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和中山大學之間,該如何選擇?

死亡櫻花



低分學生有低分學生的無奈,高分學生有高分學生的煩惱!

我也經常安慰低分學生,不要以為高考分數高,志願就好報,各有各的煩惱、糾結,選擇不好也可能苦讀十二載的優勢盡失,有的學生由於高考分數偏高,為追求名校,勉強錄取到高層級院校,但只學到很一般的專業,反而不如分數稍低些的同學錄取到院校層級稍低些,而專業確優的。

高考狀元報志願時也有糾結,選擇院校、專業的煩惱:

甚至也出現過狀元復讀的先例,記得13年遼寧本溪高中的劉丁寧以668分的成績成為當年遼寧省狀元,錄取到香港大學,後退學復讀,第二年再考北大的故事吧。

另一個狀元的案例,是專業選擇的問題,16年黑龍江省文科狀元,曲鐵男,被北京大學錄取,對於狀元來說,即使進北大、清華,專業也是可以隨便選的。而常規思維,文科生能進北大,首選“光華學院”,那可是號稱狀元班啊!幾乎除了狀元都很難進入的。可曲鐵男同學,確選擇了自己熱愛的“哲學”專業,這絕不是說常人所能理解並做到的。

扯得有點遠,回到武漢大學與中山大學的選擇上說,確實糾結,兩校的全國排名相差無多,幾乎一致都是985當中的頂級名校,又都是綜合類大學,而專業優勢上又驚人的相似,得說這個問題提得有點水平!

先從專業選擇上說:畢竟專業優勢還是有點差別的。

臨床醫學專業,中山大學強些;

口腔醫學,武漢大學優些;

理學的物理學優先到中山大學;

生物、地理先選武漢大學;

法學、新聞學優先武漢大學;

社會學、工商管理優先中山大學;

法語武漢大學牛;

生態學、大氣科學到中山大學;

工科方向的電氣、通信--武漢大學優;

武漢大學比中山大學還有兩大優勢方向:水利工程;建築學、城鄉規劃、土木工程等。

再從區域發展上說:

看你未來的就業方向可以考慮選擇哪個大學。

未來希冀在珠三角地區就業,選擇中山大學;

看重長三角區域的選擇武漢大學;

若放眼全國考慮,還是武漢大學名氣大些;

如果想本科畢業後出國留學,武漢大學國外名氣比較大,但中山大學由於地處改革開放的前沿,與世界各國大學聯繫更多些,

怎麼選---我也糾結了,哈

看分數、排名你錄取到哪個院校不虧分?

比如以廣東與湖北兩省中間地帶的湖南省的理科為例:

看18年,臨床醫學專業:

中山大學專業最低錄取分數655分,省排名1742名 ;

武漢大學專業最低錄取分647分,省排名2510名。

口腔醫學專業:

中山大學專業最低錄取分數661分,省排名1258名

武漢大學專業最低錄取分數658分,省排名1489名


參考一下,報院校與專業時儘量不浪費分數為好啊!



高考志願專家吳寶臣


高考選擇中山大學還是武漢大學?這個提問比今年6,7月份有些提問給出的兩所目標大學的比較靠譜的多,因為這兩所大學根本就處在同一水平之中,各有千秋,所以難以取捨。

先說結論:選中山大學,選中山大學,選中山大學。

理由:

1、性價比高,因為中山大學不如武漢大學收分高就不選中大?錯誤認識!這個收分武大是近些年才在大部分省份高過中大,高了多少?能代表學生質量高出中大幾個檔次?未必吧。在相同年份的分數比較下,你比較過具體各專業的招收人數?比較過進去熱門專業的難易程度?好啊,既然分低,招的人多,相對是不是有更大範圍的選擇?況且中大的大部分專業出了全國排名前10%的能有幾個?

2、學校排名:大學排名國內好多版本,國際上的也多。排名看10年可以不?別說那麼長時間不靠譜,C9是那年的事?遠多了吧。呵呵,中山大學無論現在還是10年內排名上也沒輸吧?尤其國際那些個啥子排名來著?

