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合作醫療繳費到什麼年限就不用再交錢了?

為生活而提神


因在民政部門工作,一直參與醫療救助的管理,加上近幾年給特困人員、低保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代交參保金,間接地深度參與了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相關工作,對此項工作也有一定的瞭解,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一、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到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過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是2010年10月正式通過的,2011年7月正式生效。去年又進行修訂。該法規定的我國由政府設立並管理、運行的基本醫療保險分為三個險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前兩種由人社部門下屬的社保局負責管理,後一種由衛生計生部門下屬的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負責管理。

2016年1月,國務院決定:整合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簡稱城鎮居民醫保)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兩項制度,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要求全國各地統一覆蓋範圍、統一籌資政策、統一保障待遇、統一醫保目錄、統一定點管理、統一基金管理,並於當年年底完成整合。兩年多過去了,現在全國大部分地方實現了在地(市)級統籌基礎上的兩項制度整合。因此,新農合或者農村合作醫療這類稱呼實際上己經廢除了,停止使用了。以城鎮無業居民和農村居民為參保對象的基本醫療保險,統一稱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規範簡稱為城鄉居民醫保。

與業務整合相對應是,國家在黨政機構綜合改革完成之後,涉及我國所有公民的養老保險事務,由人社部門下屬的社保局統一管理;涉及所有公民的醫療保險事務,由新設立的當地醫療保障局統一管理,要求從2019年4月正式開始運行。同時規定:醫療保障局為當地政府的直屬部門,獨立運行,當地衛健委無權領導。

二、城鄉居民醫保的基本特點

與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相比,城鄉居民醫保有以下幾個特點:1、自願參保,也就是說:不是強制參保;2、特定的參保對象,即城鎮無業居民和農村居民。當然這兩類人群中,有些人在企業工作,或以靈活就業人員的方式,參加了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也是政策允許的;3、繳費方式和金額,即個人繳費、政府補助,一年一繳費,目前標準是250元/人.年,有效期也是一年;要終生享受城鄉居民醫保的待遇,只能年復一年地交下去。極端而言:只有人去世了,再也不用參保繳費了;4、醫保待遇,由於年繳費金額低,與職工醫保相比,報銷待遇不是很高;不允許設立個人醫保帳戶(己經設立的也必須取消);主要的差別是起付線、封頂線和報銷比例有所不同。

三、農村合作醫療繳費到什麼年限就不用再交錢了?

綜上,目前的城鄉居民醫保(未完成整合的地方依然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由於對象主要為城鎮無業居民和農村居民,考慮到他們收入有限,年繳費額只有250元,且一年一繳費,一年一參保,參保不參保完全由個人或家庭自定,來去自由,自然支撐不起職工醫保在職期間交費參保、退休後不再繳費卻終生享受醫保待遇,這是沒有任何辦法的事情。因此,對於農村居民來說,只有年年繳費,才能年年享受報銷待遇,直到繳費人去世為止。當然,對於城市無業居民來說,待遇也完全一樣,沒有任何差別。實際上,城鄉居民醫保的參保人資格標準,與年齡大小沒有任何關係。一旦那一年未繳費參保,自然當年不能享受報銷待遇。

如果嫌城鄉居民醫保的報銷待遇太低,在經濟上能負擔得起、個人年齡符合職工醫保政策要求的條件下,完全可以以靈活就業人員的身份,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交夠規定的時間,到法定年限就可以停止個人繳費,享受終生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報銷待遇。一分付出,一分收穫,目前的政策情況下,也只能如此。


水波不興3291


農村的合作醫療繳費到什麼年限就不用再交錢了?

