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考上北大清華等一流名校的學生,真的是老師教出來的嗎?

教育譚


能考上向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是多少學生夢寐以求而不得的目標,這些頂尖名校的門檻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只能成為仰望式的存在。那那些考上這些名校的學生,到底是因為他們自己,還是因為他們的家長或者是老師呢?身為一位多年擔任重點高中班主任的老師,以下是自己的一些看法和理解。

1、能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可遇而不可求,首先得有自身的天賦

能考上清華北大等名校的學生,絕對不是學校能直接培養出來的,其天賦佔了決定性的部分。這種天賦,除了智力因素,更多的是性格因素。這種優秀的性格因素裡,有決定他能持之以恆的毅力、沉著冷靜的心理以及矢志不移的堅定等等,這些因素能讓這些學生在成長的路上始終把握自己的航舵,不至於偏移方向,或停滯不前,他們最終在與同齡人競爭的過程中一路遙遙領先,提前到達終點。

這種天賦,有時得益於家庭的影響和培養,但往往基於孩子自身的稟賦,性格中自帶的優秀品質,是後天培育很難企及的。所以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境況,一些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其家庭氛圍和條件並不怎麼理想,但這些學生仍能自我約束,一路領先,最終綻放異彩。

這種來自於性格的先天品質,是隨機而不確定的,所以這種學生只能是可遇而不可求,遇到了,家長老師好好培養,可能更有出息;遇不到,後天的教育可能事倍功半。

2、家長成功的教育,是這些學生成功的第一步

我們也看到很多的調查顯示,考上頂尖大學的很多學生,其家庭教育往往很成功。這正好反映了影響優秀學生成長的第第一個外部因素:家庭的影響和塑造。一個有著良好知識涵養水平的家庭,孩子自幼在其中受到的薰陶和影響會伴隨其一生。父母如果注重孩子從小到大的各環節教育,在孩子成長髮展的關鍵點恰到好處地助力,將會對孩子的成長起到巨大的推動力,恰如火箭助推器的作用。

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基於孩子本身特點和性格因素的,如果教育方法能與孩子本身特點和性格因素相切合,那對孩子的教育效果將會起到點石成金的作用。而如果背離了這種規律,很可能會起到反作用,導致家庭教育的失敗。

如果孩子本身具有較好的悟性和學習能力,那麼他的父母只要給他提供必需的學習條件和幫助,孩子自己也會一路領先,展現出他卓絕的天資。而如果孩子天資不怎麼聰穎,即使後天投入再多,可能也會收效甚微。良好的家庭教育,如果建立在孩子本身不錯的稟賦基礎上,那這種教育的效果才會明顯地體現出來。

3、老師恰到好處的點撥,是這些學生成功的催化劑

學校教育的一大特點是面向全體學生的統一教育,雖然學校經常強調因材施教,但在現實中實施起來並不容易。因此對於那些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來說,學校教育對於他們的影響,和對那些考上一般大學的學生的影響,並無多大區別。

學校和老師能幫助這些學生的,不過是在他們發展的關鍵之處,起到恰當的點撥和提升。我們很難相信學校會把一個天資平庸的學生培養成清華北大的學生,因為參照現實,很難找到切實的證據。

總之,那些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首先自身得有卓越的稟賦,再加上家長和老師的後天教育,才能一路直上,勇攀高峰。所以,他們的成就首先是自己的功勞,其次才是家長和老師的培養。那些優秀的人,決定他們成功的,往往是他們自身的優秀品質,而這種優秀品質,是他人很難培養出來的。考上清華北大的優秀學生,他們首先得感謝自己的努力和堅持。


優學優考策略



快餐我大佬


題主您好!我是一名高中數學老師,孩子讀的是北京大學,我同事的孩子也有清華北大畢業的。您的問題我來答。

那些考上北大清華等一流名校的學生,確確實實,老師功不可沒!但不可否認的是,還真不是老師教出來的!



