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花30年造原子彈,丈夫裝作不知道,楊振寧的老朋友

妻子花30年造原子彈,丈夫裝作不知道,楊振寧的老朋友

妻子花30年造原子彈,丈夫裝作不知道,楊振寧的老朋友

張文裕和王承書

01

張文裕和王承書是誰?

建國後,一大批優秀的學子義無反顧的回國,其中包括我們熟知的錢學森、錢三強和郭永懷,但除了他們,還有一些不為人知,卻同樣偉大的英雄。

張文裕和王承書,就是這樣一對默默無聲,不求名利的夫婦。

他們沒有鮮花沒有掌聲,甚至影像資料都很少,但他們的故事同樣傳奇,同樣偉大。

妻子花30年造原子彈,丈夫裝作不知道,楊振寧的老朋友

張文裕

02

相遇在燕京大學

張文裕是個農村小夥,家裡要給他包辦婚姻,但他還想讀書,便從家裡逃了出來。在中學校長地推薦下,報考燕京大學。第一年沒有趕上考試時間,第二年就穩穩地考上了燕京大學物理系。

為讀書放棄婚姻,在當年是流行的風氣。張文裕如果早早結婚,也遇不到摯愛王承書。

幾年後,張文裕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並且留校任教,而王承書則是他的學生。

妻子花30年造原子彈,丈夫裝作不知道,楊振寧的老朋友

王承書在何園

兩人的家境差距頗大,張文裕是農民兒子,而王承書卻是富家千金。

王承書的父親是前清進士,在上海也是個官,母親是揚州名門,現在揚州4A景點何園,當年就是王承書的外祖家。

這位大觀園裡出來的林黛玉,對這個窮老師頗有好感,而張文裕同樣鍾情這個認真聽課的好學生。

不期而至的愛情使張文裕興奮不已,但後來張文裕考取“英庚款”,為了求學理想,兩人約定再見之期,他要遠渡英國到劍橋大學留學。

王承書尊重張文裕在事業上的追求,哪怕會犧牲愛情。

妻子花30年造原子彈,丈夫裝作不知道,楊振寧的老朋友

王承書

張文裕在英國待了三年,隨著書信往來,兩人的愛情,因距離地發酵,變得更深了。

張文裕在劍橋的博士生導師,就是鼎鼎大名的盧瑟福。他在這裡接觸到了物理學的前沿領域,這是國內不會有的資源。

兩年後抗戰爆發,留學劍橋的張文裕堅持要回國,為抗戰出力。

導師盧瑟福卻不允許,堅持讓張文裕先完成學業。包括張文裕的同學也不明白,在安穩的劍橋生活不好嗎?何必回到戰亂的中國。

張文裕曾回答:

“那裡有我牽掛的祖國,還有我牽掛的人!“

妻子花30年造原子彈,丈夫裝作不知道,楊振寧的老朋友

王承書

03

相遇在西南聯合大學,新婚的苦難

百般折騰之後,張文裕回到了祖國,再次見到了王承書。時隔數年的分離,並沒有讓愛消失,兩人認定了對方,是值得廝守一輩子的人。

在西南聯大,在老師吳有訓地主持下,兩人喜結連理,結成一輩子的伴侶。

兩位都是理論物理方面的專家,也都是熱血青年,但在炮火紛飛的年代,卻感到力不從心。

張文裕千方百計的回國後,發現自己在英國所學的知識,根本用不上。沒有教學條件,沒有實驗器材,還要擔心敵機的轟炸。

妻子花30年造原子彈,丈夫裝作不知道,楊振寧的老朋友

張文裕甚至主動要求上前線,結果四處碰壁。民國政府再無能,也知道讓科學家上前線,簡直是浪費人才。

抗戰中的中國,急需的是戰士,槍支,子彈,藥品,而不是戴眼鏡的科學家。張文裕只能在西南聯大任教,面對前線的戰鬥,只能乾著急!

妻子王承書同樣有這樣的困惑,沒有科研條件,她等同於失業。

這對新婚燕爾,和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一樣,苦惱於如何救中國。。

妻子花30年造原子彈,丈夫裝作不知道,楊振寧的老朋友

04

夫妻出國留學

失業的王承書不甘心沉淪,在丈夫張文裕的建議下,考取了美國密執安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準備出國留學。

有人曾勸王承書留下,說張文裕又不是養不起她。王承書則生氣地說:

“我為什麼要他養?我為什麼不能自己唸書,自己工作?”

這位大家閨秀,雖然脾氣很好,但內心和她的丈夫一樣高傲,更不會服輸。

正如當年王承書成全張文裕一樣,這次張文裕也全力支持妻子的決定,支持她出國求學深造。

最美的愛情,是互相成全,而不是成為相互的枷鎖。

妻子花30年造原子彈,丈夫裝作不知道,楊振寧的老朋友

張文裕和楊政寧

而兩年後,張文裕也接到美國帕爾麥實驗室的邀請,成為客座教授,赴美研究。

王承書在芝加哥,張文裕在紐約,兩人只能週末相會,但已經覺得很幸福了,再也不用相隔大洋彼岸。

在美國的幾年,二人都在物理學界都闖出了名堂。

張文裕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證明μ介子是一種非強相互作用粒子的科學家。而王承書在留學期間也提出了轟動物理學界的“王承書——烏倫貝克方程”。

