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這個“傻白甜”,才是雍正帝唯一真心放過的“對手”

導讀:在《雍正王朝》中,被皇十四子胤禵在路上撿回來的流浪女子喬引娣,一直是一個特別擰巴的存在。被帶到京城以後,喬引娣跟著被“圈禁”於景陵的胤禵一起,過起了“你儂我儂”的“清閒日子”。

但在守陵宮女的幾句“閒話”後,雍正皇帝決定從精神層面徹底將昔日的政敵皇十四子胤禵擊倒,全面撤換了在胤禵跟前服侍的宮女、太監,包括那位已經走入胤禵心中的喬引娣。

來到雍正皇帝的喬引娣,從寧願赴死也要為情守節,到真情真義守護雍正,喬引娣的心路歷程正好伴隨著雍正皇帝從初一登基,立足未穩到殫精竭慮,穩掌大權的朝堂歷程。

表面上看,這個甚至連遞茶倒水都做不好,只會講家鄉故事、只會做家鄉面食的小姑娘,就是現今社會的傻白甜。但,不可否認。喬引娣卻是唯一一個被雍正皇帝真心放過的“對手”。


對於喬引娣這個角色,在二月河先生的原著中,有著更深層次的描述和具體角色設定目的。《雍正王朝》中對於喬引娣的演繹並未完全按照原著中的人物設定,而是賦予了她更為直接的政治目的和人物凸顯作用。

對於喬引娣的出現和陪伴在胤禵身邊的具體演繹,並沒有過多的意義在內,這一階段只是在殘酷冷血、風雲詭譎的朝堂爭鬥之外,為皇子們增添一份本來就有,只不過被刻意隱瞞的感情、人情和普通人的喜怒哀樂。

雍正王朝:這個“傻白甜”,才是雍正帝唯一真心放過的“對手”

在桃花樹下的“初戀感覺”,胤禵煩悶時的“棋子釋懷”,都為喬引娣打上了一個“傻白甜”甚至是擺脫了飢寒以後,就立馬忘卻人間煙火的“小白”女子標籤。

對於雍正皇帝為何在撤換守陵宮女、太監的時候,非得包括已經將胤禵深深吸引的喬引娣呢?

筆者認為,原因有三:

1、雍正皇帝初一登基,就立馬剝奪了皇十四子胤禵的兵權,在圖裡琛將胤禵“壓回”京城,來到京郊的時候,大學士馬齊卻手持雍正皇帝聖旨,要求胤禵先於潞河驛暫歇,然後再行入宮哭靈。

在胤禵憤怒的同時,躲在一幫的喬引娣幫了腔:

“這是什麼好意,父親死了,卻不許兒子去奔喪,普天下哪有這個道理?”

這位“神秘女子”的幫腔,肯定被馬齊或者圖裡琛如實彙報給了雍正皇帝,雍正皇帝也是在此時初次認識了喬引娣。更重要的是,喬引娣的一句話,讓雍正皇帝對其的印象有了一個基本的設定,那就是她會在自己的具體言行上負面影響胤禵,甚至會主動攛掇胤禵對自己皇權的牴觸和反抗。

就當時在宮中的傳聞而言,雍正皇帝肯定會第一時間內想到罪魁禍首就是這個曾經為胤禵幫腔的女子。所以,喬引娣必須得離開胤禵。

雍正王朝:這個“傻白甜”,才是雍正帝唯一真心放過的“對手”

2、雍正皇帝對皇室兄弟的處理態度和無情手段一直是纏繞雍正皇帝,讓其分外煩憂、憤怒的所在。對於民間的傳聞,雍正皇帝的皇權有著觸及不到的制約,但對於宮中的傳聞,雍正皇帝有著絕對的權力能夠控制和約束。

而且,在得知這些傳聞就是出自被自己貶黜的皇十四子胤禵身邊的近侍宮女、太監口中,可想而知,雍正皇帝心中對胤禵的憤怒。

所以,雍正皇帝在嚴厲懲處守陵太監、宮女的同時,也要對胤禵進行一次必須有成效的敲打和警告。那些無關胤禵痛癢的守陵太監和宮女們當然無法達到這個效果,也只有將胤禵的心上人喬引娣調回宮中,調到自己身邊,才能從精神層面給予胤禵絕對的打擊和警告。

3、對於當時的雍正皇帝而言,想要坐穩朝堂,掌握朝政大權,就必須對昔日的政敵,那些曾經和自己有著奪嫡之恨的皇室兄弟予以絕對的控制和打壓。

皇八子胤禩乃系特殊情況,乃系雍正皇帝用以換取徹底清算政敵的時間,而必須拉攏和安撫的對象。

皇十四子胤禵作為唯一一位手握兵權的前朝皇子,在“九王奪嫡”的關鍵時期,還一度成為繼位呼聲最高的皇子,所以對胤禵的打擊,就成為了雍正皇帝必須第一時間進行的活動。

雍正王朝:這個“傻白甜”,才是雍正帝唯一真心放過的“對手”

