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30歲才剛剛開始

30歲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不要被30這個數字禁錮。

子曰:“三十而立”,我們都深信不疑。於是,腳步匆匆,生怕被落下,生怕三十歲了還難以在社會上立足。一上學就知道要考大學,在大學就被告知要想著怎麼才能找到好工作,一工作就要結婚生子。


人生,30歲才剛剛開始


正好“三十而立”,而三十歲也完成了人生的任務。很多人的日子都是這樣的:每一天都是在重複,三十歲已經看到了自己九十歲的樣子。

羅曼.羅蘭在他的名著《約翰.克里斯朵夫》裡有一句名言,“大部分人在二三十歲上就死去了,因為過了這個年齡,他們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後的餘生則是在模仿自己中度過,日復一日,更機械,更裝腔作勢地重複他們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所愛所恨。”


人生,30歲才剛剛開始


而又有多少人,被30這個數字禁錮。認為自己的一生也就這樣了,人生的機會早就用盡了,只怪自己當時沒有抓住。古諺有言:“看護好自己的心,它即能創造一個天堂,也能創造一個地獄”。

音樂詩人李健曾說:“四十而立就不錯了,三十能立更好,不“立”也沒關係,因為這些“立”與“不立”都是別人眼裡的,而你的世界理論上真的與他人無關。


人生,30歲才剛剛開始


請給自己的心鬆綁,給自己一個天堂,給30歲的自己一個新的開始!

30歲,認識自己,很幸運。

幸運的人很早能知道自己的長處,有自己的興趣。在自己擅長並熱愛的地方,持續努力。但是多數人的人生是平凡的,平凡到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更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

尤其是上大學填報專業的時候,這種感覺就更加強烈,很少有人能明確的知道自己想學什麼專業。


人生,30歲才剛剛開始


一方面,當然與自己的成長經歷有關,英國紀錄片《人生七年》,上層社會的孩子,很小就有明確的人生目標,而處於貧民窟的孩子渾渾噩噩,不是“過日子”,而是被“日子”推著往前走。這部紀錄片很好的說明了家庭教育、成長環境的對人的一生將產生至關重要、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

另一方面,這也是人生成長的客觀規律。就像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名言:“認識你自己”。睿智如哲人都如是說,更何況我們這些生活中的“大多數”。


人生,30歲才剛剛開始


所以,30歲,能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想做什麼同樣是很幸運的。

30歲的開始,一點都不晚。

很多人會覺得已經30歲了,還折騰什麼?腦子也不好使了,體力也不行了。於是過一日算一日,更有甚者過一日抱怨一日,卻怎麼也不開始行動。未行動之前就找了好多的藉口,感覺一切都晚了。

但,“好的開始,什麼時候都不算晚”,更何況你才只有30歲。


人生,30歲才剛剛開始


最近,諾貝爾文學獎剛剛揭曉,是誰我已經不記得了。但卻有幸知道了中國女作家——殘雪。她30歲才開始寫作,之前做過“赤腳醫生”,街道小工廠的工人,還當過代課教師。直至成年後的她,也一直在接受中下貧民教育,她成為作家之前的最後一份工作是個體裁縫,殘雪就是在縫紉機上開始寫小說的。在殘雪32歲那年,她創作出了她文學生涯的處女作《黃泥街》

在成為專業作家後的殘雪回憶起那段不堪回首的歲月時,卻聲稱正是那些在社會上混跡的日子,給了她無限的創作靈感,成就了後來的她。


人生,30歲才剛剛開始


同樣地,“14個物種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植物學家李恆,32歲,從零開始學習植物學;61歲,進行獨龍江越冬科考;73歲,領銜開展高黎貢山生物多樣性研究;90歲,每天仍堅持工作。在她看來,自己就像一棵白菜一樣自然生長,不忸怩、不裝飾。她說,每活一天就要努力工作以回饋和感恩。

其實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只要我們鼓起勇氣、認清方向、堅持行動,下一個例子就是你我。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