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建築之美

有一種建築美,叫漢代建築。

建築,是承載一個民族的歷史與文化的最具象載體,古建築更是城市底蘊的最佳象徵。雨果說,建築是木石寫就的史書。歷經千年風雨的老建築,則更有一種動人心韻的格調。

漢朝(前202年~8年,25年~220年)是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主要分為西漢、東漢時期,共歷29帝,享國四百零五年。

漢代建築之美


漢代建築以木結構為主,通過建築形式來顯示佔有天下、統治天下、威懾天下的思想。宮室多為臺榭形制,故需要以閣道相連,甚至城內外也以飛閣相往來,“跨城築有飛閣”。

漢代建築以宏偉壯麗的氣勢給人以崇高之美,在立面上通常分三段式劃分,包括臺基、屋身、屋頂三部分,臺基多為夯土夯實,外包花紋磚。穿越時空,歷經千年風雲變幻,依然可以感受到漢代建設的原初之美。

漢代建築之美


圖明堂——王世仁、楊鴻勳繪製

在漢代有一種特殊的建築形式,明堂辟雍。辟雍,多指圓形水池,而明堂則為水池上的方形建築。它的基本的特點就是最高統治者和天地交往,交流,祈禱,祭祀的地方。

明堂平面正中的中心建築,坐落在直徑62米的圓形夯土臺基上,呈亞字形臺協,中心建築周圍,由四面圍牆,四向院門和四角曲形配房圍城方院。圍牆外環繞一圈直徑約為360米的環形水渠,整體建築形制“圜水方院”和“圓基方榭”的雙重外圓內方格局。

明堂辟雍是古代帝王頒佈政令、接受朝覲和祭祀天地諸神以及祖先的場所,也是古代天子明經宣政的場所。建闕也是漢朝建築的一大特點,闕是塔樓狀裝飾性建築,通常建於道路兩旁,作為城市、宮殿、壇廟、官署,陵墓的入口,以加強整個建築群的隆重感。

中央建築下層四面走廊內各有一廳,每廳各有左右夾室,一共“十二堂”象徵著十二個月。上層臺項中央和四角各有一亭,象徵金,木,水,火,土,祭祀五位天帝,五室間的四面露臺用來觀察天象。

漢代建築之美


漢代古建中鼎鼎有名的,還有未西漢帝國的大朝正宮央宮。

未央宮的前殿基本上承擔著皇帝登基,發佈詔書,天子大婚,接受朝賀,皇帝入殯等重大的禮儀活動。這些功能與故宮的太和殿功能相同,但是它的面積是故宮太和殿面積的16倍之多。未央宮前殿的規模可謂震古爍今。

漢代建築在色彩方面,繼承了春秋戰國以來的傳統並加以發展,如宮殿的柱塗丹色;斗拱、樑架、天花施彩繪;牆壁界以青紫或繪以壁畫;官署則用黃色;雕花的地磚和屋頂瓦件等也都因材施色。

漢代建築之美


屋頂瓦當均為全圓瓦當,紋樣很豐富。如有動物紋:四靈、龍、鳳等,文字紋樣多為“漢並天下”這類吉祥文字,另外還有一些描繪自然現象的雲紋、火焰紋等紋樣。

元代李好問曾這樣描述:“予至長安,親見漢宮故址,皆因高為基,突兀峻峙,崒然山出,如未央,神明,井榦之基皆然,望之使人神志不覺森竦。使當時樓觀在上又當何如?”

漢代建築之美


漢代建築之美


漢代建築之美


漢代建築之美


漢代建築之美


漢代建築之美


漢代建築之美


漢代建築之美


漢代建築之美


漢代建築之美


漢代建築之美


漢代建築之美


漢代建築之美


漢代建築之美


漢代建築之美


漢代建築之美


漢代建築之美


漢代建築之美


漢代建築之美


漢代建築之美


漢代建築之美


漢代建築之美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