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為什麼特別重視物理學科?

建站磚家


新高考為什麼特別重視物理學科?

高校和高校專業的回答是:在招錄時對報考物理提出要求,有的甚至僅限物理。

2014年,新高考改革拉開大幕,浙江、上海率先啟動。2017年浙江高考作為新高考政策實行後的第一場戰役,我們可以從往年數據中得到物理在高校層面招生以及學生層面選科的一些情況。

在選科上:

2017年高考浙江全省29.13萬考生,選考物理的考生8.9萬,佔比36%;

在高校專業選科要求中:

2017年浙江高校專業(類)對高考選考科目是或含物理的任何一個科目組可報考計劃最低的達91%(包括不限);

在錄取結果上:

浙江第一段5.03萬錄取考生中,選考物理的考生達59%;

選考物理的考生本科錄取率為72%,比不選物理考生高21%;

在985、211高校錄取中,選考物理的人數達到74%(其中985高校選考物理的人數達到79%)。

如今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八省市實施“3+1+2”方案,浙江、上海的考生棄考物理現象也是原因之一。

2018年,教育部下發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試行)》,其中規定了以下19類專業必考物理,分別包含了工學大類的13個專業類別、理學大類的5個專業類別和管理學大類的1個專業類別。

物理作為理工農醫類專業基礎,想學相關專業就必須懂物理。

歡迎【關注】我,一起探討更多新高考、志願填報信息。


高考志願專家李強


高考改革從第一批2014年在北京和浙江開始試點開始,第二批從是2017年9月開始,在北京,山東,海南,天津試點,而第三批從2018年開始,已經有很多省份加入這次改革。物理被大大的重視了,其中的原因有:

一彌補高考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弊端

從浙江試點高考改革後,出現了嚴重的弊端。有非常多的學生放棄選擇物理了。據我浙江的朋友介紹他們學校原本一個年級十多個班,後來選物理的還不到一個班了。因為物理難學,很多家長都擔心孩子在高考中可能處於弱勢。但是最近的新高考則大大加強了物理的作用。

二物理是自然科學的基礎

物理學在人類發展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是自然科學的基礎,也是其他學科比如理工農醫類專業的基礎。物理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非常多的成果,隨著物理學發展而誕生的很多技術或者發展起來的設備都成為其他學科現在快速發展的基礎。

三高校非常多的專業和物理聯繫緊密

我在高校教書物理已經十三年了,我發現現在的孩子好像高中的物理學得較少,大學期間很多專業學習起來較為吃力。現在大學裡非常多的專業和物理聯繫緊密。從新高考的改革可以看出從過去以學校導向,現在則是以專業為導向,這樣更加科學。

四物理學是學生科學素質培養的關鍵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講到了物理是什麼,物理學的學習方法,物理學是學生科學素質培養的關鍵。物理學注重觀察現象,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現象到本質等等。這些都是重要的科學素養。而物理對孩子在這方向的培養是數學和化學所不能取代的。


曹博士講物理


這其中有一個悖論現象在裡面

一方面是在浙江等地的新高考試點地區,正在面臨著物理選考遇冷的局面,在2017年浙江29.13萬考生中,選考物理的只有8.95萬人,只比選考技術的7.2萬人高一點點。考生們的心理是普遍覺得物理一科很難,希望避開這個科目,讓那些學霸們去拼個你死我活。

而另一方面,在除了軍事學之外的十二大門類的專業中,工學類專業所佔比重最大。而物理作為理學、工學類專業人才培養的基礎性學科,關係著國家科技發展核心競爭力的發展大局。所以高校普遍對專業選考科目中,傾向於將物理這個學科加入其中,以緩解物理選考人數下降趨勢的趨勢,而浙江也制定了改革新政,如果物理科目某次考試賦分人數少於保障數量(6.5萬),就啟動保障機制,以保障數量為基數,從高到低按規定比例等級賦分(其他科目如出現類似情況,也參照建立相關保障機制)。

所以,放棄物理科目的考生,只是備考階段暫時舒服了一些,等到高考志願填報的時候,就有的後悔了,會面臨志願專業可選範圍過窄的囧境。隨便截取一部分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就能讓你瞭然於胸。看下圖:

