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身邊的將軍都有誰?張保算嗎?張保在軍中任什麼職位?

黃乃林


答:提問問題的人問“岳飛身邊的將軍都有誰”,也許是想知道“岳飛手下大將都有哪些人”吧?

我來回答下。

根據正史記載,岳家軍中的主要將領:王貴、張憲、岳雲、徐慶、姚政、傅選、王經、韓順夫、楊再興、董先、牛皋、李道、趙秉淵、郝晸、王俊、李興等等。

這些大將中,最牛的是王貴、張憲、岳雲、楊再興、董先、牛皋這幾個。

但這幾個人的結局都不好。

最死得其所的是楊再興,他率二千人在小商河與金兀朮數萬人血拼,最後亂箭身亡。其屍體被焚化後,身上的箭頭足足一升有二。

張憲、岳雲則陪同嶽王爺一起死於“莫須有”的罪名上。

牛皋被秦檜毒死。

王貴遭到了排擠和貶斥。

曾在戰場上獨據橋頭喝退偽齊大軍的虎將董先,則被秦檜嚇成了個慫包蛋。

此外,還有兩人要特別說一下。

一個是傅選。傅是悍將,驕橫跋扈,目無軍法,後來被嶽王爺法辦了。

另一個是王俊,此人加入了秦檜集團,為秦檜鞍前馬後奔走,獻計構陷嶽王爺,是個可恥的人渣、敗類。

在小說《說岳全傳》裡,岳飛的手下大將更多了,有王貴、張顯、湯懷、牛皋、高寵 楊再興、何元慶、岳雲、張憲、陸文龍、餘化龍、嚴成方、關鈴、狄雷、鄭懷、張奎、伍尚志、孟邦傑、楊虎、張立、張用、羅延慶、樊成、吉青、周青、趙雲、施全、梁興、董芳、張國祥、阮良、耿明初、耿明達、嶽真、餘慶、呼天寶、呼天慶、金彪、諸葛英、公孫郎、劉國坤、陳君佑、董先、陶進、賈俊、王信、王義……哎呀,太多太多了,數都數不過來。

對了,還有本題題目裡提到的張保。

說張保,就不能不說王橫。

按照小說的人物設定,張保、王橫都是岳飛的貼身侍衛、直腸暖男。

書中用“馬前張保,馬後王橫”一語來表達他們的一生功業。

即一個張保跟在岳飛馬前、王橫跟在岳飛馬後,服帖周到,關懷備至。

不用說,這兩個人都是虛構人物,歷史上並不存在。

作者為什麼要虛構出這樣可笑的兩個人物,其實,純粹是為了向關二爺叫板。

嶽王爺是民間自發供奉的武聖人,而清朝統治者大捧關二爺為武聖。

關二爺身邊有關平、周倉,形影不離。

嶽王爺身邊也有岳雲、張憲,如影隨形。

本來岳雲和張憲組合可與關平、周倉組合匹敵了,而為了讓嶽王爺壓倒關二爺,就再加“馬前張保,馬後王橫”這張保、王橫兩個馬伕撐場面,僅此而已。

的確,張保、王橫兩個馬伕根本就形同虛設,除了出場和離世,書中根本就找不到他們的影子。


覃仕勇說史


成語“鞍前馬後”的一則典故為“馬前張保,馬後王橫”,講的就是張保歸附岳飛較早,之後岳飛又收服王橫,因此張保站在岳飛馬前,王橫跟隨於岳飛馬後,倆人追隨岳飛左右,出生入死的民間故事。由此可以看出,張保是岳飛的貼身侍衛,也就是副將,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貼身保鏢”