一、老師是學生考上北大清華等一流名校的主要功臣,但不是最主要的因素。

老師教的是知識、是方法技巧,而高考考的是能力,這不是老師能教出來的。

幾年前,我曾有幸聽過一個高考數學命題人作的報告。他非常明確地說,高考數學150分中至少有20分不是你們數學老師能教出來的,因為這20多分考察的就是學生的數學素養,是學生的能力。作為老師,要把精力放在130分上,千萬不要芝麻沒撿到還丟了西瓜。數學如此,其他科目的要求想必也不會有太大的不同。

二、學生自身的能力是考上北大清華等一流名校的最主要的因素。

同一個班的學生,老師都相同,教法一樣,講的內容一樣,做的練習也一樣,有的考上北大清華等一流名校,有的名落孫山,這都說明學生自身的能力是考上北大清華等一流名校的最主要因素。



三、家庭教育是學生考上北大清華等一流名校的重要助力。

且不說家庭教育在學生學習習慣、個性品質的養成上的作用,單在高三學生的心理疏導上就能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同事的兒子是競賽班的學生,由於壓力太大,拒絕去做實驗,拒絕去學校。同事真的是一夜白頭,思前想後,最後請了一個月的假陪兒子旅遊。剛開始,孩子忙著策劃線路、欣賞沿途風景,絕口不提學習的事,他是急在心裡,但絕不表現出來;慢慢地,孩子開始說實驗的困難,自己的擔憂,他只是認真傾聽,鼓勵兒子把心理話都說出來,偶爾提點一下。一天,兒子對他說:“爸爸,我要回學校,我要做實驗”。他只問了一句“想清楚了”。兒子堅定地點了點頭。這時他的心才放下來,而他們已在外面遊玩了二十幾天。最後他兒子因國際奧賽獲獎保送北大。

我想,如果沒有這位父親的陪伴疏導,他兒子別說去北大,能不能正常讀完高中都成問題。

四、同學在學習上的良性競爭有利於學生考上北大清華等一流名校。

同學之間的互相學習、相互探討,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高。

所以說,學生考上北大清華等一流名校,是學生、老師和家長共同努力的結果。

不知我的回答您是否滿意。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各抒己見。


一塔湖圖不糊塗


學生能夠考入清華北大,確實與老師水平有一定的聯繫,但最重要的,


還是學生個人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沒有學生可以光靠老師講課就考到清華北大。


如果題主有幸考入清北這兩所頂尖大學,那麼發現的第一件事就一定是:我當年引以為傲,甚至考到全省前幾名的智商,在清北什麼都不是,


有大把的人比我更聰明,有大把的人比我更努力,但是最多的,是那些比我聰明的學生還比我更努力。

能夠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沒有一個是書呆子,他們必定是及其聰明的,而且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學習習慣,自控能力各個方面都遠遠超出一般的學生。


從我大學畢業到現在,陸陸續續也送出好幾百個學生了,我發現考上985和211大學的學生,自身都是極具靈氣的,知道自己哪裡學的不好,學習的效率是普通學生的數倍。


也有一些學生學的很死,他們上課不停的做筆記,下課拼命做題,可是錯過的知識還是經常出錯,成績一直不見起色。究其原因,還是學習死板,不能融會貫通。這樣的同學即使再努力,我估計只能止步於普通一本大學 。


也有的學生擁有跟學霸“貌似相同,實則不同”的聰明,他們的腦子很活,對於題目經常有自己的思想,但是不到一兩天就把學過的東西拋之腦後,經常利用“小聰明”彎道超車,又不重視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導致成績忽高忽低。


