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反擊戰,越軍英雄師攻不動解放軍2個連,拉走17車屍體

1979年初春,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祖國南疆的廣西和雲南中越邊境全線,同時進行了為期28天的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在這場短暫而激烈的邊境局部戰爭中,越軍主力部隊共有8個步兵師在其地方部隊和民軍的配合下參戰,其中組建時間最早,歷史最悠久,戰鬥力最強的部隊,當屬雲南方向的316A師。

1951年5月1日,316師成立於諒山省谷龍地區,全師共7000餘人,黎廣波任師長、朱輝珉任政委,下轄步兵174團、98團、176團及兵種分隊。316師為越軍組建的第五個步兵師,命名為“白頰鳥師”(又稱“繡眼鳥師”,音譯為“蓬勞師”)。白頰鳥是一種善於在叢林中穿梭飛行的鳥類,316師得此別稱,意思是該師擅長在山嶽從林地連續行軍和長途奔襲作戰。

對越反擊戰,越軍英雄師攻不動解放軍2個連,拉走17車屍體

316師組建之後經歷了抗法戰爭和抗美戰爭,參加的戰役戰鬥多,實戰經驗較為豐富,部隊能吃苦耐勞,具備連續作戰的意志。越軍高層評價其“作戰十分勇敢,進攻堅決”。1975年5月,316師抽調部分官兵作為骨幹,又組建了316B師(1979年戰後改稱356師),部隊番號於是改為316A師。1976年年底,該師北調萊州省封土縣,歸第一軍區建制,擔任軍區作戰值班部隊。1978年7月,在原第一軍區下轄的越西北5省新組建第二軍區,316師遂改隸第二軍區建制,仍然擔任作戰值班部隊。

這個師組建早,基礎牢,素質強,戰功大,因而獲得了越軍高層給予的不少榮譽。在抗法戰爭期間,該師於1954年獲得胡志明授予的“決戰決勝”錦旗一面。1976年1月,獲得軍隊最高榮譽“人民武裝力量英雄”稱號,是越軍中赫赫有名的“人民武裝力量英雄”師,主力王牌部隊之一。

對越反擊戰,越軍英雄師攻不動解放軍2個連,拉走17車屍體

316A師作為第二軍區作戰值班部隊,擔負著支援邊防機動作戰的任務,是越軍對我雲南方向作戰的“拳頭”部隊。1979年時,該師下轄步兵98團、148團、174團和炮兵187團,師長阮海鵬,政委何國瓚。

1979年2月17日,我軍發起自衛還擊作戰,擔負河口方向紅河西岸作戰任務的13軍經過4個晝夜的英勇奮戰,一舉突破越軍所謂的“紅河天險”,摧毀了敵人多年苦心經營的防禦體系,攻克了谷柳、保勝和壩灑,攻佔了嶽山和谷珊西北各個要點,隨即揮戈南下,兵鋒直指越西北重鎮柑塘市。黎筍集團大受震動,一面令其345師“死守柑塘”,一面急調316A師向東馳援,企圖側擊我軍,以解柑塘之危。

受領任務之後,除了留下98團(欠7營)之外,316A師師指率師主力迅速沿10號公路機動,經沙巴向柑塘方向增援。我13軍為了確保主力攻殲柑塘地區之敵,部署39師於代乃地區依託制高點截斷公路,堅決阻擊316A師。越軍為了奪路東進,從2月23日凌晨5時50分起,以148團在炮兵火力掩護下,對10號公路北側的代乃東南無名高地發起了猛烈進攻。

148團是越軍1946年5月組建的老部隊,參加了抗法和抗美戰爭的許多戰役戰鬥,戰功卓著,曾於1975年9月獲得“人民武裝力量英雄”稱號。該團發起衝擊之後,進攻勢頭頗為強勁。步兵敢於大膽靠近我軍陣地前沿,通常距離不超過100米,炮火一停就利用硝煙和隱蔽物交替掩護,以多種運動姿勢,迅速衝擊;衝擊兵力投入較大,一般為2個排到1個連,最多的時候達到2個連;而且攻擊精神旺盛,從5時55分到12時6分,僅6個小時時間裡,就向我116團6連陣地連續衝擊達12次,平均每半小時就組織1次,最小間隔僅有10分鐘。

對越反擊戰,越軍英雄師攻不動解放軍2個連,拉走17車屍體

面對越軍的兇猛攻擊,我軍的大口徑火炮以及時、準確、猛烈的火力支援步兵固守陣地。39師炮兵群根據前沿步兵指揮員報告的座標,確定了射擊諸元。當越軍向我陣地發起衝擊時,以一個122榴彈炮營集中射擊斷敵退路,以一個122榴彈炮營集中射擊阻敵先頭,爾後加大火力逐次向越軍衝擊隊形中央修正射擊,使得敵人處於密集炮火的前後夾擊之中,雨點般落下的炮彈覆蓋其戰鬥隊形,打得越軍鬼哭狼嚎,屍橫遍野。越軍的電臺向其上司驚呼:“中國軍隊炮火太猛烈了,我們前進不了。”

對越反擊戰,越軍英雄師攻不動解放軍2個連,拉走17車屍體

堅守前沿陣地的我軍116團6連和117團2連,在強大炮兵火力支援下,集中輕重機槍和衝鋒槍,組成交叉火力,大膽地把敵人放到30至50米的距離上突然開火,再加上大量投擲手榴彈,於近距離上、短時間內構成綿密火網,大量地殺傷了敵人,粉碎了越軍的多次衝擊。

在23日整個白天的戰鬥中,越軍148團3個營輪番上陣,實施了近30次衝擊,雖然戰鬥作風堅韌頑強,戰術動作勇猛果敢,但在我軍的強大火力打擊下,只能落得個屢戰屢敗,死傷慘重的下場,儘管付出了傷亡幾百人的代價,卻始終被阻止於代乃東南無名高地山腳下,未能越雷池一步。

當天晚上20時許,越軍趁著夜色,出動5輛卡車,在步兵掩護下,到我軍陣地前沿偷運屍體,前前後後一共拉了17卡車,還有不少裝不下的,只得遺棄在戰場上。316A師作為越軍早期組建的六大步兵師之一,其戰鬥力在越軍中屬於頭等主力行列,卻被我軍戰前臨時擴編為甲種部隊的原乙種師打得丟盔卸甲,寸步難行,其正規作戰能力究竟如何,想必大家心中都有數了吧!

作者為歷史學碩士,大學講師,專注中越戰爭史。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