岳家軍中有八大錘——岳雲、何元慶、傅天亮、狄雷。七大棍——張保、王橫、張國祥、張立、張用、鄭懷、張奎。由此可見,張保的“武力值”非同一般。


民間也有“生前張保,死後王橫”一說,講的是岳飛率領岳家軍在平江路朱馬高橋,遇到了皇帝派來的欽差,準備捉拿岳飛。岳飛的侍衛王橫從馬後迅速走上前去阻止,卻被欽差喝令亂刀斬於橋上,頓時血濺馬高橋,紅染馬茭草。岳飛的冤案得到昭雪後,平江路上的百姓將王橫血染過的石頭鑿成了一尊人像。並在王橫殉難的朱馬高橋西側,建造了一座小廟,將石人供奉在裡面,那廟就叫作王橫廟。後來宋理宗皇帝趙昀,又追封了王橫為“虎銜將軍”。有詩曰:忠臣義僕氣相通,馬後王橫志自雄。此日平江頭濺血,他年姓氏布寰中。故又有了“生前張保,死後王橫”一說。


張保其人主要是流傳於民間典故和小說傳記,應該是屬於後人虛構的。在歷史上岳飛最喜愛的大將除了岳雲之外,應該就要數張憲了。《宋史.張憲傳》的第一句話就寫到“張憲,飛愛將也”。張憲是岳家軍中的元老級人物。作戰之時,岳飛和張憲,一個在前線領兵作戰,一個在後方留守駐地,是非常默契的搭檔。張憲的作戰能力,也是岳家軍中的佼佼者。岳飛長子岳雲也在他麾下效力。張憲跟著岳飛,參加了數不清的戰鬥,是一位了不起的抗金英雄,和將士們一同塑造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神話。他不僅戰功赫赫,還曾在岳飛眼疾復發或離職時,代理一切軍務,是軍中聲望僅次於岳飛的大將。史書記載,秦檜等奸臣捏造證據,為了坐實岳飛“莫須有”的罪名,張憲遭到嚴刑拷打,但是他一身正氣,即使酷刑加身,也絕不肯背叛岳飛。因為不肯屈打成招,最終被奸臣謀害。


吃瓜群眾學歷史


小時候的岳飛小人書裡寫到一句話:馬前張保,馬後王橫

說岳全傳裡說張保原是李綱的家將,後投奔了岳飛。王橫則是敬重岳飛,半路收降的,二人皆用一條熟銅棍,是岳飛手下的兩個副將跟班。

岳飛身邊的將軍很多,在民間版本中,挑滑車的高寵算得上第一猛將,再者就是戰死小商河的楊再興.

岳家軍的將軍名單如下:

高寵 楊再興 何元慶 岳雲 張憲 陸文龍 餘化龍 嚴成方 關鈴 狄雷 鄭懷 張奎 伍尚志 孟邦傑 楊虎 張立 張用 羅延慶 樊成 牛皋 王貴 張顯 湯懷 吉青 周青 趙雲 施全 梁興 董芳 張國祥 阮良 耿明初 耿明達 嶽真 餘慶 呼天寶 呼天慶 金彪 諸葛英 公孫郎 劉國坤 陳君佑 董先 陶進 賈俊 王信 王義

張保和王橫算是岳飛的貼身侍衛。

岳飛比較看重的少將是岳雲、張憲。

也許歷史上真的有張保和王橫兩個人物,只不過年代過於久遠被遺忘了。二人的官階和作用或許不像岳飛傳中那麼大。因此歷史不會記住兩個小人物。

不管張王二人到底是不是真實存在,也絕不會影響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就像高寵、陸文龍一樣,即使是虛構的,但是也是極其豐滿的。人們也寧願相信他們真的存在過。


明日思維


只說那些沒名的吧,而且是現存史料裡的,張保、王橫等人可能有也可能沒有就不說了。身邊就是親軍和背嵬軍,四次北伐後背嵬軍人事變動,可推測在郾城有重要將領戰死了,至少一、二個,可惜這麼重要的將領沒留下名字,是否有李建?不得而知。背嵬的重要將領,王剛、李璋等,中級的於鵬、孫革、霍堅等人、另外胡閎庥、趙不尤、李山、郭青、徐慶等等,看結局和嶽張等人關係非常鐵。還有就是史料刪除的,誰有精力去挖掘日本朝鮮資料吧。這些人通通在常掛免戰牌的滿清小說《說岳》中同時失蹤,是否這本小說本身就是黑岳家軍的不得而知了?另外從隻言片語的資料能看出孟安父子、畢進、傳說中的施全義士很可能在背嵬幹過,有的還是最早進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