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蘇區第一所工農婦女夜校——新泉工農婦女夜校(張家祠)

在千百年來的封建宗法制度下,婦女生活在社會的最低層。她們除了要受政權、族權、神權的支配外,還要受夫權的支配。“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的繩索,緊緊地把她們捆綁在封建宗法的籠裡。

1929年6月,毛澤東、朱德、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率領紅四軍進駐新泉修整。在此期間,為廢除封建禮教,提高婦女地位,鼓勵婦女投身革命運動,毛澤東把婦女教育工作當做一項重要任務,指示地方黨的負責人,要創辦一所工農婦女學校,發動婦女參加學習政治、文化、軍事和生產知識,動員她們投身革命,幫助新泉婦女砸碎封建枷鎖,衝破黑暗牢籠,在政治上、文化上獲得徹底翻身解放。

中央蘇區第一所工農婦女夜校——新泉工農婦女夜校(張家祠)

張家祠建位於連城縣新泉村,緊鄰紅四軍前委機關、政治部舊址(望雲草室),該祠建於清咸豐年間,坐北朝南,建築面積156.7平方米,四合院歇山頂中軸式祠堂,磚木結構,雕花斗拱。

中央蘇區第一所工農婦女夜校——新泉工農婦女夜校(張家祠)

大堂中央擺放著一個黑板,數張桌椅

經過廣泛深入的動員和認真細緻的籌備,中央蘇區第一所工農婦女夜校於當年7月,在張家祠正式開學。毛澤東還親臨夜校講課。此後,連南蘇區各地先後辦起了18所婦女夜校,學員達700多名,為蘇區輸送了大批婦女幹部。

沒有課本,區政府機關就組織人力自己編寫。他們把常見的動植物和群眾日常用品編成形象直觀的《看圖識字》,使學員一看就懂,易學易記。夜校的課程形式多樣,使用《識字課本》,《群眾課本》進行教學,除文化課、政治課外,還有軍事課、文娛課。軍事課學習,除一般軍事常識外,還利用業餘時間進行軍事操練。夜校起初沒有教員,區幹部就輪流著前往擔任義務教員。碰上他們工作,無法擔課的時候,就採取“兵練兵”的方法,由學員自己邊學邊教。學員們互幫互學親同姐妹,學習熱情十分高漲。

中央蘇區第一所工農婦女夜校——新泉工農婦女夜校(張家祠)

中央蘇區第一所工農婦女夜校——新泉工農婦女夜校(張家祠)

中央蘇區第一所工農婦女夜校——新泉工農婦女夜校(張家祠)

張素娥就是當時典型的“學員老師”,1929年紅四軍進駐新泉時她才17歲,她是連南區蘇維埃副主席張育文的妹妹,當年她負責毛澤東、朱德、陳毅的生活起居,是婦女夜校的第一批學員,毛澤東曾親自教過她學習寫字和革命真理。她經常利用白天吃飯的時間,向哥哥請教,自己先學好當天的課文,晚上再當“老師”教其它學員,大家稱她為“學員老師”。新中國成立後,她堅持辦婦女識字班、掃盲班、農技班,為新泉婦女的文化翻身事業獻出畢生精力。

中央蘇區第一所工農婦女夜校——新泉工農婦女夜校(張家祠)

上世紀70年代,張素娥給新泉少年兒童講革命故事。(資料圖)

為了支援紅軍,夜校的婦女們在區蘇維埃政府的領導下,組織起“夜校慰勞隊”,隊員們白天幫助紅軍戰士洗補衣服,看護紅軍家屬,晚上一起到夜校一邊學習一邊納草鞋,革命熱情極其高漲。


中央蘇區第一所工農婦女夜校——新泉工農婦女夜校(張家祠)


工農婦女夜校是婦女解放道路上的一盞明燈,照耀著工農婦女前進的航程。

通過夜校學習,極大提高了廣大婦女的政治覺悟,她們毀除殘(纏)腳,剪掉長髮,不掛耳環,實行男女平等,自由結婚,她們積極投身革命,參加打土豪,分田地的鬥爭,擔負起慰勞紅軍、站崗、放哨、巡邏等任務。許多青年婦女投入參軍參戰的行列,湧現出許多動人事蹟,為革命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央蘇區第一所工農婦女夜校——新泉工農婦女夜校(張家祠)


1930年春,連城赤衛獨立第四團攻打連城時,新泉婦女夜校8名學員隨軍參戰,其中1名學員犧牲,她們勇猛頑強、不怕犧牲,被譽為“八女勇士”。還有120多名夜校青年婦女參加了游擊隊,為蘇區婦女翻身解放樹立了一面旗幟。

1932年,紅軍攻打漳州時,夜校學員們英勇參與了運送糧食、物資和軍需彈藥等後勤保障鬥爭,更多的婦女則在後方從事農業生產、推動擴紅。

婦女解放歌


中央蘇區第一所工農婦女夜校——新泉工農婦女夜校(張家祠)


婦女解放歌

呂東征在《從新泉工農婦女夜校看蘇區婦女地位的變化》中講道:在青壯年男子大批上前線的情況下,勞動力十分缺乏……蘇區婦女組織了犁田隊、插秧隊,掀起了消滅荒山、開墾荒山的熱情。蘇區婦女普遍參加生產運動,除了勞動力嚴重缺乏的局面得到了緩和,婦女在家庭和社會中的地位也有所提高。


中央蘇區第一所工農婦女夜校——新泉工農婦女夜校(張家祠)


中央蘇區第一所工農婦女夜校——新泉工農婦女夜校(張家祠)


改革開放以來,連城縣充分發揚當年“紅色學校”的光榮傳統,繼續激勵一批又一批新時代的婦女積極投身於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主戰場,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再立新功,成為新時期一面鮮豔的巾幗旗幟。

中央蘇區第一所工農婦女夜校——新泉工農婦女夜校(張家祠)

中央蘇區第一所工農婦女夜校——新泉工農婦女夜校(張家祠)

1979年4月,新泉工農婦女夜校被評為“省三八紅旗集體”,同年9月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集體”。

2006年5月,張家祠作為古田會議舊址群擴項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全國婦聯授予新泉工農婦女夜校為“全國婦女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稱號。


中央蘇區第一所工農婦女夜校——新泉工農婦女夜校(張家祠)


新泉工農婦女夜校(張家祠)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