所以說,新高考實際上是非常重視物理的,物理科目也不應該輕易棄選:

理由是:

(1)C9院校及大部分重點高校都要求選考物理

(2) 有的學校所有專業都要求選考物理,如:中科大、國科大。

(3)有個別文科院校也要求選考物理(法學專業、哲學類專業等)。

說了這麼多,目的只是希望廣大考生在棄考物理前一定要想清楚了再行事,不要圖一時痛快。

我是報考諮詢師彭老師,歡迎大家關注我,瞭解更多報考知識。


高考同期聲


新高考下,真的特別重視物理了嗎?那只是改革者一廂情願而已,雖然給物理學科最大的選擇權,但是學生卻不買賬,棄物理現象明顯,尤其是浙江省,據說25萬左右的考生,選擇物理的不足5萬人,甚至有人說只有2萬多人,這怎麼叫特別重視物理?

一、為什麼要特別重視物理?

先來看看官方是怎麼說的。下圖是教育部相關部門最新的說明:

物理是自然科學的基礎,告訴我們未來到哪裡去,鑄造開闢未來的階梯,具有方位感和源動力。這個解釋可能過於抽象,下面我具體來說一下:

從國家的角度來說,物理是科技之本,強國之本。西方和中國拉開差距,也是從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的,中國的落後是在英國工業革命才開始的,工業革命短短100年的時間,徹底改變了世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改變了世界格局。中國已經錯過了前兩次工業革命,所以中國要想成為強國,科技創新必不可少,而科技創新依靠物理學科。

從個人的角度來說,學習理工科,需要物理知識。在高中學習中,化學和生物的學習中就滲透著物理知識,而到了大學的專業課中,無論是化學還是生物,和物理的關係更加密切。比如化學無機化學的前幾章,都和物理研究有密切關係,如果沒有物理基礎,學習起來非常吃力。其他的課程幾乎全是關於物理力學,熱學,電學的,比如化工原理,物理化學,化學反應過程等等。

難怪有大學教授曾經指出,相比化學奧賽一等獎的學生,大學化學教授更加喜歡物理奧賽一等獎的,這也體現了物理學科的基礎性和重要性。

二、如何改變學生不選物理的現狀?

正因為如此,新高考地區棄物理現象,讓很多人感到擔憂,所以很多人提出了建設性方案,比如:

1、物理設為必考科目,或者和歷史二選一。後者為廣大等省的新高考改革方案,叫3+1+2。這個方案雖然有利於學生選擇物理,但是,作為一名歷史老師,我可以明確說,這個方案也存在明顯的問題,就是國家想重視歷史,結果必然會犧牲歷史。因為沒有物理和歷史的組合,好學生不太可能選擇歷史了。

2、提升物理科目的分值,將其上升為150分;

3、降低高中物理的難度,讓學生想學敢選物理;

4、大學專業進行調整,理工科必須選物理;

以上方案,你覺著哪種方案更加切實可行?更有利於改變現在學生“棄物理”現象?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進行討論。


贏在高三


因為科技才能興國,科技才能強國,而想有強大的科技力量,物理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把數學也作為選科中的一個,我想會有更多的專業把數學作為必選項。我認為數學和物理作為兩個基礎學科,如果國家缺了這兩方面的人才,對即將到來的新科技時代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第一、國家缺少工科人才

去年發生的中興事件也在給我們敲響警鐘,只會中國製造而不會中國創造,那隻能成為別人砧板上的魚肉,只能任人宰割。我們國家不缺人也不缺錢,甚至為了這個項目投入了近百億,缺的是人才,而想製造出半導體芯片,我們需要最多的就是物理人才,其次是化學(化學專業也是除物理之外,第二要求高的選考科目)

