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沒有退休金的老人,該怎麼辦?

手機用戶5498464756


符合條件的可以免費領取養老金;沒有養老金,要麼靠子女,要麼靠自己繼續種地打工;要麼靠國家申請低保。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農村沒有退休金的老人,該怎麼辦?

符合條件的人可以免費領取養老金

很多人不知道,有一類人是可以免費領取基礎養老金的。

什麼樣的人呢?

農民的養老保險先是有新農保,後來在2014年統一建立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對於在新農保試點實施時已經年滿60歲,在2014年國務院關於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意見印發後,之前沒有領過養老金的,可以不用繳費,就能領取養老金的一部分,就是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這筆錢數目並不多,全國居民基礎養老金的最低標準只有每月88元。各地基礎養老金標準不一樣,但都不會低於88元。

所以如果你符合條件,但還沒有領取養老金的話,可以向當地諮詢領取。

沒有養老金靠自己或子女

如果說養老金一分錢也沒有,又非常貧困的話,達到領取農村低保的條件,也可以申請低保。也就是靠國家養老。

如果說達不到貧困條件,申請不了低保,那麼養老只能靠自己或子女了。

農民一般都是有土地的,只能靠自己種地賺取土地收益,糧食蔬菜可以自己種,可以自給自足靠土地養老了。現在在農村,60歲以上還在種地的農民是非常普遍的。

或者自己不想種地,可以出租土地,同時有體力的話可以外出打工掙錢,現在高齡農民工也是非常多的。

要麼種地,要麼外出務工,這些都是靠自己賺錢養老。如果靠自己很吃力了,那隻能靠子女了。

不過,前提是子女夠孝順,每月主動給父母養老錢。

以前都說是養兒防老,但現在養兒防老越來越不靠譜越來越不好使了,因為現在生活成本高,經濟壓力大,年輕人自顧不暇,無力承擔父母養老,只要不啃老就不錯了。

更多社保問題,關注思之想之,歡迎點贊留言討論。


思之想之


因為我從事農村工作,基本上和農村老人打交道比較多,我想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回答這個問題。

農村沒有退休金的老人怎麼辦?我首先想說的是,農村又有多少老人能有退休金呢?太少了。就算把養老保險當作農村老人的退休金,那也微不足道,而且一旦有說給農村老人增加養老保險,網上還總會有反對的聲音。

農村沒有退休金的老人是一類特殊群體,這類群體自身難以有持續穩定的獲取收入的渠道,但又面生存及養老等最為基本且又難以解決問題。

我們聽說過有的農村老人癱瘓在床,僅僅依靠鎮村幹部及親戚鄰居幫助照料;我們看到過有的七八十歲高齡老人在田野裡開著拖拉機犁地耙田;我們幫助過很多困難農村老人尋求政府幫助,我們嘗試過探索各種模式解決農村老人養老問題……

但是,靠別人、靠社會、靠政府,終究不是根本對策。這些沒有養老金收入微薄的老人,到底該怎麼辦呢?

百善孝為先,我們首先希望的是能有子女贍養老人的良好社會氛圍。父母為我們操勞一生,他們一生中的大部分年華都在為子女付出,而當他們到老,子女也應當承擔起贍養老人的責任,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更是每個做子女的基本品德。

但是現實生活中,子女拋棄老人、不善待老人的情況屢見不鮮,老人懷著希望奮鬥一輩子,到了晚年,因自己的子女的所作所為導致失去生活的希望。即使作為子女有再大再多的壓力,也應該要儘自己的一份孝心,讓自己的父母到老了還有寄託。


子女贍養老人,是解決農村老人在沒有養老金收入微薄的情況下正常生活的根本手段。

拓展渠道,我們要為老人提供更多合適的收入來源。目前,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推進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農村發展是越來越好。

一是出現了很多可供農村老人選擇的工作崗位,比如生態護林員,環衛保潔員,道路護理員等等,這些工作崗位無需大量勞動力投入,且有穩定的收入。二是結合實際,穩步完善各項惠民措施,增加政府老人的補助,包括養老保險、高齡補貼、種糧補貼等,讓更多老人增加收入。三是推動土地流轉、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發展合作社等方式,讓老年人參與其中,以“特殊身份”來取得自己應有收入。


當然,增加老人收入來源還有很多種,相信隨著農村的發展,會越來越多。拓展收入渠道,是一種有效方式。

自力更生,老人還需為自己的生活而堅持不懈努力。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在此,我們所說的自己動手,不是盲目的讓老人為了收入而不顧一切,而是希望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發揮自己的“餘熱”,依靠自己在社會立足。