考試成績好的能到前三名,考試成績不好的話也能與差生為伍。這樣的學生如果重視基礎,把知識掌握紮實,或許可以擁有衝刺清北的潛力,但是發揮必然不如學霸穩定。

還有的學生夢想很大,我要考清北,我要考人大,我要考復旦,但是自己的知識掌握水平配不上夢想,又不願意承認和改變,這類學生在我看來是最“可憐可恨”的。


我以前就教過這樣一個學生,她從高一開始就認定目標是人大,到處尋找與人大有關的資料。


學習上有很多短板,不沉下心來去補,反而天天讀高考逆襲雞湯,天天給自己打氣,告訴自己一定能做到,看的故事隨著時間的推進,從300天逆襲人大,變成了200天逆襲人大,再變成百日逆襲人大,但是並沒有什麼用。


不靜下心來學習,查漏補缺,琢磨題型,整天自欺欺人,沉迷到別人的逆襲故事中,卻忽略了最根本的學習。

總之,按照我對高中學生的觀察,想要取得一本以上的成績,老師的水平與學生的能力各佔50%。但是想要考到清北:

學生時刻想著學習,沉迷學習是第一位;

腦子靈活,會學,提升的效率高是第二位;

不驕不躁,自控力和抗壓力強,心態穩定是第三位;

優秀的師資力量和教輔資料是第四位。

你對這個問題還有沒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我是松鼠課堂高老師,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和點贊!

松鼠課堂高老師


那些考上北大清華等一流名校的學生,真的是老師教出來的嗎?

題主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是中國最頂尖的兩所大學,能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絕對是學霸中的學霸,但是那些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真的是老師教出來的嗎?我的觀點是學生能考上清華北大等頂尖高校,老師肯定在其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把學生考上清華北大的功勞全都歸功於老師身上這是不對的。

一個學生考上清華北大等頂尖高校其實是多方努力的結果。一般來說,個人的因素+老師(學校)的培養能力+家庭因素+其它=孩子所能達到的高度。孩子能考上清華北大,能考上中國乃至整個亞洲最頂尖的高校,這有個人的因素、老師的因素,也有父母的因素,當然還有其它像運氣一類的因素。

一.個人因素

能考上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說實話,其實功勞最大的就是孩子自己。如果孩子自己沒有一點天賦,學習又不努力不自動的話,那麼單憑老師和家長的努力,考上清華北大這樣的一流高校,那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可能的。其實不難發現,絕大多數能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要麼天賦異稟,要麼學習異常勤奮,更多的是兩者皆有的。

北大博士張宇識在節目《相聲有新人》中就曾透露,按照規定七歲才能上小學,但是他七歲都會解微積分了,而且上學後不是老師教他,而是他教老師,他對老師說:“老師啊,我走了以後(畢業),誰輔導你考研啊?”雖然說這可能是一個調侃、是一個相聲包袱,但是也反映出張宇識在學習上過人的天賦。而他之所以能輕鬆地上北大、取得傑出的成就,與他自身的天賦是分不開的。

說到這裡,我不得不提到我們縣裡的一個學霸。這個學霸畢業於一所很普通很普通的中學,但是中考的時候成績很好,是我們縣裡的第一名,本來可以去市裡最好的重點高中的,但是因為各種原因後來沒去成,回到了他初中就讀的那所中學繼續讀高中,那是一所一年都出不來一個重本學生的學校,在我們縣裡基本上排不上號,但是四年後這所學校成了全城的焦點。因為這裡出了一個清華大學的學生,而這個學生就是當年的他,當年的中考狀元。正常來說,他就讀的學校出個一本學生都困難,怎麼會走出一個清華大的學生呢?這還得歸結到個人因素上來,他自己的努力讓培養他的學校光榮了一把。

二.老師(學校)的培養能力

要考上清華北大這樣的一流高校,離不開老師的培養。一般來說,一流的老師更容易教出一流的學生。如果老師自己都是大專、三本畢業的,自己都沒有考重本的能力,怎能奢望教出清華北大的學生?不是說一定不行,但是很難,而且即使學生考上清華北大了,可能最主要的是他自己的努力,而不是老師的努力。畢竟打鐵還需自身硬。這就是為什麼重點中學基本都招聘重點大學的畢業生當老師的原因之一。像深圳中學這樣的超級中學還有不少老師就是清華北大畢業出來的。

