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嘛,到南寧去嗦一碗正宗老友粉

廣西第一大城市—南寧,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得南寧滿城皆綠,有"綠城"的美譽。不過,它的另一個別稱“五象城”,則是我個人最為喜歡的,源於邕寧大沙田江邊的五座土山,傳說中這裡有著五匹大象,堪與廣州五羊城相媲美。

走嘛,到南寧去嗦一碗正宗老友粉

南寧歷史悠久,古代屬於百越之地。東晉大興元年(318年)。距今已有1690多年的歷史。唐朝貞觀八年(634年),唐太宗定名為邕州,南寧簡稱“邕”由此而來。元朝泰定元年(1314年),中央政府為取南疆安寧而定名為“南寧”。南寧由此得名。

每個城市,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飲食,這都是祖輩們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儘管南寧建城時間不長,但可不要小看了這裡對“吃”的追求。

走嘛,到南寧去嗦一碗正宗老友粉

檸檬鴨

南寧武鳴一帶的特色菜餚。檸檬鴨肉酸酸辣辣,味濃而衝,第一口感覺強烈,第二口開始就不能停箸。鴨肉香脆有肉感,不軟不膩不臊,帶有特別的檸檬香氣。檸檬鴨的酸香辣氣並不僅僅是檸檬的功勞,實際上在爆炒的時候要放入酸辣椒、酸芥頭、酸姜、蒜泥等。

老友粉

老友粉是廣西南寧的本土美食,於2007年入選南寧公佈的首批26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與柳州的螺螄粉、桂林的桂林米粉、梧州的炒河粉同為廣西"四大米粉"。

走嘛,到南寧去嗦一碗正宗老友粉

酸嘢

一種流行於廣西各地的特產小吃,在諸多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見。一直以來流行的品種是:蘿蔔酸、椰菜酸、刀豆酸、豆角酸、茭子酸(茭頭酸)、楊桃酸、桃子酸、黃瓜酸、香瓜酸、米李酸、木瓜酸、沙梨酸、芒果酸等等。芥菜酸或者潮菜酸是用來炒菜的,茭子酸則用來炒肉菜、尤其是做扣肉時要用到。

現在街頭流行的品種是:芒果、菠蘿、番石榴、黃瓜等等,一般已不用醋醃製,因為生果本身含酸,而用鹽、糖、甘草粉、辣椒粉/胡椒粉等醃製,深受年輕人歡迎。

走嘛,到南寧去嗦一碗正宗老友粉

靈馬鯰魚

"靈馬鯰魚"是廣西武鳴縣靈馬鎮的一道本土佳餚,也是武鳴乃至整個廣西飲食產業的一個響亮的品牌。"靈馬鯰魚"這道菜的製作並不複雜,講究原汁原味,沒有紅燒清蒸等做法,一律土法燒,更能體現正宗靈馬鯰魚細膩鮮美味道。

“靈馬鯰魚”的做法也十分豐富,有鯰魚湯、鯰魚頭燉豆腐、大蒜燒鯰魚、紅燒鯰魚、八喜富貴魚、粉蒸鯰魚等。

走嘛,到南寧去嗦一碗正宗老友粉

生榨米粉

生榨米粉又稱生榨粉,最傳統的生榨米粉來自南寧蒲廟鎮,生榨米粉以軟、滑、香,還有與眾不同的微酸而聞名。

據說,這種微酸的形成並非加入食用酸醋,而是加工米粉過程中由於產生了一種能助食物消化的酵母菌的作用後自然形成的,是米粉本身的味道,米漿提前磨好滴乾水份,用布包起來,放進火膛中,用草木灰埋上兩三天,讓米漿微微發酵,帶一點點酸味。準備吃的時候,支起大鍋燒熱水,榨粉,另熬一鍋骨頭湯,半肥瘦的豬肉剁碎,加上切成末的頭菜,一起炒香,榨好米粉,裝碗,澆上一大勺頭菜。

走嘛,到南寧去嗦一碗正宗老友粉

粉餃

南寧的傳統特色小吃,用糯米粉蒸熟作皮,包上肉餡蒸熟,蘸醬、醋等調料食用,餡心除豬肉碎外,還有馬蹄或涼薯、蓮藕等,別具風味。

螺螄鴨腳煲

螺螄鴨腳煲是廣西柳州的特色菜品,傳入南寧後也在這裡遍地開花了,成為南寧本地居民飯桌上的家常菜餚,選用鴨腳、酸筍、辣椒、紫蘇等煲煮而成,酸辣過癮,非常開胃,到了南寧,在許多廣西菜館裡都能品嚐到這道美味。

走嘛,到南寧去嗦一碗正宗老友粉

南寧是一個以壯族為主體、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南寧的壯族飲食以大米為主,其它雜糧和魚肉菜類為輔。

壯族酒文化源遠流長,飲酒更是講究禮節。請客時,只有長者才能與老年客人同坐正席,年輕人必須立在客人旁邊,為客人斟酒後才能入座。年輕婦女不能到堂屋的宴席上共餐,能飲點酒的老年婦女才可以。

走嘛,到南寧去嗦一碗正宗老友粉

南寧,一年四季生機勃勃,草經冬而不枯,就像一顆璀璨的綠色明珠,在我國南部光輝燦爛。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