惠農圈為你答疑解惑!新農合在03年的時候就已經推出,在2016年就實現了城鄉的融合,稱呼是城居醫保,國家也表示在2019年將實現全面的城鄉統一。至於新農合什麼時候不需要交錢了,這種說法是對新農合的錯誤認識,畢竟它是一種一年一交的醫療繳費,繳納一年就享受一年的醫療保障,如果當年不交,那就不能享受著醫療報銷的好處。

新農合的原則就是“以收代支,收支平衡”,1年的繳費就會被歸入到城居醫保的資金池中,在確保略有結餘的基礎上讓大家可以更好的享受醫療報銷的好處。這也就意味著它需要年年的繳費才行,就算是60歲以上的老人依舊要報銷,才能享受著看病的福利。如果繳費到一定年限不交錢了,那就意味著城居醫保的資金池緊張,可能病人不能享受著太好的醫療保障。

題主可能是將它和社保弄混淆了,社保是那些在公司裡上班的人以及靈活就業人群繳納的,這些人是按月繳費的,繳費比例為8%,企業也會幫忙繳上10%的費用。在繳費之後,就可以享受著醫保的報銷好處,社保的報銷比例更高,看病的花費更少一些。

社保想要享受終身的醫療報銷,那就需要男繳費25年、女繳費20年以上,這樣到老的時候就可以享受看病上的福利。

而如果是農民繳納的城居保,最低的繳費為15年,繳費15年以上且60週歲後,就可以領取養老金,至於城居醫保也就是新農合需要年年繳費,大家別弄混淆了!


惠農圈


說起新農合,讓農民又是歡喜,又是糾結。歡喜的是:農民看病也能像城裡人一樣報銷了。糾結的是:農民看病必須到指定醫院才能報銷,而且是800元以下醫療費不在報銷範圍。這就是說只有重病、大病才能報銷。人不可能不害病,但害大病重病畢竟是少數,這就讓農民覺得交新農合的錢,花的有些冤枉。

另外,新農合交費這幾年一直在上漲,一個四口之家,一年最少得拿出1000多元交給新農合,這1000多元足夠一家人看小病所需。所以,有些農民說,新農合就像一根雞肋,食之無肉,棄之可惜。據說,今年新農合交費又上漲了,一些農民都不打算再交了。



新農合交到什麼時候不用再交了,好像沒聽說具體的規定。我們這裡是到了60歲以後就不用再交了。但你的賬戶上就沒有錢了,只有看大病重病新農合才能派上用場,想拿著新農合到指定藥店買藥,幾乎是不可能了。但凡農民不是病的不輕,是沒有人願意輕易去醫院的。雖然能報銷一部分,但是個人支出也不是一筆小數目。


總之,現在雖然有了新農合,可很多農民住院並沒有感覺得到多少實惠。一是報銷的門檻太高,二是醫院這些年收費一直在上漲,畢竟,一次住院動輒就是幾萬、十幾萬,讓很多農民感到吃不消。


洛水清風cuixiaosheng


農村合作醫療繳費,沒有什麼年限的,今年交,今年就享受醫療報銷,明年不交,就不能享受醫療報銷!2019年繳費標準和2018年標準接近,個別地區會有所上漲。


新農合繳費上漲,那麼新農合的報銷比例也會有所上漲。如果是在鄉級醫院就診,醫療費用超過800的部分,報銷比例是高達90%.其他情況的報銷比例如下:    一,門診:村衛生室就診報銷60%,而醫院級別越高報銷比例越低。   住院:鎮衛生院報銷60%,三級醫院報銷30% 。大病:一級醫療機構住院費用在400元以下,則不設起付線。而省三級醫院補助比例提高到了55%.肺癌等近12種疾病,新農合補助最高達到70%.    二、什麼人能享受新農合免繳制度    1、建檔立卡的農村貧困殘疾農民;    2、由村集體進行撫養的人;    3、農村低保戶;    4、農村五保戶;    5、農村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  



   三、新農合異地報銷最新規定    一,統籌區域參合患者異地就醫即時結報轉診流程   縣(區)級定點醫療機構發送電子轉診單-統籌區農合辦審核通過-市級定點醫療機構。   如果需要轉診到省級定點醫療機構-發送電子轉診單-統籌區農合辦審核通過-省級定點醫療機構(19家)。   如果需要轉診到省外定點醫療機構-發送電子轉診單-國家新農合平臺。   統籌區域參合患者異地電子轉診單30日內有效。    二,統籌區域急診或外出務工參合患者異地就醫即時結報轉診流程   急診患者:急診患者5日之內憑藉省級醫療機構開的急診掛號病志、急診收據、住院押金收據,回農閤中心補辦轉診。   外出務工人員:外地務工、居住人員,憑打工證明、居住證明5日內回農閤中心補轉診單。

以上就是新農合繳費後,報銷比例和報銷流程!

