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龍巖的這名開國將軍,曾在金沙江畔絕處逢生

1934年10月,林偉將軍(龍巖武平人)所在的紅九軍團在軍團長羅炳輝的率領下參加長征,長征途中,部隊掩護中央機關和主力紅軍北上,頑強英勇,表現出高超的作戰藝術,中央軍委高度讚譽紅九軍團為“戰略輕騎”。林偉時任軍團司令部文書。

1935年5月5日下午,先頭部隊抵達渡口場,在山頂的松瓦村,能夠很清晰地看到江面已經沒有一隻渡船。對岸民團不時射來冷槍,槍聲在寧靜的峽谷中異常刺耳,戰士們心中憂慮,怎樣才能渡過寬闊的大江呢?

偵察連馬上向沿山的江邊,作了周密的搜索,並找群眾調查。群眾說,這裡原來有很多船隻,鹽廠的靖衛團、稅警隊等有300多人槍,得知紅軍進佔東川要渡金沙江,就在兩三日前將此段江面的所有船隻,統統集中到鹽廠去了。鹽廠距離渡口18裡,在對岸北面山腳下的臨江處,鹽廠有數百名鹽工,不遠處有一個很大的鹽市場。靖衛團封鎖了所有的渡口,控制所有的船隻,並張貼告示,不許任何人划船過江,違者就地槍斃。

先頭部隊的戰士們在渡口久久徘徊,心中非常焦慮,忘記了疲憊、天熱、口渴。後有追兵,前橫大江。而眼看著隨後的主力即將到達,如果今天不能渡過江去,後面的追兵就可能聯合滇軍,把整個軍團包圍在這個高山峽谷的絕境之地。

細心的偵察連長看到有兩個受傷很重的老鄉,就叫衛生員給他們治傷。原來他們是鹽工,因為前兩天靖衛團強迫所有的船隻都要撐到對岸北邊鹽廠去,他們有一條破船,已無法划過去,自作主張把船沉到江底了。稅警得知,便把他們打得鮮血淋漓。得知這種情況,首長下令,趕快打撈破船,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打撈,把它拖至岸上,集中了部隊中的所有木匠,老鄉紛紛送來木板,連夜搶修木船。林偉也自告奮勇參加到搶修隊伍中去。許多戰士說,想不到林文書也會木匠活,能文能武啊!林偉說,“我的家鄉就是一個木匠村,參加隊伍前,我就做過釘礱師傅、木工師傅呢。”

晚上12點左右,船已補好。凌晨2點,偵察連和七團一營在夜色的掩護下來回擺渡過去200多人,佔領了對岸高地。一營馬不停蹄向鹽廠奔襲,拂曉前到達鹽場。

鹽警、稅警隊和靖衛團,認為對岸紅軍沒有船,他們可以高枕無憂,整晚打牌、喝酒、抽大煙,而後酣睡。美夢中,紅軍猶如天兵天將。敵人目瞪口呆,200多號人乖乖地當了俘虜。

天亮了,部隊動員所有民船的艄公們,把50多條船劃到南岸渡口場,於是,紅軍大隊人馬通過這些大船,氣定神閒地渡過了金沙江。來源:閩西新聞網—閩西日報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