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的風景名勝---千年古郡正定

河北的風景名勝

河北省地貌多樣,氣候宜人,自然風光秀美,有各級各類風景區景點600餘個,是中國的旅遊資源大省。

千年古郡正定

正定縣毗鄰省會石家莊,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城,現存有8個朝代的古建築遺存;素有“九樓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之美稱;現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開元寺、隆興寺、天寧寺凌霄塔、廣惠寺華塔、臨濟寺澄靈塔、縣文廟大成殿、大唐清河郡王紀功載政之頌碑、府文廟),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正定古城牆、西洋村仰韶文化遺址、小客龍山文化遺址、新城鋪商代遺址、梁氏宗祠、王氏家族墓地),是我國縣級唯一擁有8處國保單位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河北的風景名勝---千年古郡正定


1、開元寺

位於正定縣城大十字街以南路西。始建於東魏興和二年(540年),原名淨觀寺,隋開皇二十一年(591年)改名解慧寺,唐開元年間改稱開元寺。寺內現僅存鐘樓、磚塔和法船殿遺址。法船殿為正殿,西側是磚塔,東側是鐘樓。鐘樓平面呈正方形,單層歇山頂式二層樓閣,高14米,樓上懸古鐘一口,系唐代遺物,造型古樸,聲音宏亮。樓體為唐代建築手法,是全省木構建築中時代最早的一例,在全國亦屬少見,在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河北的風景名勝---千年古郡正定


2、隆興寺

位於正定縣城內東門裡,始建於隋,時稱龍藏寺,唐改稱龍興寺,宋初擴建,形成現在的規模。清康熙年間再次大規模維修,賜額“隆興寺”,並被譽為“海內寶剎第一名區”,是我國著名的十大名寺之一。因寺內有一尊高大的銅鑄菩薩,人們俗稱為大佛寺。主要建築分佈在南北中軸線及其兩側,南面迎門為高大的一字琉璃照壁,自三路單孔石橋向北依次為天王殿、大覺六師殿(遺址)、摩尼殿、牌樓門、戒壇、慈氏閣、轉輪藏閣、康熙乾隆二御碑亭、大悲閣、御書樓和集慶閣(遺址)、彌陀殿、龍泉井亭等,院落南北縱深、重疊有序,殿閣高低錯落、主次分明,是研究宋代佛教寺院建築佈局的重要實例。大悲閣坐落在中軸線的後部,是隆興寺的主要建築之一,閣內所供銅鑄千手觀音高21.3米,42臂,是奉宋太祖趙匡胤敕令鑄造的,為我國現存古代最高大的銅鑄佛教造像。寺內保存有隋唐以迄宋、金、元、明、清各代碑刻40多通,不僅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而且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隆興寺集宋、明、清建築藝術與瑰麗眾多的佛教文化藝術於一體,在我國古代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河北的風景名勝---千年古郡正定


3、正定四塔

正定城內存有凌霄塔、華塔、澄靈塔、須彌塔4座古塔,均始建於隋唐時期。天寧寺凌霄塔位於天寧寺內,是一座木質結構為主的樓閣式塔,也稱木塔,塔身為磚木混合結構,塔分九級,高60米,是正定城內最高的古建築。其穩定塔身的塔心柱式結構在國內現存實物則僅此一例。廣惠寺華塔位於廣惠寺內,又稱花塔、多寶塔,高40.5米,造型和結構獨特,雕塑華美,猶如雍榮華貴的貴婦人,是我國現存花塔類型中的佼佼者。臨濟寺澄靈塔坐落在臨濟寺內,又名青塔,高33米,分九級,塔身為磚砌,呈八角形;

為佛教臨濟宗的創始人——唐代高僧義玄禪師的舍利塔,被視為臨濟宗的發樣地。臨濟宗是傳入日本的重要佛教禪宗教派,每年有很多日本佛教界朋友前來朝拜。開元寺須彌塔位於開元寺內,又稱磚塔、方塔,有九級,高約48米,塔身平面呈正方形,中空,造型古樸簡潔,頗具唐塔特徵,外觀與西安大、小雁塔相似。


河北的風景名勝---千年古郡正定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