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浙江經濟發展,未來五年浙江的三、四線城市房價會持續走高,直到和二線城市的持平嗎?

青湖95253251


浙江三四線城市的經濟能力相對全國城市來說,實力更強些,未來幾年能維持現在的價格就屬不易,說會漲到和二線城市持平,有點困難,陰跌的可能性較大!

首先,目前全國的城市化率達到58.5%,網上有數據說浙江的城市化率已接近70%了,江浙這麼高的城市化率基本已快接近城市化的極限了。因為目前能進城市發展的基本都在城市或者縣城買房了,未來新城市人數的來源接近枯竭。


其次,目前全國大部分地方的房價從9月開始已開始出現調整跡象,一二線調整陰跌的時間更長(當然不排除一部分城市9月起房價繼續橫盤甚至還有部分城市繼續小漲了一點),房住不炒大環境下,剛需購房人數逐年下降明顯,且慢慢的購房人群購房消費越來越接近理性,且市場有更多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的租房產品可以選擇。以租待售,未來估計會很流行。


最後,從房地產開發商運營的角度來講,銀行限制房企開發貸規模,房企融資能力下降,為了回款,只能加大銷售回款力度,各種各樣的優惠促銷活動會慢慢開啟。開發商通過各種各樣的優惠活動,來換取最後的購房者和改善型用戶入場。


所以,個人認為,浙江的三四城市儘管經濟和抗風險能力遠比全國的一般三四線城市強,但這一點並不能保證浙江三四線城市繼續上漲,反而接下來會有向下調整的可能。


陽光侃房


浙江的三四線城市房價本來就不低,而經過了這一輪的瘋狂上漲,很多三四線城市房價都是進入到2字頭,即便是一些小縣城也是1萬起步。早已透支了未來房價增長的潛力。還要在未來幾年裡房價繼續超高,難不成浙江不準備發展實體經濟,就靠金融產業和房地產業來維繫經濟的發展!

看看在內陸地區的一些三四線城市房價只有5000~6000元/平米,再回過頭來找找浙江境內1萬以下已經是鳳毛麟角。雖說浙江是全國私營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居民的財富也是積累最充足的地區。可實體經濟在逐步向內地城市和周邊國家轉移過程中。浙江並未在全球產業鏈中尋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浙江在美麗鄉村、五水共治、城中村改造、特色小鎮和未來社區都是急先鋒,走在其他省份的前列。而且棚戶區改造佔到了城市新增住宅供應量的50%以上,未來這幾年還會繼續投放市場。貨幣安置更是推高了各地的租金和房價。居民的80%以上的財富已經投入到房地產裡面去,未來不可能有更多的資金繼續砸進房地產這個無底洞裡。

支撐房地產市場已不可能靠浙江省內資金,而是要靠吸引外來人口的購買潛力發揮。可這種居高不下的房價還有多少吸引外來人口購買的動力?更不用說三四線城市的房價還高過一些二線城市和省會城市,要不是迫不得已,又多少人會放棄在自己的省會城市而選擇同樣價格的浙江境內三四線城市。

雖然很多省內三四線城市會在未來幾年裡出現房產市場滯銷和下跌的情況。可也不是說所有的三四線城市都會萎靡不振。畢竟浙江是沿海最開發的城市,也是長三角城市群的重要區域。在上海1+7都市圈中浙江就有嘉興、湖州、舟山和寧波四個地區入圍;在杭州都市圈中紹興、湖州的德清、嘉興的海寧也會攬括在內。這些可以激發潛力的地區和城市在未來的經濟發展中會成為新的熱點。而且還有可能讓房價也保持持續增長勢頭。
浙江的三四線城市全面開花的時節已經過去,房價分化時期即將到來。一些具有都市圈輻射範圍和城市特色的三四線城市還會保持穩定和繼續增長勢頭。而大部分的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會走下波路。二八定律用在浙江未來5年裡的房地產市場最合適,20%的城市會繼續保持良好勢頭,80%的城市冰凍期就要來臨。


鞅論財經


位於紹興市下面的嵊州市,全市人囗為78萬,縣市區為20萬人口,而且經濟發展進入全國佰強,向反的是,目前:全市房價直降,均價為6000元/方,市區也一直在8500元之間跳躍。由於市政府的大面積拆遷"造地",房地產面l臨供過於求。而這個美麗的䞲劇故鄉,離杭城只有130公里路,車程不過二小時,二年後高鐵開通,只需要半個小時,且與杭州的房價相比,差至4倍。想當初本世初,2000-2005年也就是差1倍。杭城水太深,還是回小城。


用戶6405184646215


未來五年,浙江下面三四線城市也會分化,但總體是比全國其它同類城市強很多,浙江總體面積人口不大,但經濟活躍度很強,經商環境也是不錯的,主要看企業未來的發展,這是主要支撐房價的重要性,哪一個地區都是一樣的,沒有產業就沒有人氣,沒有人氣房子自然就會停滯不前,房價自然也會淪落。

人口流入也是重要的重要,沒有新人口流入,原有居民不會大幅度持有更多的房子,房子再好,也不會持有太多,這樣也沒有預期收益。

浙江民營經濟活躍,這樣有一部分外來人口基本上從事當地的產業鏈,留了下來,包括著間接的把自己的家人引入本行業與本地區,這從安徽一部分人流入,長期穩定下來的工作與從業看的出來,逐漸融入當地,這在全國發達地區都有體現出來。未來的年代,人們不會再排擠外地人,而是熱烈歡迎吸收外來人口,前提是必須是年輕人,有學歷的與特出對本地經濟活躍度做貢獻的一部分人,肯定不歡迎拖累本地經濟的一部分人。這與國際之間移民的條件基本上都是一樣的。

誰都喜歡接受有未來的人,哪個地區的活躍度更好,也會發展的更好,這樣良性循環,一部分地區會邊緣化一部分地區會崛起。這不是房價漲不漲的問題,是經濟發展決定了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