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金有二十四萬,如何能做到穩妥的百分之8—10年收益率?這個心不大吧?

86689595


一年兩年,不貪心,因為可能運氣好。

5年10年,很厲害,因為大部分的投資者做不到。

30年50年,還能夠保持每年8%~10%的收益,基本已經可以稱得上是高手了。

(1)國債回報率4%,銀行固定收益理財也這水平。

(2)打理社保基金的就是隻能賺不能虧的高手,長期年化是8%。

(3)社會各行業平均回報率8%,這也是現金流折現模型中經常使用8%來折現的原因。

(4)公募基金經理長期年化超過15%的只有10人,年化超過10%的有60人。

(5)公募基金經理長期年化收益超過20%只有1人他4年年化21%。

(6)巴菲特年化22%即60年回報15萬倍,78年544萬倍。所以重要的是早做、穩賺、活久。

而市場上能夠承諾你每年保持8%以上固定收益的理財產品要做好本金全部損失的打算,因為加上銷售費、行政費及盈利,至少16個點以上了,長期能賺16%的業務好少,而且能賺這麼多的公司可以直接拿5%以下的正規資金,為什麼拿你16%以上的資金呢。

小結:以股票為例,能夠做到5~10年每年8%~10%左右回報率的人,佔比不到10%,是高手;

能夠做到每年10%~20%回報率,並且持續5-10年的,基本上已經是牛散;

而能夠做到20%以上,並且持續5~10年的,已經算是股神。

如果能夠做到20%回報率以上,並且持續50~60年的,基本已經堪比巴菲特。

所以,如果你以8%~10%的回報率作為目標去努力,我認為可行!但是你相信能夠穩定給你帶來8%~10%回報率的理財,投資,甚至還是靠著別人的操作來達到的,那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多半都是坑!!

一旦超過了8%以上的回報率,基本都需要自己親力親為!


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指正。⭐點贊關注我⭐帶你瞭解財經背後更多的邏輯。


琅琊榜首張大仙


本金二十四萬,想要實現年化8%-10%的收益率,並不算很高的收益要求,但依舊要選擇好投資標的,在保證本金安全的情況下進行投資理財。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有哪些理財方式能實現8%以上年化收益率且適合普通大眾。

普通的低風險理財

我們普通人常見的理財方式不外乎銀行存款、國債、分紅型保險等,但是這些理財產品收益率普遍不高,沒有一個能達到8%的年化收益率要求,不過好處是收益率比較確定,每年固定的利息收入,穩穩妥妥,比如三年期國債收益率4%,比如藍海銀行五年期存款利率5%等。如果我們要追求更高的收益率,我們就應該承擔短期內的收益波動,把眼光放長遠,把投資時間拉長,追求長期年化收益率。下面我要講的就是兩個能實現8%年化收益率的品種,債券基金和指數基金。

債券基金

債券基金是一種類固定收益類品種,它至少80%的倉位投資的是債券品種,剩餘的20%根據債券基金的種類分別配置其他的品種。這裡我要推薦的兩個債券基金是易方達增強回報債券A和工銀瑞信雙利債券A,這兩個債券基金在過去五年中均實現了年化10%以上的收益率,回報相當可觀,而且回撤很小,屬於非常穩健的投資品種。


指數基金

這裡說的指數基金指的是股票指數基金,它投資的是一籃子股票,股票是長期增值的資產,但是區別於個股的是指數基金永遠不會暴雷,具有長生不老的優勢。我要推薦的兩個指數基金是易方達上證50指數A和工銀深圳紅利ETF,過去五年年化收益率高達30%,收益跑贏了市面上絕大多數的指數基金。不過投資這類型的指數基金建議採取定投的方式,即每月定期定額投資,等到牛市時賣出,大概率能獲得較高的回報。


以上介紹的兩個基金品種和四個基金都是非常優秀的,投資者可以方便地在支付寶或者微信理財通上購買,但是難的是堅定持有下去,很多人輸就是輸在難以忍受短期的負收益和無法長期堅持,這就是即使是年化8%的收益率也能跑贏市場上絕大多數人的原因。

點贊關注我,學習更多的投資理財知識。


漫談低風險理財


股民朋友要對你這個10%年化收益率不屑一顧嘍,實際怎樣呢?

可要是放在穩妥面前,那題主非常厲害了,如果能夠常年穩妥做到這麼高的年化收益率,那題主要封神了!

大概來算一下常年能做到10%的年化收益率的複利會是多少呢?