從芯片的製作流程,我們也可以看出對物理人才的渴求

第二、要培養工科人才,物理必須學

在高中物理學的基本都是基礎知識,而高精尖的人才,還是需要大學的培養,所以在選科中物理的重要程度也被提上了日程。

新高考放開選擇權之後,“6選3”一共有20種組合。基本上你選擇了物理,90%左右的專業,你都可以選擇。有的組合你選擇了,也就只有50%的專業供你選擇,很受限。

上海的選科組合可報考專業比例,山東的相比物理的比重比上海稍微低一點點。但是你不選擇物理,或者把化學也去掉,你的可選性太小了。

第三、熱門專業需要學習物理

我們再來看看那些熱門的專業,基本都是需要學物理的,如果高中沒選物理,你大學即使進去了,你也搞不懂專業課啊。以山東科技大學為例,88個專業,52個必須選物理。

第四、不選擇物理的原因

大家都知道物理的重要性,不選擇只是因為物理太難了,是學霸的專屬。為什麼物理會變成這樣一個學科呢,或者我們換個角度如何才能學好物理或者讓大家更有積極性學習物理,並且選考物理呢。

1、物理既然考試這麼難,我們考試時可以降低一下物理的難度。

這樣人們至少會覺得原來自己可以學好物理,有了這個信心,自然興趣會增長,後期能學好的可能性也變大。

2、上面那個方法治標不治本,那我們來個治本的方法,培養好的物理老師。

物理本來就是比較抽象的東西,如果老師再講的枯燥或者照本宣科,能學好才怪,而且好的物理老師太少了。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但是現在很多都沒那個領進門的師傅啊。

以我上學的時候為例,我們第一個物理上課,除了幾個學霸,大家都像聽天書,學渣直接睡覺,考試的時候最誇張的只能考5分啊。後來換了一個物理老師,我們學校的大牛,本來很抽象的東西,他講的很生動啊,連上課睡覺的學渣都聽課,真是一點都不誇張的,第一次期中考試,考5分的孩子考了50分啊,其他同學成績也都有進步。

最後奉勸大家一句,只要物理不是太差,為了高考還是要選擇的。

高校每年在山東投放的理工類專業計劃數量最多,學生的錄取機會遠遠高於非理工類專業。


煮酒論高考


浙江改革中的物理遇冷現象

物理遇冷,是浙江改革初期就顯現的問題,在浙江七選三的情況下,選擇物理的考試僅四分之一左右,究其原因,首先是因為物理學科本身難度較大,而在眾多學生知難而退的情況下,賦分制的基數減小,使得拿到高賦分更難。另一方面,無論是從頂尖高校認可度還是可報專業的比例來看,物理無疑是最受高校青睞的選考科目,這便為眾多學生和家長的選擇夠構造了一個兩難的困境,這一現象在成績突出的學生中更為明顯。

一方面,志在衝擊名校理想專業的理科生不得不選擇物理,而另一方面,專業選擇並不明確的考生則顧慮放棄物理帶來的專業選擇較少的窘境。選擇物理的動力和前面所說的難度與競爭,使得學生和家長在選科上陷入糾結。

高校對物理的認可

與學生面對物理學科的退卻相反,高校卻對選考物理的學生情有獨鍾。

北京市目前已經公佈2020前首批新高考改革學生志願填報時,在京招生高校專業對學生選考科目的要求,這裡做了一個統計

從這張圖可以看出只要選擇了物理一科,意味著專業選擇面一定超過總數的90%,而一旦不選擇物理,最優的組合也僅在67%,這說明了高校的諸多專業對學生的物理基礎提出了剛性需求,而細看各個學校的政策,越是頂尖的理工院校,越是要求學生必須選考物理,這一點樓上同仁已經回答得非常具體。究其原因,一來是很多理工專業的基礎課課程涉及力學,電學等物理知識,儘管高中階段的學習內容與大學相去甚遠,但仍然是預測學生這方面學習潛質有效的預測指標;另一方面,選考更難的物理學科,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本身也提出來更高的要求,通俗的說,高校有理由認為,敢於選考物理的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更自信,也往往是潛質更為突出的。


事實上,頂尖高校的人文社科類專業也對物理學科青眼有加,如北京大學的法學專業,要求學生必須選考歷史和物理中的一科。對於法學專業本身的課程設置而言,物理基礎並不比化學生物來的高貴,那麼作為學界標杆的北大,又何以在人文社科上也偏愛物理呢?原因和上面我們說的第二點其實是一致的,選考物理並且獲得高分,更能讓北大信服這一點——你很聰明。

反向思維:不選物理真的選擇比以前更少嗎?

