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希特勒等原子彈,導彈,研製出來,晚幾年發動戰爭,結果會怎麼樣?

鄉村二十四


結果毫無疑問會出師未捷身先死,或者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

作為二戰期間真正的主角,德國從來都是後人爭論不休的焦點。雖然納粹德國身上揹負了數不盡的罪惡,但依然有很多人為德國的戰敗而扼腕嘆息。

因為德國比美國更早開始了原子彈的研究,所以理論上如果德國先行擁有了原子彈,那麼二戰的結局必然改寫。

而從馬後炮的角度來看,德國的原子彈以及核導彈的成功與否,本質上是差在了時間上。也就是說如果德國能夠晚幾年挑起二戰,最起碼等原子彈或者核導彈橫空出世再行動,那麼二戰的結局必然會大相徑庭。

真的是這樣嗎?當然真的不是。因為從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來看,蘑菇雲雖有毀天滅地之功效,但絕不是一統天下之良藥。

現實中作為世界上第一顆擁有原子彈的國家,美國的核壟斷一直持續到1949年蘇聯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才告結束。

作為名副其實的超級大國,美國比任何國家都有稱霸甚至統治全球的野心,但在1945~1949年這4年時間裡,美國卻並沒有使用原子彈平推世界。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靜夜史認為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是初代原子彈威力不足。除了巨大的心理威懾力,實際破壞效果有限。比如美國投在廣島上空的小男孩原子彈,有效毀傷半徑為1.9公里,這意味著想要毀滅一個國家,尤其是蘇聯這樣的巨無霸,理論上需要大量原子彈,但由於原料和技術條件的限制,原子彈的生產力遠不能滿足需求。

二是原子彈汙染危害太大,雖然為達到最大毀傷效果,原子彈投放時一般選擇在600米左右的高空實施空爆,對地面核汙染危害較小,比如今天的廣島能夠居住大量人口。但沒有人能保證所有原子彈都能凌空爆炸,而一旦因核爆炸產生嚴重的核汙染,必然也會令德國得不償失。畢竟德國發動戰爭甚至投放原子彈的目的旨在掠奪土地和資源,而核汙染的同歸於盡毫無疑問是德國最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靜夜史認為,即便德國能夠成功研製出原子彈和核導彈,晚幾年發動戰爭,因為技術條件的嚴重滯後以及擴張國策的南轅北轍,原子彈和核導彈並不能讓德國無往不利、戰無不勝。

而比原子彈本身更尷尬的,是德國的內外環境根本不允許希特勒一直等下去。

作為德國曆史上最出色的演說家,希特勒靠著無與倫比的演說天賦不斷擴張和壯大納粹黨,並最終登上了德國曆史的舞臺。

但在1929年資本主義全球經濟危機爆發之前,希特勒和納粹黨在德國長期不溫不火,他們的收入來源,幾乎來自於西方大財團的支持,尤其是美國大財團。而洛克菲勒、摩根等美國大財團之所以對希特勒傾囊相助,根本原因在於美國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歐洲勢力制約英法,並阻擋蘇聯的西進。

而在1929年資本主義全球經濟危機席捲資本主義陣營後,深受衝擊的德國社會行將崩潰。這時,除了納粹黨前後奔走收穫了一大票粉絲之外。美國大財團對希特勒的支持也是再接再厲、無怨無悔,這最終使得德國總統興登堡妥協,希特勒就任德國總理,興登堡去世後希特勒逐漸成為德國元首。

所以,既然有西方大財團的知遇之恩,登上德國元首寶座的希特勒自然是投桃報李、湧泉相報。

依靠大財團的啟動資金,希特勒上馬了高速公路等諸多大型工程,並推行以物易物的形式根治通貨膨脹,此舉吸引了大量失業人口,迅速降低了失業率。

為了討好軍隊和西方大資本家,穩定了社會秩序的希特勒大力擴充軍備,短短數年間,德國軍隊由數十萬陸軍猛增到700多萬,並恢復了海軍和空軍。

恐怖的軍隊規模需要的是海量的軍火,這大大刺激了大財團的軍工生產能力。

但無論建設大型工程還是擴充軍備都是一項異常龐大的開支,如果不能迅速回本,德國勢必會首先被拖垮。

所以,為了第三帝國的生存,希特勒必須開戰,而且越早越好。通過戰爭掠奪以戰養戰,雖然這種方法可能並不划算,但比起在和平中被撐死,這種方法毫無疑問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所以,為了帝國的生存,希特勒不能等。

當然,比希特勒更著急上火的,是背後的西方大資本家,因為蘇聯已經快要鬧不住了。

雖然上帝給了德國不公平的空間,卻給了任何人平等的時間,在德國抓緊時間搞生產、聚精會神搞科研的同時,紅色帝國蘇聯正以最恐怖的速度在膨脹。

因為共產主義制度超乎尋常的資源集中和動員能力,即使蘇聯起步時社會基礎薄弱,也能夠最大限度地集中資源搞建設。再加上鋼鐵領袖斯大林的領導,蘇聯的重工業化道路極其迅速。

