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是一個怎樣的城市

現在武漢二手房存量超過了十萬套。而且多處中心城區出現了很多不到2萬的毛坯房。希望這是個好趨勢。(畢竟我也不太懂為什麼這麼多毛坯房)

雖然很多自媒體還在高唱軍運會之後房價還要上漲。

武漢是一個怎樣的城市

本人武漢快三十年老土著。老實說,挺喜歡武漢的,也蠻討厭武漢的。

喜歡武漢的熱乾麵,豆皮,水餃。每次從外地回武漢,第一件事就是先買碗熱乾麵吃下去,芝麻醬要多,滷水少點,那個香啊。過早是真的豐富,我能吃一個月不重樣的過早。外地的話,好多地方都是饅頭包子油條,過起早,這麼單調,我是覺得蠻不過癮的。加上武漢九省通衢,南來北往的吃食在武漢都找得到,四川的川菜,重慶的火鍋、長沙的湘菜,小面,南京的鴨血粉絲湯,北方的涮羊肉,廣東的燒臘,在武漢都找得到。不說正不正宗,至少有那麼點味道,讓人可以換著吃,不會發愁吃什麼,絕對不會吃膩。對了,排骨藕湯也好喝!

也喜歡武漢去哪都方便的交通。武漢去哪都方便,五小時高鐵能去全國大部分一二線城市,出差旅遊方便的不是一點點。成都重慶那邊出門基本得靠飛機了。成都重慶那邊出門基本得靠飛機了。武漢高鐵就行了,還是舒服多了。

科教醫療實力也算很不錯的。大醫院有同濟、協和、省人民、中南等等。而且同濟協和還都是綜合排名全國前十的大醫院。這種醫療實力,全國除了北上廣深等數個城市外,敢說穩壓武漢的,幾乎就找不到了。當然,很多省會的也都有不錯的醫院。成都的華西、重慶的西南、大坪、新橋、長沙的湘雅等等。大學有武大華科兩所985,算上武大華科一共7所211。武大華科除了清華北大也沒有學校敢說穩壓了吧?其餘211也都是行業性質的高校,在相關領域內很知名的高校。中南財經政法就屬於五院四系,中國地質大學就不說了嘛,國字頭。華中師大也是教育部直屬6所師範高校之一。培養出姚貝娜的武音,培養出許家印的武科大,只屬於國家民族委的中南民大等等也是雙非院校裡面很有特色,有一定知名度的高校嘛。

生我養我的城市,感情是真的挺深的。長江邊,東湖畔,歸元寺都留下了我這個老土著的足跡。東湖綠道極其適合休閒散佈,多處江灘也極其適合觀景,漢街修的也是很適合和朋友一起逛街娛樂,我喜歡這裡的風景,這裡的環境。

武漢是一個怎樣的城市

武漢是一個怎樣的城市

但是我也討厭武漢。這種討厭,是隨著年歲見長逐步加深的。首先,氣候並不一人。春秋極短。冬天冷死(溼冷),夏天熱死(空氣溼度大,蒸桑拿)。有槓精可能會說,能冷過東北?夏天哪裡都熱!

東北有地暖,在家要穿T恤,公交車都有暖氣。至於熱,怎麼說呢,去不同地方過了夏天之後,幾個城市對比,武漢夏天持續時間長,而且溼熱的難受程度,在北方,有陰的地方就會涼快很多,汗很快就幹了。在武漢,有沒有陰汗都幹不了。一吹風就感覺熱風襲人,而不是涼風陣陣。我實在無法昧著良心說武漢夏天跟外面一樣。

其次,收入相對較低。我相當一部分同學,都是武漢土著,但還是去外地了。一般都是北上廣深加沿海。武漢本地除了國企央企,私企就業環境並不算好。相當一部分崗位是單休,五險一金不交全。一個普通本科生起薪可能也就四五千。除非是互聯網行業高一些,本科生進去996能搞七八千甚至上萬。對比沿海以及北上廣深,這個收入,額。去過外面的都懂。

當然,收入低這條我洗不動。誰有本事給武漢市收入低洗地誰來,我是洗不動。畢竟崗位相對少,人口相對多。特別是大學生太多了。企業壓價太容易了。

(本文來源自知乎,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