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準備公務員考試來得及嗎?

郝兆霞


時間是否夠用,要根據你的個人情況進行安排,合理分配學習時間。建議參加公務員考試的考生,提前備考。

1、地方公務員考試(省考)報考人數多,競爭大。可以在《職位表》發佈後,根據個人情況進行篩選崗位,報考限制條件多的崗位,競爭會相對小些。

2、省考考試科目通常為申論和行測,有些崗位還會有專業科目。

①申論高分需要考生掌握寫作技巧,也需要儲備一些社會熱點及時政知識。

②行測包含判斷推理、言語理解、數量關係、資料分析、常識判斷,每一個專項都需要認真備考。

3、掌握了知識點及答題技巧以後,還需要通過做練習題、歷年真題,檢驗學習的效果。針對不足之處,加強練習。


岸上教育


➽【一心一義】為你解答:

我的觀點:

也許來得及!

我的經歷:

我最後一次參加公務員考試上岸那次,從報名到考試,一天書都沒看過,到考試就去考了,本來就不抱希望的,卻意外上岸了。那次上午考行測,100道題,考試時間90分鐘。做了五十幾道題(主要是數學類題目),就聽到提示還有15分鐘了,其他的趕緊亂選。下午考申論,本想放棄的,後來還是去考了。最終結果好像行測55分,申論56分。幾百個人爭奪8個名額,這個成績我居然並列第八。好在面試的時候第一名沒來,我面試後排第8名,因此上岸。

我總共參加過三次公務員考試,第一次備考我花了1個月時間,完全用來學習,考了122分,進了面試,沒上。第二次備考我複習了1天,考了116分,沒戲。第三次就前面說的,一天書沒看,考了111分,上了。

我的建議:

①我的上岸,有些偶然,但這離不開我之前的知識積累,以及合理的職位選擇和極好的運氣。光碰運氣是不行的,還得靠實力說話。就像買彩票,別說一等獎,就是二等獎、三等獎也是很難中。

②對於公務員考試,很多人是有心無力。有上岸的願望,卻沒有上岸的實力,或者不願意付出努力。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在備考的有限時間裡,抓住微小的機會,付出百倍的努力,大力出奇跡!公務員考試,多一分會超過很多人,就看這段時間你的努力會提高多少分,超過多少人了。

③努力備考了,即使這次沒上,也許你已經為下一次上岸做好鋪墊了。努力了,就有希望。不努力,一切枉然。加油吧,祝你成功!


滑冰漢


致力於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選調生、銀行、國企等公職考試信息。

1、適合用一個月時間複習的人,必須有很好的基礎,比如大學剛畢業,學校的老師,這些人數學基礎、語文基礎都還過的去,也經歷過高考甚至考研的洗禮,這樣的人如果是考省直機關以下的部門的話,有一個月的時間來複習還是問題不大的。如果是報考國家機關的公務員或者超級熱門的崗位的話,還是要多下功夫,時間上也要相應的多花點。

2、不同人的一個月是有區別的,有的人沒工作,一個月裡能每天學習8個小時以上,有的人可能工作忙,一個月裡每天的學習時間可能只有不到3個小時,同樣是一個月,差距還是蠻大的。

3、對於一些通過自考、民辦本、或者函授取得學歷的人來說,1個月完成公考複習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一定要在準備報考的時候認清自己的實力,不要人云亦云走馬觀花,不要以為自以為是脫離實際,不要過度自信憑空想象。有這樣的例子,一個函授文憑的考生,在第一年準備公考的時候考的一塌糊塗,第二年認清實力,準備了小半年,臥薪嚐膽,最終筆試第一的成績順利殺入面試。如果你真的基礎不好,就一定要吃苦,而且準備期要長,因為別人初中高中學的東西你可能要從頭看起,否則根本沒戲。

4、應該認識到,人是有天賦高低的,有的人每天看1個小時的行測,可能效果很好。有的人可能每天看5個小時的行測,還是什麼都不會。一定要認清自己的實力,確實有水平,當然可以不用那麼辛苦,但是如果你確實是只笨鳥的話,那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先飛。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與此同時,要相應的保證效率,要知道,投入了學習時間並不意味著就擁有了相應的知識回報,要真正安下心來,一絲不苟,踏實認真的學習,才能提升自己的實力。


河南中公教育


主頁私信領取國考福利大禮包 1.國考思維導圖免費領 2.國考筆試網課免費送

一個月的時間是有點趕,不一定來得及全面複習,但是也有一些天資聰慧,能力超群者,備考一個月的時間就能上岸。但這種是極小數,一般都是平時知識積累比較豐富,且學習能力、寫作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強,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


所以建議多花點時間備考,準備更充分一點。


河南格正公考


說句實話,基本上是來不及的。

除非你是以前有一定基礎的,而且對於做題這些有自己的見解,就是學霸那種級別的。那在一個月內全職的備考,還是有一定機會的。

如果沒有基礎,只是想碰碰運氣的話,就開始遲早放棄吧。考試這種東西,不好掉餡餅的。


四川仕途教育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一個月的時間準備公務員是有些緊的

但是如果能夠合理規劃學習計劃,能夠有毅力堅持下去也許能夠讓自己答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祝您早日上岸


班主任-笑笑


您好,山西中公教育為您解答!