我們不妨回顧一下上面的表格,選擇政史地,即原來的文科綜合,你也能選擇超過半數的專業,而在新高考改革之前,北京市文科生能選擇的專業僅為40%左右,這意味著總體來說,新高考是擴寬了學生的選擇面的。

換個角度來說,在以往文理科二分的背景下,不選物理,就一定意味著選擇文科,也就一定意味著只有40%左右的專業選擇,而在新高考改革後,不選物理,你最多可以報考67%的專業;因此,你可以在避開物理難點的同時堅持理工科的傾向,而這也需要提前做足功課,確保選科能夠保障自己專業意向的要求。


6選3,考生應如何選科?

1.看專業

如果學生和家長有明確的專業傾向,一定要查明填報該專業需要選修哪些課程;

例如,堅定走人文社科道路的學生當然可以不選擇物理,但需要確認專業對文科重頭歷史是否有硬性要求;希望進入頂尖理工類院系優勢專業的學生,則必選物理。


如果學生和家長沒有明確的專業傾向,也需要了解哪些選修科目在選擇專業上接受度更高,為之後志願填報留出更多的選擇空間;這是一個度的問題,如何在專業自由度和自身學科能力差異之間尋找最優解釋非常重要的。

據此,選擇恰當的學科組合


2.看競爭

如果學生和家長選擇比較熱門的學科或組合,學生人數眾多,在等級賦分的情況下,很可能處於劣勢地位;

而過於冷門的學科或組合,也往往是學生和老師公認容易拉低分數的學科,也存在著很大風險;

學生和家長要充分考慮這個因素選擇恰當的學科組合


3.看特長

學生所在學校如果有比較擅長的教學領域,在某些學科上具有更優質的教師團隊和教學資源,那麼要重點考慮此類學科;

選擇學校擅長的學科,意味著學生有更多機會去提升成績,並在全省市總體排名中更具優勢;


歡迎大家關注我們,瞭解更多新高考動態和自主招生信息


老閆說高考


新高考並沒有特別的重視物理學科,甚至很多一般的學校會告訴學生不要選擇物理學科。而根據現有的統計數據來看,選擇物理的人數僅僅比選擇政治的人數稍微多一些。

很多人會誤以為新高考很重視物理學科。實際真正在意物理學科的是大學和專業。

到底有多在意呢?


下表是根據山東省2020年高校在山東省招生考試要求分析整理:

從表中可以看出,排名前10位的課程組合的專業可報比例都超過了90%,而排名後10位的專業可報比例最高的只有60.96%,下降的十分明顯。

這是因為專業可報比例排名後10位的課程組合中沒有了物理的緣故,表中專業可報比例的變化情況也說明了大學和專業對物理這門課程的重視程度。

不選物理,到低有多大的的影響?

物理幾乎是現代科學技術最重要的基礎,放棄物理基本上意味著跟現代科學技術以及與現代科學技術相關的各個領域徹底再見。不僅會影響大學專業選課、更會影響你一生的職業選擇。

僅從大學專業角度來講,電子、計算機等大多數理工熱門專業都要求選考物理,而且很多985、211高校的會計、管理學等相關專業也要求物理。

如果你是因為自己不適合或者對電子信息、電力、計算機等所有要求物理的專業不感興趣而放棄物理,這可能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否則,放棄物理可能是一個根本性的錯誤。

選不選物理需要全面考慮


首先,確定物理對你的高考成績有沒有影響

如果你物理學科的成績中偏上,那麼建議選擇物理,一方面物理可以提高專業可報比例,另一方面可以提高高考分數的競爭力。

再次,確定自己喜歡的專業對物理有沒有要求

如果你喜歡的專業選課要求物理,那麼如果你不選擇物理,即使你是高考狀元也是會被理想的高校拒之門外。

因此,選課需要慎重!慎重!



1. 為更好地服務廣大學生及家長,本答案所涉觀點歡迎大家評論和商榷!


