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胤禩最後一盤棋怎麼都是嬴?雍正必然要殺親子?弘時太愚蠢

弘時這個時候是嚇糊塗了,阿其那指的是他的八叔胤禩,塞思黑指的是他的九叔胤禟。因為胤禩曾經蠱惑他爭奪太子之位,所以弘時恨他。

最冤枉的是,這件事關胤禟什麼事?胤禟表示自己非常無辜,白白被弘時給罵了。

為何說胤禩最後一盤棋怎麼都是嬴?雍正必然要殺親子?弘時太愚蠢

01胤禩自己奪取皇位失敗,便打算慫恿雍正的兒子們內鬥。

這是八爺黨最後的一次反擊,胤禩等人在康熙活著的時候,沒能爭得過雍正皇帝。所以這個時候胤禩將目標放在了雍正的長子弘時身上。

弘時是雍正第三個兒子,但是前面兩個死了,所以弘時按照輩分,應該是兄弟當中的老大。這個身份就有些特別了,雖然滿清沒有嫡長子繼承製的傳統,可是弘時依舊還是被人蠱惑去爭奪這個皇位。

皇三子弘時,康熙四十三年甲申二月十三日子時生,雍正五年丁未八月初六日申刻,以年少放縱,行事不謹削宗籍死,年二十四。十三年十月,高宗即位,追覆宗籍。---《清皇室四譜》

甚至在弘時的腦子裡刻下一個道理,長子就應該繼承皇位。這才使得弘時有了奪嫡的想法,過去弘時也就只是想想做皇帝的事情,從來沒有正兒八經地實施過這件事。

可是經過胤禩的點撥,弘時似乎有些開竅了。他認為自己也可能做皇帝,而且他的條件要比當年九龍奪嫡的時候好得多。

當年可是有九個阿哥爭奪皇位,現在只有他跟弘曆兩個人,勝算大了很多。所以弘時便開始著手奪嫡的事情,很多時候都搶著要在雍正面前表現一把。

這當然不是一件壞事,孩子求上進,雍正高興還來不及,可問題是,弘時逐漸就跑偏了。他發現自己永遠比不上弘曆。

這個時候胤禩又給弘時出了一個餿主意,既然比不上,那就殺掉好了。於是就有了弘時派人暗殺弘曆的事情。

事情發展到了這一步,已經無法回頭了,雍正把一切都看在眼裡,他終於認識到自己這個兒子的心腸,所以狠心將他賜死。

為何說胤禩最後一盤棋怎麼都是嬴?雍正必然要殺親子?弘時太愚蠢

02胤禩的心腸歹毒,就算弘時奪嫡失敗,他報復雍正的目的也達到了。

弘時奪嫡成功的話,那麼胤禩就能夠堂而皇之地操控這個沒什麼腦筋的侄子,從而控制整個大清國的未來。

這是胤禩最理想的目的,如果真的做到了,那他等於就是徹底贏了雍正一把,算是翻盤了。可是他自己先被抄家了,這個時候這一目的已經無法實現。

但是胤禩絕對不會放棄報復雍正的事情,所以他繼續唆使弘時奪嫡,必要的時候,對弘曆下手。

這件事對他有什麼好處呢?沒有任何好處,不過這件事對雍正來說,卻是百分百的壞處。因為弘時如果成功了,那麼弘曆就會被弘時給殺掉。而弘時一旦失敗了,他的行為暴露以後,雍正鐵定不會輕饒弘時,甚至會殺掉弘時。

如此一來,不管弘時成功與否,對雍正來說都是非常致命的打擊。不管雍正的哪個兒子勝出,另一個兒子都有可能被殺害,這才是胤禩最毒辣的地方。

這是一個死局,雍正壓根就沒辦法破解。所以最後的結局,恰如胤禩所料到的那樣,弘時被雍正賜死,雍正殺掉了自己的親兒子。

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最終還是發生了,可見胤禩雖然活著的時候失敗了,可是在他去世以後,卻重創了雍正。

為何說胤禩最後一盤棋怎麼都是嬴?雍正必然要殺親子?弘時太愚蠢

03弘時壓根就不是弘曆的對手,他沒有競爭的籌碼。

從出生上來說,弘時是沒有問題的,跟弘曆一樣,都是雍正的兒子。可是從能力上來說,弘時的能力就差了很多。

弘曆從小就聰明伶俐,自幼便跟著康熙皇帝一起學習,所以是見過大世面的人,對治國的理念也有自己的領悟。

在康熙的教導下,加上弘曆自身的聰慧,他很快成長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可是弘時就不同了,他是沒出過什麼門的家雀,壓根就沒有系統的治國培訓。

他父親雍正一直以來都是韜光養晦,所以弘時也難得會受到什麼正經的執政能力的培訓,這就導致了後來弘時的能力壓根就比不上弘曆。

在處理問題的手段上,弘時跟弘曆差了不是一個檔次。比如說處理河南學生罷考的事情上,弘曆就別出心裁,制止了這場喧鬧。同時他手段雷霆,殺貪官毫不手軟。

可是弘時卻沒有正兒八經地為雍正辦過什麼大事情,顯然是不可堪當眾人的。為此,弘時要想爭奪帝位,就只能採取陰謀手段。

這麼一來的話,就中了胤禩的陰招,從而成為了雍正的眼中釘。弘時的悲劇主要原因是能力配不上野心,最終自然是要崩盤的。

為何說胤禩最後一盤棋怎麼都是嬴?雍正必然要殺親子?弘時太愚蠢

結局:弘時萬萬沒想到雍正會殺了他。

虎毒不食子,這句話在皇帝面前,可能是不怎麼管用的。漢武帝逼死了自己的太子劉據,武則天賜死了自己的兒子李賢,唐玄宗殺掉了自己的三個兒子,現如今雍正居然也對自己兒子下手了。

弘時將自己的罪過全部如數交代清楚以後,希望能夠被雍正圈禁起來,被流放也沒有關係,甚至貶為庶民,一輩子做和尚都沒關係。

這是弘時一生中唯一一次比較聰明的時候,他知道自己犯下了死罪,可是他始終認為雍正不會殺了他。換句話說,他用自己的行動告訴雍正,你不可以殺我,我是你的親兒子。

雍正吃這一套嗎?當然不吃。他是當了三十幾年皇阿哥的人,風裡來雨裡去的事情,他實在是經歷了太多太多。

尤其是他能夠從九龍奪嫡的事情中脫穎而出,其中所經歷的悲慘遭遇,一般人是無法理解的。所以雍正不會讓自己的兒子弘曆再經歷一次這樣的遭遇。

而且這件事牽扯到了八阿哥胤禩,這是上一代的仇恨,卻感染到了下一代來。雍正的心太累了,他不希望下一代再有任何仇恨出現。

所以只有殺掉弘時,才是唯一解決這件事的辦法,從根源上解決了這件事,這才能讓弘曆高枕無憂。

雍正做了天下人都唾棄的事情,殺掉了自己的兒子。可是他卻為另一個兒子解決了後顧之憂,也為大清朝的穩定繁榮解決了後顧之憂,所以孰是孰非,他已經不太看中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