在雍正皇帝清算昔日政敵的過程中,當然包括了這些政敵的家人和黨羽勢力,而喬引娣和皇八子胤禩被抄家時的八福晉,也就是包含在雍正皇帝清算範圍內的政敵家屬代表。

而被從景陵強制帶回皇宮的喬引娣,才開始逐漸展示自己的政治智慧和自保能力,並最終成為了雍正皇帝唯一一位真心放過的“對手”

01 雍正皇帝想讓喬引娣瞭解和知道的實情,喬引娣心中一清二楚

喬引娣在太監秦草兒的勸說下,對雍正皇帝有了一個雖然模糊但已經開始顛覆的形象設定。而後,面對在自己身邊近侍,倒冷奶茶甚至忘記倒茶的喬引娣,雍正皇帝給予了絕對的寬容,並向太監總管李德全定下了針對喬引娣的照顧態度:

“記住,不要難為她!”

按照雍正皇帝的脾氣,將茶水打翻或者給自己梳頭不盡心,都會被雍正皇帝予以“拖出去,打二十板子”的嚴厲懲罰,為何獨獨對自己痛恨之政敵的女人如此上心,給予了史無前例的“溫柔”“特殊照顧”呢?

另外,雍正皇帝在接下來召見上書房大臣商議軍國大事的時候,還專門強調要讓喬引娣留下,目的何在?

雍正王朝:這個“傻白甜”,才是雍正帝唯一真心放過的“對手”

這兩個問題就牽扯到了雍正皇帝讓喬引娣於自己身邊近侍的目的。

雍正皇帝為什麼要讓喬引娣於身邊近侍?

從喬引娣笨手笨腳的服侍行為上來看,雍正皇帝想要的絕對不是喬引娣對自己的照顧。

從雍正皇帝和上書房大臣商議絕對可以列入機密程度的軍國大事時,讓喬引娣留在現場,就說明雍正皇帝對喬引娣有著具體的政治目的打算。

筆者認為,雍正皇帝對喬引娣的期待目的有三:

1、在民間和宮中,尤其是當初景陵的守陵太監、宮女們傳出來的傳聞中,雍正皇帝是一個好色冷酷、手段殘忍的冷血帝王。雍正皇帝的“繼位不合法性”、“對於皇室兄弟的瘋狂殘害”、“對於大清祖制的隨意踐踏”形象幾乎已經根深蒂固的烙在了喬引娣和以喬引娣為代表的基層民眾、皇族家屬成員的心中。

就《雍正王朝》對雍正皇帝的正面演繹來看,這些形象都是雍正皇帝昔日政敵們對其刻意抹黑的結果。而雍正皇帝就必須進行相關澄清,喬引娣作為一個從基層走來的女子,乃系雍正皇帝用以自證清白的對象之一。

這份自我證明不關乎影響範圍,乃系雍正皇帝心中承受的“誤解之苦”

所必須尋找的證明宣洩出口。

雍正王朝:這個“傻白甜”,才是雍正帝唯一真心放過的“對手”

2、雍正皇帝讓喬引娣這個自己弟弟的女人在自己身邊服侍自己,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證明自己的皇權至高無上,可以管控一切、擁有一切。胤禵、胤禩等人的反抗思想和不服精神也只能是思想和精神,而絕對成為不了具體行動。

把胤禵的心緊緊抓住的喬引娣,在雍正皇帝的一聲令下,就可以變成雍正皇帝身邊的近侍宮女,甚至會成為雍正皇帝的女人,這足以說明

“成者王侯、敗者寇”的絕對真理性。

雍正皇帝就是想用每時每刻都在自己身邊服侍的喬引娣來證明自己的至高無上,證明自己和胤禵、胤禩等人的絕對區別。

胤禵遠在景陵,無法看到自己的至高權力,但處在上書房大臣位置上的胤禩卻能看到,也就等於胤禵看到了這足以將其徹底擊垮的“精神打擊”

3、不知道諸位看眾有沒有注意到,凡是雍正皇帝要求喬引娣在的政務處理現場,都是胤禩等人掣肘甚至群臣反對的艱難時刻,都是高高在上的雍正皇帝分外無助和煩憂的時刻。

雍正皇帝在維護自身形象的同時,又為了皇權穩固、新政推行、民生改善又不得不對胤禵、年羹堯和後來的胤禩、隆科多等人痛下狠手乃至殺手。所以,雍正皇帝就必須讓喬引娣看到自己之所以這樣做的必然原因所在,讓喬引娣這個代表了基層民眾,同時也代表了反對勢力的近侍宮女看到自己作為一代帝王,無奈的一面、心酸的一面、勤政的一面。

雍正王朝:這個“傻白甜”,才是雍正帝唯一真心放過的“對手”

說到底,雍正皇帝想讓喬引娣看到自己的正面形象,想要藉由喬引娣來達到管控和打壓昔日政敵的目的。

那麼,雍正皇帝的目的達到了嗎?