妻子花30年造原子彈,丈夫裝作不知道,楊振寧的老朋友

張文裕(左2)和愛因斯坦等

王承書的性格比丈夫好強一些,不管是平時學習還是生活,都要趕超美國人。曾開玩笑說,自己平時走路,都要比美國同學快。

在美國,夫妻二人是和愛因斯坦、楊振寧坐而論道的人物。功成名就,名利雙收,還在美國生下了寶寶,穩定而富足。

但聽到新中國成立的消息,二人毫不猶豫地踏上回國的道路。

妻子花30年造原子彈,丈夫裝作不知道,楊振寧的老朋友

葛昌純、王承書、彭桓武在天安門城樓觀禮

05

艱難的回國路

戰亂的時候,夫妻二人都曾是熱血青年,國家沒有科研條件,曾經面對家國淪陷,曾深感無力。當年國家沒讓張文裕上戰場,是為了以後的重建。

新中國成立,回國成了這些海外遊子最大的願望。

王承書雖是女子,熱血卻不比丈夫少。她的導師力勸王承書留下,認為她繼續研究,是很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的。而王承書則完全不為所動。

在愛國上,夫妻二人是靈魂上的一致,不加入美國國籍,也不打算長住美國,張文裕面對美國大學的挽留,曾說:

“美國再好,終歸不是我的家,在美國,我是個客人,是客座教授”

妻子花30年造原子彈,丈夫裝作不知道,楊振寧的老朋友

王承書和團隊

然而美國是不會讓這對夫妻回國的。前沿物理學的科學家,是美國的大忌,正當他們準備回國的時,收到了一紙禁令。

和當年的錢學森一樣,這些海外學子為了回國也在做努力,不斷寫信申訴,甚至到白宮草坪上靜坐示威,舉起“我要回家”的牌子。

直到日內瓦會議後,經國家談判,張文裕夫婦才得以回國。

妻子花30年造原子彈,丈夫裝作不知道,楊振寧的老朋友

06

國家需要什麼我就幹什麼

闊別祖國15年,夫妻二人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了國家的重建工作之中。因為曾經見過祖國的苦難,才知道富強的重要。

張文裕繼續從事宇宙線研究和高能實驗物理,他是這個領域的開創者之一。

相比於丈夫能在科研機構繼續工作,王承書卻為國家的核武器研究,改了三次行。

妻子花30年造原子彈,丈夫裝作不知道,楊振寧的老朋友

第一次是改為從事熱核聚變理論工作,這對於她來說是一個新的領域,也等同於放棄在美國的研究方向,放棄了獲得諾貝爾獎的機會,不過王承書卻毫不在意,她曾說:

”我不能等人家把中國建設好了再來,國家需要什麼我就幹什麼。“

第二次是原子彈分離鈾同位素的秘密任務,這關係到原子彈的研發。這也意味著王承書本人也必須隱姓埋名。從此她的名字從世界期刊上消失了。

作為一個女人,王承書告別丈夫兒子,來到了戈壁灘,成為504廠唯一的女性科學家,為提煉高濃度鈾做研究。

妻子花30年造原子彈,丈夫裝作不知道,楊振寧的老朋友

第三次是在原子彈爆炸成功後,錢三強問她是否願意繼續留在504廠進行核研究,她依舊是說”我願意“

王承書在這個秘密工廠工作了30年,能回家的時間屈指可數,常常一年都見不了丈夫和孩子幾回。

這三個任務,王承書都圓滿完成。高濃鈾交付的時間提前了113天,保證了原子彈的組裝。

而因為工作性質高度機密,張文裕不知道妻子在哪工作,做些什麼。但憑藉著直覺,他大概也猜到了妻子從事的是高機密的核武器研究。所以他從來也不問,也假裝自己不知道。

妻子花30年造原子彈,丈夫裝作不知道,楊振寧的老朋友

作為丈夫,張文裕默默地在背後支持妻子,自己花更多的精力去照顧孩子和家庭。

家庭的犧牲更加痛苦,對孩子的愧疚,也是她最大的遺憾。但王承書卻沒有後悔,她在晚年曾說:

“30年了,至今我可以聊以自慰的是,我的選擇沒有錯,我的事業在祖國。”

妻子花30年造原子彈,丈夫裝作不知道,楊振寧的老朋友

鄧稼先、王承書、楊振寧、張文裕

07

簡樸的生活,可敬的一生

楊振寧當年訪問中國的時,曾見過夫妻二人,他曾驚訝於當年養尊處優的上海富家千金,臉上竟然滿是風霜的痕跡。

夫妻二人的成就是斐然的,張文裕奠定了國內正負電子對撞機的基礎,使得我國的高能物理事業一直處於較為領先地位。而妻子王承書,則是核武器研究的無名英雄。

相比於二老對國家的貢獻,二老的生活卻極為簡樸。甚至生病了,也很少去醫院看。

很多人說他們二老,有錢不花,有權不會用。

妻子花30年造原子彈,丈夫裝作不知道,楊振寧的老朋友

張文裕

在核工業研究的過程中,王承書患上了眼疾,卻拒絕用組織上給的昂貴進口藥。平時看不見時文字時,就趴在桌子上,用從美國帶來的放大鏡,去看學生論文。

平時除去正常的開銷,二老都會將剩餘的錢,當作黨費上交,並且資助生活困難的學生。

生前二老曾立下遺囑,將所獲得的積蓄全部捐獻給山區建設希望小學,繼續培養科技人才

甚至王老立下遺囑,遺體不必火化,捐贈給醫學機構或教學單位。

妻子花30年造原子彈,丈夫裝作不知道,楊振寧的老朋友

王承書

兩位可敬的老人於90年代先後逝世。二老一輩子並沒有享什麼福,一輩子清貧,一輩子幹淨,卻造福了千萬人。

同時,兩位老人又是幸福的,二人是上靈魂上的伴侶,相濡以沫一輩子,已經勝過所有的浪漫。

二老也看到為之奉獻一生的祖國,慢慢地強大。

這是二老最值得驕傲和欣慰的事情了。

妻子花30年造原子彈,丈夫裝作不知道,楊振寧的老朋友

————————end————————

爾知語錄,講述值得知道的故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