作為農村戶口的本人,有一點很不理解,農村為什麼是一年一交,不交不能享受,而城市居民怎麼就能長期享受


永遠的行者


我們當地這裡去年出政策城鄉居民醫保(農村醫保已合併一起了)分二檔,年交1480元與500元兩檔,選擇年交1480元的不分男女累計交足二十五年六十歲後不用再交費,享受待遇到老,選年交500檔,沒有交費年限交一年算保一年,新交或斷交再交三月等待期醫保待遇。交費標準是2019年標準,以後交多少再由政府定。


平78514851


農村合作醫療繳費到什麼年限就不用再交錢了?

鄉鑑為您答疑解惑。新農合從2003年試點到現在全國推廣已經十多年了,在2016年的時候新農合被整合為“城鄉居民醫保”,並開始實行一卡通。但截至目前,還是有部分地區還未完成整合,依舊使用的是新農合,不過國家要求2019年9月全面完成新農合整合。

新農合也好,城鄉居民醫保也好,這對於農民來說沒有多少差別,還是按照往年一樣,一年繳費一次。在我們這邊,一般是在8-9月開始繳費的,村民直接交給村組長,由他收齊以後再統一交到鄉鎮新農合辦。2018年我們這邊繳費標準為每人每年200元,聽村裡人說,今年可能每人再漲20元。

實際上,除了農村一些特殊人群(五保戶、低保戶、貧困戶、高齡老人等)不用交新農合也能享受醫療報銷外,普通正常農民只有繳費了才能享受報銷。另外,與在城裡打工單位交的職工醫療保險不同,新農合沒有繳費年限一說,因為新農合本質上是一種“農民醫療互助共濟”機制,主要是為解決農民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這就需要一年交一次新農保,才有足夠資金保障全國各地農民一年的大病就醫報銷。今年繳的費,如果這一年沒生病入院報銷,這筆費用不會留作明年用,而是會自動清空。

所以,新農合沒有繳費年限一說,正常農民朋友要想看病有報銷,就只能每年繳費一次,直到符合各地規定的高齡老人年齡要求後,方可不用繳費也能享受就醫報銷。


鄉鑑


我是村官阿麗,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首先明確一點,農村合作醫療繳費沒有繳費年限這一說法。也就是說,你只要想使用新農合,就需要年年交。

那為什麼新農合不像養老保險一樣,有繳費年限呢?

一、新農合是合作機制,由個人繳納,集體扶持。



新農合的這種使用模式決定了我們的繳費制度。按字面意思,“新農合”有合作的意思,也就是大家繳費,當誰家生病了,可以用集體的錢看病治療。那如果你家不繳了,或者很多人不繳,還使用集體的錢,這對繳費的人來說是不公平的。

二、新農合是按年使用制度,繳一年用一年,一年不繳,則無法使用。



有人說,我繳了很幾年,從來沒有用過,有點虧了,隔一年再繳行嗎?也行,因為新農合是自願繳費的,但你能保證隔的這一年真的不生病嗎?如果在這一年裡生病了,而你沒有繳費,那是無法進行報銷使用的。

而且新農合繳費,最好不要斷繳,斷繳後即使補繳,手續也非常多。

三、新農合繳納的費用,無法累積。



經常使用新農合的朋友都知道,新農合裡的費用每年自己繳一部分,國家補貼一部分,這些費用可以用來門診買藥等。如果你在一年花不完這些錢,等到第二年就清零了。

打個比方,阿麗這裡自己每年繳200元,政府補貼200元,也就是一個人有400元可以用來門診買藥看病。如果你400元的額度今年沒有用完,到年底就自動清零了,不會累積。

