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集團:銳意改革譜時代華章

民營企業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為經濟發展不斷注入新活力。在無錫,就有這麼一家“明星”民營企業,從小作坊起步,經過60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年營收超600億元的跨國企業集團,穩居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前列。這家企業就是紅豆集團。在國慶前夕,紅豆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周海江喜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紀念章,以此獎勵紅豆集團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突出貢獻。

在方針政策中尋機遇

紅豆集團:銳意改革譜時代華章

都說每一家成功企業的背後,必有其獨特的發展“秘訣”。對於紅豆集團的發展歷程,不少人都能娓娓道來。但談及企業決勝的經營之道,知曉的人卻並不多。當梳理過紅豆集團發展節點事件後,答案躍然紙上,可以說紅豆集團的每一個重大決策,每一次飛躍發展,都是在黨的方針政策中獲得的機遇。

1957年在國家鼓勵小手工業者聯合起來的政策下,一個由三個棉花匠組成的小手工業作坊在江蘇無錫港下一間簡易民房中成立,這個小作坊就是紅豆集團的前身。隨著改革開放大幕的拉開,1983年企業抓住機遇,小廠發展實現連年翻番;1992年,在鄧小平南方談話發表後,企業通過解放思想,成立全省首個鄉鎮企業集團;2001年,國家進一步開放資本市場,“紅豆”股票在上交所上市,邁開企業資本經營的新步伐;2007年,企業響應國家“走出去”的號召,在柬埔寨投資開發經貿合作區,成為跨國企業集團;2014年,企業抓住科學發展生態產業機遇,打造紅豆杉綠色產業;進入新時代,企業又抓住民營經濟發展機遇,打造“三自企業”……

60多年轉瞬即逝,紅豆集團始終把握政策方向,目前已形成紡織服裝、橡膠輪胎、紅豆杉大健康、商業地產園區開發四大產業,擁有10萬員工、2個產業園區、2家主板上市公司、3個馳名商標。在周海江看來,紅豆集團能取得如今的成績,最根本的一條就是堅持“聽黨話、跟黨走,講正氣、走正道”,特別是堅持把黨的政策優勢轉化為企業的發展優勢,在黨的方針政策中找機遇,並通過堅守實業,深耕實體經濟,提升品牌知名度,打造民族品牌。

在創新發展中突破舊格局

紅豆集團:銳意改革譜時代華章

如果說,秉持將黨的政策優勢轉化為企業的發展優勢是紅豆集團60多年來不變的宗旨,那麼,持續創新推動企業在商業模式、業態、品牌等方面實現突破,則是紅豆集團發展的常態。用周海江的話說:敢為人先,惟有在創新中光大事業。

正是憑著周海江敢為人先的氣魄和先進理念,紅豆集團始終奔馳在發展的快車道上。上任之初,他就探索創新工作機制,對一線工人實行質量計件工資制,並逐步推行年終效益工資制,實現工人聯產聯質、幹部聯績、供銷人員聯利、技術人員聯效,讓企業效益與每個成員的利益緊密掛鉤,使得企業產品的質量和產量大幅增長。僅四年時間,企業就實現年產值超過1000萬元,與創新改革前相比翻了四番。

隨後,周海江又從產品著手,通過技術創新,打開市場空間。企業不僅設立技術科,開發了B衫、尼龍衫、護士衫、雪花衫等一大批暢銷產品,還在實施品牌創新中,不斷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從全棉針織免燙T恤,到牛奶絲T恤,到碳纖維健康熱能服,成功開發出竹纖維、牛奶絲、空調型纖維、紅豆絨、紅豆棉等新型內衣面料,長期走在行業科技創新產品前列。

如今,“不創新,就會落後”已成為紅豆人的座右銘。而紅豆集團創新故事還在繼續演繹。為促進產業轉型升級,除堅持自主創新、自主品牌、自主資本,打造“三自企業”外,紅豆集團還利用線下門店的資源優勢,依託集團專業的物聯網技術,通過技術升級、服務轉型等方式,改變線下門店的營銷方式,打通線下門店與線上平臺間的數據連接,改變銷售業態。為更好地服務顧客,紅豆集團通過接入物聯網等設備,建立店內智能硬件與消費者之間的觸點,對有效進店客流、顧客肖像描繪、熱門區域劃分等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幫助紅豆股份更好地瞭解客戶,在增強用戶體驗感的同時,實現門店數字化、消費需求場景化,從而提高營銷管理效率。

在“一帶一路”上擁抱國際大市場

紅豆集團:銳意改革譜時代華章

以開放作舟,與時代同行。近年來,我國對外開放步伐持續加快,紅豆集團也在政策中找到了發展的方向。在柬埔寨西哈努克省,有一條以柬埔寨首相洪森命名的洪森大道,這條大道一直通向柬埔寨最知名的經濟特區——西港特區。這是紅豆集團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聯合中柬企業在柬埔寨西哈努克省建立的項目。如今,西港特區已是“一帶一路”上的標誌性項目。

對於企業“走出去”,周海江認為,任何產業都有成為過剩產業的可能,但是企業卻不一定會變成過剩企業。將企業發展與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相對接,融入國際大市場,進行產業結構調整、轉移和升級,企業未來的機會不可限量。

紅豆集團“走出去”,不僅推動了企業自身發展,也促進西哈努克省經濟迸發勃勃生機。周海江展示了兩張照片,一張是十年前當地的茅草屋,一張是現在那戶人家新建的磚瓦房和小汽車。他介紹,西港特區原始地塊是一片無路、無水、無電、無網,最大落差達70米的荒蕪之地。在西港特區公司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這片荒地變成了投資熱土,引入紡織服裝、箱包皮具、木業製品等產業的165家企業入駐,吸納當地勞動力近3萬人,成為柬埔寨規模最大、發展最好、最受歡迎的經濟特區,被當地人民稱為“金飯碗”。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經過60多年的洗禮,紅豆集團這顆南國小紅豆應和著共和國前進的節拍,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如今已長成參天大樹。立足新時代、展望新徵程,周海江表示,將帶領全體紅豆人繼續朝著“千億紅豆、智慧紅豆、美麗紅豆、幸福紅豆”的目標砥礪奮進、逐夢前行。

江蘇經濟報記者 張韓虹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