比如,隨著機械化水平的提高,對於身體健康且年紀不大的的老人來說,可以適當的做些田來養活自己。又比如,有些老人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結合市場需求,製作出農村生活中所需物品,以此來實現自己晚年的人生價值。自力更生是內在要求。

當然,還有很多細節性問題需要老人自己把握,比如老人要有適當的存款,來為以後的生活兜底,比如老人要積極參加一些文化娛樂活動,來提高自己生活的情趣,比如老人要有自己健康積極向上的個人愛好,來提高自己生活的品味。

綜上,沒有養老金的農村老人,面對未來,也不是手足無措,依靠子女的關心,社會的幫扶,自身的努力,三方齊心協力,農村沒有退休金的老人的晚年生活照樣精彩。


以上就是我對農村沒有退休金的老人該怎麼辦的看法。歡迎點擊關注“華哥的三農”,我將竭誠為您帶來更多精彩。

華哥的三農


按照社保政策,要想要養老金必須提前交社保金,否則是不䏻享受養老金的,現在農村真的連一年交一百到二千元的社保金錢都交不起嗎?我根本不相信。我是縣級城市人,己經六十多了,現在在鄭州高新區一家機械廠幹鉗工,去年過國慶節假期我回家,期間我騎著一把老二八永久自行車到二家親戚家,但沒有想到的是,兩家親戚都不歡迎我,還對我說些瘋刺的話,說我混的連輛小轎車都買不起,更有甚者,另外一家乾脆連大路門都沒讓進,謙我丟他家人,只端了半碗白開水給我打發了,唉!城裡人把人臉丟到農村了。是呀, 我也看到了,現在農村幾乎百分之九十多都有小轎車了,生活也相當福裕,有的平時把肉,雞蛋當飯吃,農村環境又好,又不瞅糧吃買燒的,看看農村,比起城市,農村還是比城裡人幸福的。因此說,農村人說交不起社保金,那是騙人的。


195D


請點擊關注【鄉村關中】, 分享不一樣的“三農”精彩。

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最近幾年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其實,我們生活在農村,都很瞭解農村老人的養老狀。,農村老人的養老,長期以來都是依靠“土地養老”和“養兒防老”,這是農村老人養老最堅實的基礎,也是長期以來形成的傳統。但是,因為農村社會的發展,農村老人過去依靠的養老基礎開始出現鬆動,主要表現在土地種植的糧食作物價格長期低迷,出現投入與產出失衡,因而又出現大批青壯年農民外出務工,在面對雙重養老基礎開始鬆動的情況下,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也被人們所重視。但,我們不可否認的是,農村人依靠兒女養老人現實沒有改變,也不可能改變。那麼,面對這樣的情況,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究竟怎麼辦呢?作為“三農”領域民間觀察員的【鄉村關中】認為如下:

第一,農村老人沒有退休時間,哪來的退休金?

我們清晰的看到,農村老人是沒有退休時間的。至於題主所說的“農村沒有退休金的老人”是站不住腳的,沒有退休時間,哪有退休金的說法?因此,我們估計的判斷題主非農民,對農村的情況不瞭解,才出現瞭如此荒誕的發問。嚴格意義上來說,農村老人直至喪失勞動能力時,才是他們的退休時間,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他們只有從自己承包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獲取養老所需的費用;當喪失勞動能力後,兒女養老也就走上了前臺。這是農村老人養老最基本的現狀。

第二,農村老人養老還要依靠自己。

雖然現在農村年滿60歲的老人每月可以領取一定的基礎養老金,但這些錢對於他們的日常生活只能起到補充作用,多多少少解決一點實際困難;同時,現在每年繳納的“新農合”,能解決大病住院醫療費用報銷,這些相對於老年農民來說,起到了一定的幫助作用,但要與城鎮職工同樣,每月領取足額的養老金相比,或者說與他們同樣享受養老待遇,這是不可能達到的。主要原因是農民沒有依法繳納養老保險,在此基礎上,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還是要依靠自己解決。