也就是說,你只有年年繳費,才能年年用,只要一年不繳,那當年你是無法使用新農合看病報銷的。

總結:新農合的使用機制和農村養老保險不一樣,農村養老保險是先累積交夠15年,就可以不繳了,等60歲以後後領養老金。而新農合是繳納的同時也在使用,它是合作模式,你不使用,有生病的人會這些錢。而當有一天自己病了,同樣可以使用集體的錢,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年年繳納新農合意義所在。

我是村官阿麗,一個喜歡實話實說的基層幹部,歡迎大家關注!

村官阿麗


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繳費是沒有繳費年限限制的,也就是說這個費用到任何時候都不能停止繳費。

“新農合”是當下農民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唯一選擇。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它是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繳納“新農合”不僅可以讓農民朋友享受到農村醫療的實惠,還能為我國的經濟建設提供社會保障。

特別是農村的老人,一輩子與土地打交道,身體可能已經“透支”,也可能留下了疾病的隱患。隨著年齡的增大,這些疾病就會隨時不請自到。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一旦有了病,有時可能一夜致貧。有了“新農合”的支撐,就可以及時治療。有了大病,“新農合”就會保命救命!農民的醫療保障唯有“新農合”。

“新農合”的繳費。

繳費標準。新農合從2009年全面實行,採取以家庭成員為單位,每人每年繳費20元。隨著“新農合”制度的不斷完善,2018年1月1日起,國家實施醫保制度整合,將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兩項制度整合為城鄉居民醫保。實現全國“一卡通”,即可領取養老保險金,又可以大病醫療報銷。今年新農合繳費220元/人/年。

繳費原則。【1】新農合繳費完全出於農民自願,這是你的自由支付與不支付。國家將不會被迫繳費。(家庭的強制繳費是地方政府的責任,若有此情況可以及時舉報)。

新農合繳費一般都是按照家庭戶口人數來算,如果你的家人不想繳費或不需要繳費(特殊人群),可以向工作人員說明情況,應該都會按照你的意思來辦。

新農合斷交後,再次繳費不用再補交。因為新農合是一年繳費一次。一年的交期,只保證你一年,即使補不到也不能享受醫保,也不存在剩餘結轉下一年的問題。


新農合需要交到多少歲?

新農合與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不太一樣。職工醫保繳納達到一定年限,在辦理退休手續後就不用再繳納醫療保險,可以享受終身醫保;而新農合沒有這一政策,因為新農合屬於合作類型的,由每人每年繳納一定的資金來週轉和運營。那些大病、慢性病人需要救助了就報銷一部分,讓他們得到一定的幫助。同樣,當自己有了需求時,也會報銷一部分,這就是新農合的時效性。

新農合現在的繳費政策沒有年限限制,除了農村80歲以上老人、重度殘疾人、五保戶、低保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殘疾或犧牲軍人家屬、優撫家庭等特殊人群,不用繳費,其餘人繳一年保一年,不繳費住院不報銷。


為生活而提神


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現在叫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目前繳費年限不累計計算,沒有繳費年限的規定。

第一,農村合作醫療的性質?

農村合作醫療作為解決農村居民看病難,病有所醫的問題,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發揮了重要作用。根據國務院關於整合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暫行辦法,將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與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進行整合,整合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實行在繳費方式,管理體系,報銷程序,待遇享受等方面實現城鄉一體化。

第二,城鄉醫療保險沒有繳費年限規定。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實行國家補助和個人繳費相結合的方式,交一年享受一年,不交費不享受,繳費年限不累計計算,退休後仍需要繼續繳納醫療保險才能享受醫保待遇。由於每年繳費比較低,一般每年二百多元錢,除了鄉鎮醫院外,報銷比例也比較低。