而1929年資本主義全球經濟危機在幾乎摧毀資本主義社會秩序的同時,也成為蘇聯更進一步的寶貴機遇。因為資本主義陣營市場秩序失靈,產品嚴重羈押,蘇聯由此大量引進先進技術和科技人才,幫助蘇聯在1937年就基本完成了工業化,綜合國力一躍成為歐洲第一,世界第二。

作為國際共產主義革命的導師,斯大林和列寧一樣,也有將無產階級革命向全球輸出的夢想。而斯大林和列寧最大的不同在於:斯大林認為應該先有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做後盾,無產階級革命才能在全球成功。所以當蘇聯基本完成了工業化後,無產階級革命輸出的腳步也就越來越近。

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德國不進攻蘇聯,蘇聯也會先發制人。所以就算德國能等,蘇聯也不能等。

概括起來,二戰的爆發看似偶然,實則是歷史的必然。而德國的失敗,也是註定的宿命。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1937年11月5日,希特勒曾在在一次高級軍政官員會議上提出,在1943 —1945 年發動戰爭。因為希特勒認為,在這個時期內, 德國“陸、海 、空軍的裝備以及軍官的配備大體上完成了,物質裝備和軍火是新式的”。不過最後,希特勒還是推翻推翻了自己的原有計劃,提前發動了戰爭。

希特勒提前發動戰爭主要基於以下幾點考量:

1.晚幾年發動戰爭,反德同盟出現,德國會被兩面夾擊

德國地處中歐,歐洲十字路口, 在具有聯盟性的世界大戰中, 它的最大弱點是可能在兩線面對強 敵的共同夾擊 。 第一次世界大戰,兩線作戰就是德國失敗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戰之前,德國的西面是美、英 、法等帝國主義國家;東面則是社會主義的蘇聯。東西兩面都是強敵。如何避免東西兩線作戰的問題,在德國的戰略中就處於特別重要的地位。

1939年前後,英法蘇三國曾進行過不少談判,希望可以遏制。不過由於英法蘇三國的互相猜忌,以及德國的暗中破壞,英法蘇三國組建反德同盟,扼制德國擴張的談判均已失敗告終。

反德同盟暫時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形成,這給了德國一個有利的戰機,讓其可以將對手各個擊破,不必陷入兩線作戰的危機中。

而如果再拖幾年的話,隨著德國實力的不斷增強,英法蘇三國可能會在德國的威脅下,暫時放下彼此間的成見,聯合在一起東西兩面夾擊德國。這對於德國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2.德國自己就能把自己拖垮

1933 至 1939 年間, 德國的軍費總開支共計 900 億馬克 ,佔同期國家支出總額的6成以上。瘋狂擴軍備戰中 ,消耗掉了全部資金 ,黃金外匯極其短缺 ,國家債務超過 600 億馬克。德國經濟再也難以支撐,不發動戰爭德國就只有破產一條路可以走。

3.“秘密武器”不再秘密,無法做到出其不意

德國在二戰中,能縱橫歐陸所向披靡,靠的是強悍的裝甲部隊,和跨時代的“閃電戰”。而發動戰爭的時間拖得越久,德國的“秘密武器”坦克和“閃電戰”戰術的秘密很可能不能長久保 存下去。畢竟美、英 、法、蘇等國的情報部門也不是吃乾飯的。

一旦“秘密武器”被敵人獲知,敵人肯定會做針對性的部署。到時德國的裝甲部隊,就無法做到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戰爭就會變成第一次世界大戰哪種消耗戰。對於資源匱乏的德國來說,消耗戰就相當於慢性自殺。

4.德國準備好了,敵人也準備好了

英法兩國雖然本土面積不大,但是卻又有著廣袤的海外殖民地,英法可以從這些殖民地調動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蘇聯作為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人口眾多,地大物博那也自是不用多說;

美國綜合實力世界第一,且地處美洲有大洋做為屏障易守難攻。

德國雖然憑藉一波瘋狂擴軍備戰,使軍事實力暫時超過了其他強國,但德國的戰爭潛力終究還是有限的(無法與美、英 、法、蘇等國相比)。

隨著美、英 、法、蘇等國不斷加強軍備建設 ,並採取各種措施對付德國, 德國就會失去軍事優勢。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個贊,還有“關注”。


東斯坦因


如果,德國在二戰前沒有迫害猶太人,所進行的核子物理研究和火箭技術研究,的確在當時是最早也是最領先的!那麼,如果希特勒政府所能調動的資源和金錢能夠跟得上,不出意外,應該是德國首先研製成功!但是,有兩個問題,第一,千金難買早知道!你1937年告訴希特勒,V2導彈配上原子彈,只需要幾發就能讓英國徹底屈服!他會信嗎?那時候的人對核武器的破壞能力可是無法理解的!第二,以1937年德國的財政赤字,那麼在持續從蘇聯等國進口資源的情況下,德國政府已經很難在不進行戰爭資源掠奪的情況下支撐到1941年!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不通過掠奪(包括迫害猶太人沒收其財產所得)要麼減少軍事工業和公共事業建設開支,要麼降低全民福利待遇!你選哪個?選哪個希特勒政府都可能會下臺!因為德國民眾的格局已經被你帶起來了!包括民族復仇精神格局!