另外,重點中學特別是超級中學,其經過多年的發展、研究,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穩定的高分考生培養模式,把孩子送到裡面去,更容易考上重點大學,甚至考上重點大學中的重點大學清華、北大。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學生擠破頭也要考進人大附中、衡水中學等這些超級中學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家庭的因素

俗話說得好,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的氛圍、父母的教育對孩子究竟能取得多高的成就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否重視孩子的教育、知識水平的高低、對孩子的教育方式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孩子的未來,是孩子上什麼樣的大學的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

曾經某北大學生在演講中講了一句“寒門再難出貴子”引起了軒然大坡,其實她說得對,因為貧苦家庭很難為孩子提供好的發展條件,很多家庭甚至連教育都不重視,認為讀書不重要。這樣的家庭怎能奢望培養出高知分子?怎麼可能出“貴子”?不能說每個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的家庭都富有,但是他們的家庭的氛圍一般是和諧的,父母一般是很重視孩子的教育的。

其它

除了個人、學校、家庭的因素外,還有一些其它的因素也會影響學生能否考上清華北大這樣的一流名校,比如運氣。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即使你多努力如果沒有一點點運氣,也是沒有用的。今年就有不少通過撿漏的方式進入名校的學生,他們能進入名校除了自身的成績並不差之外,還包含著很多運氣的成分。同理,考清華北大也不是說光努力就可以的,還要有運氣。當然運氣是可以通過努力來獲取的,畢竟天道酬勤,越努力,越幸運。

所以,學生考上清華北大等一流高校,不僅僅是老師的功勞,不是僅僅靠老師教就可以考上的。學生能上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實質上是學生、老師、父母等多方努力的結果。

個人觀點,歡迎互動,謝謝~


教育最前鋒


經常聽到有人說“考上北大清華的學生,不是老師教的”,這句話既有道理又沒有道理!作為老師,我可以明確告訴你北大清華的學生,也肯定是老師教出來的!不要否認老師的作用,當然也不能誇大老師的作用。

一、北大清華的學生,確實是老師教的!

我們學校每年都能考幾個北大清華,有時候也會邀請他們回來跟學生做報告,進行學習經驗交流,作為老師,說實話,他們交流的那些方法,多數都是“大路邊”上的方法,比如預習和複習,比如錯題本的記錄和使用,比如做題和刷題等等,但是,為什麼他們成功了?

這是因為他們落實的好,把老師傳授的方法能夠不打折扣,甚至是百分之一百二的落實了,然後內化成自己的東西,所以這就成了他的經驗。

而這些方法,就是老師教給他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老師的方法對於成績優秀的學生,也許比知識的講解更重要。

二、這裡的老師,並非只有高中老師

考上北大和清華的學生,基本上沒有自己在家學習的吧?他們從小到大都是上學的,既然是上學,怎麼能忽略老師的影響?當然,這裡的老師,並不是只有高中老師。初中老師、小學老師、甚至幼兒園老師或者其他學校的老師、網絡上的老師,都可能會對他產生影響。

那些最後考上北大清華的學生,往往不是高中開始發力的學生,而是從中考就是全市前幾名的學生,從小學階段就能嶄露頭角的學生。

三、家庭的教育,更加重要!

當然,這些學生都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家庭教育非常成功,這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方面。當然這只是說學習方面,良好的家庭教育,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用心陪伴:

如果家長長期不在家,孩子成績優秀的並不多,起碼不會太優秀,這些考上北大清華的學生,往往都是家長中有一方或者兩方都非常重視孩子的培養,能夠從小到大用心陪伴孩子學習和成長的。

2、積極配合:

這些孩子的家長,都能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和老師形成合力,你很難想象,一個在家裡只會抱怨學校、抱怨老師的家長,怎麼可能培養出一個成績優秀的學生?