第三,只有職工醫療保險才能有繳費年限規定。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和職工醫療保險一樣,都是我國醫療保險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職工醫療保險由於繳費比較高,繳費時間比較長,繳費年限累計計算,達到規定的繳費年限,在退休後不再繳納醫療保險而終身享受醫保待遇。

第四,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繳費年限可折算為職工醫療保險繳費年限。

由於部分參保人員,有的先參加了職工醫療保險,後才因為經濟原因或是工作原因,轉而辦理了居民醫療保險,也有部分人在農村時辦理了居民醫療保險,外出務工後辦理了職工醫療保險。為了保障參保人員的權利,有的地方出臺了居民醫療保險的繳費年限可折算為職工醫療保險的繳費年限,重慶市的折算辦法按百分之十二點五來折算,即繳納一年居民醫療保險,可折算為一點二五個月職工醫保繳費年限。有了這個折算辦法,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繳費年限也就可以累計計算了。

總之,目前農村合作醫療,即城鄉居民醫療保險還沒有單獨的繳費年限規定,也不累計計算繳費年限,但是如果與職工醫保互轉時,居民廠醫療保險可按百分之十二點五折算為職工醫療保險的繳費年限。


幫兄愛唱歌


其實,按照國家統一安排部署,全國絕大多數地方已將農村合作醫療與城鎮居民醫保進行了整合,整合後統一實施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策。也就是說,農村合作醫療政策自20I7年起就退出了歷史舞臺,農民交的合作醫療費也就停止收交了,難道你們當地現在還施行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還收合作醫療費?

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覆蓋的人群是農村戶籍人口,城鎮居民醫保制度覆蓋的人群是城鎮戶口未參加職工醫保的所有居民,兩種制度整合後的城鄉居民醫保,覆蓋了所有未參加職工醫保的城鄉居民。

城鄉居民醫保實行個人繳費和國家、地方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方式,2019年,籌資標準為740元/人、年,其中,個人繳費220元,國家及地方政府補貼520元。個人繳費部分,重殘、低保、特困人員、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個人不用繳費,由政府代繳。

城鄉居民醫保實行年預繳制,絕大多數地區掌握的是每年的9至12月為參保繳費期,預繳下年度的城鄉居民醫保費,當年繳費,下年度享受待遇,如果錯過參保繳費期,除新生兒和新遷入戶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外,不能再補繳,也就不能享受了。說直白點,就是繳一年享受一年,不繳就不能享受了。

那麼城鄉居民醫保到什麼時候就不用再繳錢了呢?

我認為短期內是不可能的,一方面是國家及地方的經濟承受能力還遠沒有那個實力;另一方面是醫療衛生及醫療保險的管理水平還沒有達到一定高度;還有就是人們的素質及誠信水平還有待提高。

按2019年的籌資情況看,各級補貼部分,國家每人每年300元,地方政府每人每年220元,尤其是有些經濟條件不好的縣,財政壓力巨大,補貼大了確無力承受,如果都讓國家出,國家建設發展需要錢的地方太多了,國家一時還不可能包攬下來。

現在唯利是圖的醫院普遍存在,過度醫療、小病大治、套取醫保基金的事屢屢發生,醫保部門呢,政策不完善,管理有漏洞,讓一些素質低下,誠信缺失的參保人員有機可乘,目前情況下,如個人不用繳費了,我們現行的醫療衛生、醫療保險將陷入更加混亂無序的狀態。現在取消個人繳費還不是時候。

當然,取消城鄉居民醫保個人繳費不是不可能。隨著國家及地方經濟的不斷髮展,醫療衛生、醫療保險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居民醫保個人繳費取消的那一天肯定會到來。正如取消農業稅一樣,當時誰能想到"種地納糧”幾千年的規矩說改就改了,農民種地不僅不繳稅了,還有補貼?社會發展,國家強大的速度,讓老百姓想都想不到。

讓我們放平心態,靜等城鄉居民醫保不用個人繳費的那一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