2. 所涉信息、圖表等內容歡迎大家轉載,但必須註明出處,並明示原答主(七星導學)。


3. 答主保留對篡改本文內容及圖片,或對文中觀點進行歪曲性解讀等行為的法律訴訟權利。


七星導學是國內領先的新高考選課、高考志願填報的專業測評、大數據服務平臺。


七星導學


若真的重視,科技興國,就該高考物理必考150分,才能實質名歸!是國家振興之必須,是人民幸福之根本,是不甘人後之資源,是領先強盛之先決!!!嘴說無用,實操才會真正有效!!戰後在廢墟上掘起的德日,因重教成為帝國,GDP一度世界前四名,至今仍然不可小噓!科技水平之高,令人羨慕和尊重!蛋卵之國以色列是世界教育強國,誰人不知,美國世界教育強國無人不曉,!!芬蘭只有500多萬人口,因重教,現如今正在超越追趕!中國要真正實現教育強國,唯有重理!教育是教書育人的,但必須出優秀的傑出的拔尖的領軍人才,才能拔得頭籌把握先機,在各行各業的競爭中取勝,且能長勝不哀!教育必須要出人才!否則不如不辦!一味地強調素質教育,思想教育,而忽視專業知識技能的培養教育必然會顧此而失彼,走向重文輕理的老路,會說無技無能,會演無知無識沒辦法,誇誇奇談嘴上工夫,解決問題毫無辦法!愛國誠信,滿嘴仁意道德的象倪萍一樣的名人形象代表,最終入了洋籍效忠洋國,輸出資本智力素質,太悲哀,令人大跌眼鏡,世界觀價值觀的一夜坍塌!信誰仰誰學誰追誰!!有名無實!

立德樹人很重要,學智長技耽誤不得!過了此村再無此店,每個人的精歷有限!要育人必先立法!正面引導,社會樹正能量和正氣,加上嚴格執行的法律法規才會有實效!好人有好報,惡人叛徒賣國賊沒市場,假良民無可遁形!只有嚴管嚴打嚴懲嚴罰嚴判才能規避騙子的橫行和惡劣影響,才能減少驚人的巨大的經濟政治文化財富智慧素質等方面的損失!這要多少強拆,城管,交罰,甚至要付出很大的生命代價,多少年才能做到這些損失的彌補!有權有錢富人的大量出逃入洋籍,學成不歸…,替敵國做奴才走狗鷹犬敗類叛徒賣國賊,忘恩負義,數典忘祖!巨大驚人的損失是誰之過?誰批的,誰不做為?責任該誰負?沒有履責的敷衍,翫忽職守,令人驚歎扼捥嘆息!!!解決之道,懲罰,嚴糾,嚴查,嚴辦,即包括走狗,更包括失職者!!!


實言守真


我換個角度來說說新高考改革的選課規則,其中3+1+2中的1,主要是物理和歷史。針對物理,我吐吐槽。首先 我肯定物理學科在自然學科中的地位。興國科技都與物理學科相關。但是,上海、浙江新教改出現尷尬的情況,很多學生主動避開物理,簡直成了談“物理”色變。為什麼會這樣?答案很簡單,更多的學生選擇避重就輕,是因為我覺得高中物理的教學內容,曲高和寡,脫離高中生能力,一味追求與大學接軌。結果是對於物理,國家大力倡導,考生趨利避害。所以 我的觀點是除了鼓勵考生報考理科,高中物理教學也要改革,多添加親和力,讓考生看到學懂物理的希望。


飛哥洗頭愛飄柔


想要,發展成科技強國,數理化仍然是最最重要的!

但是,我國的教育是千偏一律的普及化,孩子長大後,很難有自己的思維。都在玩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科學上很難有建樹!

沒有創造,就不會有科技進步!永遠都會跟著別人後面吃灰!

特別是,現代物理和數學等方面的發展,越來越抽象,沒有創想的思維,以後很難理解高端的物理和數學。

為了禁錮孩子的思維,我們孩子還在學習那些可笑的一層不變的東西。上課沒有一點啟發式的教學,只有固化式的答案。應試教育太坑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