學校和家長的目標是高度一致的,但是實際上,很多家長卻把學校當成了“敵人”來對待,最終的結果就是害了孩子。

3、資金支持:

考上北大清華的學生,有多少學生是農村的?在有政策照顧的情況下,也不足20%,在城裡上學,意味著更多的教育投資,如果孩子想通過奧賽進入北大清華,可能沒有幾十萬元的投資,是拿不下了的。

四、其他因素也不可忽視

當然,能夠考上北大清華,除了上述因素之外,還有幾個因素不容忽視。

1、戶口:

在北京考上北大清華,顯然比在山東考上要簡單的多,我們這裡曾經和海南省有過合作,海南送優秀的初中生過培養,如果他在山東的重點高中能考進年級前10名,回海南考上北大清華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基本上就是狀元級水平了。

如果你能有一個農村戶口,又在縣城上學,學習成績還非常棒,那麼你考上北大清華的可能性也很大,因為國家有專門針對農村學生的單項計劃,北大清華也有“築夢計劃”和“自強計劃”,成績低一些的學生,也可以上北大清華。

2、運氣:

同一批學生中,如果有5個學生能夠考上北大清華,那麼有可能有50個學生都有這個能力考上北大清華,最後能進入北大清華的,未必是最優秀的那5個,但是卻是最幸運的那5個,因為這5個學生非常完美的把各種因素有機結合起來了。

當然, 最重要的因素還是學生自己!如果自己實力或者態度不行,其他因素都是枉然的,就像裡皮作為世界名帥,也不能帶領中國男足拿到世界盃冠軍一樣,但是這並不影響國家聘請裡皮當主教練,因為優秀的主教練,確實能夠給球員帶來一些變化,這和老師是一樣的。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對於千千萬萬寒窗苦讀的學子來說,能夠考取北大、清華這樣的國內頂尖高校,那既是個人一生的幸運與榮耀,更是一個家庭甚至整個家族的幸運與榮耀。儘管北大、清華讀起來並不是那麼友好,每年還有那麼多被退學處理的學生。

北大、清華學生之所以這麼受追捧,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們的本科生錄取率太低了。據有關方面的統計,北大、清華兩所TOP2高校在全國各省份的平均錄取率僅萬分之四左右,北京地區稍高一些。稱考上北大、清華的學子為“萬里挑一”是一點也不過,要從全國上千萬考生中順利衝出來,光有實力還遠遠不夠,非得運氣好到了極點方可。

於是乎,一所中學有多少同學考取了北大、清華,已經成為很多學校展示教育教學成就的重要指標。比如最牛的河北衡水中學、北京的人大附中、四川的成都七中和綿陽中學等,都是北大、清華招生的“大客戶”,這些學校不但在本省、本地首屈一指,即使放眼全國,也是一等一的超級“牛校”,成為家長和學生夢想的目標中學。

對於這些考取北大、清華的天之驕子,甚至執教的老師們都說:“他們哪裡是老師教出來的嘛!”老師言語之間既是滿滿的自豪感,認為教到這樣的學生就是一種享受、一種榮耀;同時言語之間也是對這些學生滿滿的褒揚感,認為這樣的學生自身特別努力,讓老師很是省心省力。

那麼,考取北大、清華等一流名校的學生,真的是老師教出來的嗎?作為家長,挖挖機有自己的看法。

考取北大、清華等一流名校的學生,老師在他們身上投入的時間、精力更多,給予的空間更大、更自由

這些考上了北大、清華等一流名校的學生,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學習興趣深厚、思維敏捷、學習自覺、習慣優良、特別自律。因此,他們從小學到高中,在學習上一直處於班級或年級前茅,對於這樣的孩子,老師們往往更加關心、愛護,給予他們更多鍛鍊的機會,比如當班幹部、當科代表或者組織班級活動等;同時,這些同學往往不滿足於課堂教學的內容,多有對知識進行一定的拓展學習,他們有問題的時候,往往要找到老師求助、求解,而老師也樂意為能夠提出問題、有思考和愛發問的學生提供幫助和答疑解惑。