1、適合用一個月時間複習的人,必須有很好的基礎,比如大學剛畢業,學校的老師,這些人數學基礎、語文基礎都還過的去,也經歷過高考甚至考研的洗禮,這樣的人如果是考省直機關以下的部門的話,有一個月的時間來複習還是問題不大的。如果是報考國家機關的公務員或者超級熱門的崗位的話,還是要多下功夫,時間上也要相應的多花點。

2、不同人的一個月是有區別的,有的人沒工作,一個月裡能每天學習8個小時以上,有的人可能工作忙,一個月裡每天的學習時間可能只有不到3個小時,同樣是一個月,差距還是蠻大的。

3、對於一些通過自考、民辦本、或者函授取得學歷的人來說,1個月完成公考複習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一定要在準備報考的時候認清自己的實力,不要人云亦云走馬觀花,不要以為自以為是脫離實際,不要過度自信憑空想象。有這樣的例子,一個函授文憑的考生,在第一年準備公考的時候考的一塌糊塗,第二年認清實力,準備了小半年,臥薪嚐膽,最終筆試第一的成績順利殺入面試。如果你真的基礎不好,就一定要吃苦,而且準備期要長,因為別人初中高中學的東西你可能要從頭看起,否則根本沒戲。

4、應該認識到,人是有天賦高低的,有的人每天看1個小時的行測,可能效果很好。有的人可能每天看5個小時的行測,還是什麼都不會。一定要認清自己的實力,確實有水平,當然可以不用那麼辛苦,但是如果你確實是只笨鳥的話,那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先飛。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與此同時,要相應的保證效率,要知道,投入了學習時間並不意味著就擁有了相應的知識回報,要真正安下心來,一絲不苟,踏實認真的學習,才能提升自己的實力。

對於公考筆試的複習時間,可以把它劃分為3個階段:

1、基礎階段也就是要具備公考考察的基本能力,包括基本的運算、基本的閱讀能力、基本的寫作能力,等等。不要以為我在這裡開玩笑,對於基礎不好的人來說,這些都很成問題。有的人可能覺得自己運算沒問題,但是別說碰到複雜點的試題,就是給你兩個5位數做乘法,你算錯的概率還是很高的。俺有個簡單的判斷方法,等差數列、等比數列你熟練嗎,階乘你能解嗎?類似這種基礎類的東西,對於上了四年大學的理工科學生,可能不是問題,但是換成文科生,可能就是大問題,函授生之類的更不用說,可能連階乘什麼的都沒接觸過。如果判定自己基礎不好,就一定要早準備,因為彌補基礎不足的時間可能是非常的長的。對於基礎階段的檢驗,我認為只要能夠達到輔導書裡的例題你都能很容易的看懂(不一定要做出來),夠難度的模擬題你雖然不一定能做出來,但是對著答案你能知道這題是怎麼回事,你的基礎就基本達標了。

2、強化階段基礎準備好了後,接下來的強化階段半個月到一個月的時間足夠。這個要看天賦,當然也要看基礎。每天強化做題目,掌握答題思路,答題方法。正常來說,在保證每天學習時間充足的情況下,十天半個月是可以的。這一階段,行測方面保證夠質量的模擬題目每套在規定時間內能達到70分左右(這裡說的是省直以下的職位,國考範圍大,難度也較高,就難以保證了)就可以。申論方面要保證不管什麼材料,一接觸就能拿出答題的思路,寫作的框架,基本能完成寫作。

3、鞏固階段行測方面還是繼續做題,做真題,找差距,通過做真題看自己哪方面比較弱,強化彌補。每天一定要保證按規定時間答一套真題,及時查漏補缺;申論方面,在前面已經培養出大致思路的前提下,現在要強化的是細節,語言的運用,詞句的處理等等,最好每天都手寫一套,可以估算一下時間,再則現在很多人平時根本不寫字,如果考前不適應一段時間的話,考試的時候手會很不爽,影響答題狀態。有很多考生在申論考試之前從來沒有動筆實際練習過,在考試時就會出現書寫不順暢,時間難把握,不適應緊張的考試節奏和大量快速書寫的要求,考試結果可想而知。在這一階段,認真投入,勤勤懇懇,半個月左右足矣。

總之呢,在準備時間上,基礎階段的準備時間應該是差異最大的,如果你基礎夠好,你甚至可以跨過這一階段,用1個月的時間全力衝刺,結果也會不錯。但是如果你基礎不好,那你就一定要用足夠的時間把自己的基礎夯實,為考前1個月衝刺做好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