第三,農村老人沒有養金也依然完成了養老期。

農村老人一直沒有養老金,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他們沒有養老金,一代又一代農民的養老也不是就這樣都過來了嗎?我們也沒有看到哪個農村的農民每月按時都在領取養老金,也沒有看到沒有領取養老金的農民就沒有養老了。在這樣的情況下,農村老人的養老也一如既往,不都完成了自己的生老病死。因此,農村老人沒有養老金,他們每一個人都在年老時,或者喪失勞動能力時,一樣度過了自己的年老的時期,只是與城市老人的養老方式不同而已。

第四,農村老人依靠兒女養老的現實基礎沒有動搖。

雖然現在農村青壯年外出打工,農村老人照顧的現實問題出現了,但這都是在老人身體健康,還依然能自食其力的情況下,他們的子女才選擇外出打工增加家庭經濟收入,不是說老人喪失了勞動能力,他們仍然在外面打工。我們在農村看到,一旦家中老人患病,或者不能自食其力了,這些在外打工的青壯年紛紛回家,選擇在村莊附近務工,或者在家裡從事其他營生,這樣既維持家庭生活開支,也能贍養老人。所以說,農村老人依靠兒女養老的現實基礎依然堅如磐石。

總之,現在農村老人的養老條件比過去好多了,不管從生活、居住、醫療,還是從其他各方面來看,都是越來越好了;即使身體狀況出現了問題 ,現在醫療服務也都能到位,只要兒女經濟狀況可以,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也依然不存在任何問題。不管在哪個農村,養兒女防老的這個現實基礎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

我是職業農民【鄉村關中】,我們一起關注“三農”動態,解析“三農”熱點,剖析“三農”萬象,探索“三農”規律,推動“三農”發展。你對此有何高見,歡迎留言分享。


鄉村關中


首先肯定的一點是不能等死還得掙扎著活。這是老農民們最基本的態度。至於對農民的養老金問題,現在網上也熱烈討論,爭議有別,城市人說不該給,理由是農民沒交社保,而農民又都贊成給,理由是農民也為國家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因人而異各有千秋。作為我自己的態度有以下幾點,供朋友們參考,或許多少有點意思。

一,立足當下。

作為我們農民本身,我們應該在現有的情況下,調整好自己的狀態,面對現實家庭經濟條件,儘量把自已照顧好,尤其照顧好自已身體,因為身體不好是最痛苦的,化錢不說還受罪,所以,儘量愛護自已,至於錢麼多了多化點,沒有了少化點,充滿信心把家庭事務做好,讓孩兒們安心在外面掙錢,這樣家庭肯定好些。

二。至於養老金給不給那是國家說了算,我們在網上討論只是個人的觀點,說千道萬也是閒的。從我個人的態度,我就沒考慮這個養老金著,前些天我為養老金提了個人的建議,一位網友評論農民是造糞的機器,說實話我看到這句話心涼了半截,我們農民怎麼了,我個人的態立是理真氣壯的做我的農民,國家給與不給不考慮,也不希望有人罵我們農民,我要活出個人樣來讓你看。

三,諒解國家的難處。

算一算,全國六十歲以上的農民有2億多,每月發四百元一月國家得拿多少錢。廣大農民朋友理解一下,這樣國家能拿出這筆錢嗎?過去那麼窮我們都挺過來了,更何況現在的生活比過去好多少倍呢?

四,艱苦奮鬥,不讓城裡人看不起咱們農民。

只要我們大家身體差不多,我們自己苦吧,在家裡適當養點該養的,把自己的莊稼種好,重點希望孩子們在外面安心掙錢,不要讓孩兒們分心,這樣,我們的生活肯定會很好的。

我們努力奮鬥吧朋友們。與其拿上那麼幾個錢,還讓人說三道四,終不如我們自己苦下的實在,你說呢?


用戶董永華


說這個問題,真的非常痛心!!!

我現在只有一個想法農村的土地制度改革迫在眉睫,我老家是河南商丘一個百十口人的小村莊裡。我們因為村小,以前老人們開荒開的多,地多,我家近20畝地,現在的種地一年下來化肥,農藥種子,管理,還得再看看老天爺。一年下來還不如一個人在城裡打工!誰還願意種地?