或者,喬引娣看懂了雍正皇帝的用心嗎?

當然!

處理了李紱、陸生楠,雍正皇帝大醉一場發燒以後,喬引娣為雍正皇帝親手做了一碗山西面片。在喬引娣解釋了在自己家鄉要生病才能吃上面片的超高待遇以後,雍正皇帝說道:

“看來,朕這個病得的還值啊!”

喬引娣立馬說道:

“皇上,您可不能病!咱們大清國不能沒有您,天下的百姓不能沒有您。皇上,您可千萬不能病!”

就這一句話,讓雍正皇帝繼位以後所有的辛酸、苦痛、委屈、勞累全部化成一聲長長的嘆息,和那句“陪朕出去走走”以後,雍正皇帝和喬引娣手牽手的模樣。

雍正王朝:這個“傻白甜”,才是雍正帝唯一真心放過的“對手”

也正是在此時,雍正皇帝和喬引娣之間的利用和被利用的關係徹底改變,轉換成了相互依靠、相互理解的所在。

這說明,雍正皇帝將喬引娣留在自己身邊,來維護自身正面形象的目的已經達到。

而喬引娣對於雍正皇帝“把你留在身邊,就是想讓你知道這天下,到底誰才是好人,誰才是壞人”的目的設定,也已經瞭然於胸,並及時給予了回應。

另外,雍正皇帝在對於胤禵處理給予說明的時候,說道:

“比如說對於胤禵,朕得忍。他身為臣子,處處與朕作對,朕卻不能治他得罪,只能讓他守陵去!”

喬引娣則直接給予了反駁:

“您這也叫忍?把他自己孤零零的關在那,比死好不了多少!”

喬引娣反駁的關鍵詞在於“他自己”、“孤零零”

,這就說明她明白雍正皇帝將自己調到御前近侍的目的所在,也確實讓胤禵得到了“比死好不了多少”的結果。

雍正王朝:這個“傻白甜”,才是雍正帝唯一真心放過的“對手”

02 於弘時和弘晝面前的一次勸阻暗示和精準的政治站位

廉親王胤禩在串聯了皇三子弘時以後,皇三子弘時和皇五子弘晝向雍正皇帝奏請對於旗務的整頓問題,用以為胤禩後來的

“逼宮事件”做好準備。

此時,雍正皇帝一陣猛烈的咳嗽以後,皇三子弘時端上一碗藥,被雍正皇帝厲聲喝退。而後,喬引娣驅步近前,說道:

“三爺,讓我來吧!”

然後,雍正皇帝還真就“聽話”的將藥一飲而盡。

這個情節的演繹目的何在?

為了展現喬引娣在雍正皇帝心中的地位遠遠高於雍正皇帝的親生皇子?

還是為了展現雍正皇帝對於喬引娣因為逐漸生出的感情而必然產生的“言聽計從”狀態?

都不是!

雍正皇帝在接過喬引娣手中的藥碗以後,很明顯的看了看弘時和弘晝的表情,雍正皇帝這個細微的舉動目的何在?

在自己兒子面前

“撒狗糧”,不好意思了?

雍正王朝:這個“傻白甜”,才是雍正帝唯一真心放過的“對手”

當然不是!

要想弄明白這個問題,就需要著重說明一下,在皇八子胤禩發動的“逼宮事件”中,為何沒有胤禵的身影,要知道胤禵對於大清國軍隊的掌握能力絕對不在胤祥之下!

即使當時的胤禵被“圈禁”在景陵,他也能將對於軍隊將領的手令傳遞出來,為胤禩拉攏一大批曾經的部將屬下,為“逼宮事件”提供絕對的武裝力量支持。

可以確定,胤禩對於胤禵肯定有過拉攏和勸說,但胤禵並沒有同意。

胤禵之所以不願意參與到“逼宮事件”中,一方面是在“成王敗寇”思想影響下,失去了曾經旺盛的鬥志,這一點在胤祥請胤禵出山的時候,就有過明確說明;一方面是胤禵被“圈禁”以後,他曾經的下屬部將肯定會被雍正皇帝儘可能的撤換,胤禵對於軍隊的掌握,尤其是對於京郊和京城內的武裝力量掌握程度已經遠不如之前。