3、投入與國際化:正所謂高投入才能有高產出,廣東處於沿海開放省份,給予中大的支持是空前的,據說是全國第四?其實中大的國際化交流更開闊,視野也更前沿,僅管理學院每一屆學生的出國交流項目幾十項,名額近百人,去往幾十個國家地區,近50%的名額是國家留學基金委的公派項目,哦,這只是一個學院啊。

4、實習與就業:中山大學的學生面臨的是改革開放的前沿,學校對畢業前的實習課程非常看重,無論學生自己網申還是學校簽約單位派遣,那個實習單位拿到內地不是響噹噹的?依廣東對中山大學的認可度,實習在哪裡畢業後就很大幾率在那裡入職,是不是佔了先機?除非生源地,不得已回去的有幾個?機會多是特點,中大比較武漢大學,繼續深造的少,本科畢業大部分就業,相反說明為躲就業危機去讀研這個是真的嗎?

5、發展空間:廣州或深圳與武漢比較,氣候上武漢不被認可,畢竟深圳鄰海而廣州近似海洋性氣候。廣深也開放包容的多,大灣區建設也不是喊喊口號就完事的模樣,那一塊先進領域的排頭不在廣東?相同學歷能力相同的中山大學與武漢大學的去應聘,招那個?

6、關於A+:比較起來,中山大學似乎A+少了兩三個,但那些個A+專業除理論經濟學還有個什麼醫學專業,其它的你去學嗎?有人拿出那m多項的啥A+、A、A-的數目來比較,具體到一點,具體到一門學科,悄悄告訴你:那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兩沒啥大的區別,都是你長我短相互彼此的事。

說了滿多,似乎在宣傳中山大學,其實廣東那雙鴨山大學跟俺這中部最北邊省份的人沒啥關係。只是回到題頭,中山大學與武漢大學,都是好大學、好大學、好大學,考得上就是賺到。只是此處問的問題要比問"鄭州大學和浙江大學那個好?"~~~這個有點暈。


Tong123955


武漢大學和中山大學都是在海內外有影響力的大學,也都是985工程大學,211工程大學,教育部直屬大學雙一流建設大學,都有自己的特色專業和相當強大的專業實力。兩所大學都很好,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在兩所大學之間進行選擇。

武漢大學的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在全國排第一名,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在全國排第五名,水利水電工程支持全國排第4名,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在全國排第三名,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排第一名,測繪工程,在全國排第一名,遙感科學與技術,在全國排第一名,導航工程在全國排第第一名,地理國情監測,在全國排第一名,印刷工程在全國排第第三名,水質科學與技術在全國排第一名,全球健康學在全國排第一名,法學在全國排第四名,哲學在全國排第四名,歷史學在全國排第四名,管理學在全國排第三名,金融工程在全國排第八名,財政學在全國排第七名,經濟學在全國排第八名,編輯出版學在全國排第五名,傳播學在全國排第四名,廣播電視學在全國排第四名,新聞學全國排第五名。考古學全國排第二名,圖書館學在全國排第二名,物業管理在全國排第一名,檔案學在全國排第二名,物流管理在全國排第四名,電子商務在全國排第三名,播音與主持藝術在全國排第2名。

中山大學也有自己非常強勢的專業;

地理科學在全國排第六名,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在全國排第三名。人文體理與城鄉規劃,在全國排第一名,地理信息科學,在全國排第五名,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在全國排第二名,海洋科學,在全國排第三名,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在全國排第二名,生物科學,在全國排第八名,材料物理在全國排第七名,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在全國排第九名,臨床醫學在全國排第三名。麻醉學在全國排第一名,醫學影像學在全國排第三名,預防醫學在全國排第六名,口腔醫學在全國排第四名,藥學在全國排第八名,醫學檢驗技術在全國排第六名,醫學影像技術在全國排第二名,康復治療學在全國排第二名,衛生檢驗與檢疫在全國排第二名,哲學在全國排第一名,邏輯學家全國排第一名,國際經濟與貿易在全國排第五名。社會學在全國排第九名,英語在全國排第七名,德語在全國排第五名。西班牙語在全國排第三名。阿拉伯語在全國排第二名,翻譯在全國排第二名,網絡與新媒在全國排第二名,公共關係學在全國排第一名,國際商務在全國排第三名,圖書管學在全國排第四名,酒店管理,在全國排第一名,會展經濟與管理,在全國排第二名。

中山大學的綜合實力在全國排在第9名,其中人才培養,第11名,科學研究,第9名。

武漢大學的綜合實力在全國排在第7名,其中人才培養,第7名,科學研究,第7名。

通過比較我們可以看到,武漢大學和中山大學都很好,兩所大學的綜合實力,伯仲之間。不相上下,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選擇。