我們那能出去的都出去了,在家的都是50歲以上的人,或者有特殊情況的人,地現在租出去讓別人種,好多根本租不出去。於是大量土地種上樹,或者芍藥花之類的東西(因為不用問,他們也能收點東西賣錢),有的好多幹脆荒著。

這樣已經四五年了,再往後發展,如果還沒有新的土地政策,我們上一輩在老了,也不願意種地了(和父輩的交流過,他們基本上都說老了也不種了),那地真的全荒了,現在都是爺爺輩的在老家,父輩的和我們這一輩的都在外打工。


skmoney


建議“交社保”絕不能依賴國家,因為天上不會掉下金元寶。農民養老不要等不能靠,等到白髮也是沒社保。我看,不如自己交社保。

交社保真是好,農民朋友要記好:先交得的多,後交得的少,一起交不合適,還是細水長流才最好。趁年輕交社保,各種待遇少不了,到老時交社保,失去機會錢又少。你問我,憑啥交社保?社保是制度,社保是老保,社保是搖錢樹,社保是家中寶。不交社保悔一生,不交社保命不好!交社保如賽跑,爭先恐後如燕飛,你追我趕試比高。農民參加交社保,集體智慧山搬倒,不愁兒女也養老。中國社會就是好,年年漲工資,月月數鈔票。小康生活享不盡,芝麻開花節節高。


劉年14


抗日戰爭,三年內戰,抗美援朝,死了那麼多兵,基本上都是農民的兒子,解放後國家政策農業支持工業,還蘇聯國債,又苦了農民。五八五九六零年代餓死人的時候餓死那麼多人基本全是農民,單位人再苦也保障了溫飽。現在月月有穩定收入,單位買養老保險,逢年過節旅遊發獎品發獎金,老了月月高額退休金,看病國家報銷,死了還多補12-24個月工資,退休到老死都在給下一代存錢。再看看農民,60歲後一個月100,搞個農合醫療吧,年年交幾百,看病的時候醫院只要問有新農合醫療,看病就翻倍加價。死了還要向村裡繳納幾千,才能埋。


專業辦理醉酒駕證


我是“農村戶口就是好”,歡迎大家點贊關注!

農村沒有退休金的老人,該怎麼去生活?

對於大多數的農村老人來說,都沒有退休工資。但是現在國家政策變好了,村裡60歲以上的老人都會有養老金,雖然不多,但是也可以稍微緩解生活中的經濟壓力。


現在很多農村的老人,都不會一味地在家享清福,也都會偶爾出去打點零工,不忙時照顧好自己的土地,種上一些農作物。

我爺爺奶奶來倆人,今年也都70多了,身體都很好。他們也都偶爾會出去打點零工,有點自己的收入,平時也會去照顧一下一點農田。他們倆人的經濟收入,大概包括:平時打零工、農作物、養老保險、子女給的生活費、政府每年對徵收土地發的錢、糧食補貼。大概就是這幾部分。平時也都夠他們花,如果有大事,也都是子女出錢。

我姥姥今年八十多,每年都會有子女給錢,但是她生活的東西,都是子女提供,包括吃穿用住,日常生活雜費等,幾乎也花不到什麼錢,所以外婆的老年生活還算是舒服。村裡逢年過節也會給她發東西,也會有養老金拿。

除了政府的補貼,大多數老人還是希望能夠自力更生,不拖累兒女

農村很多老人都會覺得,自己的孩子都成家了,不是太願意去麻煩孩子們,所以在很多情況下都會選擇出去乾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來補貼家用。

所以也建議村裡能夠給這些老人一些工作的機會,就算錢不多,也能夠讓他們生活忙起來,有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子女的補貼還是主要來源

對於村裡上了年紀的老人,有時候身體出問題也都是常有事,雖然有醫療保險,但自己還是要出一部分,對於老人微薄的收入來說也是不夠,這時還是需要子女出錢。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我們日常生活中會見到很多不贍養父母的事情,我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但肯定是不道德的。所以照顧年買的父母是作為子女的責任。

老年人的精神世界


現在很多村子都建有老年人活動中心,老人們可以在這裡下棋、大牌等等,廣場上還會有健身器材,晚上可以跳廣場舞。豐富老人的精神世界也是一項重要的工作。

以上表達,如果缺少,也歡迎大家補充!


農村戶口就是好


農村老人,特別是60歲以上的現在活著的老人。他們的生活很是艱苦,基夲上都在自己養活自己。八十老人在地裡幹活多的是,子女的壓力大沒有比父母更清楚的了,不到萬不得已,他們是不會讓兒女養活的。而他們這代人,為子女付出的很多,但是為國家付出的是非常大,他們沒有退休金是不公平的。當然,做兒女的要贍養老人,而我們的國家更應善待他們。願可愛的祖國,孝順的兒女們,溫暖和諧的社會大家庭都來關心農村沒有退休金的老人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