了時間,也就成功了一半。

至於申論,我覺得需要分清每一篇材料的作用,和想表達的意思,可以的話,做一點標記,我一般在看材料的時候花的時間會比較長。我身邊考公的朋友在答申論的時候會按照自己背的去寫,分數都不會太高。

因為材料中間包含的一些背景概述、問題、原因、對策等等,在看題目的時候都要去思考,還要站在公職人員的角度去思考。所以我的文章主要是把邏輯表達得清晰有層次,認真分析題幹,平時多專注時事,背一些優秀的文章句子,慢慢的,手感就出來了。

最後上岸時我的申論考了74分,第一次考試的時候我只有50來分,這中間付出的辛苦只有我自己知道,作文不算是我的強項。

收到面試通知的時候反而淡然了,因為一切的付出自己是知道的,不要存在僥倖心理,覺得自己碰碰運氣就可以了。面試的時候你的對手都是精心準備的,每個人都會準備自己最好的狀態,你不能有任何的鬆懈。

不管什麼時候勝敗往往就在一念之間,要抓住每次機會,相信自己,就可以成功!

這裡我也想將面試心得和大家分享一下,面試前記得了解一下面試考情,多看一些歷年的面試真題。面試其實更需要平時的積累,在考場上面對老師的提問,要學會從容淡定,在無領導面試環節時,注意不要為了表現而說過多的話,每一句一定要有用,要清晰的表達自己的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