金牌高考志願填報專家


武漢大學和中山大學都是國內的重點大學,都位居985、211、雙一流行列。而且兩所高校的錄取分數線也比較接近,以河南為例,2018年武漢大學和山大學在河南的文理科分數線均為643分。下面我們看看這兩所高校2018年在各省的錄取分數線。

武漢大學

中山大學


以北京為例

武漢大學文科652分,理科653分;

中山大學文科647分,理科645分;

再來看看河北

武漢大學文科672分,理科671分;

中山大學文科662分,理科661分。

在2018年985高校生源質量排行榜中,武漢大學位居第13位,中山大學位居第19位。兩所高校的錄取分數線略有差異。考生可根據自己的成績合理選擇,這是其一。

其二:兩所高校各有優勢,各有特色,考生可根據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報考。

武漢大學有四個校區,設有理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信息科學、醫學、工學六大學部35個學院124個本科專業。

武漢大學有一流建設學科10個:法學、理論經濟學、化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地球物理學、生物學、測繪科學與技術、礦業工程、口腔醫學、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一級國家重點學科5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17個。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武漢大學有19個學科獲評A類,其中馬克思主義理論、地球物理學、測繪科學與技術、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四個學科獲評A+,法學、生物學、軟件工程、公共管理四個學科獲評A,另有哲學、理論經濟學、中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水利工程、工商管理等11個學科獲評A-。

中山大學有19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入選學科數目居全國高校第二位,有14個學科領域進入前0.5%,2個學科領域前0.1%。

中山大學有一流建設學科11個:哲學、工商管理、數學、生物學、生態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藥學。


中山大學有一級國家重點學科2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23個。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中山大學有14個學科獲評A等,其中A+學科兩個,分別是生態學和工商管理,具體評估結果如下:


再者,考生還可以根據自己以後就業的城市合理選擇。


靜靜助學


武漢大學和中山大學歷史悠久,均為中國家喻戶曉的名牌大學,也是代表兩省教育資源的名片。兩所高校如何選擇,在不考慮分數的情況下,無非就是選擇好點專業,兩所高校王牌專業社會需要供不應求,只要選擇了這些專業,無需為就業發愁。根據老吳對高校的瞭解,重點大學升學率均較高,部分高校甚至升學率超過就業率。根據題主的提問,老吳就從學科水平和就業率、升學率等方面詳細比較武漢大學和中山大學。


一、學科建設情況


武漢大學:123個本科專業,世界一級學科10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5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17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6個,17個學科在ESI排名進入世界前1%,省級重點學科36個。


世界一級學科:生物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測繪科學與技術、地球物理學、礦業工程、理論經濟學、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法學、化學、口腔醫學


國家一級重點學科:生物學、理論經濟學、水利工程、情報與檔案管理、圖書館、測繪科學與技術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4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4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57個。國家特色專業28個。


國家特色專業:物理學、歷史學、哲學、遙感科學與技術、化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漢語言文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地理信息系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圖書館學、經濟學、生物技術、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土木工程、測繪工程、核工程與核技術、環境工程、數學政治教育、法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法語、口腔醫學、水利水電工程、軟件工程(設2個方向)、通信工程、信息安全、新聞學


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A類學科工19個,其中4個學科被評為A+,4個學科被評為A類,11個學科被評為A-。


A+類學科:測繪科學與技術、馬克思主義理論、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地球物理學

A類學科:軟件工程、法學、生物學、公共管理

A-類學科:工商管理、哲學、水利工程、新聞傳媒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中國語言文學、化學、數學、理論經濟學、地理學、物理學


中山大學:130個本科專業,世界一級學科11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2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23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6個,19個學科在ESI排名進入世界前1%,省級重點學科37個。


世界一流學科:生物學、哲學、基礎醫學、生態學、藥學、化學、工商管理、數學、臨床醫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4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49個,一級學科碩士點59個。國家特色專業19個。


國家特色專業:漢語言文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化學、生物科學、歷史學、預防醫學、會計學、哲學、人類學、生物技術、法醫學、行政管理、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軟件工程、微電子學、網絡工程、臨床醫學、工商管理、、護理學


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A類學科共14個,其中2個學科被評為A+,2個學科被評為A類,10個學科被評為A-。


A+類學科:工商管理、生態學

A類學科:公共管理、馬克思主義理論

A-類學科:中國語言文學、哲學、數學、物理學、藥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中國史、化學、生物學