那麼,怎麼樣才能在政府不宣佈國家破產的情況下,又不出門掠奪,又能維持高昂的投資以及福利呢?這個題目有點難度!


8歲開始發呆


任何事情要實事求是!

如果希特勒知道;德國一定有能力在較短時間內造出威力異常巨大的鈾炸彈!也許他會等一等,推遲發動二戰。

可惜沒有人能夠拍胸口告訴他;“能!”

二戰前,德國在核裂變研究的確走在世界的最前面。

1938年12月,德國科學家哈恩和斯特拉斯曼經過6年探索,發現了鈾裂變規律,掌握了分裂原子核的基本方法。

奧托·哈恩

1939年4月,德國陸軍工兵署秘密成立了“德國鈾協會”。

1940年初,由物理學家魏茨澤克、海森堡、佈雷格和施羅德等制定了德國核研究“U工程”計劃。

他們很快便設計並建造出了第一座用於試驗的核反應堆。

但非常遺憾(今天來看也非常幸運),海森堡在理論計算上出現錯誤,認為需要巨大的核裝置,耗費數噸鈾235,才能裝配一枚鈾炸彈。

沃納·海森堡

提煉這麼多鈾235,需要漫長的時間,還需要無數的金錢,而且能否用於實戰、以及效果還未知。

(要知道;美國後來興師動眾的“曼哈頓”研製核武器工程,也只不過提煉出200公斤右右鈾235和鈈239,裝配了三枚原子彈)。

由此,德國核武器研究遭到重大挫折。希特勒顯然不能指望等待用鈾炸彈來打天下。

隨著德國1941年進攻蘇聯,德國科學家鈾炸彈研究才獲得顯著進展。

1942年,海森堡和德佩爾運用一個球形裝置使小型核反應堆獲得成功,打開了製造實戰原子彈的大門。

但時間已晚,羅斯福已經得到愛因斯坦等科學家的警告,德國可能搞出威力無法想象的新型原子能炸彈。在他們的指路下,英軍出擊破壞了德國設在挪威生產重水的維莫克化工廠,
美英戰機不間斷轟炸德國有關涉核工廠設施設備,最終使德國核計劃胎死腹中。


諶人


這個問題是一個可以探討的話題。

大家可能知道,希特勒在發動戰爭的同時,也組織德國科學家研製了很多的新武器,比如:

用軌道推動的巨炮;

潛艇及魚雷;

噴氣機;飛艇;

v1,v2火箭;

豹式坦克等等,

但令人最可怕的是德國當時就已經在研製核武器,為此,英美等國組織了特工去炸掉德國的重水工廠。

如果,真的讓希特勒研製出原子彈,那麼二戰的局勢肯定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希特勒在垂死掙扎的時候動用原子彈,那時的蘇聯,英國和法國都會受到極大的損失,要打敗希特勒就會變得十分困難了。


叢中笑6603


任何事情都一樣,計劃趕不上變化。當年希特勒抓住機會橫掃歐洲,如果不打等於坐失戰機。

其他各國也不會等待希特勒去研製成功原子彈,導彈,他研製成功了,別的國家也研製成功了。如果真的導彈打起來,可能戰火更烈,還可能德國沒有了。

希特勒看的機會是世界經濟蕭條,如果他不動手,別的國家也會動手,可能結果更糟。俗話說成者王侯敗者賊,如果希特勒成功了呢?人人都是事後諸葛亮。

歷史假設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為都是根據當時的環境條件做出的最優選擇。優秀對優秀,更優秀者勝,這才是現實。



大志遠思想空間


那題主是覺得只有希特勒可以率先造出核武器?!而不是其他國家,比如美國。


希特勒如果不發動戰爭,研製核武,那就需要大量核武生產原料,研製費用、生產費用都很高昂;那這對納粹德國而言,一定會限制其他方面的投入,發動戰爭,僅靠核武器?!這是不可能的,納粹德國發動閃電戰也是不具備條件的。

美國其實一直在研究核武,但是納粹德國要美國以舉國之力提前研發出來原子彈罷了;而且納粹德國這些舉動都會引起其他國家的特別注意,往納粹德國派出間諜。這樣納粹德國要想萬無一失,那就別發動戰爭了,因為任何時候都不能萬無一失。


過去即歷史


歷史沒有如果,歷史上的巧合太多了。借用茅海建老師的一句話:

“在總體上承認,鴉片戰爭的失敗在於中國的落伍;

在具體敘說上又認定,落伍的一方只要堅持抵抗,就有可能獲得勝利。

在總體方面承認,清王朝昧於世界大勢,無力挽回頹勢;

在具體敘說上又認定,林則徐等人代表了正確的方向,只要他們的主張得以實施,中國就有救。”

這句話同樣適合希特勒領導下的德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