進入高中以後,對於這些基礎好、底子厚,有可能考取北大、清華的學生,一般的中學都會編入師資力量最強的班級,對他們進行特殊的照顧。比如利用晚自習組建專門的“清北班”,將教學知識的難度提升到北大、清華自主招生、綜合評價的選拔試題難度,進行專門的輔導等等;到了高二、高三,對於個別學科不太均衡,或者某一門科拖後腿的學生,科任老師往往還會“一對一”專門輔導,幫助這些學霸補齊最後的“短板”。

同時,到了高三之後,對於這些潛在的可能考取北大、清華的學生,老師們更關注他們的身心狀況,及時給予他們關心關懷,對於身體、心理出現波動的學生,會及時配合家長共同想法予以積極應對,並在請假等方面給予關心和照顧。這些同學偶爾會向老師們提出自己的請求,甚至有些是過分的請求,老師們也會一笑了之,儘可能的支持他們的想法。

考取北大、清華等一流名校的學生,自身努力、有效學習是關鍵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為什麼同樣是名師執教,但班上的同學最後考取的大學千差萬別、各不相同呢?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內因永遠起決定性作用。學生的資質天分怎麼樣、學習興趣怎麼樣、學習態度怎麼樣、學習能力怎麼樣、學習習慣怎麼樣、學習方法怎麼樣等等,這些都是在學習上拉開差距的重要因素,哪一個因素出現了問題,都會帶來學習成績上的差別。

縱觀那些考上了北大、清華等一流名校的同學,他們在上述6個方面的表現幾乎無一例外地可圈可點。雖說不一定6個方面都非常優秀,但至少有3個以上的方面是非常優秀的。而這些方面,外部因素對他們的影響是局部的,核心的還在於他們自己持續不斷的努力和上進,在於他們在學習上的持續性、有效性和高度自律性。

所以,我們在羨慕那些考上了北大、清華的同學之餘,更多地要看到這些同學背後的艱辛付出。挖挖機家孩子雖然也去了TOP2高校之一,作為家長是親眼目睹他的辛苦所在,高三後期複習中一度還出現了腰股勞損的情形,每天晚上回家都要專門按摩二十多分鐘。成功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唯有努力努力再努力,唯有比別人更刻苦、更堅持、更能承受,方可守得雲開見月明。

考取北大、清華等一流名校的同學,得益於家庭、家長的教育有方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出生那一刻起,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受到來自父母的影響,前面提到的與學習有關的6個方面,除了資質天分來源於父母的遺傳之外,其他5個方面都來源於後天生活的培養,而家庭和家長無疑是影響份量最重的所在。

考取北大、清華等一流名校的同學,他們的家長在教育方面可能不太專業,甚至不得懂,但他們的家庭、他們的父母,卻在用實際行動言傳身教,帶出了遠大的理想、思維的方式、端正的品行、積極的態度、堅韌的性格等等。這些雖然老師也會講,也會引導,但核心素養的形成,還在於家庭,來自於父母。

這些孩子的父母不一定很富裕,也不一定很有文化,但大多精神面貌良好,在某些方面有著一定的遠見,對孩子的教育成長有著明確的規劃,並且集全家之智、舉全家之力,合衷共濟,齊心協力共同把孩子的教育不斷推向更為優質的學習成長平臺。

結語

可以肯定地說,考取北大、清華等一流名校的學生,是老師辛苦教育教學的結晶,是家長嘔心瀝血陪伴的結晶,是他們自己自律奮進、持續努力的結晶,是學生、老師、家長三方協作最高層次、最好成就的體現,值得學生、老師和家長倍家珍惜。考上了北大、清華等一流名校的學生,絕不能安於現狀,絕不能躺在高考的功勞簿上睡大覺,因為求得北大、清華的門票不易,想要從北大、清華順利畢業更不易。努力學習吧,天之驕子們,早日成長為對國家、對民族、對社會有用的人。