但更重要的原因在於喬引娣通過在雍正皇帝身邊的切實感受、真眼所見,將雍正皇帝“一心為國”、“一心為民”的具體執政所為為由,以書信的形式對於胤禵的規勸。

在弘時和弘晝面前,喬引娣對雍正皇帝表現出的盡心服侍和忠順形象,就是為了用自己這個“曾經屬於胤禵的女人”來代表胤禵對於當前朝局、對雍正皇權的擁護和支持態度。

是為了告訴弘時和弘晝:

你們的小心思,連我一個小女子都明白,更別說雍正皇帝了!別生非分之想,我對於雍正皇帝的忠順態度就是胤禵的態度,沒有了胤禵的支持,胤禩等人想要政變,成功的概率幾乎為零。

雍正王朝:這個“傻白甜”,才是雍正帝唯一真心放過的“對手”

但是,對於喬引娣的暗示,對於喬引娣代表胤禵的政治站位,弘晝看明白了,弘時卻被自己的“皇帝夢”所迷惑,並沒有看懂,一條道跑到了死!

03 最後階段的完美脫身和雍正皇帝出於真心的“放過”

皇十三子胤祥病逝以後,雍正皇帝帶著秦草兒和喬引娣燒紙祭奠十三爺。

雍正皇帝在惡言咒罵胤禩等人的時候,喬引娣說道:

“皇上,八爺、九爺、十爺,他們是不對,可他們畢竟是皇上的兄弟啊!”

雍正皇帝陡然轉身,質問道:

“到這個時候了,你還為他們說話?”

喬引娣接著說道:

“皇上,您可以處置他們,但不好把他們叫做阿其那、塞思黑,他們也是先帝爺的親生兒子啊!”

這場對話發生在雍正皇帝將胤禩、胤禟“抄家圈禁”以後,發生在皇十三子胤祥病逝,張五哥“自願”前往為十三爺守陵以後。

剛剛經歷了胤禩等人“差點成功”“逼宮事件”,剛剛經歷了十三弟的病逝,雍正皇帝對於胤禩等人的傷心病狂,有多狠、有多怨,可想而知。

雍正王朝:這個“傻白甜”,才是雍正帝唯一真心放過的“對手”

一直待在雍正皇帝身邊,對胤禩等人的具體行徑非常熟悉,對於雍正皇帝的脾氣秉性非常瞭解的喬引娣為何在此時“故意”挑戰雍正皇帝的忍耐底線?

可以“處置他們”,卻不好給他們“起外號”!這是勸著雍正皇帝“善待”皇室兄弟嗎?這分明就是煽風點火,分明就是勸說雍正皇帝趕緊處置了胤禩等人啊!

喬引娣的真正目的何在?

挑戰雍正皇帝的底線,是為了讓雍正皇帝對自己失望、灰心,讓雍正皇帝放棄繼續留自己在身邊的念頭;

勸說雍正皇帝趕緊處置胤禩等人,是為了讓雍正皇帝看到自己對於胤禩等人的鮮明對立態度,表明自己也認為胤禩等人犯下的罪過,理應受到“處置”,以打消雍正皇帝誤會自己仍然站位胤禵、胤禩等人的政治態度,從而讓雍正皇帝真正

“放過”自己。

當時雍正皇帝憤怒轉身以後,喬引娣還沒有明確雍正皇帝對自己的態度,所以在雍正皇帝“含淚處死親生子”以後,在和曾靜正面對決的時候,又回到了雍正皇帝的身邊。

“皇上,您已經一天沒有進膳了!”

雍正皇帝深深看了喬引娣一眼,說道:

“拿進來吧!”

也就是在此時,雍正皇帝已經確定真心想要放過喬引娣了,而後在任命了皇四子弘曆為監國,基本確定了朝廷政局未來走向以後,雍正皇帝的皇帝責任和歷史使命,基本完成了。

雍正王朝:這個“傻白甜”,才是雍正帝唯一真心放過的“對手”

對於喬引娣,雍正皇帝也確實生出了必然會有的感情,因為太理解、太貼心!

雍正皇帝將喬引娣送至遵化邊界以後,喬引娣說道:

“皇上,您回去吧,我就去看他一眼,馬上就回來。記著別太累著自己!賈道士送來的仙丹,好是好,可是要慢慢補才成!”

這是“馬上就回來”的樣子嗎?這樣的交代像是“馬上就回來”嗎?

雍正皇帝一言未發,只是在喬引娣遠去後,雙眼含淚。

因為雍正皇帝知道,喬引娣再也不會回來了!

參考資料: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雍正王朝》

(本文僅基於《雍正王朝》具體演繹情節和人設解析,並不以歷史史實為依據,個人觀點,歡迎提出批評意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