24萬本金,按10%複利,5年後是16.1萬,10年後是26萬,二十年後就變成67萬了,30年後呢?

174萬,一筆不菲的資金了,相比24萬本金已經翻了7倍還要帶個彎,作為穩健型投資,這筆資金能給自己一個安定的退休生活。

大部分工薪階層通過工資收入存下24萬比較容易,一方面伴隨支出增加,另一方面手裡錢多就會胡亂投資,再往100萬以上的過程就相當艱難了。

所以對於普通人來說能做到10%常態化收益率,那一定是投資翹楚了。

為什麼呢?

絕大多數公募基金經理都做不到年化10%,這幫專業人士尚且做不到,調查一下投資股市的各位股民近5年收益率是多少?

寫在最後吧,市面上沒有什麼穩健理財產品能夠做到年華8%-10%,必須要承擔一定風險,如果沒有抗風險你能力,那就不要去想這麼高的收益率嘍。

複利還是可以的,不過要通過長達一二十年的積累,才能等同於年單利10%,比如年年保險的萬能賬戶,鎖定未來收益,歡迎留言交流哦!


財來不會晚


關於本金24萬,希望達到年化百分之八到十的收益,這個長期投資債券基金很難實現,只有投資股票基金。

如果你對具體的股票不熟悉的話,建議投資基金,投資基金的好處在於很難發生黑天鵝事件,即使遇上了,影響也可以忽略不計,因為基金裡面很多家公司的股份嘛。

你可以分批投資,也可以一下投,因為現在的股市點位不高,基本處於起步階段,下跌空間不大,上漲潛能大。

我國對房地產壓制了後,會導致很多資金進入股市,未來兩到三年,牛市可期。

即使牛市再推遲,也沒有關係,因為股票每年的分紅非常不錯,由於在熊市分紅後能用更少的錢買更多的股份,那一旦到了牛市,這些股份就有加速器的作用。很多投資多年的投資人,成本因為不斷分紅,變成負數了,因為其賬戶資金全是賺的。

最好不要經常買賣,不然手續費基本上可以吞噬掉大部分的利潤。

當然了,你最好選擇基金裡面的指數基金,我最近的兩篇文章(常見的指數基金,紅利指數基金)提到了最常用的指數基金,很多投資者都是通過投資指數基金投資的,你也可以自己搭配下。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菲菲七


所謂的穩妥是相對性的。

(1)8%到10%的收益產品。比如說我們購買一些企業的信託或者票據,收益率也能做到妥妥的8%~10%,他們也往往宣傳會有各種各樣的擔保,可實際上到最後擔保也一起跑了,或者本身宣傳的就是假的。假宣傳不可能讓不知情的公司真擔責,這就是現實。一般來講,如果一切順利實現百分之8~10%的收益率沒有問題,可是一旦出現故障,需要延遲兌付,那也是沒什麼好辦法的。

(2)銀行存款。現在我們的銀行存款利率市場化,各個銀行的利率差異非常大。一些國有大中型銀行的利率只不過3%~4%,但是一些地方性中小銀行和民營銀行能給出優惠利率5%~6%。當然銀行只要依法依規行事,是不會給出8%~10%的利率的,畢竟銀行的上面還有銀保監會和央行的監督,一旦出現利率過高的風險,銀保監會和央行可以進行窗口指導甚至成立專門的工作組接管銀行,比如前些日子的包商銀行。

我們感覺將存款存入銀行,《存款保險條例》的保護,50萬元以內的本金和利息可以得到存款保險基金的全額兌付,似乎是100%安全了。實際上呢?國家專門成立了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對收取的存款保險費進行管理,目前只有820多億元。如果真的發生銀行大面積的倒閉或者大型銀行倒閉,需要彌補的損失超過了820億元,似乎也並不是真的100%能夠拿回本金和利息的。


(3)民間借貸。說到民間借貸,很多人可能想到P2P,這有點不靠譜。但是,拿到現實中最簡單,我們平時親戚朋友之間的無息貸款是越來越少了,一些做生意的朋友往往為了融資會給出10%~20%的收益。當然很多人會給出擔保,比如說將個人住房的房本給抵押上。這種情況,就屬於有擔保的貸款了。個人認為是穩妥的,也就沒有辦法。

所以,穩妥是相對性的,全看你個人的想法了,存到銀行也不一定真的能保險,只是概率極低而已。


暖心人社


我告訴你基金有風險,存款利率低,國值可想信!投資有風險。你想幹什麼麼,自己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