教育挖挖機


我覺得現在上清華北大的孩子,學生、家長、老師、學校幾方面因素缺一不可。

首先,孩子必須要智力水平高。智力水平是一切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其他各方面再怎麼努力也是白搭。光有智力水平還不夠,孩子還必須勤奮自律,持之以恆。學校和老師再厲害,家長再懂教育,如果沒有好苗子,一樣不會有好成果。

第二,家長要非常重視教育並且懂得教育。據說孩子的智力開發三歲之前非常重要,重視教育的家長胎教開始就已經在努力。三歲之前就已經從方方面面入手來開發孩子的智力。對教育捨得投入,懂得配合學校老師的教育。早早籌劃為孩子一路過關斬將,進入好學校做好準備。

第三,老師角色也非常重要。不在教育行業做,不會知道老師和老師之間的差距有多大。老師這個職業不是說有責任心,有熱情就能做好的,有時甚至專業水平很高講不出來講不清楚也沒用。名師高徒這句話絕無虛言。

第四,好學校也非常重要。縱觀全國各地 ,能夠上清北的,基本上都集中在每個省市排名前幾的那幾所學校。好學生是有聚集效應的,把一群好學生放在一起,只會讓強者更強。智力水平再高,學生再努力,如果沒有厲害的同伴和對手,就會成為學業的瓶頸,難有大的突破。


莫道生


學生的天賦加上老師的教育相結合。

現在的家長不承認天賦,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差,不承認自己的孩子智商低,推在孩子貪玩上。事實並非如此,人們常常講,要有鴻鵠之志,燕雀即使有鴻鵠之志又能如何?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即要是高智商的學生,還要由優秀的教師來教,缺一不可。老師與學生就象園丁與花朵,美麗的花朵能不能盛開,開的效果如何,與園丁的培育技藝有關,優秀的園丁可以使花朵開得更美麗。但是如果優秀的種子,沒有花朵的基因,再好的園丁也無法使野草開出美麗的花朵。

自古以來,“有考上狀元的學生,沒有考上狀元的老師”,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賢人”。

孔子是偉大的教育家,可以說他的教書育人水平應該是無人能比的,他的學生成才率也不是百分之百,百分之二多點,而大多數老師教一輩子書也培養不出一個賢人,教出狀元學生的了了無幾,這說明,老師很重要,學生的天賦更重要。我們常講,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老師與學生,就象園丁與花朵,一棵雜草在哪個園丁手裡也培養不成牡丹的樣子,開出牡丹那樣美麗的花朵,而一朵牡丹花,如果在一個技術不好的園丁手中,也許會死掉。

因此,學生學習成績和老師教學水平是相符相承的,缺一不可。


南極冰火


我覺得孩子考上清華北大等名校,首先和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

第一:孩子先天的智商,來自父母的遺傳基因。

第二:孩子良好習慣,離不開家長從小的培養,家庭融洽的氛圍,更容易讓孩子坐得住,一個從小就能安靜下來的孩子,學習成績才會好。

第三:家長懂得孩子的心,尊重孩子,家長自己也做到自律,每天的時間規劃很科學,家長注重在生活細節中對孩子的引導,及時解決孩子的困惑和難題。

第四:家長一定是與時俱進的人,經常學習一些教育孩子方面的知識,而不是獨斷專行,壓制孩子的好奇心,而是和孩子一起探索世界。

考上清華北大等名校,還需要有好的老師,一個孩子在學校遇到欣賞他的老師,才會更加激發他學習的興趣。當然學校學習的氛圍等,都對一個孩子的成績有影響的。

所有,孩子考上清華北大,不僅僅是老師教出來的,不然,一個學校,同一個老師教的學生,為什麼只有很少的學生能考上清華北大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