小結:兩所高校在學科實力上不分上下,具體而言,中山大學一級學科博士點、一級學科碩士點、世界一流學科、國家二級重點學科、ESI排名進入世界前1%學科、省級重點學科比武漢大學多。武漢大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國家特色專業比中山大學多。


二、就業率、升學率比較分析


老吳整理了武漢大學和中山大學2018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具體如下:

從上圖表可知,武漢大學本科生出國及升學率佔總畢業生人數的60.16%,就業人數佔畢業生比例的33.66%,總就業率為93.81%,從以上數據可分析出本科畢業生中,出國及升學率為主力軍,將近選擇就業人數的2倍。


碩士生層面來分析,碩士生選擇出國和升學的僅為9.39%,選擇就業的佔88.24%,總就業率為97.64%,從中可知,碩士生主要選擇就業。


博士生層面分析,出國、升學的佔15.01%,選擇就業的佔81.02%,總就業率為96.03%,博士生主要選擇就業。


小結:武漢大學畢業生就業率為95.48%,出國、升學比例分析,本科生比例大於博士生,博士生比例大於碩士生,從就業率分析,碩士生就業率大於博士生,博士生就業率大於本科生。


中山大學:


從以上圖表不難分析,中山大學本科生就業率為88.21,碩士生就業率為94.86,博士生就業為95.65%,總體就業率為90.95%。


從本科生層次分析:本身選擇深造的人數佔畢業生總人數的51.55%,選擇就業的人數佔36.66%,由此可知,畢業生選擇深造的人數明顯超過選擇就業的人數。


從碩士層次分析:碩士生選擇深造的人數為10.44%,選擇就業的人數為84.42,由此可知,選擇就業的人數遠遠大於深造人數。


從博士層面分析:博士生選擇深造的人數佔28.82%,選擇就業的人數為66.82%,由此可知,博士生主要選擇就業。


從中山大學三個層次分析,博士生就業率大於碩士生,碩士生就業率大學本科生;從升學比例分析,本科生升學率最高,其次是博士生,最後才是碩士生。


小結:從武漢大學和中山大學2018屆畢業生就業情況分析,共同點是就業層次上分析:博士生就業率大於碩士生,碩士生就業率大學本科生;從升學比例分析,本科生升學率最高,其次是博士生,最後才是碩士生。


兩所學校不同點比較:武漢大學本科、碩士、博士的就業率高於中山大學;升學率比較,武漢大學本科生升學率高於中山大學,碩士生兩所高校基本一致,中山大學博士生升學率高於武漢大學。


三、總結


武漢大學和中山大學兩所高校實力各有千秋,中山大學一級學科博士點、一級學科碩士點、世界一流學科、國家二級重點學科、ESI排名進入世界前1%學科、省級重點學科比武漢大學多。而武漢大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國家特色專業比中山大學多。武漢大學本科、碩士、博士的就業率高於中山大學;武漢大學本科生升學率高於中山大學;而中山大學博士生升學率高於武漢大學。


老吳建議題主選擇兩所高校的王牌專業,便於找一份薪酬不菲的工作。


歡迎大家關注老吳,為您長期提供專業的高校分析資源,誠信互粉,有粉必關


老吳跟你談教育


武漢大學和中山大學都是國內頂尖高校序列,屬於985工程、211工程大學,在2017年被確定為世界“雙一流”建設高校,分別在湖北省、廣東省位列第一位,可以說這兩所大學在國內外的高校群體內,具有超強的實力與知名度,如果有機會能在這兩所大學之間進行選擇,這位考生也應該是非常有實力的。

在高校排名上來看,兩所高校的排名在國內外的機構中認可度並不相同,在國內外三大高校排名機構中,中山大學與武漢大學分別是兩勝一負,可以說二者在實力上差距並不是特別大。在國內高校排名機構中,對武漢大學的認可度比較高,而在國外高校排名機構中,對中山大學的滿意度更高。

在教育部第四次學科評估中,武漢大學在學科評估中的質量來看明顯好於中山大學,在總成績榜上武漢大學位列全國第12位,而中山大學僅位列全國第23名,同時在位列全國第一名(包括並列第一名)的學科中,武漢大學擁有4個,分別為測繪科學及技術、圖書情報及檔案管理、地球物理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而中山大學僅有生態學1個學科進入全國第一名的行列,同時在入選A類學科的數量上武漢大學完勝中山大學。

在學科建設方面,以兩所大學校的學科建設水平來看,中山大學的表現在數量上稍佔優勢,但是這種數量上的優勢並沒有太過明顯,可以說在學科建設方面兩所學校只能說相差無幾,並沒有哪所高校能夠佔據相對的優勢。

在招生分數方面,對於兩所學校在招生錄取方面的對比,我們主要選取了兩所學校在部分高考大省的招生分數線,雖然在招生錄取最低分數線上,兩所大學並沒有拉開太大的差距,但是在五個省內武漢大學的招生錄取最低分數線佔據比較明顯的優勢。可以說,在高考考生的認可度上,武漢大學還是要強於中山大學的。


綜合各方面來看,兩所高校的實力都比較強,但是單就兩所高校的對比來看,武漢大學的實力似乎要強於中山大學。


東愛雨小公


看見大家都洋洋灑灑的長篇大論,看得眼睛都花了,看過各種各樣的對比,最後眼花繚亂,和沒看是一樣的。

我就來化繁為簡的說。兩所大學其實沒有實質性的差別,相同的一個層次,無論填哪所學校,起點相同,對將來的就業沒有根本的差別,將來混得好不好,還得看工作能力。

如果沒有打算將來去珠三角發展,隨便填吧,如果有選擇困難症,用丟硬幣的方法解決都可以。

如果有打算去珠三角發展的想法,建議填報中山大學,如果想留在本省發展,建議武漢大學。如果想去的不是這兩個地方,隨便填吧。不過,相對來說,同樣的分數,中山大學有更多的選擇權。

我當初就建議孩子就是填的中山大學,我希望他能留在廣東深圳。我個人認為,沿海地區,發展終究會比內陸好。


紅塵築夢


武漢大學和中山大學這兩所大學可以說是在伯仲之間,幾乎沒什麼區別,都是區域性的強校,一個是華中地區,一個在華南地區。在任何榜單上,比如泰晤士高等教育或者校友會,這兩個大學都是排在一起,武漢大學在前,中山大學在後。


具體的,最權威的第四輪學科評估怎麼說?看下文。

武漢大學,4個學科為A+,4個學科為A,11個學科為A-。

A+類:測繪科學與技術、馬克思主義理論、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地球物理學

A類:軟件工程、法學、生物學、公共管理

A-類:工商管理、哲學、水利工程、新聞傳媒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中國語言文學、化學、數學、理論經濟學、地理學、物理學


中山大學,2個學科為A+,2個學科為A類,10個學科為A-

A+類:工商管理、生態學

A類:公共管理、馬克思主義理論

A-類:中國語言文學、哲學、數學、物理學、藥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中國史、化學、生物學


對於這種學校,A+、A、A-,甚至B+都是問題不大的。那麼選擇學校來說,最關鍵的是你的意願。如果是想要讀研、讀博,那麼選擇這兩所學校中評估最好的。如果最終是就業,選擇你今後要工作的地點。武漢和珠三角都比較宜居,工作機會也比較多。相對而言,珠三角工作機會更多,如果是IT、醫學,建議選中山大學。


<strong>


他山石部落


武漢大學、中山大學都是綜合性全國知名985高校、雙一流高校,學校層次基本沒差距,理論上上哪一個都一樣,所以需要參考其他的。

一是就讀專業和學校的專業重視度,雖然是名校,但是熱門專業和冷門專業之間的就業也是差距挺大的,所以需要看兩個學校的專業。如果專業相同,一個是學校優勢學科,一個是不怎麼重視的學科,那麼師資力量和就業資源也是有很大差距的。

二是看未來就業地域,如果打算到珠三角就業,中山大學將會更加有優勢,無論是城市的熟悉度,就業信息等,中山大學都有優勢,如果沒有確定要在哪裡就業,就沒太大關係。


財經實用知識


兩所大學都是教育部直屬211,985工程建設高校,都是國家頂尖大學,至於怎麼選,那就要看你去哪裡上大學,我們所說的地域,還有去那個大學,學什麼專業,這些你都沒有說清楚,如何給你建議,總的來說,要從選大學來說,武漢大學要稍微比中山大學好一點,那麼要從專業來說,每所大學都有她的特色專業,就看你學什麼專業了,這個你沒有說清楚,無法回答,從地域來說,廣州就好與武漢了,這個大家都清楚,所以兩所大學怎麼選你應該知道了吧,所以還是要你自己做決定,別人的意見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